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蘋果手機從07年第一代iPhone發佈就逐步影響手機行業的發展,每次新創技術的出現,都會掀起一波跟風潮流。數碼菌依稀記得,iOS中的滑動解鎖是蘋果手機首創的吧,在推出指紋解鎖的5s之後,其他手機廠商也用上了指紋識別模塊,更不用說在17年發佈“齊劉海”的iPhone X之後,短時間內手機外觀全都一個模樣。足以看出蘋果對手機行業的影響力巨大。數碼菌今天想要跟大家來聊一聊關於iPhone 手機中,那麼不起眼的黑科技,或許到目前為止你都還未知曉吧,如果身邊有使用到iPhone 手機的朋友,趕快分享給他吧!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線性馬達

智能手機從一開始就帶有震動效果,但那個時候的震動是由轉子馬達提供的。轉子馬達其實是由一個小電動機和偏心轉子組成,當需要震動時,就給電動機供電,從而產生震動效果。但偏心轉子存在轉動慣性,只能粗略控制震動長短,震動強弱無法控制。蘋果從iPhone 4就有使用到Z軸線性馬達,但效果並不理想;在之後的研發中,蘋果又為iPhone 6s增加了X軸線性馬達,隨之上線了3D touch功能。當大家都沉浸在3D touch帶來的解壓快感時,背後的X軸線性馬達卻無人知曉。在6s上的線性馬達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後,蘋果在之後的產品中更加註重線性馬達的設計,並將這顆線性馬達命名為TAPTIC ENGINE。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X軸線性馬達不僅能夠很好的控制震動啟停,還能在震動幅度上進行調整。不知道大家在iPhone手機上有沒有用到“創建新震動模式”的功能。在新增聯繫人中,會有對聯繫人進行鈴聲設置的選項,進入鈴聲設置後就會看到震動設置。震動設置一般是系統默認的輕重音,當然系統也為用戶提供了包括“斷奏”、“急促”、“心跳”等8個標準震動模式。在標準震動模式選項下面就是自定義震動的創建,數碼菌一般對重要的人創建屬於她獨特的來電震動模式,這樣一來,在還未看到屏幕來電顯示前,就已經知曉了來電人。另外你們也可以在新建震動模式下,直觀的感受線性馬達帶來的解壓感。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蘋果從iPhone6s到iPhone 11均使用了線性馬達,並引入了給用戶帶來除了視覺、聽覺以外的第三種感覺:觸覺。在數碼菌看來,線性馬達的引入,確實算得上黑科技,並且現在其他廠商也開始支持這項黑科技,特別是遊戲手機上的震動反饋,給用戶帶來極致的遊戲體驗。如果數碼菌說,蘋果手機上的線性馬達依然走在行業前端,你會贊同嗎?


揚聲器

自從DXOMARK開始增加手機音頻測評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關注手機揚聲器播放質量。蘋果公司從iPhone 7開始取消了耳機插孔,在外觀上採用對稱式雙揚聲器孔,但內部並不是使用的雙揚聲器,而是放在了聽筒部位。這樣設計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立體聲可以帶來更好的聽覺體驗。數碼菌在日常使用手機看電影時,會將手機橫屏,將揚聲器設計在手機兩端,這時會有種影院式的感覺。提到了DXOMARK的音頻測評,就有必要說一下關於iPhone手機的排行榜。從排行榜中,可以看到iPhone 11 Pro Max比iPhone XS Max少3分,這明顯是蘋果公司為了增加手機電池容量,對揚聲器空間進一步壓縮的結果,有失必有得。剛好數碼菌在微博中也有看到,用戶對iPhone 11系列手機在外放音質上不如從前的差評。不過總體上iPhone 11 Pro Max的外放音質要比三星note10+的好,對於這個排行榜,大家又是持有怎樣的觀點呢?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U1超寬帶芯片

U1芯片是今年iPhone11系列手機上新增的超寬帶芯片,能夠通過此芯片實現空間感知,然後精確定位配備了U1的其他蘋果設備。在秋季發佈會之前,就有網友爆料稱,蘋果將要實現釐米級定位。同時在發佈會上,蘋果官方並沒有對U1芯片做過多的介紹,那麼此項技術更多的是停留在測試階段。數碼菌覺得U1的出現只是蘋果在釐米級定位上的起步,等到iPhone11系列手機成為了市場主流手機後,iPhone手機丟失之後被找回的機率將進一步提升。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iOS 13中,蘋果重新設計了查找應用,並開始支持設備離線定位功能,這裡的離線是在沒有連接互聯網的情況下。對於小偷或者撿到手機不歸還的人來說,首先會將手機關機處理,然後等過了一段時間再開機進行解鎖試驗,這個時候的開機一般都拔掉了sim卡。在原來查找iPhone應用中是需要連接互聯網的情況下,才能被定位,但也只是大致位置。數碼菌曾經丟失過iPhone7,通過查找iPhone進行定位追蹤,遺憾的是並沒有找回。在追蹤的過程中,數碼菌發現定位數據更新會有一定的延遲,等你找到目標位置時,手機位置又被重新刷新。而離線也能定位是遺失的設備在被標記為丟失的情況下,周圍其他的蘋果設備會通過藍牙信號檢測到遺失設備發出的定位信息,然後再由周圍設備向你發送此位置信息。這樣一來,遺失的iPhone被找回的概率進一步增大。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數碼菌覺得,目前蘋果的想法是,當加入U1芯片的iPhone11在丟失的情況下,如果周圍也有其他帶有U1芯片的設備檢測到它,這個時候的定位信息將是以釐米級發送給用戶,用戶就可以直接報警,在警察的協助下取回自己的手機了。

