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度体育人物为什么不是朱婷?

陈语辞点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度体育人物,颁发给朱婷或张常宁都没问题,中国女排是个团结友爱的光荣集体,相信这个奖给郎导以及七仙女中的任何一位,都应该没什么争议,她们实至名归配得上这个称号。

①朱婷和张常宁均是中国女排的现役优秀球员,谁当选都不意外。朱婷作为女排队长,各种MVP拿到手软,拿着最高的年薪,是名符其实的当今世界女子排坛第一人,张常宁也非常优秀,未满20岁就获得世界冠军,近年来中国女排获得的二次世界杯、一次奥运会、一次大冠军杯冠军,张常宁均功不可没,还帮助江苏女排拿到排超、全运会冠军,这么优秀的张常宁获奖也在情理之中。

②朱婷已无需过多证明自己,张常宁在争议中成长。朱婷的能力有目共睹,张常宁近年来被区域黑伪球迷诋毁得不轻,2018年世锦赛带病坚持比赛,关键场次发挥不佳,被冠以“张一分”的称号,其间各种谩骂铺天盖地,张常宁所承受的空前压力,不是键盘侠能理解的,但她没有解释,没有埋怨,努力养伤,积极恢复,2019年世界杯满血复活的她,有效撑起了朱婷对角的进攻,朱婷不再是一点攻,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张常宁用近乎完美的表现,回击了所有质疑。

③女排姑娘们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伪球迷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相信朱婷、张常宁对此次谁当选,一定不会在意,只会给当选者送上祝贺,此前有好事者炒作惠若琪与朱婷不和、炒作张常宁与李盈莹之间竞争关系,现在又想破坏朱婷与张常宁的关系,不知他们是何居心?但不管他们如何使尽浑身解术,也破坏不了女排姑娘们亲如一家人的和睦关系。

作为中国女排的球迷是非常幸运的,顽强拼博、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砥砺前行,球迷应该成为女排最坚强的后盾,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拼死相随,而不是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做一些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不利于女排团结的蠢事,键盘侠、区域黑不配做中国女排的球迷。


老褚说球


昨天中国新闻周刊公布了2019年年度体育人物,女排的张常宁当选,当名单公布之后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不是朱婷,而是张常宁呢?实话说朱婷作为女排队长和主攻手实力更强,理应当选,但是作为年轻一代的女排核心,张常宁实力也不差,这个奖项给张常宁也没有太大的异议。

朱婷作为国家队女排的队长和绝对核心,各种国内国际奖项拿到手软,今年夏天更是带领球队拿下了世界杯冠军,自己也是荣膺FMVP,实力自然不必多说。朱婷作为老大姐,对年轻球员也是处处鼓励和帮助,以身作则努力训练并且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想必对于这样的奖项,朱婷也是相当温和谦让的,她已经用实力征服了世界女排,不会再计较这些奖项了。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的年度运动员是女排的,郎指导报一个吧,朱婷还是谁呢?

朱婷:我有那么多荣誉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给年轻球员吧,小学妹们需要鼓励。

郎指导:你们婷姐说了这个奖项让给你们,谁去领?过来报名。

女排上下面面相觑,婷姐不要,咱也不敢要啊。郎指导随手一指,就你了,于是这个奖项就到了张常宁手里。



哈哈,开个玩笑,其实张常宁也是很优秀的,最近一年的表现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年轻人总是需要机会的,这个年度体育人物奖给她也算实至名归。


小周谈球


首先,我们要恭喜张常宁!

中国新闻周刊,公布了2019年各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其中,体育领域入选的就是我们的女排队员张常宁!

相信会有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年度体育人物不是朱婷呢?

这是中国新闻周刊综合评判才做出的决定。好比说,年度CEO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彭迦信,那为什么不是马化腾呢?

