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五分钟名作」第17期 守望者: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

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至高无上的守望者,至高无上的罗夏

1背景

《守望者》是阿兰·摩尔编剧的漫画,雨果奖作品,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时候可以说是冷战高峰期,尤其是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后处于战略攻势,逼得连星球大战这样的科幻计划都提出来了,意在拦截苏联的核弹头。可想而知当时人们对于核威慑的恐惧,这些估计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了解这一点也有助于增强代入感,理解为什么漫画中笼罩着那么浓重的末日氛围——九十年代之后苏联解体,这种对峙氛围就冷淡了很多,尤其是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先后带动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兴起,经济走势一篇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乐观主义盛行,可能很难理解漫画中那种阴暗、悲观甚至多少有些晦涩的氛围,因此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容易出现隔阂。

无论是电影还是漫画,叙事都比较凌乱,头一次看的时候很容易一头雾水觉得不知所云,建议阅读顺序:电影—解读(B站)—漫画,这样能够梳理出来线性的剧情,一方面理解故事,另一方面也理解人物。注意漫画中会有不同的底色:白色的是正常对话,黄色的是罗夏日记,蓝色的是曼哈顿博士的独白,棕色的是可以看做番外的《黑货船传奇》。《黑货船传奇》不影响理解,可以单独集中去看,也可以看单独的视频。


「五分钟名作」第17期 守望者: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

2故事

第一章重点是罗夏,以罗夏日记开头,介绍笑匠被杀,罗夏一个个通知守望者队伍,以此为线索交待了下一代民兵、二代守望者的成员。

第二章重点是笑匠,在笑匠的葬礼上守望者成员分别回忆笑匠的行径,包括(丝魂一代)猥亵丝魂一代、(法老王)扰乱守望者二代成立会议、(曼哈顿博士)枪杀越南孕妇、(夜枭二代)镇压游行。罗夏逼问笑匠死对头死神得到一些笑匠被杀的线索。

第三章重点是曼哈顿博士,先是跟女友丝魂二代闹别扭,丝魂二代去找夜枭二代,同时曼哈顿博士在参加节目的过程当中被质疑让周围的人患上癌症,被众人逼问之下曼哈顿博士失控,选择离开地球来到火星,苏联趁机进军阿富汗。这一掌开始漫画黑货船开始连载。

第四章重点是曼哈顿博士

,整章都是曼哈顿博士的独白,不过不是按照箭头状的时间顺序,而是将不同时间点的事件罗列出来,主要包括曼哈顿博士的诞生、跟两任女友的关系、守望者的聚会(特意点出来法老王)以及曼哈顿博士更胜核武器的威慑力,第一次看很容易看得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云。

第五章的重点是罗夏,罗夏两次调查死神,第二次则是被人陷害而落入警察手中,中间穿插着法老王遇刺以及曼哈顿博士离开之后人们担忧战争作出的一些极端反应(杀死孩子后自杀),三个关键人物的微妙联系开始埋下伏笔。

第六章的重点是罗夏,通过心理医生同罗夏的对话,交代了罗夏诞生的过程,悲惨的出身(母亲是妓女,没见过亲生父亲),小时候受凌辱而反抗,因为对陌生女人的不幸愤慨而选择戴上头套打击罪犯,到后来因为小女孩被绑匪喂狗而活活烧死绑匪,寇瓦克茨闭上眼,睁开眼时已是罗夏。


「五分钟名作」第17期 守望者: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

第七章重点是夜枭二代跟丝魂二代,曼哈顿博士离开后,女友丝魂被赶出军事基地来到夜枭二代的住所,两人追忆蒙面英雄的时代,并决定穿上制服重温,出门后救下楼顶失火被困的众人,并决定去救罗夏。

第八章重点是营救罗夏,夜枭一代跟丝魂一代通话互相问候,夜枭二代说服丝魂二代去救罗夏,在监狱暴动过程中趁乱救走罗夏。同时《新先驱者报》)(罗夏经常阅读那款)反击《新星快讯》(法老王暗中资助造势逼走曼哈顿博士),夜宵一代被遭到蛊惑的发髻仔(盲流之辈)活活打死。

