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国演义》蜀国五虎上将,关羽与马超如果单马独刀,谁赢?

五金员工陈可为



按照三国演义来说,关羽与马超单挑,大概讨不了好。因为罗贯中的竞技水平设定,关羽很难赢得马超。不过按照正史,关羽应该是不输马超的。既然题主问的是“三国演义”,这边就不聊正史了,单以“演义”的标准来审核这二人的斗将水平。


马超的战绩不多,但都很精彩,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就是,曹老板说的“马超不减吕布之勇。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一个割据一方的莽夫,能让曹老板如此忌惮,马超的实力不可谓不强。

事实如此,在潼关之战的时候。马超领军与曹操厮杀。曹营中于禁先出,八九合之间,被杀得毫无招架之力。紧接着!曹营中一流猛将张郃出马,相交不三合仓惶奔逃。然后李通骤马而出,不数合之后,被马超一枪刺死。


眼见西凉马超越战越勇,曹营勇士立马扮起了乌龟,无人敢与之争锋。马超趁势掩杀,曹军大败,一度将曹老板杀得弃袍割髯而逃。看看即将追上曹操,宗弟曹洪赶出,奋力向前,舍命敌住马超。四五十合之后,曹洪毫无招架之力。

此战!足显马超的武艺。先是一个热身,八九合击败了准一流战将于禁。之后大显神威,不三合击败一流高手张郃。数合之间刺死猛将李通。这些一流、准一流战将,在马超面前,显得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除此之外,对战顶级高手。潼关单挑许褚,两百合之后,许褚主动飞回阵中脱掉盔甲,要与马超决一死战。三十合之后,曹老板恐许褚有失,急令夏侯渊、曹洪齐出夹攻。混战之际许褚当即臂中两箭,马超则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一直赶杀曹军至壕边。

可以说!无论是战果还是气势,马超的优势都很大。

葭萌关战张飞的时候,诸葛亮故意用关羽激发张飞的斗志。并诱骗张飞签署了军令状,逼迫张飞以誓死的决心对战马超。两阵对圆,刘备更是故意摁住张飞不出,进一步激发了张飞的怒气。反观马超方,城关下空耗一上午,士气堕落,人困马乏。结果两人交锋,只是打了个二百二十合绝对平手。



反观关羽

不是说关羽的武力值不高。关羽马快刀快,而且威力惊人,武力值并不输于马超。但是!他的致胜绝招,对马超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关羽的致胜二部曲,我说过很多次了:

第一,两阵对圆处,关羽主动冲向对手,快速跑马,借机拖刀蓄力。行至对手跟前,利用长时间的拖刀蓄力,以及跑马的惯性,奋力砍出几记致命重锤。这几刀,威力非常恐怖。

第二,拖刀计。打斗放缓之后,关羽无法在交兵的过程中,爆发出前期一样的重击。于是他只好诈败,与对手拉开距离,趁机跑马蓄力,奋力使出几记重锤。



所以!并非关羽的武力值不高,只不过他是那种典型的“三刀要你命”选手。撑过了这三刀之后,就可以将节奏放缓。关王刀的重量,对关羽来说有利有弊。



关羽曾经的老友徐晃,对他的致胜套路了如指掌。所以在樊城斗将的时候,徐晃才会故意跟关羽套交情,诱骗关羽出阵叙旧。之后突然发难,挥兵直取关羽,使关羽丧失了高速跑马的机会。结果可想而知。

但凡关羽没有主动跑马的战役,他都很难斩杀对手,除非那对手的实力远低于他。像纪灵这样的,关羽在被动接招的情况下都难以斩杀。

也就是说,只要马超挡住了关羽的前几刀,把打斗的节奏放缓了。关羽就很难赢了。拼耐力他肯定不如马超。唯一的胜点就是建立在“拖刀计”上,而且还要保证马超一定追赶的情况下。马超未必就挡不住拖刀计。

况且马超的箭术非凡,曾一口气射死了曹操兵渡渭河的所有撑船将士。关羽的箭防能力恰恰又是短板。

所以!个人观点,马超的胜率更高。


爱尚文史


马超归附刘备之后,在荆州的关羽得知,写信告诉诸葛亮,听说马超武艺高强,打算亲自入川与马超一较高下。


那么,如果当时关羽真的与马超单挑厮杀的话,结果如何呢?