同样的道理!朱婷固然优秀,但张常宁能够入选,必然会有它的过人之处。如果朱婷入选,相信也不会有太多球迷质疑。毕竟,婷老大的影响力,无需太多言说。但,一碗水本就难以端平。

而张常宁,同样在排球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出身于排球世家,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就成为主力随队夺得世界杯冠军。去年世锦赛低迷,备受质疑的张常宁在今年世界杯上,打出了现象级表现。虽然最佳主攻手给了朱婷和罗宾逊,但张常宁的表现较之于罗宾逊,毫不逊色。

受伤之后饱受争议的张常宁,如今找回了自己的状态,她绝对配得上这个荣誉。虽然网上有关于张常宁的不利言论很多,但试问一下,如果她不出色,还会有这么多争议吗?



新闻周刊的评选肯定是多维度综合衡量得出的结果,我们要尊重结果,同时也要恭喜张常宁。加油!


小徐侃球


近日,张常宁荣获“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引起了广大球迷的重点关注。对此,有些球迷就问:为什么入选的不是朱婷?她的影响力不是比张常宁更大吗?确实,说起中国女排,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朱婷,她的影响力也远远超过张常宁,但是,他们评选的标准不单单只看影响力,还有其他因素。

那“年度影响力人物”的评选标准是什么呢?首先,被评选人一定要具备影响力。张常宁是中国女排的首发主攻手,技术犀利全面,在今年,她无论是在国际比赛还是国内的排超联赛上,均有出色的表现,被选中为“年度影响力人物”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朱婷为什么没有入选,应该跟家世传承有关,众所周知,张常宁出生于体育世家,她的父亲和哥哥均是排球运动员。而朱婷出身于农村,家中也只有她是从事体育工作的,在这方面,张常宁自然比她更有优势。

还有入选人的经历,张常宁是从沙滩排球转到室内排球的,据说还碰到了不少难题,但是她敢于追求梦想,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排运动员。家境好,球技又好,在排球运动员里确实比较少见。还有很多球迷说,张常宁之所以入选,跟她的颜值也有一定的关系,虽然这种说法没有什么根据,但也并无可能。

如果让笔者选的话,那我肯定会选朱婷,毕竟她是中国女排留洋史上最成功的球员,还是当今世界最强的主攻手,她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当然了,张常宁入选“年度影响力人物”也是就可以被接受的,不吹不黑,因为她确实也很优秀。还有一点就是商业价值,跟前面说的颜值有关联,现在的人比较注重外表,很多品牌商都会选择有颜值的运动员来代言产品。而张常宁无论是样貌还是身材都非常出众,真正的形象好,气质佳。

其实,无论是张常宁还是朱婷入选都有说服力,她们都敢于追求自己的事业,她们付出也是看得到的。特别是张常宁,去年,她的状态饱受球迷诟病,甚至有些球迷吐槽她是因为恋爱耽误了工作,才会发挥这么差。在今年,张常宁用数据进行了有力回击,事实也证明,她还是朱婷的最佳对角。


最爱生活汇


恭喜张常宁荣获体育周刊人物奖!

朱婷属于世界,张常宁属于中国,这就是两人的差异,也是朱婷不可能入选体育周刊人物奖的最大原因。

朱婷的实力众所周知,她是中国女排当之无愧的中场核心,没有之一,也是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的首要功臣。但是张常宁的入选具备四大优势、是朱婷不可比的。

第一、张常宁出身体育世家,也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朱婷只是农民的一个女儿。

体育周刊也给出了张常宁入选的理由:

这就是张常宁的优势,朱婷比不了!

第二、张常宁由于相貌出众,备受球迷追捧,排球公主的美誉让她风光无限。

张常宁也代言了许多商家的广告,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各色各样的聚会,让张常宁备受关注!

第三、拥有一个优秀的男朋友吴曦,让她风头出尽,各种花边新闻也不绝于耳,让体育周刊也广为关注。

张常宁身边有太多的豪门相助,她总是媒体的宠儿,朱婷不能比。

第四、朱婷除了打国际比赛之外,主要效力土超豪门瓦基弗银行队,取得的荣誉再多,也很难打动体育周刊的心。

尽管朱婷同张常宁一样,也获得了三枚世界大赛的金牌,但是由于她长期不在排超联赛,关注度也会下滑的。并且今年排超联赛朱婷受伤不能打比赛,世俱杯颗粒无收,让朱婷很被动,落选体育周刊人物奖也是可以理解的。

体育周刊人物奖只是一个商业荣誉,不能代表什么,何苦为难自己,为难朱婷呢?不说也罢!

