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央视纪录片零零后:被父母接纳和不被接纳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小敏向朋友取经:“你怎么教育的孩子啊?感觉你们家孩子又乖又听话。我家孩子太调皮,没有一刻闲着的时候。家里每天都是乌烟瘴气的,刚收拾好的房间,他瞬间扔的玩具到处都是,真是好烦他!”

朋友笑了:“我还嫌我家孩子太安静呢,一点不活泼太内向。每次出门都不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也不喜欢跟其他小朋友玩,我还发愁呢”。小敏听完,哈哈一笑:“原来各有各的烦恼啊,都觉得别人家孩子好。”

央视纪录片零零后:被父母接纳和不被接纳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这样的场景,很多妈妈都很有感触,似乎我们总会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好。我们总会不自觉的去给孩子贴标签、分类,着急给孩子去纠正。比如,内向,外向,太调皮,任性,不懂分寸,不爱说话,太唠叨,没耐心,粗心......

其实,世界上的孩子,只有两类:被父母接受的和不被父母接受的。

无论孩子是太调皮还是太内向,只要他是被这个父母接纳的。他都会慢慢地,饱满的成长起来。像一朵小花一样,慢慢绽放自己的精彩。

央视有一部纪录片《零零后》,这部纪录片前段时间在央视播出过。它跟踪拍摄 12 年,记录了几个零零后的孩子,从同一个幼儿园出发,一路走进小学、中学的成长历程。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孩子,我们可以一起了解下他们的成长:

1.有探索精神,但是不被妈妈接纳的孩子

纪录片里有一个男孩,叫锡坤。小时候,他是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经常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在幼儿园里翻箱倒柜,做各种小实验。在面对摄像机镜头的时候,也是一个毫无怯意的自在孩子。

央视纪录片零零后:被父母接纳和不被接纳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他的妈妈是一个非常爱儿子、也非常努力的妈妈。她尽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把孩子送到尊重天性的私立幼儿园,为此举家搬迁到幼儿园旁边。

搬家后爸爸挤地铁上班太远了,但是全家没有放弃,最后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和爸爸分开住了好几年。小学开始,妈妈索性辞职,专心在家陪孩子学习。

她还努力学习各种科学育儿知识:为了坚持母乳喂养,每天都奔波在幼儿园和单位之间;为了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锡坤在家玩火弄得厨房一塌糊涂,她都不责怪半句,默默帮儿子打扫战场。

但她很爱孩子,却无法接纳孩子。就像锡坤非常喜欢科学实验课,但是妈妈觉得上科学实验课培养不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强行给儿子报了一个语言培训班。锡坤对这个没兴趣、也不擅长,成了班上最差的孩子,在班上他沮丧、自卑。

后来,锡坤迷上了魔术,他又一次找到了让自己热爱和有信心的东西,但妈妈又一次否定了孩子的爱好,只因为她觉得:魔术是养不了家的。

就这样,那个敢于探索的孩子不见了,锡坤变得越来越畏缩、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

央视纪录片零零后:被父母接纳和不被接纳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在大家眼里不合群,却被爸爸妈妈接纳的孩子

在同一个幼儿园里长大的一一,和锡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是一个完全不合群的孩子:一个人玩、一个人发呆、一个人睡觉,甚至每天都要等其他孩子吃完饭,她才一个人慢悠悠地吃。

一个人的时候,她能找到很多有趣的事做,平静但是开心。一一的爸妈接受了女儿的性格,觉得这样也很正常。

所以当摄像师问她为什么总是一个人玩的时候,不到3岁的孩子,笃定地说:我喜欢一个人玩,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央视纪录片零零后:被父母接纳和不被接纳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016 年,一一 13 岁,她交到了一些朋友,但她仍然是一个安静、不太善于跟人打交道的姑娘。去幼儿园做义工的时候,她不太会跟孩子们做游戏,就坐在一旁帮孩子们缝娃娃。

一一的爸妈听说幼儿园里只有一个小朋友喜欢跟女儿这个义工老师玩,反应是:那也很好啊,就相当于一个小伙伴呗。

这样长大的一一,不试图去改变、讨好别人,而是肯定自己、爱自己。她说:独处能让自己开心,所以很重要,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锡坤和一一的成长经历,让我们看到被父母接纳和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成长会有多大的不同。

我们希望孩子的样子,也许并不是他本来的样子。只有当我们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在他成长的路上给予他支持,理解和适当的引导,他才能成长的更阳光,健康。

我是你的药师朋友洪姨,写文不易,如果您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再走呗!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关注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