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到底谁对中国的野心更大

在近代历史上,除了欧美列强对中国进行疯狂的剥削以外,当时邻近我国的沙俄政府和日本政府也对我国进行了剥削。不过,它们与欧美列强不同,它们不仅仅希望得到当时清政府的赔偿,更希望得到大量的领土与资源。

因此针对当时的清政府,沙俄政府制定了“黄俄罗斯”计划,日本政府出台了“大陆政策”,虽然这两个计划都没有成功,但也都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家领土方面。

“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到底谁对中国的野心更大

黄俄罗斯计划

“黄俄罗斯计划”是十九世纪沙俄政府制定的一个侵略中国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人就是后来在俄国革命中遭受灭门悲剧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黄俄罗斯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从新疆中俄边境的乔戈里峰直到海参崴划一条直线,将此线以北的土地全部划分给沙俄政府,这也就是意味着中国将丧失西北、华北、东北等大约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到底谁对中国的野心更大

黄俄罗斯计划示意图

为了是实现“黄俄罗斯”计划,沙俄政府可谓是做了很多事情。首先,沙俄政府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正是因为这些条约,我国先后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且大部分领土至今都没有收回。其中在1896年6月3日,李鸿章与沙俄政府签订了《御敌相互援助条约》(又称《中俄密约》),允许沙俄政府建一条穿越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前称为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或平时,沙俄政府都可以使用这条铁路,这也为日后东北领土的丢失埋下了祸根,这条铁路就是日后的中东铁路。

“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到底谁对中国的野心更大

1900年7月,沙俄政府借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机,出兵对中国在黑龙江东岸仅存的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居民进行了大屠杀,杀害了当地中国居民7000多人,强行占领了这些地区。此后,沙俄政府开始借着保护中东铁路等理由开始正式入侵东北,就在沙俄政府快要实现“黄俄罗斯”计划的时候,日本却拉着英国和美国开始干涉,要求沙俄政府撤军,因为夺取辽东半岛是日本大陆战略的一部分,所以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日俄战争”。

“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到底谁对中国的野心更大

日俄战争

1904年,为争夺朝半岛和东北的控制权,日本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以及清政府的秘密支持下与沙俄开战,在我国东北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日俄战争。经过一年的战斗后,沙俄政府被打败,1905年日俄代表签署《朴茨茅斯条约》,正式宣布结束战争。按照条约规定,沙俄将东北及朝半岛的所有权益转让给日本,就在同一年,俄国爆发了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下台,就此“黄俄罗斯计划”彻底破产。

“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到底谁对中国的野心更大

沙皇一家

日本“大陆政策”

日本的“大陆政策”在历史上其实出现过两次,早在丰臣秀吉时代,日本就开始窥视朝鲜等国的领土。但日本“大陆政策”真正的成熟时期其实是在19世纪80年代,第一次实施这个政策是在甲午战争中。

“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到底谁对中国的野心更大

其实关于日本“大陆政策”最出名的事件其实是“田中奏折”事件。

1927年4月,田中义一担任首相不久, 就主持召开了一个研究侵华政策的内阁会议——东方会议。会议结束后就有消息传出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后,向天皇呈递了一封秘密奏折,后人称之为《田中奏折》。这道奏折全面阐述了日本大陆政策的计划步骤。“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句话就是出自《田中奏折》。

“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到底谁对中国的野心更大

东方会议

在《田中奏折》中,是这样描述日本的扩张计划的:“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意思就是先征服外蒙古以及中国东北,然后侵占全中国,最终到达称霸亚洲的目的。尽管日本的许多学者都对这个这个奏折的存在与真实性持怀疑的态度,但他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多年后,日本侵略中国的战略和《田中奏折》中所提出的侵华战略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到底谁对中国的野心更大

《田中奏折》

其实无论是沙俄时代的“黄俄罗斯”计划还是日本的“大陆政策”,中国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地方,从计划中看起来日本的野心似乎更大,但从现实的历史来看,日本虽然野心很大,但毕竟没有成功。而沙俄确实是成功了一些,比如今天的海参崴、库页岛等地曾经都是中国的领土,但如今却早已不是。其实,这些所谓的计划能够有机会实施的最大原因还是清政府的弱小与无能,所以说落后就要挨打,有时候甚至别人都不需要打你,都能从你这获得很多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