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点击 “关注”,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现在人们家中不管是儿子结婚,还是女儿出嫁,所有的操办宴请、人情往来,全是在饭店进行。这相比过去,可是省事多了。这在过去,娶一房媳妇,作为父母差不多要竭尽全力、穷其所有,甚至于还要借遍所有亲朋好友,才能把这事操办圆满了。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记得小时候,到了冬天,谁家有结婚娶媳妇的,我们小孩子总爱去凑个热闹。耳濡目染地也见证了很多过去的风俗民情、人情事故。谁家的儿子差不多冬天能结婚了,做父母的要提前大半年做好准备。先要养一头猪,还要养一大群鸡,精心照料,只盼着儿子结婚这一天。在过去,只有儿子结了婚,才叫“成人”了,父母也才算完成了任务,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也总算落地了。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那个年代的婚姻,可不像现代这般地爱与自由。什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绝对是奢谈,更不要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普通的婚姻,经过媒妁之言,“说媒的媒人”要来回穿梭好几次。双方父母、老人都同意了,男孩、女孩才有机会象征性地见一两次,美其美名曰:小见面、大见面。然后是双方大人开始走动,互相交换一下各自的名、字、号,也知道了亲家的尊姓大名,叫“换号”。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这亲事总算是定下来了,男方就开始张罗着结婚的事。一家一院的大人们先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一些前前后后的大事,再思忖一遍。惟恐有什么遗露,让亲朋好友挑出什么不周,而失礼、跌份。结婚的前一周,很多事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始张罗。古代的“宴”字,就很形象地把结婚宴请总结得恰到十分。“宴”字,一宝盖、一日、一女,寓意“有广厦、择吉日、娶佳人”。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那时候的婚宴都是在家垒灶生炉,请当地有名的村厨,到家中来做菜。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要挨家挨户去借,一家一院的人们,也都要过来帮忙张罗。杀猪宰鸡、接亲送友、迎来送往、收拾打扫……总之,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最忙的要算张罗宴席的村厨们,一天十几桌、几十桌的宴席,要流水式的全走一遍。八个压桌的菜,四个凉菜,四个热炒,这是固定的。然后是“流水席”,鸡、鱼、丸子、肉……也都有固定的套路。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忙活了一整天,中午、晚上,主家要“强拉硬拽”住帮忙的人们,挽留大家吃饭。那个年代,能有一碗白菜杂烩汤,吃个白面馒头,就是难得的美味。一口大锅,简单地炝锅,汤里面漂着零星的油滴,炖煮上一大锅杂烩汤。农村最不缺少的就是大白菜,是这道汤的关键主料,冬天的豆腐、粉皮,也都是应季的家常食材。家庭条件好点的人家,再切上一大盆炸好的素丸子,那就是极难得的人间美味。也有豪放的家庭,把从宴席上撤下来的杂菜,一股脑倒进一大盆,那就是奢望了。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这碗汤沉淀着几代人的记忆,见证了生活水平变迁,全是岁月的印记。大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或者站着,或者蹲在墙角,一只手端着一大碗热汽腾腾的杂烩汤,一只手掐着两三个大馒头,吃得那叫一个香。一大碗杂烩汤见底了,主家的大人们也要“追着”人们再添一碗。忙活了一整天,再困难,也得要让人们吃饱。总感觉那个年代的人们,彼此之间,凝华着浓浓的亲情友爱,人们也纯真率性,善良爽朗。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事新办,人们都选择直接去饭店宴请亲朋,那碗杂烩汤就很难再吃得上了。再后来,这碗杂烩汤也被人们追忆式地搬到了大饭店的餐桌,冠冕堂皇地登上了大雅之堂,随之也有了一个更感性的名字,“全家福”。还是那碗杂烩汤,只不过,这碗汤的内容实质,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大有改头换面,重新做“菜”之势。大白菜少了,炸肉多了;素丸子没有了,精肉丸子出现了,饭店的大厨们可谓费尽了心思,耗尽了脑力。可是这碗汤,却怎么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更沉淀不出浓浓的亲情。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今天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正让人们逐渐迷失了自我,流逝的不只是人们的幸福感,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总爱怀旧,也总喜欢追忆。当一个人,总是去回忆过去的时光,也许,就真正的老了。

“喋喋不休,时不我与的哀愁”!别说了,说菜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煸情的厨子!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白菜杂烩汤

