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人生有“險”方知不可不“保”,借無錫斷橋事件揭開意外險潛規則

無錫高架橋坍塌事件讓很多人心有餘悸。事故不僅暴露出了貨車嚴重超載的潛規則,更讓隱藏在幕後的“職業黃牛”浮出水面。貨車超載被抓後的處罰很嚴苛,按規定要罰款兩千扣6分,而如果不超載又賺不到錢,所以不少貨車司機選擇了“黃牛”。有貨車司機交代,他的車一年交給黃牛七八千(相當於保護費),黃牛會在他們的車上貼一個小標識,有了這個標識就能順利通過檢查。如果超載被抓,黃牛也可以幫忙處理。也正是這些貨車肆無忌憚的超載,造成了這一次的悲劇。

當看到橋面坍塌的視頻時,我多麼希望能夠像電影裡那樣,危急關頭超人立即出現,頂住坍塌的橋面,讓橋面下正在通過的車輛安然離開。或者能夠像電影一樣“倒帶”,如果能夠重新選擇一次,那幾輛當時正在橋下的車輛一定不會選擇在那個時間點經過那裡。

但是,人生就是這麼無常,我們不能預知未來,也無法選擇重來。那輛黃色小車裡的媽媽才三十來歲,她還在上幼兒園的女兒竟然也在車裡;那輛白色小車裡的單親爸爸也才四十來歲,他還在上初中的女兒未來該怎麼生活。那個時間開車經過這個奪命橋,一定是他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可是他們卻連後悔都來不及,有再多的羈絆和牽掛也來不及說一聲再見。橋面垮塌下來的3s便是他們最後的人生定格。生命的脆弱和不測總是在悲劇中暴露無遺。

人生有“險”方知不可不“保”,借無錫斷橋事件揭開意外險潛規則

就在這個事件發生的這幾天,有保險人士表示:這幾天諮詢量暴增,都是諮詢意外險的,以前給客戶講意外險都沒人願意聽,現在卻是應接不暇。只有災難才能讓人意識到風險的存在。即便如此,我仍然希望不要用災難來印證保險的價值,我希望有一天保險能夠像夏日的微風,帶給你的是溫柔和舒適,而不是憂慮。

這次事件對於保險的論調主要分為兩派:

一派仍然認為不需要保險,因為事故責任方肯定是會賠償的;

另一派則認為保險是有必要的,保險金能夠幫助家人渡過難關。

首先說一下第一種論調

這種論調認為,發生意外事故由事故責任方賠償,不需要再買意外險。事故責任方賠償肯定是必須的。如果按照無錫上一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89元)的20倍計算,那麼人均賠償應該在114萬左右(此金額非官方通報金額,最終賠償方案以官方通報為準)。如果這筆賠償金真能順利到賬,對於受害人家屬來說絕對非常必要。

但是拋開這次事故,是不是每一個意外事故的責任方都有足夠的經濟賠償能力這是一個未知數。而且對於人身賠償,保險是沒有“代位求償權”的,也就是說保險賠償跟責任方的賠償互不衝突,兩者可以兼得。所以,我認為不能完全依賴於肇事方的賠償,因為有太多不確定因素,鬧了好幾年都沒拿到賠償款的比比皆是。

再說一下第二種論調

第二種論調中,雖然都主張購買意外險,但是購買哪種意外保險卻有很大分歧。就這次事件,有兩類意外險是最受關注的:綜合意外險和百萬意外身價兩全保險。

綜合意外險就是保障各類意外,比如交通意外、摔傷、撞傷、跌傷、甚至貓爪狗咬等都在保障範圍,而且不僅包括意外身故、意外傷殘,還包括意外醫療費用。

百萬意外身價兩全保險指的是保額一百萬以上,滿期返還保費(有的還有利息)的意外險。這類保險與綜合意外險在保障範圍方面的主要區別在於,它主要保障各類交通意外,並且只賠償身故和全殘,如果只是殘疾(非全殘)或者一般的意外醫療,那麼是不賠償的。代表產品有之前耳熟能詳的百萬任我行和現在的安心百分百等等。

