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當我們投資指數基金時,究竟投的是什麼?

隨著A股市場越來越走向成熟化,“指數基金投資

”這一幾乎適合所有人的高效投資方法,普及程度越來越廣,出現在我們視野中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那麼當我們在投資指數基金時,我們究竟投的是什麼,它們又具有怎樣的特點,為什麼它是即簡單又高效的投資方法?

在這裡,我們試圖對常見的主流指數進行抽絲剝繭,挖掘其背後的秘密。

我們先從指數基金的基本概念開始。


1.什麼是股票指數?

如果你平時有關注財經類新聞,那麼一定會經常聽到“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等詞,它們就是股票指數,更準確來說是“股票價格指數”。

股票價格指數,就是由一籃子股票的價格按某種加權方式計算而得,用來描述股票市場整體價格的變化情況。

這一籃子股票,其實就是一個股票組合,裡面可能包含幾十只甚至幾百只股票,而這些股票叫做該指數的成份股

當股票指數上漲時,說明股票價格從整體上來說是漲的;當股票指數下跌時,說明股票價格從整體上來說是跌的。


2.什麼是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就是以特定的股票指數(如滬深300指數)為投資對象的基金,該基金通過購買並持有指數成份股的方式,來實現對股票指數收益表現的跟蹤。

假如投資者購買了以滬深300指數為跟蹤對象的指數基金,就等於是買了滬深300指數,如果未來滬深300指數漲了,那麼投資者就賺錢了,反之如果滬深300指數跌了,那麼投資者就會虧錢。

由於指數基金是被動跟蹤所投指數對象,因此也被稱作為“被動型基金

”。


3.指數基金的分類

根據交易渠道的不同,指數基金可分為場內指數基金場外指數基金

場內指數基金以ETF基金為代表。ETF(Exchange Traded Funds),中文全稱叫“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說它是場內指數基金是因為,ETF是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投資者只需在證券賬戶裡輸入ETF的代碼和價格,就可以很方便的以ETF的實時價格委託買入或賣出,這一點跟買賣股票完全一樣。

場外指數基金,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指數基金,它不能像股票一樣買賣,而只能通過銀行或基金銷售機構等渠道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即買入或賣出的意思),具體申購或贖回的價格要根據當日收盤後基金公司公佈的基金淨值來定,實效性較差。


4.為什麼要投資指數基金,它有什麼好處?

(1)分散投資風險,這是因為股票指數是由不同行業的一籃子股票構成的,它本身就是一個投資組合

(2)低廉的基金管理費率。對於指數基金,基金公司通常只需收取每年0.5%甚至更低的管理費用,而主動型基金每年要收取1.5%的管理費用。

(3)當前A股市場有效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意識到要想挑選到能戰勝指數走勢的股票或主動型基金越來越難,與其如此,還不如直接投資指數基金,以獲取市場平均收益率,這樣做即簡單又有效,性價比更高。

對ETF而言,在擁有全部上述指數基金的好處之外,它還額外具有一系列優點,如交易費率比場內指數基金低得多、在交易時間可隨時買賣、對目標指數的跟蹤效率更高

等。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ETF作為投資指數基金的首選。

5.常見的股票指數及其代表性ETF有哪些?


當我們投資指數基金時,究竟投的是什麼?

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們將對上述指數逐一進行深度剖析,敬請期待。

當我們投資指數基金時,究竟投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