第九章重点是曼哈顿博士跟丝魂二代,曼哈顿博士将丝魂二代带到火星,试图让她说服自己去拯救地球,在回忆过程当中丝魂二代无意发现自己是笑匠的女儿而崩溃,曼哈顿博士却因此被说服,因为觉得生命是有着太多随机性的奇迹。

第十章的重点是夜枭二代跟罗夏追查阴谋,追查到金字塔物流公司,前去提醒法老王的时候无意中破解其电脑密码发现法老王是幕后主使,两人赶到法老王的南极基地前去质问,罗夏为确保真相不被掩埋将日记寄给《新先驱者报》。另一边法老王在南极基地观察世界,并且灭口神秘小岛上的来客。

第十一章的重点是法老王,法老王向幕僚简述了下自己的成长史,矢志追寻亚历山大的足迹统一世界,之后将幕僚杀死。面对赶来的夜枭二代跟罗夏坦承了自己的阴谋,从笑匠发现神秘小岛到杀死笑匠再到陷害罗夏,并且告诉他们阴谋已经发动。

第十二章的重点是法老王。法老王的阴谋是传送一个人造的异形怪物,在落地的时候会产生心灵冲击波,导致纽约三百万人死亡。苏联可能也担心面对这个来历不明的恐怖怪物的袭击,因此放弃同美国的争端并签订和平协议。罗夏执意要公布真相,被曼哈顿博士杀死,之后博士也离开地球。《新先驱者报》编辑发现罗夏寄过去的日记,翻开后发现内容……呼应开头。

「五分钟名作」第17期 守望者: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

3赏析

3.1电影跟漫画的不同

电影很多镜头几乎是照搬漫画,不过有几个地方处理不太一样,个人感觉三个地方改编要胜过漫画。第一个地方是罗夏手刃绑匪那里,漫画是将绑匪绑住,给留下一柄锯子然后点火,告诉绑匪锯断锁链的时间是不够了,结果绑匪最终也没勇气锯断自己的手(不像分尸小女孩时那样豪气干云)。电影里是罗夏直接用刀劈烂绑匪的脸。个人认为电影的更符合罗夏的气质,崇尚极端正义,而且之前对罪犯太温柔,那个节点事件之后才开始杀人。面对绑匪这种人间渣滓,一刀刀劈下去才足以让罗夏泄愤。

第二点是笑匠发现法老王的阴谋。漫画里是无意中发现一个小岛,以为是国外的军事基地而潜入,结果发现法老王的阴谋。不得不说发现小岛已经足够巧合了,而且还发现法老王的秘密计划、关键人物名单……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男人也太过大意,怪物相关的资料放在那里也就罢了,对付曼哈顿博士的资料也放在哪里等着被发现?电影里是笑匠作为尼克松的密探调查守望者的其他成员,因此发现法老王的秘密,这是一种更合理的设定,并且将事件从巧合变为必然。

第三点是法老王的阴谋。漫画是设定了一个利用基因技术改造的怪物,传送时候产生冲击波。电影则是法老王复制了曼哈顿博士的能量特征在全球最大的五个城市制造大爆炸。显然电影的设定更好,一方面是全球最大的五个城市爆炸,让人类意识到灾难会真真切切降到自己头上,几大势力不得不联合应对。另一方面是虽然嫁祸曼哈顿博士,但是曼哈顿博士为了人类整体和平考虑不得不接受这一嫁祸,为此被逼离开地球。漫画里苏联的选择(签订和平协议)以及曼哈顿博士的选择(离开地球)其实是多项选择中的一个选项,苏联可以趁美国胡乱之际加大攻势,曼哈顿也无需非得离开地球。但是电影进一步演绎之后,苏联的选择跟曼哈顿博士的选择则成为必然。

3.2功利还是正义

功利主义可以一言以蔽之: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善。法老王牺牲1500万人来消除美苏争端换来全人类和平的做法,其行径像是密尔功利主义的信徒(后来密尔在《自由主义中》对功利作出限定,底线就是个人自由,这是题外话)。似乎很容易理解法老王的行径,牺牲百万人,拯救亿万人。这其实是火车问题的一个翻本:一辆失控火车的轨道上有十个人,另一条岔路上只有一个人,要不要切换轨道?法老王经过计算之后认为应当选择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善,可以这么做。法老王选择的结果不做评判,不过个人而言有几个难以理解的地方。

谁给他这样选择的权利?他选择权利的边界在什么地方?牺牲1500万人?一亿五千万人?十五亿人?毕竟十五亿人相对地球人口总数也是少数。活着的人固然庆幸,谁替那些死去的人说话?最重要的是谁能保证自己不是那1500万分之一?

