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宝宝玩沙子玩具被对方小朋友的大人抢走了,孩子不懂拒绝,我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XingZheng


宝宝在玩沙子时,玩具被对方小朋友的大人抢走了,孩子不懂拒绝,我作为家长如何应对?

宝宝在外面玩沙子我们也乐意引导宝宝跟别的孩子玩,但是孩子在玩的时候如果对方想借东西玩,只要孩子同意我们绝不阻止,如果不同意好说歹说也不同意,我会引导孩子说行这是你的玩具不想借可以不用借那你要跟小朋友说这个玩具是我最喜欢的,你可以玩下我这些其他的,虽然说要教孩子大方但是没必要大方到不想借出去却要被强求借出去。

宝妈在其他小朋友来借玩具的时候,宝宝不想借宝妈就应该引导孩子可以的不想借你也要跟小朋友说,而不是一味的叫孩子把东西借出去,幸亏孩子不是那种爱哭闹的孩子,发现对方也一直强调自己的孩子要把东西借给她家孙子,宝妈就应该阻止,可以这样委婉的跟老人说,奶奶这是孩子的玩具他不愿意借,很不好意思你看我们家还很爱玩他自己的楸。你看等过一会再来借看看。

虽然说尊老爱幼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但是也要看什么老人,在老人一直强调自己的孩子把东西借给她孙子的时候,当时如果宝妈语气硬气一点对方老人还敢上手直接拿走吗,宝妈也肯定是过后后悔又懊恼才会上这里来问大家的意见吧!

老人把东西拿走的时候就应该跟对方说,奶奶不好意思我孩子的玩具不愿意借请你把我孩子的玩具还回来,这样也不会起什么冲突,可是宝妈什么都没做,还在跟孩子说借给对方玩,玩具都不在自己手里,孩子还能说什么,从宝妈这语气可以看出很善良,即使对方直接拿走玩具都没有说什么,但是善良跟借东西这是两码事,如果以后在要求孩子把不愿意借的东西再借出去长大后孩子会不会养成这种习惯,把不愿意且很重要的东西也借出去呢。


家有小女叶心心


同样的事情竟然也发生在我家孩子身上,我的孩子在游乐场骑小车被对方家长抢着不放。小朋友之间抢玩具很常见的事儿,但家长帮着自家孩子抢玩具很少见。当时孩子在骑小车,对方家长顺手要拿走车子,孩子立马哇哇哭起来,关键是那个家长还拿着不放。周围人说她:“一个大人还抢孩子的玩具”,她说:“我儿子去上厕所了,现在回来还要玩”。我告诉她,那是十几分钟前的事儿了,这是公共场合,这么多孩子要玩,如果你家孩子不玩了,谁拿到就是谁的。这个时候,周围人嘀咕:“就是她,刚才还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大家议论纷纷,她觉得很委屈,在跟我争执而且眼泪马上要出来,但是还是死死不放。看她这样,我觉得没必要再起争执,我跟孩子说:要不我们换个玩具吧。可是孩子很想玩,她才玩了一半,听了我的话又哭了。过一会,工作人员把车子收走了,又过一会,拿出来给我家孩子玩。这事过后,我就想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样做:
1.学会拒绝
不管对方是大人还是孩子,当别人抢你东西时,孩子大声告诉他:是我先拿到的,你不能拿走。刚开始我说的是抢走,但想了下有点太严重了,能这样做的通常都是和她年龄相仿的孩子,就说不能拿走。尤其在学校,这种情况很常见。在学校或者家里,老师和家长教导小朋友要有秩序意识,多数情况下,对方会知道自己错了,放弃继续这样做。
2.寻求帮助
如果孩子还想继续玩,用拒绝的方式告知对方,对方继续这样做,就要向家长、老师或朋友寻求帮助,争取拿回来继续玩。
3.主动放弃
如果孩子不想玩了,又对他情绪没造成影响,他可以选择放弃。
如果孩子还想继续玩,但是用拒绝或者寻求帮助的方式都无效的话,可以选择放弃。因为总会有一些人,因为一些小事,会用过激行为,就比如抢孩子玩具或者怒打别人孩子的家长。适当的放弃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小谈亲子剧


