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很好奇,上世纪50年代,失物招领处里都会有些什么遗失的物品?


1956年,北京市公安局失物招领处成立。一年后,本刊记者走进这里的第一感受是,如同走进了一家备货齐全的百货店,玻璃橱里摆放的都是还没找到“主儿”的衣服、手表等物。招领处有保管、接收、发还物品的职能,这里的捡拾物品入库、出库时均需填写捡拾物品登记卡片和领据。出库时认领者在领据单上需写明领到的物品、领取时间、认领人的姓名及工作单位和证件号码。

工作人员对上交来的零钱都一分一毛地进行清点,为方便查找,他们还对所有捡拾物品进行了分类,登记做帐。

每天都会有很多东西集中到失物招领处,每天也会有很多人到这里寻找丢失的东西。失物招领处是最能体现“拾金不昧”这一传统美德的地方。

在失物招领处收到的物品中,衣服、帽子等占很大部分。一年来,这里的工作人员已为许多人找回了丢失的物品,也为许多件失物找到了主人。

在这个失物招领处楼上的一个柜子里有嘈嘈切切的细响,这里摆放着几百只正在走动的钟表,为了避免损坏,工作人员还要给钟表上弦。

在这里,捡拾到的40类物品几乎涵盖了市民日常生活中所能用到的所有类型。工作人员接收这些物品并分门别类后,都会整理干净后再放进仓库。

在失物招领处,常见工作人员在哑着嗓子喊电话,看到他们为推敲一个失主的地址而紧锁双眉。可当他们把一件东西归还失主时,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当年,京城内四面八方的失物很多被送到这里,这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和压力。为避免损坏,有些物品要翻晒、擦洗。但最大压力还是来源于何时为失物找到原主。

如果能有失主自己找上门来,那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否则要一点点依据捡拾的时间、地点和物品的特征等少量信息,去逐步去探寻失主的踪迹。

一些马虎之人很爱丟三落四,他们经常东西一离手,就完全忘记放在哪里。

一年来,每天都有失物被送到招领处,如果以失物反推,它们大约属于1万多个粗心大意的主人。

在这个招领处,每件上交的捡拾物品不论数量多少、体积大小、金额多少,都会登记入册。

连这都能弄丢?可见主人有多大意!

哈哈~ 弄丢这大家伙!这家主人,真是不服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