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她16歲上北大,29歲成北大博導,登上北大錄取通知書

2019年,北大錄取通知書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七位不同年代的“北大新生”寫下了七封信,與3800封錄取通知書飛往天南海北,記錄了他們與北大的情緣。他們之中有敦煌女神,有北大校長。

但是,最讓人側目的卻是一位神態冷豔的女孩,她16歲考上北大,本科畢業後放棄出國,留在北大攻讀博士學位,29歲成為北大年輕女博導,還是國家“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四個人選之一,由於不苟言笑,又被熟悉的人喚作“冷豔的女科學家”。

她就是黃芊芊。

她16歲上北大,29歲成北大博導,登上北大錄取通知書

2006年,年僅16歲的她,從江西上饒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微電子學系。當時,她還是一個對微電子充滿好奇卻又一竅不通的女孩。然而,正是這份好奇讓她在隨後的4年,彷彿一塊海綿,不斷汲取著專業知識的“水分”。大二,她就從當初的“門外漢”,成為老師心中最得意的學生,更是同學口耳相傳的美女學霸。

大四畢業時,她的專業課成績在全系都名列前茅。這時,一些成績相仿的好友和同學紛紛著手準備攻讀國外名校,並且還讓她趕緊行動起來。黃芊芊沒有立刻給出回應,反而陷入思考。用了幾個晝夜,她認真考慮了國內、國外微電子技術研究的狀況,認為國內科研環境和師資力量並不比國外差,留在國內、留在北大一樣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當她把這個決定告訴同學和好友時,大家雖然都贊成她的決定,但是,暗中都為這位16歲就能考上北大,如今不過20歲的少女有些惋惜。

黃芊芊最終還是留在了北大,在這裡開始了攻讀博士學位的征程。然而,剛接觸課題的時候卻是波折不斷,屢屢受挫。遠渡重洋的同學這時又發來各種科研順利的圖片,更是讓她心中生出焦慮。就在她彷徨不安、焦躁煩悶的時候,團隊帶來的溫馨和溫暖讓她重獲生機,導師的悉心指導、學長學姐的關懷呵護,讓她變得越來越堅強,更加懂得了“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治學態度。就這樣,她沉澱心靈,腳踏實地,遇到挫折就總結經驗,質疑否定就當作歷練,漸漸地,她的科研效率越來越高。

2011年,她成功地在IEDM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第一篇微電子論文。此後,世界各大期刊和國際會議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她發表的論文,IEEE EDL、IEEE T-ED、VLSI、IEDM先後共有50多篇。其中,IEDM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5篇論文,是中國大陸地區IEDM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紀錄保持者。研究成果2次寫入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指南,讓世界頂級微電子專家們意識到,原來在遙遠的東方古國,還隱藏著一位專業資深的美女科學家。此時,她的那些遠渡重洋、攻讀世界名校的同學還在順利的科研中。

她16歲上北大,29歲成北大博導,登上北大錄取通知書

2018年,她憑藉在微電子研究取得的多項優秀成果,成為了“未來女科學家計劃”4個人選之一,那一年她才剛滿28歲。如今,29歲的她已經是北大博士生導師。最後,把這位“冷豔的女科學家”寫給2019北大新生的信分享給大家。

她16歲上北大,29歲成北大博導,登上北大錄取通知書



和所有父母、學生一起成長,點擊最上方頭像關注“教育行動”

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