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智聖故里~沂南

智聖故里~沂南
智聖故里~沂南
智聖故里~沂南

沂南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沂河中游、蒙山東麓。地理座標北緯35°18′26″~35°46′15″,東經118°6′36″~118°43′31″。南接臨沂市河東區、蘭山區和費縣,北靠沂水縣,西連蒙陰縣,東靠莒南縣及日照市莒縣。縣城界湖,位於縣境中北部,北至銅井鎮南泉莊13.5公里(直線距離,下同)接沂水縣界,東至蒲汪鎮大於家莊22公里接莒縣界,東南至葛溝鎮崔家莊22公里接臨沂市河東區界、莒南縣界,南至磚埠鎮洙陽村25公里接臨沂市蘭山區界,西南至雙堠鎮大頂子山33公里接費縣界,西至孫祖鎮大崮頂21公里接蒙陰縣界,距臨沂市政府所在地56公里,距省會濟南180公里,距首都北京520公里。

1939年12月南沂蒙聯防辦事處成立時,轄區包括今岸堤鎮紅山以南、沂水縣姚店子鎮北社村西南、蘇村鎮溫家官莊以西、莒南縣汀水鎮西夾古哨村西北、雙堠鎮大頂子以北、蒙陰縣垛莊鎮鹽店村東北、新泰市與平邑縣交界處的太平頂以東、蒙陰縣蒙陰鎮季官莊東南之間的地域。最大縱距48.8公里,最大橫距82.6公里,總面積2350平方公里。

1940年6月至1942年12月,臨費沂邊聯縣、費東縣、沂東縣相繼建立,境域發生較大變化。到1944年底,沂南縣轄境包括今依汶鎮青楊行村以南、界湖鎮石浪頭村西南、大莊鎮桲欄村以西、大莊村西北、孫祖鎮羅圈崖村以北、雙堠鎮雙堠村東北、蒙陰縣桃墟鎮陡興莊以東、蒙陰縣蒙陰鎮季官莊東南之間的地域。最大縱距33.6公里,最大橫距46.2公里,總面積980平方公里。

1945—1949年,沂臨縣、費東縣、沂東縣相繼撤銷,沂臨縣、沂東縣的大部分轄境及費東縣的青石區、盆泉區併入沂南縣。1949年7月沂東縣撤銷後,沂南縣轄境包括今岸堤鎮羅圈崖村東南、依汶鎮青楊行村以南、界湖鎮石浪頭村西南、葛溝鎮崔家莊西北、蒲汪鎮大於家莊以西、蘭山區李官鎮張家寨裡村以北、蒙陰縣垛莊鎮鹽店村以東之間的地域。最大縱距44.3公里,最大橫距57.1公里,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

1953年7月,沂水縣的五區(城子)、六區(良水)、七區(峙陽)劃歸沂南縣。縣境東至大阿疃、浮來山、大於家莊一線,西至今蒙陰縣垛莊鎮鹽店村,南至今蘭山區李官鎮張家寨裡村,北以臘花山、大崮、高板場、八畝地、虎屯頂、石崇崮、瞭高頂、吉利山、靈山等山與沂水縣為界。最大縱距44.3公里,最大橫距57.1公里,總面積2065平方公里。

1956年2月,垛莊區和崖子區東河、營後、泉橋、梭莊4鄉劃入蒙陰縣,沂水縣的英山、劉家嶺2鄉劃歸沂南縣。全縣轄區面積1796平方公里。這種轄區狀況延續到1958年撤銷沂南縣之前。

1961年恢復沂南縣時,除李官公社外,原轄區內其餘公社全部劃回,縣境南至今河東區湯頭街道辦事處公安嶺村,北、東、西三面與撤縣前基本相同。

1963—1985年,3次調整行政區劃。1985年9月,縣境東至蒲汪鄉大於家莊和莒縣接界,西以佛山頂、西樓頂、洪山、水塘崮、打鐵嶺、蘆山頭、大崮頂、大庵頂、萬泉山、大杏山、垛羅崮諸山與蒙陰縣為界,南以蒙河與臨沂市(縣級)為界,北以臘花山、大崮、高板場、八畝地、虎屯頂、石崇崮、瞭高頂、吉利山、靈山等山與沂水縣為界,東北以浮來山與莒縣、沂水縣為界,西北以紅山與蒙陰、沂水2縣為界,東南至葛溝鎮崔家莊接臨沂市(縣級)界、莒南縣界,西南以大青山、五彩山、大頂子與費縣為界,西南部的貓頭山為沂南與蒙陰、費縣的界山。縣境最大縱距47公里,最大橫距54公里,總面積1774.08平方公里,約佔山東省總面積的1.15%。

