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嘉禾望岗、南村万博、汉溪长隆,广州地铁四字站名背后的博弈

坐过广州地铁的人一定对嘉禾望岗、汉溪长隆这些站名不陌生,这些四字地名如雷贯耳,如嘉禾望岗一向在拥堵榜名列前茅,可少有人知道隐藏在四字站名背后的权衡和博弈。站名意味着流量,代表着名气,甚至关系到一地兴亡发展。围绕着地铁站名,国内不少城市爆发过命名争议事件,如武汉地铁“华科大站”、郑州地铁“丁楼站”、大连地铁“大医二院站”等等。

在宗族势力和地方裙带关系兴盛的中国南方,尤其是地方经济实力就十分强劲的广东,地铁站名的博弈更趋炽热,嘉禾望岗、南村万博这样的四字化命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独树一帜。在其他城市非此即彼型命名方式的映衬下,广州倒是妥协化命名的典型代表。就拿嘉禾望岗来说,地铁站原定名为嘉禾站,因其在白云区嘉禾街道。可实际上出地建站的望岗村民不服,最后广州地名机构和稀泥,索性将站名改为嘉禾望岗这种街道名加村名的模式。但是很多游客都认为嘉禾望岗附近有一个叫做嘉禾望的山岗。

在嘉禾望岗东部不远处有个白云东平站,该站位于14号线上。因白云区东平村的抗争,该站名字也顺利步入双地名模式。这种上级政府和村庄的竞争,实际上是地方不同层级之间的利益博弈。在重商的广州,南村万博、汉溪长隆这类站名也横空出世。汉溪长隆站因地得名汉溪站,后来随着长隆野生动植物园的建成,广州将汉溪站更改为长隆站,随即遭到汉溪村村名反对,也引起舆论热议,于是政府又将长隆站更名为汉溪长隆站,形成地名加企业名的命名模式。南村万博也是此类,万博广场所在地为南村,政府既不想遭到非议,又想为企业站台。双名叠加的方式可谓别出心裁。

1号线上的芳村原名为荒村,该村建村时荒无人烟,杂草荒芜。后来随着地铁的建成,人口数量和经济指标都飞飚,荒村被改为谐音相似的芳村。有时候政府为了开发某个区域,将地铁修到了偏僻无人处,这时候命名就成了一个问题。广州地铁拥有目前全国地铁中唯一一个原创性地名——万胜围。很多游客听到这个站名都以为该地是围海造陆而来,其实不是,4号线和8号线的万胜围站附近并没有一个叫做万胜围的村子,该站附近原是一片田野。后来命名时借用了以前一个地主对这片地域的称呼——万胜围。意思是这围起来的万亩良田都是他的土地。

在广州地铁站中,最吸引眼球的莫属于一大团广场站,啊不,是团一大广场站。该站位越秀南站旁,2012年前也都叫做越秀南站,作为客运站的标示,该站名有利于乘客识别乘车。但从2012年开始,该站被改为团一大广场站,官方解释是为了纪念中国共青团第一次代表大会,改会会址在该站附近。在网上被网友戏称为一大团广场站。名为纪念,可是否有更改的必要,且越秀南站已经被使用多年深入人心,是车站的标示。姑且不论纪念意义的有无强弱,这团一大广场的名字难道读起来不绕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