张常宁、朱婷加油,卫冕奥运会冠军才是王道!


东邪体坛泰山


新闻周刊给出张常宁获奖的理由是: 她出身于排球世家,又被人称为中国女排公主,有着极为出色的身体条件和基本功底,创造了诸多难以超越的成绩。2016年里约奥运会,她以主力身份入选中国女排,场均贡献7.1分,帮助中国女排12年之后再夺奥运会冠军。她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位不满20岁就作为主力队员拿到世界冠军的主攻手。年轻的她在磨砺中顽强拼搏,挑战自我,不断超越。

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理由:

“排球世家,中国女排公主”,这些的确不是朱婷能够有的,无论颜值还是身世,朱婷都是偏向于大众平民的。

然后是“有着极为出色的身体条件和基本功底,创造了诸多难以超越的成绩。”张常宁的身体素食是女排球员中的TOP3,而朱婷的身体素质用郎平的话来说则是“中国女排拥有朱婷,是幸运的。”而她所取得的成绩——冠军和MVP拿到手软——的确是女排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至少目前的女排球员中没人能望其项背。

紧接着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她以主力身份入选中国女排,场均贡献7.1分,帮助中国女排12年之后再夺奥运会冠军。”朱婷也是奥运冠军成员,场均得分超过22分,还是MVP。

此外,中国新闻周刊最后一句“她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位不满20岁就作为主力队员拿到世界冠军的主攻手”还有事实错误。朱婷是2013年8月成为女排主攻的,在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中,她三场比赛得到69分,是中国女排第一得分手,当时朱婷也没有20岁。而张常宁是在2014年9月才第一次代表国家队。


扣篮看台


中国新闻周刊,公布了2019年各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榜。体育领域入选的是中国女排队员张常宁。不少球迷感到疑惑,中国女排的核心不是朱婷吗?怎么张常宁入选了?对于这点我也同样困惑,但是细想张常宁的入选是有理由的。

首先这是中国新闻周刊综合评判才做出的决定。这不仅是赛场上的表现,还有场下的一些话题。相比张常宁,朱婷好像场下没有什么新闻吧,但是张常宁场下的新闻可不少,所以关注度也多点。

另外这是一个国内新闻奖,朱婷2019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土耳其打比赛,这也是朱婷没有入选的理由之一。而张常宁一直在国内俱乐部打比赛,跟随国家队出战各种大赛,作为中国女排场上的二号人物,这个奖给她也没什么问题。

我很理解球迷们的反应,朱婷是中国女排的队长和核心,是中国女排赢得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赛冠军的关键,所以球迷们才会质疑这个奖。但是这个奖不是纯粹的体育贡献奖,体育只占其中一部分,还有其他方面的评选。



朱婷作为排球届的mvp收割机,在成绩上不需要任何证明,朱婷的实力人气也是有目共睹,所以球迷们对于这个奖还是看的淡点。祝贺张常宁!


小刀说球


留声机点评:新闻周刊年度人物的评选并不是纯竞技角度针对优秀运动员的评选,这是一个涉及行业影响力,带有传媒效应影响力的一次评选。旨在评选那些在个人领域有着优异成绩,同时被评选人又有着良好个人形象,且自带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个人。从同时当选的李子柒、董明珠就可班中窥豹,这并不是一次技术大比武!


朱婷作为中国女排当家球星,其阳光的形象以及出众的个人成绩,当然毫无疑问的有这个资格入选这个评选。公认世界女排第一人,MVP收割机,领奖领到手软,几乎可以说活该拿的个人奖项,集体荣誉已经达到大满贯。不过朱婷的影响力更多的是在排球领域,加之朱婷本身行事低调,抛头露面的机会不多,在排球之外的公众视野出现较少。

反之张常宁,无论是年龄,还是成就同样是彪炳不凡,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主力主攻手。硬件上是没得说,毫无挑剔。特别的一点是张常宁出身排球世家,这层身份对于排球这项运动的推动可谓意义非凡!其父母,兄弟,自己都为国家的排球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样的世家,给祖国的排球事业给予了太多的支持。这份贡献可是无法比拟的!