罗夏坚持纯粹的甚至有点原教旨主义的正义观: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更像是康德笔下的道德律令,人们应当绝对服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善就是善,罪就是罪,不能因为拯救了更多的人,牺牲他人就是正义的。罗夏认为正义应该如同钟表般精准,这种牺牲他人的行径显然是非正义的,不管带来多少利好。哪怕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善,也并不意味着是正义的。他不能容忍这种行为,不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很有可能他不敢想象这样的世界演变下去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如果正义如同守望者里的末日时钟可以人为拨动,那么正义的标尺是什么,正义的底线又在哪里?这就牵扯出了一个问题,哪个标尺应当作为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功利还是正义?作为旁观者也许能够轻易作出判断,法老王是对的,

如果要牺牲你去成全这种功利,请扪心自问,这种时候你还会这么轻易地作出判断吗?这就是正义为何重要,它捍卫每个人的权利,而不仅仅是一句浮夸的口号。因此可以理解为何密尔在自由论中长篇大论论述个人自由,就是为了个功利主义划定一个底线:不能一味追求功利而侵犯个人自由(权利)。当然了,也可以像漫画《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里那样甩锅,里面詹姆斯·戈登提到罗斯福明知日军要偷袭还是放任其发生好鼓动美国参战,他曾经思考这是对是错,后面意识到这个问题太大了,不是他能考虑的。

「五分钟名作」第17期 守望者: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

抛开这个二择其一的问题不谈,模糊的正义尺度也许正是混乱的根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地调整正义,这样自然而然就导致判断行为对错的标尺不一致,冲突双方缺乏一个更高级别的判断尺度,彼此各执一端互相攻讦,最后是什么也可想而知了。更重要的是,如果因为说出真话就会导致世界毁灭,如果需要作恶才能延续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容错率是不是太低,毁灭是不是也是应该的?法老王拼命去拯救的,是不是一个畸形的世界?如果人性不变,同样的问题还会出现,就像黑格尔所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五分钟名作」第17期 守望者: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

3.3真正的超级英雄

罗夏的人生是成功的,出生是个悲剧,成长是个悲剧,见识过社会的阴暗面不像小丑那样投入阴暗面以恶报恶,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用极端正义观去对抗这些阴暗面,结果……没有奖赏,没有名声,公众不喜欢,警察不喜欢,政府不喜欢,甚至队友也不喜欢,自己的生活沦落得流浪汉一般。还有比这个更成功的吗?简直就像是几十个选择题成功避开了所有正确选项。蝙蝠侠也付出很多,哪怕牺牲名誉,好歹他还可以做布鲁斯·韦恩,高兴的时候可以泡泡芭蕾舞演员、买买酒店、买买银行,而可以说罗夏为了献身正义真的是倾尽所有了,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没有生活、没有名誉……知道最后连生命也没有了。

就是这样一个牛虻般的人,用他恼人的嗡嗡声,刺激人们、刺激政府,提醒社会这个庞然大物正义的底线;像刀子一样划定正义的底线,越过这个底线的人就要被利刃割伤,以提醒人们正义的底线在什么地方。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这样的人,在蝇营狗苟的众生中偏执狂般去捍卫正义,哪怕牺牲生活、牺牲名誉甚至牺牲性命,

倾其所有都是为了那些不理解甚至厌恶他、憎恨他的人们。理论上而言,罗夏没有任何超能力,他的行为没有任何超出人们能力极限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超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超级英雄。至于那些时不时玩玩变装、变身打打小怪兽的超级英雄,只存在于荧幕里,也只有荧幕里才需要吧。

「五分钟名作」第17期 守望者: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

4多余的话

4.1首屈一指的漫画作品?

