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本文主要盘点了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分别是Bf-109战斗机、喷火式战斗机、P-38战斗机、零式战斗机、P-51战斗机、Me-262战斗机、P-47战斗机、Fw-190战斗机、F4U战斗机等。名单仅供参考。

第一名:德国Bf-109战斗机(又称:Me-109)

梅塞施米特Bf-109战斗机是二战中德国空军主力战斗机。它从二战前的西班牙内战到二战结束,从西线欧洲战场到东线德苏战场,是二战德国空军的标志。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Bf-109战斗机由德国巴伐利亚飞机厂设计师梅塞施米特设计,于1935年5月29日首飞成功,1936年开始服役,服役于20世纪30和40年代。升 限10000米,最大飞行速度710千米每小时,航 程700Km,重 量2630Kg,翼展9.92米,机长9.07米,机高2.5米,装有MG108 30mm机关炮1门,MG131 13mm机枪2挺。Bf-109用到了许多在当时最新最先进、或者说最前卫的技术,包括下单翼,全金属蒙皮,窄机身,可回收起落架,封闭式座舱等等。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Bf-109是德国空军战斗机的骨干力量,在所有的战场服务,并装备了轴心国欧洲盟国的空军,各型号一共生产30000余架。德国头号王牌哈特曼少校长期使用的也是Bf-109K型飞机。他个人击落敌机352架,创造人类战争史上的空战绝对记录。据统计,在大战全期,德国空军总战果中的一半以上是由Bf-109取得的。Bf-109能在残酷的战争状态下持续使用十年,证明它的设计是成功的 。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第二名:英国喷火式战斗机

喷火式战斗机是二战期间英国的一型活塞式战斗机,是英国维克斯-超级马林公司设计师米歇尔所设计,是当时欧洲最优秀的活塞式战斗机之一,也是二战名机。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喷火战斗机是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梅林水冷活塞式发动机的流线型飞机,1938年8月正式服役。飞机长度9.1米,翼长11.2米,高度3.9米,重量(空载)2300公斤,最高起飞重量3100公斤,最高速度602公里/小时,作战距离760公里, 实用升限11300米,它的武器系统通常为2门20mm西斯帕诺机炮和4门7.7mm勃朗宁机枪,MK.V以后外加炸弹。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喷火战斗机采用了大功率活塞式发动机和良好的气动外形,采用的新技术包括单翼结构、全金属承力蒙皮、铆接机身、可收放起落架、变矩螺旋桨和襟翼装置,与同期德国主力机种Bf-109相比各有千秋,水平机动性及火力方面略胜一筹。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喷火”是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出色的战斗机之一,在不列颠之战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各型的“喷火”战斗机共计生产了14233架。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第三名:美国P-38战斗机

P-38“闪电”战斗机,是二战时期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一款双引擎战斗机,是一型单座双发平直翼亚音速战斗机。由传奇人物凯利·约翰逊主持设计。1937年6月23日美国陆军采纳了洛克希德公司的设计,1939年1月XP-38原型机交付使用,1月27日首飞成功,1941年服役, 其被广泛应用于太平洋战场,最著名的战绩就是在布干维尔岛上空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座机。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P-38战斗机,长度11.6米,翼展15.9米,高度3米,最大起飞重量7940公斤,飞行速度可达667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3400米,最大航程3640千米。内置武器包括,机头安装一门AN-M2"C"2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和四挺勃朗宁0.5英寸机枪,机翼下最大可携带1415千克炸弹或火箭弹。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P-38“闪电”战机是美军在二战时的主力战机,P-38拥有许多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优良特性,高速度、重装甲、火力强大,太平洋战场上众多的美军王牌均驾驶该机。战争结束前王牌飞行员 Richard Bong 少校已用 P-38 击落了 40 架日本战机,因此日本飞行员对 P-38 又恨又惧,称之为“双身恶魔”。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第四名:日本零式战斗机

零式战斗机由日本三菱重工公司于1937年开始研制,1939年首飞,1940年服役,是二战中日本的一型单座单发平直翼活塞式舰载战斗机,被运用于亚洲主战场和太平洋战区。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零式战斗机长度9.06米,翼展12米,高度3.5米,空重168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674千克,时速达到了533千米/小时,拥有2200公里的超大航程。零式战斗机装备了2门九九式1型20mm机关炮,以及2挺九七式7.7mm机枪。20mm机炮每门携弹60发、7.7mm机枪每门携弹300发,火力大大超越了日军原来装备的的九六式舰战,也超越了同期欧美战斗机的火力。对于与早期防弹不完备、结构也并不坚固的欧美战机而言,20mm航炮的火力非常可怕。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零式战斗机设计成功一个关键因素是日本住友金属有限公司当时合成了一种超级铝合金,日本称50岚金属。其抗拉强度好,耐疲劳强度更好,而且机体重量极轻。同时由于轻,零式还获得了非常快的爬升速度:每分钟900米,完全超越了同期如F2A、F4F、P-40、喷火等欧美战斗机,其低速格斗能力与转弯半径都优于同期欧美战斗机,令盟国飞行员很难从后接近零式的航线从而获得开火机会。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性能超过所有盟军飞机,特别是其机动性和续航力无人能比。美军使用新型战斗机并捕获零式后,其被研究出弱点,慢慢零式优势被丢失,到了战争后期,成为「神风突击队」的自杀爆炸攻击的主要机种。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第五名:美国P-51战斗机

P-51战斗机(英国人取名野马)是美国一型单座单发平直翼活塞式战斗机,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1940年10月26日首飞,公司型号NA-73。1941年8月首先提供英国空军使用,美军以XP-51的型号试用。1941年12月正式被美军采用,广泛用于欧亚战场。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P-51战斗机,长度9.83米,翼展11.28米,高度4.08米,空重346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549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708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2800米,航程2755千米,作战半径1020千米。装备4挺12.7毫米勃朗宁重机枪及4挺7.62毫米勃朗宁轻机枪。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P-51战斗机采用先进的层流翼型,这使它的气动阻力大大下降,并且在尺寸和重量与同类飞机相当的情况下,载油量增加了3倍。同时换装由英国劳斯莱斯公司授权美国派卡德公司生产的的梅林发动机(V-1650)。 经此改进,P-51“野马”战斗机的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P-51战斗机是二战中盟军最优秀的全能活塞动力战斗机之一,也是盟军空权的象征,击落了4950架敌机,占美国陆军航空军在欧洲上空击落总数的48.9%,并击毁了4131个地面目标,另外还击落了超过230枚V-1飞弹,甚至还击落了德国空军最精锐的喷气式战斗机,所以P-51号战斗机才被誉为“歼击机之王”。

二战十大风云战斗机上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