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从昨天下午开始,因技术原因上映遥遥无期的电影《少年的你》,突然宣布定档10月25日,片长135分钟无删减。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意料之外。

最开心的应该是易烊千玺的粉丝,失踪人口回归,虚惊一场、失而复得。

路人网友表示,这应该算是最晚宣布档期的电影了。片子号称“零宣发”,但历经三四波公映风波,“能上”两个字一公布,少不了观众自来水,都想一睹这部千锤百炼电影的真容。

这一招无招胜有招虽玩儿的漂亮,但并不意味着片子肯定会大卖。搞不清楚“技术问题”到底是什么,谁也不能保证影片不会票房三日游。毕竟,上个月就有某部口碑还不错的电影亲历“默默地上,默默地下”。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看这海报,小黄鸭和易烊千玺造型很日式伤痕风,反叛女主加少年劳改犯的人设,讲的是校园暴力。

导演曾国祥,比较擅长青春片。

比起让他名声大噪的《七月与安生》,碗哥个人更喜欢他给彭浩翔当编剧时的那些作品,《伊莎贝拉》《维多利亚壹号》等等,他故事中的香港年轻人,怪诞、冷硬、残忍地跟世界对抗。

不知道这份孤傲有没有带到《少年的你》里,“小北”这个角色上。

成色如何,等片子上映后再详聊。

有人欢喜有人忧。

原本定在10月25日上映的《好莱坞往事》,因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拒绝重剪原片,而撤出档期。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至于重剪的原因,关注《好莱坞往事》的影迷都知道。

从戛纳首映开始,到俄罗斯公映、北美公映,李小龙女儿李香凝一直在跟昆汀高调撕逼,理由是片中李小龙形象严重失实。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经过几轮撕扯,事态从谴责升级为口水战,最终导致影片在国内无法上映。

没看过全片,从片花中无法判断,李小龙到底有没有失实,甚至丑化。

倒是饰演李小龙的演员麦克·莫(Mike Moh)则站出来为导演辩护,认为那仅仅只是一种艺术加工,放在整个故事的背景中来看,也没什么不妥。

网友对这事儿的态度比较一致,99%站队李香凝:虽然李小龙国籍是美国,但他自始至终都是华人的代表人物。艺术创作可以戏说,但不能侮辱,家属站出来声讨,那一定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昆汀敢不敢把把阿里拍成花拳绣腿的二流子?敢不敢把迈克尔杰克逊拍成像庞麦郎一样的小丑?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但也有人站出来给昆汀台阶下的,理由无非是《杀死比尔》乌玛瑟曼致敬李小龙;昆汀早期来邵氏求学,是狂热的港片爱好者;《无耻混蛋》里希特勒他都恶搞,更别说李小龙了。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都说艺术不该被政治绑架,但在底线面前,中国体娱消费群体还是分清了主次。

六老师说过,文体两开花。

莫雷辱华尚未尘埃落定,昆汀这又来了一出死不悔改。

在如此敏感的时期,撤档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想看这部电影的,无论上映与否,都会想办法搞到资源,网盘见对于自诩昆汀铁粉的影迷似乎也是一件好事儿;另一方面,如果因为舆论压力二次剪辑,那昆汀就不是昆汀了。

比起昆汀,同为世界大导的李安,这两天就难过很多了。

不少影评人揶揄《双子杀手》:用最牛的技术,拍最俗套的故事。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上映5天,1.73亿票房,前有国庆档三大献礼片反扑,后有《沉睡魔咒》《海贼王》这样的大IP围堵,现今这个成绩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从前天早上开始,影视自媒体们开始集体心疼起李安来。

其中最有感触的,来自李安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总结这段话,主要有两个信息点。

首先,李安承认《双子杀手》票房不理想的事实,不被市场认可。

第二,李安将票房失利归结为自己闭门造车,没有感受到“美丽新世界”的召唤。

《双子杀手》到底成色如何,这里不细说了。

了解好莱坞制片流程的人,都能理解李安此时的沮丧。

2002年,在香港影坛拼出一片天地的吴宇森,用一部血亏约7亿的《风语者》结束了自己在好莱坞的职业生涯,不仅江湖地位急跌,直今未能翻身!更惨的是发行商米高梅从此一撅不振,引发高层引咎辞职后,公司苦苦支撑了三年后,还是被以索尼收购。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2000年的凯奇,刚刚拿下奥斯卡影帝,票房号召力不输今天的威尔史密斯;战争电影题材,在北美也有着较高的接受度,有着“暴力美学”金子招牌的吴宇森,打死也不会想到这片子竟然成了自己的滑铁卢。吴宇森回到国内后,虽然顶着大导演的高帽,但导演的作品再没有拿得出手的。两部《赤壁》之后屡屡翻车,称得上是北上香港导演最大的输家了。现在论赔钱,吴宇森可以说导演届的扛把子了。

继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后,《双子杀手》再次亏损。在好莱坞很难找到给一个导演连赔三部的制片方,雷德利·斯科特这样的神级人物少之又少,李安重蹈吴宇森覆辙,被踢出第一阵营的可能性极大。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事实证明,120帧不是电影的未来,李安自嘲闭门造车,还没到故步自封的地步,赔得再惨,他在华语影人中的地位不会撼动。

说实话,国内知名大导,这些年都有“自恋”之嫌。

杜琪峰的《三人行》,姜文的《邪不压正》,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顾长卫的《遇见你真好》,贾樟柯《江湖儿女》....我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见证着这批打开华语电影大门的导演,被时代的马车甩在身后。

他们的美学素养不再是票房灵药,他们大脑里掀起的风暴无法再让大众情绪共振。

反观国产电影票房前三的导演,吴京、饺子、郭帆,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没有身后的美学素养,年龄相对年轻,拿的住观众的七寸,碰得到人群的G点,几十亿上百亿地给片方捞金,得到的机会自然更多。

这背后,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大趋势, 也是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中心制的倾斜。

有网友总结:凡是绑上提升电影工业水平的片子,绑着为国产电影争一口气的片子,最后落得下场都不太好。

听完这话,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伤。

大概5年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很扎眼的问题——

“李安与张艺谋今天的差距,是否是制度原因造成的?”

答案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如今,面对同一个市场,同一套规则,两位大师级的导演都被狠狠抽过耳光。

《长城》之后,张艺谋用《影》低调复苏;

《双子杀手》之后,李安路在何方?我们只能默默祝福。

最后,用那句经典台词向李安致敬——

《双子杀手》票房失利,对李安意味着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