03.02 华容道曹操遇关羽要是上去就和关羽的五百校刀手拼命,关羽能打残曹操的核心班底吗?

风吹青竹摇162015807



这个是可以的。因为当时曹操所部,只有二十七骑,其中大部分都是文官。手下的将领,也只有许褚、张辽、张郃、徐晃、毛玠、李典、文聘【重伤】……他们走到华容道的时候,非常的狼狈,战斗力大大削弱。而关羽方人强马壮,以逸待劳。如果关羽无心放走曹操,曹操基本没有逃脱的可能。退一步说,即便曹操能逃,他的核心班底也会被关羽打残。

接下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以及曹操、关羽的各自实力?

周瑜火烧赤壁,黄盖的火船直奔曹营。程昱在船上看出了端倪,曹操令文聘去拦挡黄盖,被吴军一箭射穿了左背,倒在船上。众人慌忙返回大船。

黄盖用手一招,众火船齐齐靠向大船,刹时火光齐起,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映天彻地。曹军将士,慌乱中自相践踏,落水者不计其数,烧死者数不胜数。四下里神嚎鬼哭,恓惶嚎哭声响彻江面。

张辽见大势已去,扶曹老板上了小船,与十余人保住曹操撤退。黄盖过来捉曹操,被张辽一箭射中,落入江面。


曹操、张辽等行至岸边,只有百余人跟随。毛玠救了重伤的文聘,引十余人与曹操会合。众人往乌林方向撤退。

行不多时,吕蒙引一军杀出,曹操令张辽挡住吕蒙,众人慌走。突然,凌统引一军杀出,挡住了去路。吴军前后夹击,曹操无计可施。

好在刺斜里杀出了徐晃一军,曹操慌忙趁乱走了。

部队继续往南走,马延、张顗领三千兵马,与曹老板会合,众人总算得到了一丝安慰。不过好景不长,吴将甘宁杀出,将马延、张顗一刀一个,尽皆砍于马下。大杀魏军一阵,死伤惨重。

曹操等往西逃走,正走之间,撞见了张郃,于是令张郃断后。


众人行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曹老板为了激励军心,大笑“周瑜无谋,孔明不智”不想引来了赵子龙一军。张郃、徐晃双战赵云,曹操趁机溜走。

赵子龙并不追赶……

曹操下令,众人往葫芦口进军,途中遇到了许褚、李典二将,并百余骑兵。不想此时老天爷也与曹老板作对。雷声响处,将众人淋成了落汤鸡。

行至葫芦口,众人饥寒交迫,皆无力再行。曹操下令,将之前寻到的一些小米,埋锅都煮来吃。大家解掉盔甲,将湿衣服脱了,在一旁晾晒。都解掉马鞍,让马儿去啃食草根充饥。此情此景,无限凄凉。

不想曹老板竟然还笑得出来。

当然,他是为了激励士众。当他再笑“周瑜无谋,孔明不智”的时候,蜀将张飞领一支军马杀出。众人来不及穿甲配鞍,许褚骑无鞍马去战张飞,张辽、徐晃随后也出,一番死战,众人虽然得脱,不过死伤无数。

曹老板回头看时,只见众人“人无甲,马无鞍”,饥寒交迫,狼狈不堪……

曹操下令往华容道赶。不想华容道前的一摊烂泥,才是曹军将士的真正噩梦。死于泥坑者不计其数,曹老板身后,只有三百余骑跟随。

再行不数里,人皆饿倒,马皆走乏。正值十月寒冬,将士们衣甲湿透,寒风刺骨,沿途倒地者颇多。

行至华容当口,只有二十七骑跟随。

众人皆不愿再走,曹操只好稍歇。歇息之余,曹老板还不忘激励士众,放出了他那魔性的笑声……“周瑜无谋,孔明不智”

终于引来了……关云长跟他的五百校刀手。

在这种情况下,曹老板无论如何都不是关羽的对手。

曹军的状态:

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旛,纷纷不整。大半皆是夷陵道上被赶得慌,只骑得刬马,鞍辔衣服,尽皆抛弃。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参考,“演义”罗本

