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二战结束,日本为什么没有分裂成“南北日本”?

用户3932592468


因为德国分裂成了“东西德国”。正是由于这样的“前车之鉴”,日本才避免重蹈覆辙。

当然,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是没有资格决定自己命运的,主导日本命运的,终归是战胜国,具体来说就是美国。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正式投降,根据美苏等国早先的约定,德国被美苏英三国分割占领,为照顾躺赢的法国,美英两国各让出部分范围,形成了美苏英法四国分割占领德国的局面,同时同盟国将奥得河以东土地全部夺走,以期彻底消灭纳粹法西斯。

同盟国的做法,对于世界和平而言意义重大,但对于战后秩序的重建则非常被动,尤其是美国。因为美国虽然消灭了法西斯,却培养了苏联并开花结果,形成了和资本主义阵营分庭抗礼的共产主义阵营。

最要命的是,通过分割德国,苏联不仅将冷战对峙线推进到德国,更控制了柏林对占领西柏林的美英法三国形成制约。

正是因为这种极其尴尬的局面,促使美国在其后对日本的总清算中,决心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但是美国先前在亚洲的布局太扯淡了,委员长的南京国民政府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1944年日本法西斯都日薄西山了还遭遇了豫湘桂大溃败,举世哗然,美国更是大失所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罗斯福才在雅尔塔会议上和斯大林密约,以出卖蒙古权益为条件换取苏联在对德作战三个月后对日出兵。

而一旦苏联出兵日本,虽然极大减少了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伤亡,但却会使苏联在日本问题上与美国“平分秋色”,虽然美国不愿意看到,但也只能选择接受。

不过转机总是那么突然,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沙漠中爆炸成功,美国终于掌握了置日本于万劫不复之地的巨大杀器,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对苏联的依赖大大减轻,毕竟不需要苏联出兵,美国也可以用原子弹彻底摧毁日本人的心理防线了。

正是在形势如此明朗的情况下,苏联最终放弃了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左右摇摆的状态,确定了8月9日对日出兵,于是美苏南北并进,开始了对日本势力范围的争夺。

虽然美国综合国力远强于苏联,但此时的苏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加上长期以来日本都将重点放在太平洋,甚至还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将大量关东军抽调到太平洋战场,这无疑导致了苏联的攻势比美军更猛烈且收获更大。

很快,在美国还没有反应过来,苏军已经下班吃饭,等待接收俘虏了。

在苏军迅速推进到朝鲜半岛时,眼看苏军即将夺占朝鲜半岛,美国紧急抛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接受投降的提议,不曾想获得了斯大林的迅速认可。

因为北纬38度线,不止存在于朝鲜半岛,还存在于日本本州岛。而即便能力所限,无法夺占本州岛北部,但吃掉北海道还是要的,这完全可以达到南北撕裂日本的既成事实。

不过美国不想在日本的土地上看到苏联人,而且美国也有这样的能力,因此麦克阿瑟强烈警告苏军不许登陆日本本土,否则后果自负。毕竟苏军可以不听美国话,原子弹也可以不听美国话,所以最终苏军在占领了南千岛群岛后选择班师,而日本也避免了沦为德国一样的悲惨命运。

随后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全面进驻日本,日本沦为美国的附庸。

不过,从今日日本被美国控制得死死的局面来看,很多时候,占领者的攻击扯皮也是自己“突围”的有利时机,可惜日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当然, 在美国不允许苏联登陆日本本土时,也曾有一个所谓的美苏中英分别派军驻扎日本本土的提议,不过前提是美国说了算,这自然不会让他国满意,尤其是苏联,所以这个提议被苏联无情拒绝,当然也就等于放弃了分割占领日本的要求。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战后,德国分为东德西德,朝鲜分为南韩北韩;而日本没有像前面两个国家一样分裂,继续保持了整体。

日本为什么没被分为东西南北日呢?

