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比亚迪(002549.SZ)交流调研纪要

一、公司介绍

公司2019年底电池产能40GWh,其中2GWh惠州,14GWh在坑梓,14GWh青海,10GWh西安。2020年规划60GWh。后续增量20GWh投产是明年下半年才投产,海外客户是后年才起量,整体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长期看不会过低。最新的动力电池产能2019年单GWh投资约3-4亿元,包括了配套产能(土建、厂房、设备等),降低投资成本主要依靠设备国产化率提高。

2025年国内电动车目标500万辆,2035年40%电动渗透率(保守估计800万辆),电动车长期发展方向是明确的,但过程中的扰动因素:(1)电池成本下降 (2)未来充电桩普及速度。

公司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在160Wh/kg以上,2019底将预计有一款车将搭载NCM811(但并不是量产)。LFP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展望:

(1)cell能量密度:之前160Wh/kg,目前LFP是180-190 Wh/kg

(2)PACK能量密度:之前100 Wh/kg,目前140 Wh/kg,后续新型LFP电池有望做到150 Wh/kg

三元电池其实过去三年换了四代,没有一代经历了一年以上充分验证,2019年起电动车自燃频发也引起市场担忧;另一方面,LFP电池过去十年没有发生一起自燃。

Q&A

Q:如何看待油电平价?

A:短期看必须要依靠全生命周期成本。发动机+变速箱合计2+万元,电机电控加起来2万元短期是做不到的。(1)单公里消耗燃油车是0.6元,电车是0.1元,差额是0.5元/km,即所谓的“用一毛钱革五毛钱的命”。(2)残值提升:保有量提高,流通率提高,带来残值增加。

Q:电动车生产降本如何推进?

(1)老LFP比三元成本至少低20%,通过LFP可以带来单车盈利能力改善。老的LFP电池最高能量密度140Wh/kg。新LFP电池,通过成本效率改进+单体生产工艺革新,带来能量密度提升,成本有望相应,具体将依靠C2P(去模组化)、改进电芯(提高单体能量密度)设计两方面,减少模组成本。电池成本方面,一直强调年化下降10%,短期内仍然是可以继续做到的。电池原材料采购价格是一个季度谈一次。

(2)DM4将继续降低插混车型成本。

Q:比亚迪过去几年的电动造车能力持续提升体现在哪里?e平台的优势具体体现在?

A:(1)整备质量下降:例如电动车A级车原来2吨重,目前下降到1.6吨重。

(2)百公里电耗下降

e平台的核心是动力系统、高压系统2个三合一集成化,以及相应带来的成本下降。比亚迪的强项在于垂直整合,同时结合以前在三电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综合带来很强的成本控制能力。2018年之前是四合一(没有使用三合一,当时只是简单的物理集成),但今年使用三合一后带来1万元成本下降。未来还有可能五合一、六合一,但后续变化可能没有当时四合一变为三合一的边际变化那么大。

Q:后续新车矩阵如何规划?

A:车企都希望价格往上,所以今年车型、渠道都分为王朝、e网,其中王朝就是要往上走。后续也不排除可能开拓一个类似“领克”、“WEY”这样的新品牌。

Q:后续新车型看点在哪些?2020年新车型有哪些?

A:e网今年受宏观环境影响,明年预计继续贡献增量,新的秦EV也将贡献增量。2020年新车型除了汉以外,其它的后续再公布。

Q:2B销量展望如何?

A:2018年25万辆中约5万辆(占20%)为2B销售,所以公司销量2B2C结构是健康的。

Q:CAPEX为何一直比较?

A:目前CAPEX每年100亿以上,后续也可能会引入战投,从融资解决资本开始。

Q:如何看待近期较热的电池快充技术?

A:快充使用率并不高,新老小区都有慢充桩;实际快充桩更多适用人群是对公。

Q:原材料价格与盐湖提锂进展?

A:LCE碳酸锂未来下降空间主要看成本下降空间,成本方面看,之前矿石提锂成本是4.5万元,而盐湖提锂是3万元。盐湖提锂还是在做的。

Q:储能领域销售情况?

A:2018年不到1GWh,2019目前也还不到1GWh

Q:电动车的长期发展方向是EV还是PHEV?

A:更长期看,是EV

比亚迪(002549.SZ)交流调研纪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