人无盔甲,马无鞍辔,只有刬马可骑。衣甲湿透,饥寒交迫。长途奔逃,疲惫不堪。反观关羽方,以逸待劳,精力充沛,鞍甲整齐,装备精良,兵精将勇。

人数对比:

许褚、张辽、张郃、徐晃、毛玠、李典、文聘

其中文聘重伤,其余皆状态不佳。剩下的只有曹操和一帮文官。

反观关羽方:

关羽、关平、周仓,外加五百校刀手。在过华容道之前,张飞已经可以打许褚、张辽、徐晃三人,而且完胜。

在经过华容道的泥泞之后,众人的体力更加下滑严重。这样的话,关羽至少可以打许褚、张辽、徐晃、张郃四人。


而关平的武力值,正常情况下打平过徐晃。也就是说,如今的情况,关平一人就可以搞定李典、毛玠。

剩下的周仓,打一个重伤的文聘,外加曹老板绰绰有余。

五百校刀手,都是经过关羽亲自挑选,而且都是关羽亲自训练的。也绝非等闲之辈。众谋臣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而后面那些正在过泥潭的小兵,零零散散走过来也只是送命。

华容道狭窄难行,并不适合逃命……



总论:如果华容道上,曹老板与关羽硬拼,他的核心班底,会被关羽彻底剿灭。漏网之鱼会很少。


爱尚文史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不是历史,真实的历史是,曹操因为北方士兵来南方作战,生病死亡的过多,发生了瘟疫疾病,才不得不主动退走的。所以,根本没有关羽带五百校刀手埋伏曹操的事情,就算有,曹操没死伤的兵士,也有几万人,关羽带这么点人去埋伏,就是找死啊。

那我们就只说小说:

第一,曹操被火烧船营,大部分人、物资被烧死,少部分人逃生。那可是江边啊,号称八十万大军,少部分逃生,也该有三十来万。

第二,吴国和蜀国层层埋伏,这两国的兵力,当时吴国10万,蜀国还是一个空架子,大概就三万人顶天了。

13万人,再埋伏三十来万人,能杀死对方多少?

第三,到了华容道时,曹操身边,至少也有十几万人。关羽不是不想杀曹操,而是没办法,如果要杀曹操,几乎不可能,就做个顺水人情,把曹操放走了。

何况,现在曹操死了,正好便宜的吴国,对蜀国不利,吓一吓,让曹操怕蜀国,就够了。


董江波


恐怕都要人头落地,不是他们的武艺不行,是形势导致,我们来看看曹操和手下诸将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许褚:曹操手下第一大将,在火烧赤壁之时,和李典保护着众谋士,直到遇到曹操。这里要命的是,如果许褚只身突围,量东吴诸将无一人阻挡许褚,可惜加上一众谋士,势必拖累了许褚的体力和耐力。所以,许褚遇到曹操时,只剩下张飞,关羽的埋伏了,但是许褚在华容道一样无一战之力。除了前面提到的保护众谋士的战斗,更关键的是许褚又遇到克星张飞,虽然是和徐晃,张辽一起阻击张飞,显然主力必须许褚。因为许褚不仅武艺比他们高,而且徐晃和张辽已经连番大战,又剩多少力气?雪上加霜的是,许褚情急之下还是骑着无鞍马,所以这一战,许褚可能负伤,没有能力再战武艺本来就在自己之上的关羽了。

徐晃:曹操被凌统埋伏,徐晃正好突围到此,于是和凌统军混战一番,然后向北突围;曹操一行走到乌林,赵云突然冲了出来,曹操让徐晃,张郃双战赵云;随后,徐晃又和许褚,张辽阻击张飞;徐晃突围,混战凌统军,已经损伤了体力,再和武艺更高的赵云,张飞交手,虽然是以多打少,但是显然力有不逮,所以很有可能在阻击张飞时也负了伤。所以,到了华容道,徐晃估计也没有多少战力了。