1、说好四国分区,有人不想来,有人来不了

时间回到1945年,英美苏三巨头,开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眼见胜利就在眼前,和平曙光初现,战胜国紧密且有序的商量着如何处理投降后的日本,对日本的处理打算跟欧洲分区占领一样,最后也决定中英美苏四国分区对日本进行占领。当时划分的区域主要是这样的:苏联占领北海道、美国占领本州、中国占领四国岛、英国占领九州岛。

当时的中国因为内战的爆发,本来要派去日本占领分区的孙立人67师在战争中被重创了,因此本来说好由中国接管的四国岛及东京大阪地区也就不了了之了。

另一个在战争中被重伤的英国,更是不愿派兵去日本。这边国家百废俱兴,建设需要出钱出力,当时的日本基本上也是躺在废墟上的国家,没有什么油水,而且距离英国又远,驻军战略价值不大,且还得劳心劳力提供财力物力。所以这两个国家都是一样的放弃了驻军权。

2、美国:坚决拒绝与苏联分治

按理讲,这时候也就剩美苏两大有能力,有闲心的国家去占领日本了。可是本来说好也是南北分治,由苏联占领北海道岛,可是由于美国先占领了日本,苏联动作稍慢,美国考虑到苏联地理位置上离日本太近,对这个美国在远东的重要据点有着极大威胁,一旦与苏联分治,必将如鲠在喉,于是就毁约拒绝把北海道给苏联。

这时候的苏联表示美国佬翻脸不认人的行为太可耻了,苏联远东军区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派遣一名中将前往东京见麦克阿瑟,麦克阿瑟矢口否认有把北海道交于苏联的命令。苏联甚至发出了战争威胁,但是美国予以强硬的回应。因此,美国在日本的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这么做不单给日本施压,也给了苏联一个警告。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方面权衡利弊,认为强行登陆北海道,有着很大的困难。不仅苏联海军远劣与美国海军,此外占领北海道对苏联实际意义不大,而且还要冒着与美国开战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美国拥有着可怕的原子弹!于是也就默认现状了。

为什么日本没分治,总结原因就是中国在内战,英国在重建,苏联不是不想,但是美国不愿意!


趣野观史


现在的日本实际上已经是“南北日本”了。

二战时期,日本的势力范围比现在大。当时整个千岛群岛、整个朝鲜半岛、南半部的库页岛以及中国的东四省,都归日本所有。

也就是说——当年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所有出海口,是被日本完全堵死的。苏联远东舰队只要开出公海,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要进入日本领海,绕都绕不开。

苏联老毛子是什么尿性,被日本人压缩得这么憋屈,岂能容忍?

所以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分割日本的会议,中国没参加),苏联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将日本在北纬38度线以北的领土划为苏联占领区,以南的区域为英、美占领区。

PS:波茨坦会议有两份占领方案,苏占区的范围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英美中的占领区的范围。美国为了让中国也参与,便把四国岛划分为了中国占领区。

另外,除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海外领地也要被瓜分。其中:

台湾与南沙群岛由中华民国接管,中国东北先由苏联接收,再移交给中华民国;

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朝鲜三八线以北地区、中国东北的关东州,全部由苏联接管;

朝鲜三八线以南地区和南洋厅(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占领区),由美国接管。

看了这份瓜分方案,想必大多数人跟当时人的心理是一样的——苏联占了大便宜啊!

中国14年抗战,最后没捞到多少好处,也就是要回了被日本侵占的领土而已;

美国在太平洋血战三年,死伤极大,也就是捞了半个朝鲜,半个日本而已。(南洋厅主要是公海,美国就是占几个岛而已)

而苏联,当时它没参战,未折一兵一卒,居然就狮子大开口,要了那么大的地盘,它简直赚疯了。

所以,在波茨坦会议开完后,美国总统杜鲁门立即就反悔了。日本四岛他不打算跟苏联对半分了。因为一来,他不想重蹈瓜分德国和奥地利的覆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二来,美国当时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而苏联当时没有这玩意。论动武,杜鲁门丝毫不怵斯大林。



对于杜鲁门翻脸不认人的行为,斯大林当然是有意见的了。

杜鲁门不想给他分地,难道他就不会自己去抢地盘吗?当然是会的了!