实事求是地说,关羽恐怕情况不妙,他会输。

其实,三国诸猛将的武力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年龄、地位、具体战场形势的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战力,有成长期、巅峰期、衰褪期和低谷。

咱们就拿张飞做个例子。

张飞的成长期是从与黄巾起义军作战时期开始,一直到吕布夜袭徐州的这段时间。

年青的张飞初生牛犊不畏虎,血气方刚,悍不畏死,虎牢关一战,与吕布硬磕五十合,不分胜负。但关羽的及时出手,兄弟俩联手双战,三十回合尚且“战不倒吕布”,说明张飞当时与吕布相比尚处于劣势。


吕布夜袭徐州,张飞酒醉不敌而逃,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张飞知耻而后勇,奋发努力,终于突破瓶颈,武力值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小沛一战,百余合与吕布战成旗鼓相当,吕布天下第一的宝座岌岌可危。

小沛再战,张飞奋勇击退高顺和吕布的车轮战,开启了他的巅峰时代。长期沉缅于酒色,放纵自我的吕布将宝座拱手相让,张飞成为事实上的天下第一猛将。

赤壁之战后,张飞的武力值开始衰褪,下降得很快,在此后的战斗生涯中,张飞再无斩获。

葭萌关战马超是张飞最后的回光返照,奋起余勇与人困马乏的马超连斗三局,二百余合战平,没有半点优势。

随后,张飞进入低谷,连张郃这样的战将都敢于挑衅,张飞却五十合都拿不下张郃,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我们发现,赤壁之战是个拐点。在荆州的优裕的生活,不但消蚀了张飞的横勇,在这段时期,关羽的武力值也大打折扣。

关羽的成长期是从镇压黄巾军开玩始到下邳守卫战。汜水关温酒力斩华雄,北海城数十合刀劈管亥,关羽的武力值呈现一种上升趋势。

如果此时正处于成长期的关羽与马超对战厮杀,当旗鼓相当,难分高下。

土山之战,许禇、徐晃两员猛将夹攻,强大的压力瞬间激发了关羽的潜能,危急关头,关羽突破了瓶颈,小宇宙爆发,奋力击退强敌,进入了巅峰时代。

关羽得到赤兔马之后,如虎添翼,武力值上升到一个层次。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杀蔡阳,所向披靡,无人能当。

如果此时正处于巅峰期的关羽与马超单挑对战,马超会落于下风。



赤壁之战后,关羽进入衰褪期,武力值下降非常明显。长沙城一战即可见端晲,壮年关羽三次恶斗都拿不下年近六旬的老黄忠,还被箭射盔缨,不仅关羽衰褪,连赤兔马都不再给力了。

刘备西入川蜀,张飞、赵云、黄忠、魏延、刘封这些勇士们都策马奔腾在广骛的战场上,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激情和武勇,只有关羽是个旁观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马超归附了刘备,收取成都,立下不世之功,但在聚光灯外的关羽再也无法忍受游离在众人的视线之外,他写信告诉刘备,表示自己想入川与马超较量一下武艺。



为了安抚关羽,诸葛亮专门给他写信,说马超只是一介勇夫,只能与张飞争雄,哪能比得上关羽文武双全,天下无双。

但客观地说,此时的关羽已进入衰褪期,久疏战阵,连赤兔马都已丧失了速度优势。如果真的与马超在阵前单挑厮杀,关羽没有半分胜算,必落下风。


馋嘴肥猫铲史官


在《三国演义》中,在关羽得知马超归顺以后,有意入川比武,不过最后因为诸葛亮写信安抚,最后关羽没有成行。如果关羽真和马超单挑,应该很难分出胜负。

关羽和马超虽然没有直接交过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打过的对手,就是许褚:

关羽和许褚交手发生在曹操攻打徐州之时,当时徐晃和许褚两人联手夹攻关羽,但是却被关羽击退。此战虽然徐晃和许褚两人因为曹操要收服关羽,所以出手时肯定有所保留,但是两个人一起还是被关羽杀败,许褚显然和关羽武艺还是有着差距。这也可以从之后的白马之战,曹军众将无人敢敌颜良时,最后曹操只能去请关羽来助战得到验证。

而马超和许褚交手是在马超反西凉之时,两个人前后大战三次,共打了两百多合,最后以平手告终。虽然考虑此战最后许褚赤膊上阵,有了拼命的意思,总体水平可能不如马超,但是显然要比和关羽的差距要小。

所以巅峰时期的关羽武艺要强于马超。也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关羽要挑战马超时距离下邳之战已经过去很久,此时的关羽年老体衰,武艺可能有所下降。但是之后樊城之战时,徐晃迎战右臂刮骨疗毒伤势未愈,没法用力的关羽,依然是打了八十多合战平。

徐晃也是能和许褚大战五十多合不分胜负的勇将,武艺较之许褚差的也只是一点点,但是面对右臂不能用力的关羽还是无法取胜,可见此时的关羽武艺还是非常了得,即使比巅峰期有所下降,但是相比马超的话起码也是势均力敌。

所以两个人真打起来的话,战平的可能性极大。


不沉的经远


演义里,如果关羽和马超单挑,肯定是一场精彩的经典之战。按作者的设定,二人都是三国顶尖的猛将,同处武力巅峰期,关羽略强于马超,单挑结果将会是二、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之后,关羽渐处上风,马超最终落败。

要比较关羽马超武力孰高孰低,许褚是最好的人选。马超与许褚常态下二百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足以证明两人武力非常接近。但之后许褚裸衣拚命,而马超依旧心定神闲,不难判断,马超要略强于许褚。

而关羽,即要很明显地强于许褚!

在下邳之战中,关羽奋力杀退许褚和徐晃的联手拦截。有网友说这是“诱敌”,或“没尽全力”等,这都是无稽之谈。许褚徐晃的战斗目的就是拦截,不让关羽回城!在两人被关羽奋力杀退后,从后面赶来的夏侯惇立即接上拦截,这哪里有什么“诱敌”之意?至于“未尽全力”更是荒唐。两人如果“未尽全力”,怎么能被“杀退”呢?难道他们不能“竭尽全力”,拦住关羽,或者打败甚至生擒关羽吗?客观地评价此战,许褚徐晃是在执行一场正常的战斗任务,他们会尽力,但不会拚命。而关羽即身负保卫两位夫人重任,他是在拚命!一个武将在战场上拚命时,虽然不能提升自己的战斗力,但可以削弱对手的战斗力。因为你拚命人家不愿拚命,对手在战斗时就会有很多的顾忌。例如,曹洪在拚命时可以硬抗马超四五十个回合,庞德抬棺拚命可以逼平关羽。但,无论怎么理解,下邳之战都足于佐证,关羽武力明显高于许褚徐晃两人中任何一人!否则,关羽再怎么拚命,也不可能杀退他们。

白马之战中,程昱和曹操一番对话,侧面证实了上面的结论。颜良二十合速败徐晃之后,曹营再无将出,曹操甚为忧闷。此时,程昱对他说,保举一人可敌颜良。曹操问是谁。曹操为什么想不出自己手下有谁可敌颜良?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部属确实无人可敌颜良,这里当然包括许褚!程昱说,非关羽不可!这说明,在程昱眼里,也只有关羽可敌,许褚不能。紧接着曹操说,恐他立了功离去。这说明,在曹操眼里,关羽武力至少不低于颜良,甚至要高于颜良!值得注意的是,这番对话,是程昱和曹操在认真商讨对敌之策时进行的,没有任何其他感情色彩,加上他们对关羽、颜良的武力都非常了解,所以,是完全可信的!而“马超不减当年吕布之勇”这句话,是许褚迎战马超时,曹操当着许褚和众将的面说的,目的是为了警示许褚和众将,在特定语境下说的,可信度并不高,据此认定马超可以等同于吕布,是没有道理的。