2011年,葛溝鎮劃歸河東區。全縣總面積1719.3平方公里。

2017年,轄15個鄉(鎮、街道)和1個工業園區,296個行政村(社區)。

沂南縣總面積1719平方公里,山地、平原、丘陵各佔1/3。轄14個鄉鎮、1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96個行政村(社區),95萬人口。境內有“三高一鐵”(京滬、日東、長深高速公路和膠新鐵路)及4條國、省道,距臨沂飛機場30公里,距日照港80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特色產業百強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電商進農村示範縣” “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範縣”“全省雙擁模範縣”“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縣城”。

智聖故里。沂南古稱陽都,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一代賢相諸葛亮的出生地和成長地,也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祖居地。境內文物古蹟、人文景觀眾多,北寨漢畫像石墓群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齊魯小敦煌”,北京奧運會紀念幣設計圖案即取材於其中的漢畫像圖案。

紅嫂家鄉。沂南是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發源地和沂蒙紅嫂精神的誕生地。革命戰爭年代,蘇魯邊區省委、山東分局、八路軍一一五師、山東縱隊、抗大一分校、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曾長期駐紮沂南,被譽為“山東小延安”。我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民主政權——“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1940年8月在沂南青駝寺成立。這裡還是孟良崮戰役的主戰場和著名革命歌曲《跟著共產黨走》的誕生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粟裕等都曾在沂南戰鬥和工作過。全縣先後有30餘萬人次參軍支前,犧牲1萬餘人,湧現出了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的“沂蒙紅嫂”明德英、“沂蒙母親”王換於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

旅遊名縣。沂南山清水秀,生態怡人,蒙山彩蒙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美不勝收,竹泉、溫泉北方少有,沂河、汶河、蒙河三河匯流。依託“紅綠古泉”資源優勢,先後建成了竹泉村、智聖湯泉、沂蒙影視基地、紅石寨、馬泉創意休閒園等4A級景區5家、3A級景區7家,是“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和“山東省旅遊強縣”。主要景區中,竹泉村旅遊度假區是全省第一個系統開發的4A級古村落景區,先後榮獲“2014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中國人居範例獎”等稱號;智聖(國際)溫泉城是江北規模最大、國內設施一流的第四代溫泉旅遊度假區;沂蒙紅嫂紀念館是“山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基地”,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完成了《沂蒙》、《紅高粱》、《鐵道飛虎》等300餘部影視作品的拍攝,所在的常山莊村是“2015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特色經濟強縣。沂南資源豐富,優勢礦種石英砂探明儲量6億噸,遠景儲量30億噸,被評為“中國硅砂之都”。產業特色鮮明,以電動車、食品加工、製鞋等為主導產業集群發展迅速,先後被評為“中國電動車產業基地”“中國製鞋基地”。其中,電動車產業集群擁有綠源、巴士新能源、澳柯瑪等整車生產企業15家、配套企業100多家,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入選“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100強”。農業基地品牌建設全省全市領先,蔬菜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黃瓜年產量24億斤,“沂南黃瓜”品牌價值提升至29億元、獲評“中國黃瓜之鄉”;“沂南黃瓜”“孫祖小米”“雙堠西瓜”“雙堠櫻桃”“磚埠草莓” “茶坡芹菜”成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達到293個。朱家林是全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信和沂雪入選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創新試點。

近年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宜業宜居宜遊沂南”發展目標,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領導,樹牢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堅持系統化推進、項目化落實,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優先、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發展軟環境優先“三大優先戰略”,抓住黨建引領、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城鄉建設、三大攻堅、基層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等七項重點工作,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1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8.9億元、增長3.7%;實現公共預算收入14.9億元、增長8.8%;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46.4億元,增長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5億元,增長8%。

——圖文摘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