所以,尽管美军在苏联进攻关东军之前在广岛投放了原子弹,借机震慑苏联,斯大林还是命令前线苏联不要管美军的恐吓,抢在美军之前发动了“千岛群岛战役”,收复了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并且还占领了日本的北方四岛。

本来苏军还曾想强占北海道。为此,斯大林在北海道方向部署了两个步兵师,一个歼击航空兵师和一个轰炸机师的兵力。不过由于美军先苏联一步入驻北海道,苏军没实力硬钢,占领北海道的计划便告吹了。

事后,斯大林见好就收,没有再在派军入驻日本一事跟杜鲁门较劲,所以苏联最终也没有派军队进入日本本土。美苏南北瓜分日本的势力范围就此定型。


总的来说,如果按照美苏的原计划,半个日本要划给苏联占领。但是由于美国吸取了德国被分区占领的教训,在日本占领的问题上坚决不妥协。苏联方面当时也没实力挑衅美国,因此也就没有插足进入日本本岛。

不过,虽然苏联没进入日本本岛范围,但他依然趁着二战的最后一个月时间,为自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比如苏联拿到了远东出海口,远东地区的攻守形势易形了。比如北方四岛问题到现在都没解决。


Mer86


国运使然啊,日本太幸运了。对比之下中国作为战胜国又何其的不幸和哀伤,不仅没有得到日本一分钱的赔偿送,也由于蒋介石的无能,导致了中国失去了在日本驻军的机会,丧失了“分裂“日本的可能。换来的却是日本至今不肯承认的侵略事实。

由于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盟国希望迅速结束战争十分迫切。而亚洲战场,日本在海外还有大量军队在战斗,占据中国大部分领土。盟军(主要是美国)并没有攻入日本本土。为了让日本尽早投降,扔了两颗原子弹,日本投降盟军、美国“和平“踏上了日本本土,日本丧失了主动权。根据计划,日本本土四岛分别由中,美,苏,英各占一岛。一旦如此。苏联占据的岛屿必然独立。但苏联由于看重欧洲,英国法国有心无力。蒋介石无能。最后只有美国独霸了日本。这样也让日本免于分裂。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也和日本政府彻底倒向美国有一定的关系。英法核心利益在欧洲,对日本兴趣不大,苏联控制北方四岛。不好再伸手,所以只能是美国独占日本。

其中变数最大的就是中国。中国无论站在任何角度在日本驻军都是必须的,如果当时在日本驻军,日本也不至于到现在这样不承认侵略。1945日本刚刚投降,国民党政府已经筹备完毕,国民党陆军第二师(15000人左右)已经准备登陆日本。国民党政府计划将荣誉2师作为派往日本担任占领日本的任务,而且对荣誉2师参与赴日的人员进行了选拔和培训。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全可以承担起这一任务。朱世明中将已经被任命为驻日司令长官,与美国协议已经签署完毕,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国民党将军队调往东北。至此留下千古憾事。当然即便苏联,美国分别占据日本,日本也未必分裂。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日本在二战后没有南北分裂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日本投降之前,并没有哪国军队真正攻入日本的本土,美国因此才有了独占日本的机会!借助绝对的军事、经济实力和原子弹威慑力,成功打消了苏联、中国等战胜国的驻兵日本的企图,没有苏联的进入基本就断绝了日本南北分裂的可能性,而中国的荣誉二师15000余人即便成功抵达日本,也只是进行一段时间的象征性占领,不具备分裂日本的能力,主要看苏联军队的表现。

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之后,美国立刻要求苏联对日作战,并答应了斯大林的一系列领土要求,包括维持蒙古现状、占领旅顺和大连并控制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等等,此外还包括吞并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以及由苏联占领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地区!如果按照这个协议对日本分区占领,肯定会形成日本南北分裂的局面,但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这一切变的不可能。