综上所述,结论是,关羽武力明显高于许褚,而马超仅是略高于许褚,因而,关羽略强于马超。


苍狼208


蜀国的五虎大将如果不论其它,单谈尚武,赵子龙居第一,马超自然而然属第二,黄忠老将应排第三,关云长免强排第四,张飞与关云长旗鼓相张,但张为弟只好委屈排第五。以上这些都是根据书本描述。赵子龙长板坡百万兵中单抢匹馬救阿斗。

马超大战许褚,二将杀得性起,具有许褚裸衣斗馬超的精彩之战,结果打成平手,各自呜锣收兵。水褚是曹营中的第一猛将,馬与许打成平手,可见馬的功夫了得,所以馬近次于趙子龙。这么说来,关云长与馬超相比肯定是馬超胜出,而且馬超还有在阵中有拨乱箭之能。关云长与黄忠相比,看战长沙,在对阵中黄忠因馬失前蹄,掀于地下,有关云长不杀之义,换馬再战时,黄忠搭弓出箭,为报恩只射绒球。关云长有拖刀之计,黄忠有百步穿扬之术。论武是平手,但黄出战时是82岁高龄了。如果年纪相当肯定黄要胜关一筹。张飞武功极高,与关是不相上下的,具有猛张飞之称。回复是乱七八糟,但我始终认为关云长与馬超的武艺相比,馬超肯定会赢过关云长,排次排第二是理所当然的。谢谢!


某30094317


单马独刀,单挑马超?关羽的确是这么想的,在演义和正史里都有这么一段。比武艺,还是拿三国演义说事吧!

一直很流行的三国二十四将排名,只不过是为合辙押韵编的,并不代表共识,甚至从不服众。举个栗子,单挑20合被颜良杀败的徐晃,被文丑两箭射落马险些丢了性命的张辽,在这个排名中居然都低于徐晃、张辽。而勉强战平许褚,宛城为主公曹操泡妞站岗放哨却喝酒误事的典韦,只是力抗了几十名小卒,居然排到了第三?由此可见,把马超排在第二,也是不靠谱的。

有说书的讲三国,前看吕布,后看马超,这也是张嘴胡说,也可理解成“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曹营能征惯战之将恒多,看人打上两仗,几斤几两心中都有数。山东遇吕布时,曹营许褚、典韦、夏侯兄弟、乐进、李典六将围攻,才堪堪击退吕布。白马坡前,徐晃败后,连许褚在内,无一将再敢出马战颜良。马超的高光时刻是在渭水战曹操,看曹营众将反应,于禁、张郃败后,许褚不服约着单挑,回去后夏侯渊还不服,又出去单挑,可见没太把马超放眼里,这和对上吕布、颜良时,可完全是两个态度。

通过曹营众将的反应,可知马超不如颜良,当然更不如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曹营众将对关羽,也基本是团战,下邳城下,曹营是夏侯惇、许褚、徐晃三员猛将合力战的关羽,华容道前,大群曹将连奋力一拼的勇气都没有,关羽马前跪倒一群。就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再说,关羽骄傲是有骄傲的资本的,三弟张飞与马超战平,张飞几斤几两,几十年兄弟相处下来,关羽能没数?无取胜把握,关羽能主动提出去蜀中与马超比试?诸葛亮有识之士,能分辩不出能力大小?如果是哄关羽,关羽就那么好哄?

结论是关羽单挑马超,马超必败无疑。以演义排名,吕布第一,关羽第二!





净月暖阳


很简单,马超和许褚三百合战平,马超稍占优势;而关羽击退过许褚+徐晃,斩颜良时,二十合速败徐晃的颜良,许褚也没敢上,因为徐晃和许褚大战了几十回合。所以综合来看,关羽胜过许褚比马超胜过许褚多一点。三国志13的武力,关羽97,马超96合理。但是,关羽年纪比马超大很多,战马超时,已过了巅峰时期,马超正处在巅峰时期。所以应该会和张飞一样,几百合不分胜负。若论巅峰时期的武力,关羽稍胜一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