教育孩子对个人私有物品的保护,很多都是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学到的。

我家宝宝两岁多,在外面玩的时候,如果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了,他会自己先去跟这个小朋友说:这是我的玩具,给我。如果小朋友表示拒绝,他会从对方手里拿回来。

当碰到比他年龄大很多的孩子,或者大人拿走他的玩具,他会有些不敢过去拿,但是他会转身跟我说,妈妈,你去帮我把玩具拿回来。这个时候,我先会鼓励他自己尝试着去要玩具,如果孩子比较拒绝,我就会跟对方说玩具是我们的,麻烦还给我们。一般小孩或大人都会归还的。

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宝宝玩沙子的玩具,被对方小朋友的家长抢走了,而孩子没有拒绝,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对方的家长首先做的不对

题主说到,宝宝的玩具是被家长抢走的,这个家长的做法就不对。

在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我是一直主张由孩子自己做主的,玩具是否要分享给小朋友一起玩;不想给他人玩的时候该怎么拒绝,玩具被人拿走后怎么要回来,这些都可以由小朋友自己去解决,家长可以给到孩子一些引导性的意见。

而这位家长,显然没有尊重自己以及对方宝宝的意见,就擅自拿了玩具,这种做法是不提倡的。

二、当小朋友想玩自己的玩具时,该如何引导

跟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是对孩子社交能力的一种培养,那么当别的小朋友想玩自己的玩具时,作为家长,要怎样引导呢。

首先,告诉孩子,要懂得分享,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一起玩,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其次,如果对方小孩子没有带玩具,而自己孩子只有一件玩具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告诉孩子,如果你不想把玩具给小朋友也没有关系,不过这次你给小朋友玩玩具,下一次小朋友也会给你玩的。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蛮狠无理的小朋友,喜欢抢别人的玩具,就要引导孩子对自己物品的保护,这是属于你的玩具,如果有别的小朋友抢走,你就不能玩了,所以你要靠自己把玩具拿回来。

三、碰到抢小朋友的大人,怎么办呢?

一般小朋友,看到自己的玩具被大人抢走,虽然会不高兴,也想把玩具要回来,但是心里总是有些害怕的,这个时候,就不妨跟孩子说,这位阿姨没有经过你同意就拿走玩具,是不对的。现在你可以尝试着自己去要回来。

如果孩子自己去要,但是没有成功,或者孩子拒绝去要,家长也不用强求。跟孩子说,没关系,妈妈会帮你要回来的。

这时候家长就去跟对方交涉,表明玩具是自己孩子的,现在孩子想玩,希望对方归还玩具。相信大部分的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万一遇到不讲理的家长,也不用太示弱,自己的东西,理直气壮地要回来。


花七七说事


首先我觉得出门了公共场所大家一起玩,让宝宝懂得分享是好的,但要得到宝宝的同意,不能强行的让宝宝必须分享,让宝宝分享的时候是感到快乐的。以前我带我家宝宝也是,觉得出门了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没礼貌,什么都是让着别人,后来发现我错了,小朋友有他们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给我玩,我就给你玩,你不给我玩,我肯定不给你玩。

我家俩宝宝,在家我就教育她们要懂得分享,当然有很多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家不这样教育孩子,又或者说他们没有那个意识,因为在家霸道惯了,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像我们这样的家里有俩孩子的就会吃亏,出门时遇到这种孩子,我们孩子就会什么都让着他们,后来我就思想变了,我就告诉宝宝你的东西可以分享给小朋友,也可以不分享给小朋友,因为是你的东西,但不能因为你分享了就一定要求别人必须给你分享。


糊涂一次挺好


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三观正。别的小孩抢了我家的玩具,我儿子哇哇大哭。那个家长温温柔柔的跟他孩子商量。商量很长时间也不见还回来,我家孩子大哭了那么长时间,我都快气死了。你要是上手拿,人家妈妈会说你不要碰她我会管。呵呵,管你麻痹。


薇薇是只猫


如果只是孩子之间争抢一下玩具的话,倒也无可厚非,大人大可不必插手进来。有时候,孩子的事情就由孩子自己去解决。但是,如果对方大人插手了,而且还不占理,那么,你就不要坐视不管了。