數碼菌上面講到的,就是U1芯片黑科技所在之處,只是目前還未被體現出來。


降噪麥克風

現在的智能手機基本上都有降噪麥克風,在iPhone手機上也不算什麼黑科技了,但數碼菌作為數碼知識傳播者,有必要告訴大家iPhone手機的降噪麥克風位置,以免大家在朋友面前鬧出笑話。蘋果手機從iPhone4就開始擁有了兩個麥克風,一個在頂部耳機孔旁邊作為降噪使用,另一個在底部充電口旁邊,作為收音使用。到了iPhone5就增加到了三個麥克風口,一個在底部作為收音,一個隱藏在聽筒旁邊,作為主動降噪功能,另一個在後置攝像頭旁邊,主要是為錄製視頻時提供多方位的收音。

降噪麥克風的加入,無疑是對通話質量的提升,數碼菌在日常接聽電話時,都很少聽到對方周圍的其他雜音,由此可見,現在的智能手機,降噪麥克風普及率還是挺高的。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Face ID

2017年蘋果發佈了十週年紀念產品iPhone X,但在一年後iPhone XS發佈就被官網下架,成為蘋果官網上壽命最短的蘋果手機。但iPhone X作為蘋果手機的最高水準,可謂是滿滿的黑科技集於一身,比如使用柔性OLED屏、COP屏幕封裝技術、Face ID等。數碼菌就針對Face ID做下面的介紹。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Face ID是蘋果用3D人臉識別的方式來代替指紋識別。在Face ID出來之前,市面上大多是以前置攝像頭為採樣傳感器的人臉識別認證,以支付寶的人臉識別為代表。這都是建立在平面圖像上,即使通過用戶本人的照片也可能實現驗證通過。而蘋果的Face ID是基於3D人臉識別,破解率非常低,安全性相對2D人臉識別提升不少。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Face ID的實現必須依靠於“齊劉海”中的傳感器。別看這麼小塊區域,內部集成了多種傳感器,其中包括紅外攝像頭、泛光感應元件、距離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揚聲器、麥克風、7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和點陣投影器。而紅外攝像頭、泛光感應器和點陣投影器都是為了3D人臉識別而添加的,其Face ID主要的工作流程是:

1、當手機被點亮時,距離傳感器啟用;

2、人臉對著手機時,距離傳感器被感應到,並啟動泛光感應光元件和紅外攝像頭,泛光感應元件發出若干個紅外光,然後反射回到紅外攝像頭中,再由A11處理器判斷是否為人臉;

3、如果是為人臉,會激活點陣投影器,點陣投影器會發射大約位3萬多個的紅外結構光,再由紅外攝像頭進行3D人臉信息的捕捉;

4、A11會將紅外攝像頭捕捉到的3D人臉信息與之前錄入的進行對比,信息匹配則認證通過。

數碼菌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說其他手機廠商仿照iPhone X設計出來的齊劉海,都成為了美顏工具,覺得還是挺符合17年底到18年初手機市場的現狀。距離iPhone X發佈已經過去了兩年,今年的iPhone 11依然沿用了齊劉海設計;同樣華為mate30 Pro為了支持3D結構光,也沿用了mate20Pro的齊劉海設計。至少在目前來說,支持3D人臉識別,離不開齊劉海內部的黑科技,除非有更好的代替方式。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寫在最後

科技造福人類,手機在日常生活中佔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這5個蘋果手機的黑科技是你應該知曉的,不然就白用了iPhone。除了在硬件上擁有這些黑科技以外,iOS系統同樣有它獨特之處。特別是iOS13的到來,讓Face ID識別速度提升了不少,可以通過肉眼明顯的看出iOS13比iOS12的解鎖速度快。當然用戶是不滿足於此,還有更多期待的新功能尚未到來,比如分屏顯示、小窗口界面、全功能NFC等。

iPhone 手機中,有哪些不起眼的黑科技?

本期的黑科技知識就到這裡,我是數碼菌。大家在日常用機中有什麼好的用機技巧,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當然你也可以給數碼菌點個贊,來感受一下震動反饋帶來的解壓吧!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