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中國的陶瓷古老而又年輕,它既擁有濃彩重抹的歷史沉澱,又具有時代的印記,集結傳統與現代於一體的藝術珍品,宛如輕歌曼舞的少女,嬌嬈嫵媚而又清新雅緻。“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白瓷又稱白釉瓷,是在白色瓷胎 (或化妝土)上塗一種含氧化鐵極低的透明釉,在1000°C的高溫下一次燒製而成。至今為止,白瓷的燒製歷史已有2000多年,而傳統的釉下青花、釉裡紅及各種釉上彩繪瓷器就是在優良白瓷的基礎上產生的。

隋代,白瓷燒造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生產數量增多,形成了河南以安陽為中心的關東地區,陝西以西安為中心的關西地區以及山東以濟南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這一時期白瓷的釉色尚不夠穩定,但質量相對有很大的提高,釉面多有細密的開片紋。這種釉面的開片是起裝飾作用的釉裂,主要利用配方和燒造工藝在瓷器冷卻時,胎與釉收縮係數不一而造成的缺陷,從而人們感受到一種天然的紋理美。隋代白瓷絕大部分已經開始在胎體表面施一層化妝土,化妝土的使用是為了提高釉子的潔白程度。而白瓷的釉色,主要取決於釉中呈色劑,也就是鐵含量的多少,含鐵越多,釉色愈深,由青到褐到黑,相反,亦之。若鐵的含量少到一定標準以下,釉色會淺到無色或白色。白瓷的燒造,說明北方地區燒造瓷器化學技術上的進步,在配釉過程中對金屬呈色劑認識的提高。

本世紀初,陝西西安地區相繼發掘出土了數十件隋代的白瓷,這些白瓷胎質細膩,釉色純淨、均勻,胎體分佈著細小的冰裂紋開片,在器物底部流有水綠色的積釉,內、外器底沒有支燒痕跡。在數多出土白瓷器中,尤其以隋開皇十年(590年)元威夫婦合葬墓、大業元年(605年)李裕墓、大業四年(609年)蘇統師墓出土的白瓷器,堪稱西安地區出土隋代白瓷工藝中的代表作。

出土的白瓷賞析

白瓷碗(圖1)高7.8、口徑9.6、足徑3.8釐米。白胎,敞口,斜直腹,餅足。足底有一圈斜剎面刮稜。內、外壁施滿釉,釉面有細小冰裂紋開片,碗底有碧色玻璃質積釉。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白瓷杯(圖2)高6.6、口徑8.5、足徑3.4釐米。黃白胎,敞口,斜直腹,餅足,足底有一圈斜剎面刮稜,內、外壁施滿釉,釉面有細小開片。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白瓷缽(圖3)高3.8、口徑11.8釐米。黃白胎,口微殘,敞口,淺弧腹,圜足。內、外壁施滿釉,底無釉,釉面有細小開片。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白瓷碗(圖4)高9.3、口徑11.8、足徑5.1釐米。敞口,斜直腹較深,假圈足。內滿釉,外施釉不及足。器底內部有碧色的積釉現象,釉面滿布細小的開片。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壁雍硯(圖5)通高2.6、面徑5.1、底徑5.8釐米。平面呈圓形,向內凹陷,有11個獸足帶託。硯池潔淨無墨跡,其胎體潔白細膩,釉質均勻透明,釉色溫潤可愛,真正達到了“類雪”的標準。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白瓷杯(圖6)高7.2、口徑8.1、足 徑3.4釐米。敞口,斜直腹較深,假圈足。內滿釉,外施釉不及足。釉面滿布細小的開片,近足處有淡碧色積釉。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四系雞首壺(圖7、8)通高23.4、口徑5.9、腹徑11.4、底徑6.3釐米盤口稍向前傾斜,細頸,圓肩,斜直腹,平底稍侈。肩部有一週凸弦紋,粘貼雙泥條四系,對應位置安緘口的雞頭流和雙泥條螭首的柄。雞首昂起,尖喙、高冠,貼塑雙眼,雞首根部有小泥餅貼塑裝飾;柄頂端螭首殘,可見雙角根部彎曲向上,柄根部有小泥餅貼塑裝飾。外表施釉不及底。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碟(圖9)高2.4、口徑15.3釐米。敞口,淺弧腹,圜底漸平,內外滿釉,底不施釉。釉面滿布開片。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貼花盤(圖10、11) 高4.3、口徑11.8、足徑4.6釐米,貼塑蓮花直徑3釐米。侈口,弧腹,平底,圈足。內底中央貼塑一朵覆蓮,內外滿釉,足不施釉。釉面滿布細小的開片。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深腹白瓷杯(圖12)高6.9、口徑 8.3、壁厚0.1、口沿最薄處僅為0.08,足徑3釐米。出土於棺內墓主人頭部西北側。敞口,斜直腹,假圈足,口沿處有一小缺口,下有一段裂紋。內外均為滿釉,釉面細膩且有光澤,為透影白瓷器。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四系罐(圖13)通高9.2、口徑 4.1、腹徑8.6、底徑4.3釐米。出土於棺內墓主人頭部西北側。直口,短頸,圓肩,肩部等距離粘貼有4個雙泥條製成的系,其中一個已殘,罐腹部賞析各有一 圈凸弦紋,假圈足。外表施釉不及底,釉色微泛綠。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白瓷盂(圖14)高3.2、口徑2.55釐米。出土於棺內墓主人頭部東北側。斂口,弧腹,平底,內外滿釉,釉色有開片,腹部有3處貼塑脫落後的痕跡。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壁雍硯(圖15)通高5.8、面徑 7.6、底徑13.6釐米。出土於棺內墓主人腳下東南側。平面呈圓形,16足託。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長頸瓶(圖16)高14.3、口徑5.2、腹徑8.4、足徑4,4釐米。出於棺床上。平口方唇,細長頸,弧腹,最寬處偏上部,假圈足,外表施釉不及底,部分出現釉色脫落。