小孩子不讲道理倒也罢了,毕竟只是个孩子,可人家大人也这么不讲理,那就有问题了。这个时候,如果你再不为自己孩子出头,就真的不合适了。这是孩子最无助的时候,而且还是自己占理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给孩子讨个公道,给孩子安全感,同时让孩子懂得是非对错。

现在有很多的熊孩子,但是一个熊孩子背后通常会有一个熊大人。特别是某些老年人,对养育孩子没有一点点科学的理论,单凭着溺爱而照看孩子。殊不知,你这样子其实是害了孩子,有时也会影响到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时候,如果你站出来辩解讲道理的话,极有可能会使双方翻脸,导致伤感情,甚至使情况恶化,双方大人恶语相向甚至动手。所以说,这也是一个让人为难的事情。可是,你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孩子这样受委屈呀。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家孩子能够顺便哭几句的话,对你来说,似乎就更好处理,可以借机把玩具要回来。

如果换了我的话,那肯定是要回来的。当然,我也不屑于跟那种人去吵架,我会在要回玩具之后,抱起孩子,离开这个地方。而且,以后也尽量避免与这种孩子在一起玩耍。


萌妈育儿笔记


宝宝才28个月,应该还不是很会表达自己,作为家长,应该理解宝宝的感受并代为表达,而不是一味迁就忍让。


该不该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中国的家长,总想培养孩子宽宏大量的个性,同时喜欢代替孩子做决定,尤其是在玩玩具方面。碰到别的小朋友来玩自家宝宝的玩具,要么是让自家孩子大方一些,要么是说:“好的,没关系,你拿去玩吧!”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情绪。

其实,2岁多的孩子正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这个时间段的宝宝是比较喜欢捍卫自己的东西的,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如果孩子不想分享,家长该怎么做?

1.不要嘲笑孩子小气

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会让孩子感觉愤怒和不理解,不想分享是他作为一个孩子,心智发展到这个阶段会出现的正常反应,家长不明应苛责。

2.委婉拒绝对方

告诉对方宝宝或家长,自己孩子这个玩具没有玩好,暂时还不能分享给你。家长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孩子虽小也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3.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

从题主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不是很爱说话,但并不是不懂拒绝,作为妈妈平常可以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多读绘本和听故事,引导孩子多说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你好,我是希妈,一名高级育婴师,家有7岁女宝,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实用的育儿知识。

希妈育儿


公共场合玩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所遇的人不同,需要处理的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任何状况的发生和处理,孩子都是在吸收信息,家长和其他人的交往、情态等等,孩子都会吸收进眼里心里。所以我们在那个当下是否处理得当,以及后续如果照顾到孩子的心理,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无论显性隐形,进而影响他日后的行为态度。

对方小朋友的大人抢走宝宝玩沙的工具,尽管她满足了孩子当时对玩具的需求,但她一定没有看到,她不尊重对方小朋友的行为其实是给自己的孩子做了很不友好的一个模范,如果她的孩子日后有同样行为,又会遇到怎样的对待呢?这一点是她没有想到的。

那么作为被抢玩具的宝宝的家长,如果你的孩子还不懂得或者还没有勇气说“不可以”,那么最值得孩子信任的大人的行为,一定要处理得当,因为同样你是在行为和心理上影响孩子,给孩子模仿榜样或者是力量。

如果是我,首先,我会问问孩子是否同意刚才那位大人的行为,然后告诉孩子,不论孩子是否愿意分享,刚才这位大人的行为都是非常不礼貌的!她没有尊重孩子!公共场合的玩具虽然是大家公共的,但是在我玩的时候,如果我不愿意分享,也是可以的。

其次,我会去找那位抢走孩子玩家的家长,跟她沟通下,让她知道这样的行为不礼貌,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要么跟她要回玩具,要么让她把玩具重新送回给自己的孩子,如果能和她沟通到简单去给孩子道个歉,那就更好不过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的行为和想法,要一一都告诉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这件事的看中和对她感受的看中,这是爱的表达,也是对各种事件的应对上给孩子的榜样!