主料:白菜370克、精五花肉100克、炸松肉150克、白丸子150克、嫩豆腐200克、粉皮1张约100克、水发木耳50克

配料:葱15克、姜10克、蒜15克、鲜青辣椒30克、干红辣椒5克、蒜苗15克、香菜15克

调料:植物油30克、酱油20克、料酒10克、清汤或清水适量、盐5克、白糖3克、老抽酱油3克、味精或鸡粉1克(可选)、花椒油或香油5克

说明:所有标注“(可选)”用料,请根据个人爱好自由选择。

制作过程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1、提前数小时用温水浸泡好木耳,浸泡至木耳自然洒脱、饱满滋润。把泡发好的水发木耳择去底部老根,撕成小朵,清洗干净。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2、炸松肉,最好一次多炸一些,放冰箱保存,不管是炖汤,还是火锅,加入炸肉后味道尤其鲜香。选用猪内里脊条1根,约500克,修去边缘筋膜。葱15克,切成细葱花;姜10克,切成薄姜片;倒入约150克清水,反复抓捏,浸泡成浓葱姜水,过滤后备用。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3、要想炸出的松肉外酥里嫩,要先给猪肉补水。把猪内里脊条切成1厘米见方,长约7厘米的长条,放入腌肉盆内。少量多次打入浓葱姜水100克,通过抓捏、搅拌,让猪肉把水分充分吸收进肌肉纤维内。调入盐3克、胡椒粉0.3克、料酒3克,再次抓捏均匀。室温腌渍30分钟,入味、去腥、提鲜。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4、调配一个干炸糊:取一只碗,打入鸡蛋2个,约100克,搅打成均匀细腻的全蛋液。调入淀粉90克、面粉10克、清水适量,调和成均匀细腻的干炸糊。调和好的干炸糊质地均匀细腻,面糊里面不能有面粉小颗粒,用小勺盛取少量向下倾倒,重力牵拉出边缘锐利的小三角,面糊呈边缘略微粗糙的粗线状流下为标准。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5、锅内倒入足量植物油,开始加热。腌渍好的猪里脊条内加入约10克干淀粉,搅拌均匀,使肉条表面呈现出一层“薄酸奶状”粉糊。把调配好的干炸糊倒入里脊条,翻拌均匀,让每一根肉条表面均匀粘裹一层干炸糊。油温烧至差不多五六成热,约160度时,把里脊条一根根下入锅内,炸至表面浅金黄色,定型后捞出控油。待油温再次升高,达七成热,约200度时,把初次炸制的松肉下入锅内,再次复炸至表面金黄色,捞出控油。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6、粉皮1张,约100克,放入盆内,倒入适量温水,待粉皮泡软,用剪刀剪成大片状。浸泡约30分钟,粉皮表面变白,没有硬心,用手可以轻轻掐透,粉皮就浸泡好了。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7、选用北方嫩卤水豆腐200克,切成1.5厘米见方的豆腐块,放入碗内,倒入适量清水,调入盐2克,浸泡15分钟。用淡盐水浸泡豆腐块,主要为了浸除一下豆腐的豆腥味,也可以使豆腐质地更加紧实。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8、把浸泡好的豆腐块连同浸泡豆腐的清水一同倒入锅内,大火烧沸后,焯水2分钟,把焯水的豆腐连同焯豆腐的汤水一起倒回碗内,原汤浸泡。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9、准备小个头的白丸子,约150克备用。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10、选用嫩大白菜心约370克,清洗干净后控干水分。把叶片用手撕成长条状,白菜梗用坡刀法,斜刀片成片状,方便入味。处理好的白菜叶、梗分开存放,先后下锅。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11、选用精五花肉100克,切成钱币厚的大片。猪的五花肉分为上五花肉与下五花肉,上五花肉就是紧贴肋骨的那层五花肉,又叫精五花肉。没有多余的肥肉,肉质细腻,口感最佳,是炒菜、炖汤的最佳选择。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12、干红辣椒5克,剪成小段,用温水浸泡5分钟,控干水分。经过浸泡的干红辣椒,在炒制过程中,干香浓郁、色泽鲜红,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干辣椒炒糊变黑,这是一个很实用的烹饪小妙招。鲜青辣椒30克,清洗干净后切成小菱形片。切细葱花、姜片、蒜末、蒜苗片、香菜小段备用。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13、提前炙锅,锅内倒入植物油30克,热锅凉油,下入切好的精五花肉片,小火炒香煸酥,炒至肥肉部分透明,逼出肉片里面多余的油脂。下入干红辣椒小段,小火炒出浓郁干辣香味。先后下入姜片、蒜末、葱花,再次炒香。调入酱油20克,再次炒香后烹料酒10克,浓香四溢,锅气十足。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14、倒入适量清汤或清水,水量以差不多成菜后半汤半菜为标准。调入老抽酱油3克,调和一下颜色,色泽红润、酱香浓郁。调入盐5克、白糖3克,下入准备好的白丸子、水发木耳、豆腐块。大火烧沸,中小火炖煮约15分钟后,下入白菜梗片、粉皮、炸好的松肉,再次炖煮约5分钟,炖至粉皮透明。下入白菜叶,调入味精或鸡粉1克(可选),再次炖煮约3分钟,差不多汤汁收浓,呈现出半汤半菜,停火。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15、下入切好的鲜青辣椒片、香菜小段、蒜苗片,淋花椒油或香油5克,这道白菜杂烩汤就完成了。把炖好的杂烩汤盛入汤盂,就可以趁热上桌享用。

注意事项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1、木耳建议用温水慢浸法泡发,这种经过长时间自然浸泡的水发木耳肉质丰腴、自然洒脱、饱满滋润,是最佳选择。如果时间来不及,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热水速浸法。切记,加入约3克白糖,也能泡发出相对满意的水发木耳。这道菜制作复杂、步骤繁剧,请科学安排统筹方法,注意各种食材、调料下入的先后顺序。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2、炸松肉是这道菜的关键技术点,首先,要选用猪内里脊肉,肉质细腻、口感滑嫩,是最佳选择。干炸糊的调配比例是核心技术,蛋粉比按着1:1的比例调配,淀粉、面粉的比例是9:1。这个黄金配比是我经过多次研究,反复试验得来的调配比例,来之不易。掌握不好比例,炸好的松肉一下锅,外皮滑脱,成一锅乱炖面片汤了。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3、粉皮一定要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泡至表面发白,里面没有硬心。这个程度的粉皮,炖出来口感滑爽,筋道有弹性。豆腐选用北方嫩卤水豆腐,切块后建议用淡盐水浸泡、焯水,一是可以去除豆腐的豆腥味,二是可以使豆腐质地更紧实,炖出来后口感也滑爽。

这道菜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变迁,沉淀了几代人记忆,全是岁月痕迹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人生如梦亦如戏!一道菜,一段历史;一碗汤,一个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属于自己的菜,我心中的这道菜就是家的味道,凝华着暖暖的亲情,一种无法割舍的眷恋!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欢迎您的点评!如果您有需要的食谱,恰巧我的头条号里面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