张辽:赤壁之败,是张辽最先带着数十骑保护曹操突围;随后吕蒙埋伏,张辽断后阻击;然后,张辽又到张飞埋伏时,才出现和许褚,徐晃战张飞;到了华容道,曹操分兵三亭,一亭专门填沟壑开路,让张辽,许褚,徐晃负责监督;关羽带着人马出现,被曹操感动,可是又犹豫要不要放过时,张辽赶到,故人相见,关羽彻底下不了手了;由此可见,曹操众将中只有张辽还有一些体力,也有一些能战之力,可是接近强弩之末,也非关羽敌手;



张郃:曹操逃往彝陵时,遇到了突围而来的张郃,于是命他断后对付陆逊和太史慈追兵;张郃,徐晃双战赵云;张郃看似作战不多,要命的是遇到克星赵云,极有可能在此负了伤。因为,此后张飞埋伏,阻击的是许褚,徐晃,张辽,照道理表现比较少的张郃应该上,起码换下徐晃或者张辽,只能说张郃大概率是负伤了,所以华容道,张郃别说和关羽一战,只怕关平都打不过。

李典:除了保护众谋士,没有再表现,就算李典全须全尾,别说关羽,关平,未必打得过周仓。

文聘:早在火烧赤壁被射伤,还是让毛玠所救,早就失去了战斗力;

毛玠:武艺低微。

北地四将之马延,张凯:被甘宁一回合收拾了。

一众谋士:战斗力忽略不计。

其他将领:或者在各地镇守,如夏侯惇,曹仁等人,或者还没和曹操会合。



军队:除了北地军三千,曹操开始只有数十骑,后遇到徐晃,张郃,许褚,李典又不知合计多少兵马?但是,到了华容道,曹操分兵三亭,一亭老弱病残,一亭修桥补路,一亭跟着曹操。所以东扣西扣,最后曹操回顾,不到众将多带伤,兵马也只剩疲惫不堪的三百人了。



所以,关羽是以逸待劳,又有关平,周仓和五百刀斧手,曹操如果死战,只怕全军覆没,不是被打残了而已。而且,在曹操真想一战时,众将都说,人可以打,但是马匹不行了,这很明显是托辞,实际上将领们早就没有多少战力,只是不能明说而已。即便众将说的是真的,还可以死战,马匹已无脚力总是实情吧?没有马匹,还谈什么战力?于是程昱提出求情建议,更何况华容道地势险要,连曹操自己都说:“若此地埋伏一旅之师,吾等就束手就擒了。”事实证明,曹操维有求情才能逃过关羽这一劫。


大飞熊骑士


曹操要是真拼命,估计就全都交代了。在当时的环境下,曹军已经没有一战的资本了,理由如下。

1、兵无战心

曹操这一路撤退,先后遭遇赵云、张飞两路埋伏,部队精神压力已经到了极限,关羽这一出来,士兵们的表现是“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在华容道的时候,曹操身后只有三百余骑,已经亡命奔走了一晚上,衣甲不整;而关羽有五百精锐校刀手,并且是以逸待劳,双方的实际战斗力差距较大。

2、诸将多已经带伤

在此之前,曹操在北彝陵埋锅造饭时,受到张飞的埋伏,当时是许褚、张辽、徐晃群殴张飞,双方混战一场,曹操勉强走脱,这一战基本耗尽了最后的力气。突围以后,曹操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并且关羽军中还有关平、周仓等猛将,凭借一群受伤了的武将,再想施展武将群殴的套路,也是不可能的。

3、马力已乏

曹操本想决一死战,但是众将表示“纵然人不怯战,马力已乏,安能再战?”

战马都没有力气冲锋了,很多人骑得都是无马鞍的秃马,实在是无力再战了。

这么多不利因素,曹军是没有能力和关羽一战的。实际上,就算华容道没打起来,曹操最后退到江陵时,300多人也只剩下了27骑,非战斗减员如此严重,说明已经是毫无战斗力了。所以,华容道上只能靠曹操求情,如果硬要打,估计关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全歼对手。


历史都付笑谈中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当时的情况是:曹操想着短兵交接,勇者胜;可是自己手下都举了白旗。这还打个毛?于是在曹操的统一调度下,抓紧时间投降了事!