核桃树下


学会拒绝,是每一个孩子的必修课。


不懂拒绝的影响有多大?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果父母不好意思拒绝其他孩子的家长,孩子就不敢拒绝其他孩子;如果父母在受了委屈的时候选择委曲求全,那么孩子在玩具被抢走后,也会选择默不作声。

一句话:孩子对待世界的方式,其实就是孩子的父母对待世界的方式。不会拒绝的孩子,不只是“被欺负”这么简单的事情,更为致命的是他无法认清世界的规则。

长此以往他会认为不拒绝才是生活的常态,而长大后他就变成了不懂拒绝的父母,这种“习惯性忍让”变成家庭中一项非常显著的性格特点,代代相传。


孩子为什么不敢拒绝?

孩子们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为什么不敢拒绝,不敢反抗呢?

我认为这和胆量大不大没有太大关系,究其根本还是孩子们没有学会说“不”,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兄友弟恭、彬彬有礼、礼貌谦让,三字经、弟子规几乎都能看到相关的论述,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让孩子们从小听到大。

这些无可厚非,而且都是非常美好且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我们在向孩子传递这些价值观的同时,是不是忽视了告诉他也有权利说“不”?

毕淑敏说过:“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告诉了孩子们要有风度、要谦让,也请别忘了告诉孩子拒绝也是每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如何让孩子学会拒绝?

1、首先家长就不要总做老好人。

家长是孩子们的模仿对象,家长们的为人处世方式,孩子们会在第一时间看到,他们在小时候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因为在情感上和父母有天然地亲近,所以会认为父母的处事方式就是正确,就是值得学习的。

所以作为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守住自己的底限,孩子才有可学习的对象,才有正确的参照物。

2、其次可以让孩子体验被拒绝。

我们不敢拒绝别人,本质上主要是我们觉得如果拒绝了别人,别人就不会喜欢我们。

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当别人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因为那些小事而恨他们吗?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在被拒绝之后想一想自己的感受,虽然会有点难受,但是并不会因此而怨恨那个人对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这时候我们应该继续引导孩子,那么在被拒绝之后是不是应该努力寻找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体验拒绝,才敢于拒绝。

3、最后要积极引导孩子主动地表达自己。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少会告诉孩子如何说“不”。非常直接地说“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态度+措施”的方法来侧面拒绝。

比如当其他小朋友要抢孩子的玩具时,家长可以问一下孩子:“你愿意把玩具分享给小朋友吗?如果孩子表现出了不情愿的态度,那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如果她不愿意分享可以选择自己玩完的时候再分享给小朋友或者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拒绝并不是一件难事,礼貌而不伤害的拒绝,永远都是一件好事,孩子如果学会了拒绝,也会受益终生。


正己基业


看了你的描述以后,我觉得你的问题可能比你家孩子的更大。

首先,你既然已经知道孩子不回答就是不愿意,那么当时就应该直接说“哥哥还在玩呢,你等一会儿再来问问哥哥吧”或者“哥哥还没有同意呢,要不你先玩一会儿自己的吧”,你的宝宝不乐意但是又不愿意出声拒绝,这个态度十有八九也是跟你学的,毕竟你碰到这个情况也是啥也不说,也不敢拒绝啊……

其次,对方姥姥说你家孩子就应该让给弟弟玩,你在已经知道孩子不愿意的情况下,还劝孩子让出自己的玩具,也不应该,28个月的孩子,正是在建立物权概念的时候,看得出来你家宝宝已经模模糊糊知道自己的玩具是自己的了,想要通过静默抗议的方式来拒绝,这个时候你应该坚定的维护他,而不是自认为要培养孩子所谓的大方,就让孩子接受。

最后,对方姥姥直接上手抢走了你家宝宝的玩具,这换了我肯定不能忍,小孩子一时间没控制住自己,抢了玩具,咱们还得教育几句呢,你一个成年人了,直接动手抢孩子手里的东西??可是你不但没有帮助你的孩子把玩具要回来,居然还让你的孩子把玩具让给对方玩……

综上,我觉得您自己先学会拒绝吧,您的通篇描述,让人看见的是一个不敢拒绝的家长,带出了一个不懂拒绝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