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被谁摔过,谁在上面刻过字,后来去哪里了

玺是皇帝的宝印,在数千年的封建皇权时代,玺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历代帝王的宝玺中,最富神秘色彩和传奇经历的,莫过于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了。因为围绕着这枚传国玉玺上演的一幕幕、一桩桩历史故事,见证着千余年来的朝代更替,人世悲歌。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被谁摔过,谁在上面刻过字,后来去哪里了

那么,这枚被历朝历代视为至宝的传国玉玺,有着怎样的不凡经历?最终又流落到何处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合,横扫八荒,建立秦国后,便命人用一块美玉雕刻了一枚玉玺,并宣布将它永远传世。凡是得到它的即贵为天子。从此,传国玉玺正式诞生。

那么,这枚玉玺是何种材料刻制而成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赵高令子婴斋戒,当庙见,受玉玺。即以卞和玉所刻的传国玺。”

从这条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传国玉玺正是由当初楚人卞和觅得的“和氏璧”雕刻而成。关于“和氏璧”的由来,有着一则惊险曲折、匪夷所思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山上打柴时,看见凤凰栖落青石板上,按照“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传说,寻到了一块珍贵的璞玉,将它献给楚厉王熊眴。

但这个芈熊眴眼拙,愣没认出这是一块宝玉。不但没有赏赐卞和,反而怪罪他欺瞒君王,命人砍去了他的一只左脚。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熊通继位,卞和又捧着这块璞玉进献。武王命朝廷玉工查看,还是一块石头,卞和又失去了右脚。

这个卞和也够执着,等到楚文王熊赀继位后,他再一次抱着璞玉来到文王面前,失声痛哭,并力呈所受的委屈。文王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人当庭剖玉,发现这确实是一块美轮美奂的稀世宝玉。文王大喜,命工匠雕刻成壁,“和氏璧”由此横空出世。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被谁摔过,谁在上面刻过字,后来去哪里了

(影视中的和氏璧)

据说“和氏璧”非常神奇,不但温润苍翠,晶莹庄雅,而且冬暖夏凉,晚上还能熠熠发光,满屋生辉。从此,“和氏璧”就成了楚国的国宝。后来,“和氏璧”还曾失而复得,并演绎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等到秦始皇称帝后,“和氏璧”被刻制成了传国玉玺,上面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秦朝时期,传国玉玺经三代,来到秦王子婴手上。后来几经辗转,到了汉高祖刘邦手里。由于刘邦出生市井,对象征皇权的玉玺格外珍惜,特赐名“汉传国玺”,经常随身携带,抑或供奉在长乐宫里,由专人看管。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强令孝元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掌管的玉玺,王政君大骂王莽“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怒摔玉玺,将这稀世之宝摔碎一角。

王莽如愿得到传国玉玺后,命工匠用黄金镶补,玉玺也就此留下瑕疵。

公元23年,王莽被杀后,传国玉玺的主人变成了更始帝刘玄。又是几经辗转,玉玺最终被光武帝刘秀据有。东汉末期,传国玺在汉少帝刘辩手上遗失。

董卓叛乱后,各路诸侯相互厮杀,孙坚无意中觅得玉玺下落。想据为己有,不想被袁绍发现,抢得玉玺。后来袁绍兵败于曹操,曹操得到玉玺后异常兴奋,但还是忍痛将它交到了汉献帝手中。

曹魏代汉后,玉玺传至曹丕一代,为彰显曹氏得位正统,曹丕命人在玉玺肩部刻下“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字。

纵然曹丕处心积虑地想要曹魏政权千秋万代,但转眼间就被司马氏取代了,玉玺也随之进入两晋。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被谁摔过,谁在上面刻过字,后来去哪里了

(李渊剧照)

其后,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传国玉玺也宛如击鼓传花般,到处漂泊,最终归于北周大将杨坚手中。公元589年,杨坚灭陈统一全国,传国玉玺又进了隋宫。公元619年,隋朝灭亡后,传国玉玺被隋朝皇室后人带到了漠北突厥。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一直在寻觅传国玉玺的下落而不得。直到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命李靖率大军讨伐突厥,传国玉玺才又重回中原,被李世民收入怀中。

其后,传国玉玺得以安定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唐末的烽烟又起,传国玉玺复遭厄运。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后来后唐又打败后梁,后唐经过数位皇帝,玉玺来到后唐末帝李从珂手中。

李从珂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治国理政却是一个糊涂蛋。他任用一帮庸才如卢文纪等人为官,搞得国家日益衰败。

公元936年,因无力抵挡石敬瑭勾结大辽军队的进攻,李从珂登楼自焚。据说玉玺也遭焚烧,从此下落不明。

不过,也有人称,雕刻传国玉玺的“和氏璧”能耐1000多度的高温,是不可能被焚毁的。

后来确实也曾多次发现传国玉玺现身,但都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真伪。到了明清两代,偶尔都还会有传国玉玺现身的传闻,但都是赝品。

真正的传国玉玺,至今杳无音信,没人知道它身在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