很久以前听到红楼梦天下第一小说的论断颇不以为然,觉得文无第一,本科毕业拜读之后扼腕叹息:这岂止是天下第一,其他的古典小说连跟它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守望者》亦然,风闻其为影视最佳漫改电影,当时看电影看得云里雾里的,对这样的名头将信将疑。这次重读多多少少能够体会到其中好处的时候,才觉得《守望者》盛名不虚。跟那些味同嚼蜡的单体漫画不同的是,《守望者》漫画里面有大量的伏笔、隐喻甚至春秋笔法。上一次遇到能够这样诠释下去的作品还是红楼梦。除此之外《守望者》漫画还巧妙地将胜利之吻、越战、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苏联入侵阿富汗这样的现实事件糅合进去,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突兀,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好像真实历史就是那样发展的。抛开这些内容层面的技巧,人物塑造以及主题的选择也要远远高于那种吃饭睡觉打怪兽的超级英雄。守望者中的每个人几乎都代表的一种典型的人物,一种典型的道德观。罗夏恪守正义;法老王功利至上(并不夹带私货);曼哈顿博士几乎超然物外看待人世如同自然演变一样;夜宵二代更像是有着朴素道德观但是缺乏足够的意志坚持到底的老好人;笑匠则是虚无主义者,认为所谓道德、意义不过是人们自己杜撰出来的,好让人们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好跟动物区别开来。

这样的作品如同神来之笔,像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李太白拾去”一般。当然了,这离不开作者深厚的素材的积累(物理、历史、天文甚至鸟类)、繁琐的搜集(对法老王搜集各种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的描述可能就是作者自身的描述,因为注释中陈述了外星怪物恐吓地球的伎俩出自科幻美剧)、对国际政治以及人性的洞察。作者邀天之幸有了这样一个灵感,然后大量的爬梳素材,再运用超卓的天赋将这些素材调用起来,将灵感呈现出来。工作量之浩大、繁琐甚至艰难,恐怕个中人才能体会。能够拥有这样的作品是时代的幸运,能够理解这样的作品则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十年前我肯定难以理解,五年前我未必能够理解,现在能够理解到这种地步,有种叹为观止的感觉,恨不得击节赞叹。据说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上映的时候,有位观众情不自禁跑到荧幕前跪下,张开双臂感叹:这就是上帝。此番重读《守望者》,真的有这样的惊叹。这种审美体验可能不像银行卡余额数字那样直观,不过同样真实。

「五分钟名作」第17期 守望者: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

4.2有理解门槛的漫画作品?

美漫或者说《守望者》这样的漫画跟日漫有个明显的区别,日漫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向壁虚构,叙事技巧、人物形象塑造不落下风甚至犹在美漫之上,但是仅限于虚构故事层面,不会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守望者》、《天国降临》《红色之子》这种漫画则发人深省。单说《守望者》其叙事方式其实有些晦涩,并不是清晰的线性叙事,能够沿着主线剧情往前看。可以将其比喻成打碎的花瓶,花瓶很好,是个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不过需要将其拼起来才能够从不同角度欣赏其过人之处。很早就听过《守望者》的大名,也很早就看过,当时云里雾里的,如同隔岸看花看不真切。现在多多少少有点理解了,要不然也不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了。十年前我肯定无法理解,五年前我未必能够理解,到现在多多少少能够理解到守望者的价值,体会到罗夏这个人物的过人之处,让我体会到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毫无意义毫无收获的。能够拥有这样的作品是我们的幸运,能够理解这样的作品则是个人努力的结果,知识积累、社会阅历、判断力乃至于一点点学术方面的素养,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很难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戏份渲染丝魂一代跟笑匠的孽缘,这个跟主线剧情没有任何关系,也看不出来跟其他剧情的互动以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价值。丝魂一代似乎对笑匠的感情最深,难道女人都容易被笑匠这样的坏男人吸引,而不是大都市队长这样的好男人?很那理解,也不必理解。用理性去理解非理性的行为,本来就是悖论。

多说一句题外话,前不久看的《千年战争》,这个名头更大,雨果奖&星云奖双料冠军,但是看完之后除了硬科幻的描述,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象,不管是故事层面还是人物层面,不像拜读完《守望者》这样感慨万千。所以就大体想了想为什么,觉得一个原因就是《千年战争》诚然呈现出了人类社会无数种可能的发展路径中的一种,但是没有探讨其背后的根源,因此未能发人深省更谈不上振聋发聩。


分享叙事艺术,共同欣赏作品,欢迎评论收藏。


「五分钟名作」第17期 守望者:哪怕世界毁灭,我也永不妥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