西安出土隋代白瓷鑑賞


汁水瑩厚的隋代白瓷

隨著瓷器工業的迅猛發展,隋代白瓷燒造質量已有顯著地提高。白瓷胎色較白,胎體比較細密堅緻,黑點較少; 釉色白中微泛灰蘭,不再明顯白中閃黃或白中泛青。尤其白色護胎釉(化妝土)的使用,相對於北朝白瓷有了質的飛躍。白色護胎釉是一種含鐵極少,抑或基本不含鐵的瓷土,作為保護胎體的胎釉,可以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者凹凸不平,同時掩蓋了胎料中的雜色或者黑點。這項新工藝的使用,在個別墓葬出土的白瓷器,釉色已接近純色。“汁水瑩厚如堆臘,光瑩閃閃如美玉”,無疑是隋代白瓷真實的寫照。

隋代白瓷器物類型相較於北朝也由單一的碗、罐、瓶發展到人物俑、鎮墓 獸、高足杯、盅、壁雍硯、雙系螭把雞首壺、螭首雙把雙身壺、罐、雙耳扁瓶、瓶、碗、四系罐、盂數十種器形,而且相較於北朝在器物類型上有以下幾個特點:1.隋代瓷器罐,器形較為秀氣,一般為短頸,直口,腹部圓鼓。腹的中部有一圈粗壯的凸稜,使腹部明顯分為兩部分(這是由於成形先分段拉胚,再粘接,有接痕)。2.瓷瓶、尊、壺、唾盂等器物的口部多作盤狀或淺杯狀,口微侈,頸部較長,肩部比較斜,而南北朝同類器形口較直,杯口較深,口沿較尖。3.隋代出現了螭首雙身壺。4.雞首壺較北朝修長,上腹較圓鼓,下腹瘦長,雞頭雄健,雞頸粗肥。5.器物底部為小平底,底下安一圓餅狀實足,足的邊稜用刀削去一週(刮稜,這是隋代白瓷獨有的特點),部分器物出現淺圈足。

隋代白瓷不僅在器形上有明顯的變化,且開皇、仁壽及大業不同時期,白瓷的釉色和胎體特點相異:開皇初年釉色不純正,泛青或泛黃,胎體施化妝土,開皇十年至仁壽年間,白瓷釉色乳白色或純白色,施化妝土或個別不施;大業元年以後白瓷釉色色調純正,開始出現透光現象,如大業四年蘇統師墓出土的深腹白瓷杯,杯壁最薄處僅1毫米,是迄今為止僅見的完整透影白瓷器。隋代出土的白瓷,均隨葬於大型墓葬中,墓主人身份多為驃騎將軍、儀同三司、開國公等當時社會上層高官貴胄,而其他一些小型隋墓,普遍出土青瓷。

唐代是中國白瓷工藝燒造成熟、真正普及創新的一個時代。唐代詩人皮日休《茶甌》詩云:“邢客與越人, 皆能燒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邢客”、“越人”皆是燒瓷高手,釉色滋潤光亮,胎質潔白無瑕。工藝嫻熟,或刻或剔,或印或貼或繪,內容多彩,富於變化。高層貴族需要瓷器充實自己的生活,瓷器質量得到了提高和全面普及,日常用品中的很多材料的器物被瓷器所取代。這種膨脹的需求, 出現了百花齊放,各地窯口互相競爭的局面。“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