关羽名声远扬,无人应战

谁是关羽?关羽又是谁?这样的问题恐怕没人会问,哪怕三五岁的娃娃在玩农药的时候也会发现,关羽的速度很快,而且三技能很霸道。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三国时期的关羽当真是名声在外。更要命的是,这么一个大家伙还在曹操阵营里玩了几天,曹操阵营对于关羽的名声那可是了熟于心的。

我们从曹操败走华容道来看,每一处有敌军突袭或者正面进攻时,曹操总能调兵遣将,派遣军团来阻击敌人。哪怕是赵云、张飞等猛将按照诸葛亮的吩咐背地里下刀时,曹操虽然狼狈不堪,可短时间内仍能先后派出五位大将应敌,这就是曹操的底气。

即便失败的一塌糊涂,可是仍有不少忠勇之士维护自己左右,并且寸步不离。

直到意外发生:关羽出来了。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当关羽一出来,背景音乐都变了。曹操短时间内根本拉不出可以应敌的人,而且这些小崽们们还一个劲的往后退。

曹操把刀都拔出半截了,环顾左右竟没一个人跟上,如果你是曹操,你会怎么办?

当然,我们不是曹操,却知道曹操怎么办了:下马请降,希望关羽看在往日恩情上放自己一条生路。关羽大刀一挥,便让曹操给溜了。

没错,这就是事实

关羽的人多么?不多,才五百人。

曹操此时有多少人呢?我们不知道,可是从当时的情况下看,绝对数倍于关羽军队。

那曹操为什么还跑路?不和关羽一决生死?打不了,因为一见到关羽心都散了。

此时的曹操只能走一着险棋,那就是利用往日的恩情,希望关羽能放自己一条生路。

这只是一个镜头或者曹操的诸多险境之一,却能发现曹操不同凡响的品质:

面对危险能够看清形势,并且顺应形势发展;打

不过敌人就认怂,只要命还在脸就不要了;

统帅军团很有手段,即便在如此逆境之下也没有成为光杆司令。

总有许多史学家人云亦云的说曹操撞大运了,说诸葛亮已经暗中密谋不许杀曹操了,可人家曹操也得有两把刷子呀,要是一般人估计吓也吓死了。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首先华容道既是小路也是条死路,也就是说有再多的大军也没用,关羽只需把守好谷道,巨石,滚木,弓箭埋伏,谁也别想冲过去。再多的大军也是施展不开,再多能打的武将也一样,不能冲上去围着关羽打。

曹操大军一路奔逃,又被刘备数次追杀,再已经军心溃散,到华容道早已经人困马乏,又饥饿难当,怎么可能再经得起一场恶战。曹操当然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他的第三次大笑不是表达的很清楚吗?诸葛亮若在此处设伏,我当束手就擒。

因此,他只能向关羽讨交情,感化关羽。


时光工坊


大部分人说关羽能打败曹操所率的残军,我说这是胡说八道。《三国演义》所秒速的华容道关羽放曹操一码,那是小说形式,真正的历史还不知道是怎么样呢。请大家想一想,如果真像小说写的那样,关羽能放过曹操吗,简直是异想天开,杀掉曹操去除了最大的政敌去除了刘备最大的威胁,这个机会诸葛亮能错过吗?应该是绝对不会。我想这是的情况是即便是关羽遇到曹操,很有可能被曹军残余势力冲散,原因曹军残余兵虽少,但有40几员上将,试想仅频一个关羽率500枭刀手能挡住吗?况且曹军已成拼命态势,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曹操不可能坐等灭绝。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关羽主动放了曹操,还是曹操被动冲了出去,事实上关羽都无法挡住曹操的去路。


小号哥


曹操经过火烧赤壁,赵云、张飞堵截,有生力量消耗殆尽。在华容道,曹操只有三百余骑,许褚、张辽、张郃、徐晃等将军,伤痕累累,几乎失去了战斗力。反观关羽的五百校刀手,以逸待劳,看曹操的军队,就像猫看到老鼠,精光四射,想着建功立业。

