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余永定:经济增速不能弃守6% 是时候让经济下行刹车了

本报记者 张晓迪 北京报道

“GDP持续下滑会形成一种悲观的预期,当前要做的是打破预期的自我实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速不能弃守6%,增长是硬道理,是时候让经济增速下行踩刹车了。

余永定表示,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不放松结构改革的同时,未来一两年应该采取更具有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一个尽可能高的水平上。

投资增速下降明显

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学界、业界对此议论不休,究竟什么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老龄化、环境恶化、边际产出下降等原因都是常见的讨论。在余永定看来,这些都是影响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因素,目前学界已形成共识。

余永定认为,短期内,即2019年、2020年的经济增长趋势,应该重点分析GDP。从供给方面来看,主要是消费、投资、政务支出、进出口。

余永定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有两个推动作用:投资和出口。过去投资对GDP增长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投资最高的时候对GDP的贡献是8个百分点,现在只是1.2个百分点。同时,当前出口也在减少。

统计数据显示,近期投资对GDP的贡献只有1个百分点左右,为什么投资对GDP的增长速度贡献越来越小?余永定称,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消费增长速度、出口增长速度,所有增长速度都在下降,但是投资增长速度的下降最为明显。

2018年投资增长曾接近8%,2019年增长势头进一步削弱,10月降至5.2%。

余永定进一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三部分组成,中国投资增长主要靠这三种力量,但当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得最厉害。

余永定称,相对来说,今年房地产投资表现较好。“多亏了房地产投资,所以总投资增长速度还没有下得太厉害。”余永定表示,房地产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偏高,在GDP中的比重也偏高,希望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比其他各个总需求的构成部分的增长速度低一点,这样才能把经济结构调一下。

余永定进一步表示,经济增长不能完全或主要靠房地产投资。现在面临的困局是,如果把房地产投资调下来,经济增长速度就会进一步下降,不调,结构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所以这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解决的一个大矛盾。

经济增速能继续下降吗?

经济增速继续保持6%,是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调子,但是否需要、是否值得不让增速进一步下降?在余永定看来,6%的增速实际是象征性的,象征中国当前经济增长速度。

余永定分析,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从12.2%的增速下降到了6%,GDP持续下滑会形成一种悲观的预期,当前要做的是打破预期的自我实现,目前是时候“刹车”了,不能让经济增速再下降。

在余永定看来,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能维持稳定,甚至有所反弹,将有助于推动结构改革。

余永定认为,中美贸易战背景之下,需要国内需求的增长来对冲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余永定同时认为,可以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使经济增长速度不进一步下降,依据一个是通货膨胀,一个是政府能否继续发债。

余永定表示:“我们财政收入增速较低,而财政支出增速比较高,这时候一定要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弥补的方法就是政府发债。”在余永定看来,中国是发得出债的,中国还有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余地。

除此外,余永定还称,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财政赤字在GDP中的占比是最低的,债务余额的占比是5%,和其他国家相比,还算可以。所以中国是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

余永定称,债务和储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有很高的储蓄率就必然有很高的负债率。只要是内债,不是外债,中国的债务水平高不一定是坏事,可能是好事,反映中国储蓄率高。

面对加大的下行压力,余永定称,重中之重是抑制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下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到一定程度,所有结构性指标、经营性指标都会恶化。”

“经济增速不能弃守6%。”余永定表示,要坚持深化各项改革,但不能把宏观需求管理和结构改革对立起来。现在应该有更强有力的财政政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应该配合财政部把利息率压下去,财政部才能把债发出去。

同时,余永定还表示,货币政策要辅助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采取试错的办法,可以扩张一些就扩张一些,如果不行再退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