不评选朱婷不是朱婷不够优秀,而是这份评选所处的维度已经不仅仅是排球的维度,更延伸到排球背后的支撑,甚至商业的促进。再加上张常宁出色的外形条件,其个人魅力的民众基础非常高。阳光靓丽的个人形象也是加分项!


古典足球留声机


现在的评选机构多,这奖项,那奖项,机构想选择谁,不就是谁吗?再说了,张常宁做作为中国女排人代表,获奖也是实至名归啊!

祝贺张常宁获得2019年新闻周刊年度人物。级别可不低呀,国家级刊物奖项了。

张常宁获奖,这家媒体也给出了理由:她出身于排球世家,又被人称为中国女排公主,有着极为出色的身体条件和基本功底,创造了诸多难以超越的成绩。年轻的她在磨砺中顽强拼搏,挑战自我,不断超越。

这个理由中,重点突出了创造难以超越的成绩,年轻的她在磨砺中成长,顽强拼搏,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这些精神,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精神。

年龄不大的张常宁,可是获得了奥运会冠军,世界杯冠军。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张常宁受到过质疑,去年世锦赛发挥不好,受到不少球迷抨击,那是她带伤作战,在众多质疑声中,张常宁低调前行,在今年的世界杯上,与姐妹们一起强势登顶,她的发挥足够入选最佳阵容,由于名额限制,张常宁无缘最佳。

新闻周刊,选张常宁,那是认为她的特质符合这家媒体品味,符合媒体理念。与张常宁一起入选的还有董明珠和“超级美食网红”李子柒。

为何朱婷没获这个奖?小言认为:

一是这家媒体没选择朱婷,为何没选,或许和品牌联盟评选朱婷有关,假如14日给朱婷个奖,到了18日,再给朱婷一个奖,总不能奖项都是朱婷的嘛!

此前,朱婷获得了2019年赫拉克勒斯奖,全球十佳运动员,朱婷,排名比梅罗还要高。在品牌联盟主办的“品牌年度人物”评选中,朱婷暂位列第二位,排在她之前的是任正非,正常情况,朱婷又要获奖了。

二是张常宁受过质疑,她经历过困难,没被困难击倒,勇敢的站起来,去面对,在中国女排这个冠军队伍中,她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新闻可挖掘。

仅世锦赛带着“镣铐”上场,尿血不下火线,这都是感人之举;一个女队员,卧推能达到120公斤,这是很多大球男子运动员学习的榜样。

张常宁身上充满的正能量,她获奖实至名归。


小言球事


朱婷和张常宁都是中国女排出类拔萃的优秀球员,二人都有高度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极高的商业价值,至于本次为什么是张常宁入选“中国新闻周刊体育人物”、而不是朱婷?

个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中国影响力人物”,主要是侧重于国内影响力,而朱婷的影响力主要是在国际上、在世界上影响力更大。

朱婷从2014年世锦赛开始展露头角,到2015年世界杯声名鹊起,再到2016年里约奥运的名震天下,然后是远赴土超、出国打球……直至赢得13个MVP大奖,她大部分的荣誉都是在国外和世界上赢得的,这就让她成为了“世界级的顶级球员”,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

包括前段时间朱婷所获得的“赫拉特拉斯”全球十佳运动员大奖,那可以称为是“世界级的新闻周刊”影响人物。

——而《中国新闻周刊》则更着眼于国内影响力。



二、张常宁在国内的影响力要更大一些。

首先,张常宁是奥运冠军成员,是“朱袁张”的重要一员,自身拥有超高的颜值,在国内拥有海量的粉丝、人气很高,再加上她一直在国内打球,又是在“江苏女排”这个倍受关注的俱乐部……这些所有的因素叠加起来,就让她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国内市场商业价值极高。

而《中国新闻周刊》则更注重“国内影响”这一块,所以,最终选择张常宁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朱婷和张常宁二人,一内一外;一个国内、一个世界,成为中国女排的两大标志性人物,都为中国女排争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