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十几年的过度营销,造就了一个长期骗局——夫妻互保双豁免


十几年的过度营销,造就了一个长期骗局——夫妻互保双豁免


如果你接触过保险代理人,那么你一定听说过夫妻互保双豁免,还有一人出险全家豁免保费,听了后是不是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这样买?其实你已经被忽悠晕了,如果一款重疾险本身性价比很高,是完全没必要跟你扯这些没用的功能的,况且全中国所有的重疾险都带有这种功能,用得着你去吹捧吗?下面我来把投保人豁免、夫妻互保双豁免解刨一下。


一、什么是保费豁免

被保险人豁免。保费豁免分为投保人豁免和被保险人豁免。其中被保险人豁免是非常有用的,比如终身重疾险,目前一般都是含有中症和轻症保障,一旦发生了中症或者轻症,那么就豁免了后期保费,豁免就是免交保费的意思,本来20年缴费的一款重疾险,缴费3年后得了轻症获得理赔,然后后面17年的保费就不需要继续交了,并且保单继续有效至终身。

投保人豁免。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非同一人的情况下,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比如妻子作为投保人给丈夫投保,然后丈夫再为妻子投保,就达到了夫妻互保双豁免的效果。其实投保人豁免比被保险人豁免更加人性化,那么为什么不建议附加呢?先来讲点好的,保险公司设计投保人豁免,目的是为了避免投保人在未缴纳完保费前,发生不幸后,被保险人无法继续缴纳保险费,导致的保障时效问题。但是,重点开始了,对于重疾险的投保人豁免来讲,并不划算。

十几年的过度营销,造就了一个长期骗局——夫妻互保双豁免


二、投保人豁免的本质

拿一款市场中最火的重疾险,夫妻互保双豁免案例来看看,41岁男性作为投保人,为其妻子40岁女性投保康惠保2020,选择50万保额保至终身,30年缴费,不选任何附加险的情况下,每年保费是6945元,如果选择附加投保人豁免,那么每年保费就变成了8980元,每年多交2035元。

实际保障了什么:

那么这每年2035元的保费,换来了什么效果?保险合同原文是这样写的:若投保人在等待期后发生身故、全残或者指定的100种重疾、20种中症、35种轻症五种情况中的一种,则豁免后续未交保费,被保险人的保障继续有效。

其实这每年2035元的保费, 就是给投保人又保了一份康惠保2020重疾险,保额是6945*29=201405,并且每年递减6945元的保额,保障期限为29年。换来这个保障的代价是每年2035元,缴费30年,总保费是61050元。

换个方式来保障这些需要多少钱:

给41岁男性投保康惠保2020版,选择保至70岁(保障期刚好29年),保额20万,身故赔保额,10年缴费,每年保费是4974元,总保费是49740元。这是与上面投保人豁免得到一模一样的保障效果,而保费更便宜。最关键的是两者差距还有点大,直接给41岁男性投保康惠保2020,是20万保障,29年一直不变,41岁男性作为投保人时附加的投保人豁免的保障,是201405元的保额,每年保额递减6945元。

最关键的是定期重疾险意义不大:

投保人豁免其实就是个定期重疾险,而且属于减额型,年龄越大保额越低,这种形态是保险公司最喜欢的,对于消费者来讲是最不划算的方式。我之前反反复复在很多篇文章讲过,不要买定期重疾险,特别是儿童,成人买定期重疾险也只是因为预算少,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与其多花这么多钱去换来了29年的保障,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 ,给自己买终身重疾险的时候,多加点保额。

十几年的过度营销,造就了一个长期骗局——夫妻互保双豁免


三、投保人豁免的其他弊端

1、影响投保人自身的保额上限。假如你看中了某款产品,夫妻二人都要买同一款,希望相互投保,达到夫妻互保双豁免的效果,那么投保人豁免的那部分风险保障也会计入该产品的风险保障上限。也就是如果投保人豁免承担了20万的风险保障,那么你自己的那份保额就要少买20万。

2、很多产品的投保人豁免,只保身故豁免。非常多的重疾险投保人豁免都是如此,投保人只有身故了,才能豁免保费。想要投保人重疾豁免,另外再加第三次钱。


四、写在最后:

其实选择保险的核心思维就是《头盔理论》,没有看过的可以点击了解一下。这里我只简单说几句,这个世界上的保险产品你不可能买全,你要做的是花最少的钱保障到最大的效果,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哪款产品的附加险特别划算,我会提醒你,但是本篇告诉你的是:

所有的重疾险,都不要附加投保人豁免。不过对于其他类型的产品,比如年金险和终身寿险,这种产品的投保人豁免就非常具有意义,并不能用划不划算来衡量了。

十几年的过度营销,造就了一个长期骗局——夫妻互保双豁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