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清粥与小菜

常年居住国外,操劳之后、生病期间或胃口不佳时,最最渴望的乃是开胃又不造成胃负担的清粥小菜。

清粥与小菜

皮蛋粥

煮粥,除了典型的清粥、番薯粥,我最常熬的是鲑鱼生菜粥。荷兰临近挪威,鲑鱼多且价廉物美。鲑鱼排切丁,用少许盐渍一下。清粥煮好后,放入鲑鱼丁烫熟,调好恰当咸味。取大量新鲜的罗曼色拉菜(roman salad)或莴苣色拉菜(iceberg salad)洗净切碎,倾入搅匀即成。制作简单味道曼妙,是唐效与我最爱的私房粥品。

清粥与小菜

清粥小菜

每次煮粥,我必定要烹制十几道菜肴才觉像样。唐效看得眉开眼笑,吃得香,数次之后,好奇地问:“为什么喝粥反而菜特别多?”我冲口而出:“当然要满满一桌菜才能叫清粥小菜。”应是对台式清粥小菜思念的直觉反射吧!

台湾料理的清粥小菜,除了清粥,还有番薯粥可选,台湾盛产番薯,质地绵甜松软。小菜种类繁多,最典型的有:煎猪肝、菜脯蛋、清炒番薯叶、A菜或茼蒿菜、煎虱目鱼肚、小鱼花生、煎豆腐或卤豆腐、豆豉蚵、三杯小卷、笋丝、卤肉、卤蛋、卤海带、色拉鲜笋、清炒丝瓜、苦瓜排骨、白斩鸡、鲨鱼烟、熏鹅肉等。想着已口中生津。

清粥与小菜

各种佐粥小菜

出国前家里早晚喝粥,不是受台湾的影响,而是母亲老家福建莆田的习俗。父亲来自福建上杭富裕人家,自小吃米饭。母亲描述,婚后煮粥,父亲大发雷霆拒绝不食,怒斥穷人家吃不起饭才喝粥。职业妇女的母亲不肯完全顺从,一日三餐做父亲要求的米饭,但固执另煮一些自己想喝的粥。父亲见母亲粥喝得香,一日忍不住要求试尝,立刻喜爱上了粥的濡软清香,遂随母亲用粥,不再显摆曾经富家少爷的颜面。

住家附近有一户酱园人家,我喜欢跑腿,清早去选买脆花瓜、软荫瓜、卤花生、甜干丝、豆腐乳等,看那院子摆列大大小小的陶缸、瓦罐,闻那空气里飘游的浓香酱味,回家后酱菜就着粥吃得更美。晚餐喝粥,夏天多是清热解毒的绿豆粥,其他时节会加入红薯、南瓜或是青菜,成为不同口味的混合粥品。搭配的菜肴则是鱼类、肉类、蔬菜,除了没汤,与一般吃干饭的佐菜没什么不同。在台湾住久了,配粥的小菜越来越台式化;不过,桌上固定会有一盘酱油凉拌的上好紫菜,是母亲不变的习惯。

清粥与小菜

粥店

唐效四川家里也喝粥,但只搭配点咸菜腐乳,极其简单。几年前回成都探亲,我们在住屋附近小巷发现一家“覃豆花”,人民币一元任意喝七、八种不同的粥,菜肴物美价廉,一只大锅中热水烫着的黑豆花更是豆味浓郁爽口。从此每年返成都,不时光顾覃豆花,单喝粥吃黑豆花便觉过瘾。

犹记1988年自重庆搭船游三峡,吃了一口船上的米饭,带着老鼠屎的陈米味道冲鼻,实在无法勉强第二口。端着碗痛哭,对唐效羞愧道:“我一直自认很能吃苦,原来根本不行。”靠朋友送的一颗西瓜充饥,直到万县临时靠岸,在码头小摊子点几个小菜喝了粥,宛如甘霖,笑颜重回。仅人民币八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