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来源丨布谷学习

时隔五年,作为迪士尼经典黑暗童话的鼻祖,《沉睡魔咒》携第二部重磅归来。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由安吉丽娜·朱莉饰演的女巫玛琳菲森,依然气场大开,霸气十足。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而那个单纯可爱,不谙世事的爱洛公主,开始自立自强,独当一面。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曾经的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一个童话……”

《沉睡魔咒2·恶魔夫人》还未出征,就已经将第一部的slogon“颠覆童话”彻底打响。

一、“这世上有真爱吗?”

——“有”

《沉睡魔咒》改编自家喻户晓的公主童话《睡美人》。但迪士尼并没有对准公主,而是聚焦到了那个诅咒公主的邪恶女巫身上。

玛琳菲森并非生来就是女巫,她也曾是精灵。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古灵精怪、天真灿烂,本可以靠着高强的法力在魔法森林无忧无虑一辈子,却依然逃不过爱情的劫难。

那个说爱她的人类男孩,为了登上王位而割下了她引以为傲的翅膀。

曾经在夕阳下美得令人沉沦的“真爱之吻”,转眼成了刺伤她的利刃。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玛琳菲森的转变无疑是令人心痛的。

她穿上了黑袍,竖起了法杖,满眼冷漠与尖利,立起尖刺,再无软肋。

她在公主出生那天不邀而至,望着曾经的爱人妻女成双,讽刺地下了诅咒:

“这个孩子在16岁生日那天将被纺车轴针扎伤手指,然后陷入沉睡……唯有真爱之吻能将她唤醒。”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国王将公主送出了到了森林里生活由3位魔法仙子来照顾,而玛琳菲森一直守在暗处。

她信誓旦旦地说:“我要看着这个小怪物长大,最终死于我的诅咒。”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却不想16年的时间,公主天真无邪的笑脸……还是击中了她内心的柔软。

她由恨生了爱。

可诅咒的力量无法逆转,那个远道而来的异国王子也吻不醒公主。绝望之时,泪流满面,她低头和“小怪物”吻别……

公主悠悠转醒,抬眼,笑着喊了一声:“Mum.”

“这世上有真爱吗?”

“有的。”

从不谙世事,到儿女情长;从爱恨情深,到血海深仇……玛琳菲森本以为这一辈子都要躲在森林的暗处,满怀仇恨,伺机报复,一生都不能释怀。

直到公主激起了她内心的母爱。因为爱,她得以重拾宽恕和谅解,重拾生活的力量与希望。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和国王的最后一场战役,玛琳菲森扼住他的脖颈,却最终未下杀手。

“Is Over.”她说。

全都结束了。半生的爱恋,满腔的怨念,身心的伤痛,复仇的执着,全都结束了。

因为没有放弃爱与被爱的能力,所以才没有丢失宽恕一切的魄力。最后的魔法森林重回春暖花开,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也就此展开:宽恕自己的心魔,一切还能开始。

二、“向爱而生,是人的本能”

安吉丽娜·朱莉曾说,玛琳菲森像极了她自己。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童年父母离异,她跟着保姆过日子,无人问津。

长大后更是变成了问题少女:吸毒、文身、嗜血、小三上位,众叛亲离……

如此成长起来的朱莉,却无比渴望拥有孩子: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希望能够收养其他孩子,因为我发现有些孩子没有父母,我不觉得收养孩子是什么人道主义,因为这并非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馈赠,拥有彼此是我们的幸运。”

在和第三任丈夫布莱德·皮特结婚后,她生下了三个孩子,又收养了3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每次出门,一家人浩浩荡荡,连她自己都不可思议:

“从没想过我也能有孩子,能当妈妈,能如此深爱一个人。”

是孩子们的关爱让朱莉重拾爱的能力,还是十年爱情的起伏让她转变了脾性,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从这时起,朱莉不再是那个一半艳丽一半疯狂的“女神经”,而是步伐越来越坚定的“女强人”。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2001年,联合国难民署认命她为亲善大使。十几年里,她走访了世界20多个国家的难民营,在单身期间捐出了自己1/3的收入,呼吁国际社会给予难民关怀和帮助。

2012年,朱莉成为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特使,并被商业杂志《价值》评委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5位慈善家之一。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2013年,她通过基因检测得知,自己身上带有遗传性缺陷基因,极有可能身患乳腺癌和卵巢癌。

她毅然切除了自己的乳腺、卵巢和输卵管,将患癌风险从87%降到了5%,并在《纽约时报》上公开相关信息,以此呼吁女性关注自身健康。

跳出自我局限,扩大人生格局,直面自己的生活,她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烦恼根本不算什么:

“过去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我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进行自我同情,而没有醒来看看自己拥有多少有利条件。”

除了致力于慈善事业,她对美国政治、军事、全球难民问题均有涉猎和看法,甚至一度表示可能会参与从政。

而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安吉丽娜·朱莉已经入选美国人心目中最理想女总统第三名。

如今的朱莉和年轻时相比,宛如换了一个人。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生活把她摔入了泥潭,她从尘埃中开出花。世界没向她展示过爱,她也能治愈温暖他人。她证明了:向爱而生,是人的本能。

多年之后,她带父亲共同参演《古墓丽影》,电影里父亲的角色对她说:“我会陪着你。”

仿若和解。

与其说朱莉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心魔,不如说她学会了宽恕。

宽恕带来痛苦的原生家庭,宽恕曾经叛逆带刺的自己,宽恕这个世界给她的伤害……如此,才能重获新生。

三、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宽恕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其中一条,就是希望老师们懂得宽恕并教会学生学会宽恕:“宽恕,是学校教育最欠缺的一环。”

家庭教育亦然如此。

如今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甚嚣尘上,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很多人缺乏怜悯之心和宽恕之情。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更甚至,很多孩子连自己都不愿意宽恕。

借了高利贷还不起就选择跳楼、作业没写完就舞刀自杀、老师批评几句就想要轻生赴死……

生活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们要让孩子有认错的能力,更要让他们有容错心态。

《沉睡魔咒2》上映:“故事成了传说,但这并不是童话”

媒体曾报道过一个事例。

一个幼儿园,为了让家长按时接孩子,推出了一个措施——罚款。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实施罚款后,迟到的家长不少反多。因为家长没有了迟到的愧疚,交了钱就能心安理得。

很多时候,惩罚并不能解决问题。对大人如此,对小孩亦如此。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贫穷工人阿让为了不让孩子挨饿,就去偷面包,结果被人抓住。

抓进警局,他几次越狱,结果都被发现,最后因为一块面包被判了19年牢。

出狱之后,他处处遭人白眼,发誓一定要向社会报仇。

直到他遇到了一位主教。主教不仅收留了阿让,还把阿让偷走的银器送给了他。

于是,这位19年牢狱都没改变的强盗,被主教感化,从此一心向善。

宽恕的力量,是可以将人从堕落的边缘拉回,进行自我忏悔和改正。

这不是妥协和纵容,而是在分寸下选择原谅。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向好的本性,要给每一个孩子犯错的机会。

毕竟,教育的本质就是用一颗心灵,来唤醒另一颗心灵。

我们想让孩子做被爱的人,更希望孩子是一个充满爱的孩子,毕竟孩子倾尽一生所学的不过是爱与被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