如果关羽不放水,曹操很难逃脱。即使曹操能逃走,他的核心班底也会为掩护曹操,大部分战死,被关羽打残。依据演义,分析如下。

首先,曹操百万大军灰飞烟灭,一夜回到解放前,士气低落,挡不住关羽五百校刀手的堵截。

演义中,曹操征讨东吴时,八十三万大军,号称百万雄狮,吓得江东大不多数文臣想要举手投降。然而,时也运也,经过黄盖苦肉计诈降、庞统铁索连环、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周瑜火烧赤壁。此时的曹操,差点葬身火海,多亏了张辽、许褚等人拼命保护曹操撤退,才勉强逃出赤壁。曹操暂时脱离危险后,他回身眺望,看到自己的军队都葬身火海,百感交集。前一刻,他还是俾睨天下的大帅,现在却只有这么一点残兵败将,还个个带伤。换做谁,都很难咽下这口气,何况是自视极高的枭雄曹操呢。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你时亿万富翁,全国首富,突然遭遇金融危机,从“全国首富”,一夜之间变成“全国首负”,欠下银行万亿资金。那么,如果不是这个人内心坚强,他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估计十个就有八个会跳楼自杀。曹操就是这样的境遇,他丧失了大部分精锐,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大好机会。这时的曹操是垂头丧气的,士气低落,拿什么来挡关羽五百校刀手的围追堵截。

其次,关羽五百校刀手兵精粮足,坐等曹操自投罗网。

诸葛亮先后派出赵云、张飞、关羽三路大军,围追堵截从赤壁大败而逃的曹操。诸葛亮这样安排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当时刘备手下兵少将寡。像关羽的五百校刀手,就是刘备集团少数能拿得出手的精锐军队了。这五百校刀手,一直跟随关羽,鞍前马后,在多次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他们就和曹操的“虎豹骑”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己方的特种部队。

因此,诸葛亮把最精锐的关羽五百校刀手安在曹操的必经路口华容道。他的本意,如果赵云、张飞两人没有拦住曹操,被曹操侥幸逃脱,就需要压轴的最精锐的五百校刀手上阵了。诸葛亮相信以己方最精锐的五百校刀手,拿下曹操的残兵败将,应该是手到擒来。

最后,华容道易守难攻。

演义中,华容道易守难攻,是泥泞不堪的小路,曹操的先锋向其报告“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这说明此路及其难走,在这条路中间,进有关羽拦截,退是此路,退无可退。曹操为了过此路,让张辽、许褚、徐晃带领百骑执刀在手,看谁慢了,就是一刀。他为了过此路,有三分之一军队掉队,三分之一被填了沟壑,只有三分之一安全度过,仅剩三百余人了,都是衣衫褴褛。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沟壑,一停跟随曹操。过了险峻,路稍平坦。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

总结:由于上述三个方面原因,如果关羽狠下心,动用五百校刀手拼命拦截曹操,即使拦不下曹操,也会斩杀曹操的大半班底的,使其元气大伤。

本来诸葛亮使用激将法,让关羽立下军令状,以为万无一失了。他觉得关羽再顾及当年曹操对他有活命之恩,现在也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更何况关羽和曹操还是对立面,双方是死敌。自己的命当然比别人的命值钱了,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诸葛亮还想的是,即使关羽顾及曹操之情,将其放走,也会生擒活捉曹操手下的文武大员,最少也会斩杀、活捉大半,将曹操的班底彻底打残。这又让诸葛亮失望了,关羽压根没有出手拦截,而是目送曹操及其班底离开了。

魁哥说历史


如果在华容道,曹操想来硬的,关羽肯定会把他们打残了,五子良将都剩不下几个。

《三国演义》这部书非常有意思,“华容道捉放曹”这个桥段写得非常经典,认真分析,这个埋伏不是针对曹操的,实际上是针对关羽的,刘备和诸葛亮给关羽设了个大圈套,还利用了赵云和张飞,把人心是算透了。

咱们来一下,刘备和诸葛亮是如何设计这个精妙绝伦的圈套的。

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九回中,咱们根据原著的内容来一层层揭开这个迷雾。

回目: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借来东风,在赵云的保护下回到夏口,立即和刘备一起升帐,排兵布阵,咱们来看一下诸葛亮的兵力布置:



1.第一路

将领:赵云

伏击地点:乌林小道

兵马:三千

具体安排:

