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林沖為何不能殺高俅?並非因為宋江不讓,而是施耐庵不敢這麼寫

《水滸傳》的故事其實可以被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各路英雄好漢集結的過程,即是書中的前七十回,書中的“梁山好漢”們固然算不上是純粹的好人,但在這亂世之中能夠活下來的人就是“好漢”,所以多數時候他們的故事是足以令人熱血沸騰的,尤其是武松打虎殺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拳打鎮關西,還有那林沖風雪山神廟的橋段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便是後來的一些無關緊要的地煞好漢集結而來也讓人有種“一切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感覺,只可惜這一切都是錯覺。

林沖為何不能殺高俅?並非因為宋江不讓,而是施耐庵不敢這麼寫

(武松、魯智深劇照)

《水滸傳》自七十回之後開始便讓人有種脫節之感,梁山好漢們大聚義之後開始商量起招安一事,而故事的畫風也急轉直下,雖說好漢們是到了徵方臘一役才大規模的陣亡,然而他們的悲劇卻在招安之初就已經有了伏筆,那就是高俅這個人沒被殺死。

高俅作為書中的大反派,有太多好漢想要他的命,其中最恨他的人莫過於“豹子頭”林沖了,林沖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原本有一個無比光明的前程,卻是被那高俅的義子高衙內給迫害得淪為階下囚,他的妻子也因此而死,他與高俅可以算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然而林沖最終卻是沒能對高俅出手。

說實話,當初故事讀到這一回時是感到無比憋屈的,高俅率軍攻打梁山三次都沒攻下,最終反而還被梁山好漢所擒,照理說梁山好漢是有一萬個理由將他碎屍萬段,不過很可惜,他們的老大哥宋江是個主張招安的人,不敢得罪高俅,所以他們不僅沒有殺死高俅,反而還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甚至在高俅走的時候還給了不少大禮,只為讓高俅在皇帝面前美言幾句。

所以在讀這段故事的時候不禁讓人想問“若是林沖真的殺了高俅,故事又該往哪個方向發展”,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原著劇情中也可以看出些端倪,而筆者得出的結論是並非宋江不讓林沖殺,而是作者施耐庵根本就不敢這麼寫。

林沖為何不能殺高俅?並非因為宋江不讓,而是施耐庵不敢這麼寫

(高俅劇照)

表面上來看宋江不讓林沖等人殺高俅是因為懼怕得罪朝廷的人,以至於會斷了招安之路,事實上高俅在接受了宋江等人的招待之後的確是回了朝廷,但答應的美言幾句卻是忘了,原著也明確提到:“吳用笑道:‘我觀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個轉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許多軍馬,廢了朝廷許多錢糧,回到京師,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過天子,權將軍士歇息,蕭讓、樂和軟監在府裡。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宋江道:‘似此怎生奈何?招安猶可,又且陷了二人。’”

等於吳用等人早就知道放了高俅也沒啥好處,然而他們卻是在宋江做決定的時候強行裝了回啞巴,不言不語,以至於宋江後知後覺自己犯了錯,也就是說從推動劇情的角度來說,高俅這個角色完全是可以殺的。

林沖為何不能殺高俅?並非因為宋江不讓,而是施耐庵不敢這麼寫

(林沖劇照)

那麼為何說施耐庵不敢這麼寫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從《水滸傳》故事的結局來看就知道了,梁山好漢們在徵遼國、田虎、王慶的時候是沒有折損一員頭領,那主角光環簡直不要太耀眼,然而到了徵方臘的時候他們就如同集體淪為龍套角色一般,死的死傷的傷,就連武松這等英雄人物都折損了一條手臂,令人惋惜,為何梁山好漢們的表現前後差距如此之大?並不是因為方臘太強,要說強,田虎手下喬道清難道不強?

林沖為何不能殺高俅?並非因為宋江不讓,而是施耐庵不敢這麼寫

(宋江劇照)

梁山好漢們得了這麼個悲劇結局只因為他們必須要死,因為再不死,金軍南下之時他們豈不是還要去滅了金國?這歷史豈不是被他們改寫了?對於高俅這個角色來說也是一樣,他是個歷史人物,所以施耐庵無法改變他的歷史結局,歷史上的他並非死在林沖手上,所以施耐庵自然也不敢這麼寫,這是他尊重歷史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