人生有“險”方知不可不“保”,借無錫斷橋事件揭開意外險潛規則

綜合意外險雖然保障責任更廣,但是屬於消費型短期險,而且不返還。百萬意外身價兩全險雖然保險責任要求更苛刻,但是返還保費。兩者各有優劣,所以關於這兩種意外險的爭論一直存在,也是難有定論。如果你的預算比較充足,那麼我覺得沒有必要糾結,兩個一起買吧,兩個保險不衝突,可以一起賠。但是更多的人還是想知道,如果只買其中一個,到底哪個更划算,所以下面我從理財的角度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購買兩全險無非就是覺得滿期返還後,就好像沒花錢免費享受了保險似的,而且還有那麼點收益,心裡感覺很爽。而消費型保險錢花了,沒出事,就白花了,沒有任何收益。所以我的比較思路是這樣的:分別比較兩種方案的成本到底哪個更高。這裡的成本用“現值”來衡量。

什麼是現值?簡單來講,就是你花的保費全部拿到現在來看值多少錢。比如你每年支出保費5000元,繳費10年,總共交了5萬,因為你是分期付款的,不是一次性付款的,所以你的實際成本並沒有5萬那麼高,還應該要考慮你剩餘保費產生的收益(理財領域叫做貨幣時間價值),假如這5萬拿到現在相當於4.5萬,那麼現值就是4.5萬,這就是你實際的保費成本。

人生有“險”方知不可不“保”,借無錫斷橋事件揭開意外險潛規則

下面來比價兩種方案:投保人均為30歲男性,保障期至75歲。

方案一:綜合意外險。採用支付寶螞蟻保險上的泰康公司的綜合意外險。最高檔年交保費351元,需每年繳費(共繳費45年)。

方案二:百萬意外身價兩全保險採用平安公司的安心百分百(普通版),保障期限到75歲時,滿期返還所交保費,合同終止,年交保費2500元,交15年。

採用的貼現率是3.3%(一年期MLF的利率),通過計算可得:


方案一的保費支出現值為:8438.31元

方案二的保費支出現值為:21471.3元


可見,同樣保障至75歲的情況下,方案二的支出成本明顯高出方案一很多,所以方案一其實是更加划算的。

這時候很多朋友不理解了,按一般計算方法,方案一每年351元×45年=15795元,方案二每年2500元×15年=37500元,減去最後返還的37500元,自己的支出為0元。應該是方案二更划算啊。這就是不懂理財貨幣時間價值的算法,也是普通老百姓的算法。正是這樣,保險公司才能獲取它們其中一項收益來源,叫做“利差益”。

當然,這兩種方案的保險責任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所以僅比較保費支出成本並不能完全作為評判標準。方案二的最大優勢其實是對於極端情況下的高額賠償,比如輪船高達300萬,軌道列車高達500萬,如果是安心百分百的尊享版,還會包括自駕車的身故和全殘。

以這次無錫奪命橋事件為例,如果受害人只買了一份上述的泰康綜合意外險,那麼只能獲得50萬賠償,而如果是買了安心百分百尊享版,則可以獲得200萬賠償。所以,雖然這類百萬意外身價兩全保險成本更高,保險範圍更窄,但是因為意外不可預知,沒有絕對優勢的方案,每一種產品都有其價值。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該怎麼買呢?

上面說了這麼多,有的朋友可能都被說暈了。好吧,就給你來點乾貨吧,我的建議是:

對於預算充足想省心的朋友,可以百萬身價兩全保險和高額的綜合意外險一起買,甚至可以買終身意外險一勞永逸,互不衝突,可以疊加賠付,意外方面的保障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對於預算吃緊想省錢的朋友,那麼可以購買多份綜合意外險來補足保額,如果平時經常開車,則可以補充駕乘意外險,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的購買需要的意外險。如果已經投保了百萬醫療險,則應該更關注意外傷殘的保額,而不是意外醫療的保額(因為嚴重的意外醫療可以住院,再通過百萬醫療報銷住院費用)。

但是綜合意外險需要關注續保問題,因為綜合意外險一般為短期保險,而且沒有保證續保,可能在次年無法續保,需要更換產品重新投保,此時可能會面臨保費的變化。不過意外險一般不需要嚴格的健康告知,而且沒有等待期,所以換產品也基本不存在健康門檻和脫保問題。還有個問題是,保險公司對於老年人的意外保額限制,比如60歲後可能就買不到高額的意外險了。這個時候成本更高的長期意外險的優勢就更明顯。

所以,沒有絕對完美的方案,適合你的方案就是好方案。

最後,希望大家永遠不要用到保險,讓它成為忠實的契約,只有守護沒有打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