“渡江径取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埋伏。今夜四更已后,曹操必然从那条路奔走。等他军马过,就半中间放起火来。虽然不杀他尽绝,也杀一半。”

注意诸葛亮的这个暗示:半中间放火,不杀他尽绝,杀他一半。

这就是告诉赵云,曹操要败逃,肯定往前头跑路,你截住他后面的部队,前面的就让他们跑了,曹操也就跑了。

赵云这个人非常聪明,执行力很强,诚实厚重,决不会贪功,他明白了,捉曹操的功劳不是自己的,但赵云不在意,品行好,功劳是谁的无所谓,我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就行了。

赵云执行得很好,把曹操放过去了,但把败兵截住一大半,削弱了曹军的兵力。

2.第二路

将领:张飞

伏击地点:葫芦口

兵马:三千

具体安排:

“翼德可领三千兵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只看烟起,便就山边放起火来。虽然不捉得曹操,翼德这场功料也不小。”

诸葛亮对张飞的暗示:不捉得曹操

张飞这个人虽然粗鲁莽撞,但绝对是个聪明孩子,诸葛亮说“不捉得曹操”,张飞马上明白,这是要把最大的功劳让给我二哥关羽了。

张飞领会了诸葛亮的意思,他执行得也很完美,他专打曹操手下的将,一场恶斗,曹操先跑了,手下战将各自陆续逃脱,曹操“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张飞这是大大削弱了曹操手下各战将的战斗力。


3.第三路

将领:糜竺、糜芳、刘封

地点:绕江而行

任务:剿擒败军,夺取器械。

这是削弱了曹军的装备。

4.第四路

将领:刘琦

地点:武昌

任务:

“率领所部之兵,陈于岸口。操一败必有逃来者,就而擒之,却不可轻离城郭。”

不可轻离城郭,那刘琦这支兵马就屁也捞不着,只能捡点漏过来的逃兵。


5.第五路

将领:关羽

地点:华容道

兵马:五百校刀手

任务:捉拿曹操

安排完备,刘备说了:二弟关羽“义气深重”,遇到曹操,肯定会放掉。

刘备都能知道关羽会放人,诸葛亮岂能不知?但就是让关羽去放掉曹操:

“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曹操若死,最大的得利者是东吴,没有最大的强敌窥侧,他们马上就会向外扩张,以刘备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抵挡不住,立即会被挤出荆州地区。

曹操若被擒,更是麻烦。杀了就得罪了北方曹氏、夏侯氏的势力,必来报复;如若不杀,东吴来要人,给还是不给?给了,北方的仇怨不消,东吴气焰暴涨;如果不给,东吴理直气壮兴兵来攻。

所以,曹操死不得也擒不得,必须把他放走。

而关羽这个人心高气傲,自骄自矜。诸葛亮可以驾驭张飞,因为张飞其实很聪明,自博望之战后,明白了刘备的用心,从此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也有意地配合张飞获取更多功劳;诸葛亮也可以驾驭赵云,赵云忠厚,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只有这个关羽,很难控制。他依仗着自己的资历、身份、功劳和地位,不愿意接受诸葛亮成为刘备集团实际上的第二号决策人。

这对刘备集团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要控制关羽,就要利用他自矜高傲的性格,不能放空他,浪费他的才能,但要让他犯一个重大过失,让他背上终身难以摆脱的一个包袱。

背叛。

以关羽在华容道的实力,曹操残部的装备被糜竺、糜芳和刘封削去大半,兵力被赵云削去大半,武将的战斗力被张飞又削去大半,到了华容道时,已经是“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没有多少抵抗力了,关羽如果发动进攻,肯定能把曹操所率的败兵打残了。

但关羽放走了曹操,就给自己背上了一个“背叛”的包袱,刘备原谅了他,张飞原谅了他,赵云也不理会,诸葛亮呢?

诸葛亮以计用计,卖给关羽一个大人情,让关羽背上了一个随时都能拿出来说事的大罪,从此就将关羽嚣张的气焰牢牢摁住。


馋嘴肥猫铲史官


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手下的大将已经没有斗志了,而且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他们素手旧情是大概率事件关于如果不放曹操是逃不出华容道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