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我妈38岁,学习起来比我还疯”有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名校”


什么样的父母才能成为优质父母?


为人父母后,我们每个人都这样问过自己。


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优质父母?成长中,就是我们最好的状态。


01


看《少年说》,一对母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站在天台上“吐槽”妈妈:“我妈妈是做酒店管理的,已经38岁了,却还在准备考研,简直太拼了,让我自愧不如,学习起来比我还‘疯’,妈妈工作很忙,两周才回一次家,回到家也闷头在房间里学习。


“我妈38岁,学习起来比我还疯”有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名校”


好不容易见一次,妈妈却还要学习,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己没学习没空理父母,而我妈妈却是刻苦学习没空搭理我,有时候喊几遍都没有回应。原来还能陪我打羽毛球,现在为了学习再也没陪孩子打过羽毛球了。今天就像问问妈妈,到底是学习重要还是儿子重要?”


妈妈听了之后,却没有“悔恨”之心,理直气壮地回道:


“妈妈觉得学习很重要,因为妈妈在工作之后发现,要不断地学习,因为有很多新的知识,每天都会涌入到工作中去,所以妈妈认为学习和工作同样重要,而儿子最重要。妈妈总和你说的一句话,我们是一个团队,要一起合作,没有一个人可以掉队,所以妈妈要和你一样学习,我还在儿子的身上看到了学习的风采,所以妈妈才要去努力!……”


“这对母子简直是在暗搓搓地‘秀恩爱’啊!”有网友这样评论。


虽然儿子是在“吐槽”妈妈,但言语间却透露出了一种自豪——我的妈妈,够优秀;我的妈妈,够努力。


而妈妈呢,则清晰地告诉了儿子,妈妈的努力是在你的带动下才产生的,你,才是妈妈努力的源泉。


“这个男孩子言谈举止间逻辑非常清楚,他也一定很优秀。”一位老师朋友这样“点评”。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是一对爱学习的母子。


02


什么样的父母是优质父母?


为什么有些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非常优秀?


为人父母后,这样的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


但仔细观察就会不难发现,那些优秀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是“学习型”父母。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60多岁了仍然被国内一家大公司返聘为高管,“战斗”在一线岗位上。她的女儿同样优秀,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国内数一数二的中学任教。


总有人问她,怎么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


这位妈妈会告诉你,自己一直在帮女儿作为“探路人”。


女孩初中的时候,女儿学,她也学,不过两个人的方向略有不同。女儿把劲儿花在知识的学习上,母亲则把精力放在了帮女儿拆解目标、收集学习方法、加油鼓劲儿上。


“我想让她考上人大附中,就翻往年的中考数据,告诉她,她每个学期需要达到的位置。”


“女儿的学习习惯方面,我也总能给她建议。为了让她能够改善笔记方法,用比较高效的康奈尔笔记法,我甚至会制作专门的笔记本让女儿去用。”


高中后,女儿面对考大学、定目标的局面,这位妈妈干脆一天二十四小时登着升学论坛以便第一时间收集信息。这段时间里,她干脆成了一个“高考专家”,对各所大学的分数线、招生人如数家珍。


她把数据整理到自己的博客论坛里,她的预测让很多家长慕名而来,因为和实际的招生录取情况相差无几。也由此,她进入了国内TOP的教育集团。


你在前行,我在护航,正是如此,才有了母女之间的相互成就。


03


越来越觉得,优秀的父母都把自己活成了‘名校’。”一位老师朋友这样感慨。“他们本身就自带光芒属性,让孩子的在成长中获得最好的状态。”


朋友拿一部BBC纪录片:《交换学校:阶级分化》来为我解释。


纪录片探究了英国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差别。在英国,只有7%的人接受过私立教育,私立学校就是名校的代名词。


纪录片的开始就提出了两个问题:


穷人和富人的孩子,在教育上真有壁垒吗?

而长大后优秀或平庸的孩子,他们的差异,和学校直接相关吗?


纪录片让公私立两所学校的师生互换听课、学习,惊讶地发现: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彼此的上课模式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老师讲得都挺好!


“我妈38岁,学习起来比我还疯”有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名校”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私立学校培养出无数精英,而普通学校只能望尘莫及呢?


纪录片发现,真正决定孩子差异的,不是课堂授课,也不是父母的经济地位,而是学校整体“软环境”对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品格、特质、精神和信念的激发。


“我妈38岁,学习起来比我还疯”有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名校”


公立学校中的孩子想要考入牛津大学,可这样的目标,放到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显得空大而不切实际,因为他们缺乏实际帮助。而私立学校的孩子们从入学后就接受学校老师的考评,精密又细致地监测他们每个阶段的特长、才能、潜质发展情况;


“正是那些‘隐秘的’细枝末节的制度和管理,才对孩子有着真正的影响力。”虽然纪录片记录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但我却觉得,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家庭教育差距的折射。"


班上那些好学、自律又优秀的孩子往往父母也是如此,而那些不知道学习重要性的孩子,父母对学习往往并不重视,或者说,他们对孩子并不能起到正向地帮助作用。


无论是追寻自己成长的父母还是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起来的父母,他们都在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扮演着孩子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前者是榜样力量,后者则在为孩子专心护航。这样的父母,就像一所名校,它不一定给孩子多么强大的知识储备,却一定能够用自己美好的环境来滋养孩子。让孩子散发出特有的品格、特质。


04


美国心理学者班都拉(Albert Bandura)指出,孩子是将重要他人的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从早期二十四小时照顾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入学后的同侪、教师,都有可能是孩子模仿、采纳标准的对象。当孩子眼中的重要他人自我要求不高时,孩子也会对自己采用低标准。


具有学习意识的父母让孩子看到的,不仅仅是父母对学习的热情,他们看到的是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思考方式,是一种内在的自我要求。


“现在这个时代,作为家长,真的需要跳出‘拼孩子’的视角,而换成‘拼父母’的视角。”孩子的优秀绝不是偶然,他们背后站的都是同样优秀的父母。


从今天起,不妨想一想,自己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能够给到孩子怎样的“优秀力”吧。我们一起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