这个意外就是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而此时苏军还在为攻占我国东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苦战,它在8月18日才跨过鸭绿江进入半岛并由于补给问题陷入停顿,到8月22日才占领旅顺、大连,此后苏军重点向我国腹地发展,到8月28日才占领抚顺,一天后美国占领日本。美军凭借强大的海上、空中运输能力,快速向日本本土投放兵力,赶在苏联之前接管了整个日本,为战后建立统一的日本打下基础,杜绝了日本分裂的可能。



苏军之所以在争夺胜利果实的过程中慢了一步,和它糟糕的后勤条件有很大关系。在波茨坦公告上,苏联并未发表任何意见,为的就是麻痹日军争取向东线转移兵力的时间,斯大林承诺在德国投降3个月后对日作战,按照这个时间表正好在8月8日发起“八月风暴”行动,但苏联没能按计划集结足够的物资和兵力,以至于进攻和接受日军投降的行动有多次停顿,大大耽误了时间。

而且,负责从堪察加半岛和滨海边疆区进攻的部队严重缺乏海空军配合,进攻实力不比守备日军强多少!为了攻占8万日军和600架飞机驻守的千岛群岛,苏军伤亡惨重!在攻击千岛北部占守岛的行动中,苏军遭到8千名守军的顽强抵抗,直到8月23日才完全占领占守岛!此时日本早已投降,可见攻击作战之艰难。

(千岛群岛和库页岛浪费了苏联太多时间,导致进占北海道的目标未能实现,而占领本州岛就更不可能了)

到8月31日苏军才占领整个千岛群岛,此时苏军仍要争取更多果实,随不顾日本在8月15日已经投降的事实,向南千岛群岛继续进攻!直到9月5才勉强攻占南千岛的四个岛,由于美军已经进驻日本,日本也在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协议,苏军不再有向北海道发展战果的机会。一方面是美国不顾波茨坦公告的承诺,坚持独占日本,另一方面是苏联的海上运输能力,不足以支撑庞大占领军的消耗,因此斯大林很识趣的放弃了占领北海道的目标,失去了分裂日本的机会。

总之,由于苏联太慢、美国太横,原计划的分区占领变成了美国一家独占,也就不存在分裂的选项了。


兵器世界



二战中的三大法西斯主义国家中,意大利投降比较早,所以没有分裂的问题,日本也没有分裂,只有德国分裂了。但德国被分解为东西两个部分,是因为德国同时在两个战场和英美与苏联交战,所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席卷而来,惹英美会师柏林城下,英美一方占领了一部分,苏军占领了一部分。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日本为什么没有分裂了。日本二战期间的主要交战对象是中国,美国和英国,但再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就承诺对德国战争结束后,就出兵中国东北,和美军南北两线夹击日本。因此,在苏联对德国的战争结束三个月后,苏联就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


美国之所以提出苏联出兵的要求,是因为美军一直在太平洋上和日军苦战,虽然不断取得升级,但是代价也比较大。所以,美军认为苏联参战有助于尽快击败日本,减少美军的伤亡,尽快结束战争。可以说,这也是美军再欧洲经验的复制粘贴,认为这样可以假手德国,削弱苏联的实力,让美国在战后国际秩序重建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但苏联出兵东北之后,挟战胜德国的余威,以在欧洲战场锤炼出来的苏联军队对付日军,非常轻松。苏联出兵后,一横扫千军之势席卷东北,全歼了日本关东军,接着顺利占领了整个东北亚得大部分日军占领区。苏军进展之顺利大大出乎美军的意料,如果美国再不采取重要措施,东北亚就会完全变成苏联的势力范围。


为此,美国在苏联尚未推进到日本本土的时候,紧急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是抓紧扶持韩国政府,情急之下甚至是从原来的日军伪军中中迅速组建了韩国政府,以对冲苏联在半岛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以迫使日本尽快投降。所以,赶在苏军到达三八线以南之前,日本就已经投降了,由中美英受降。

也就是说,日本保持完整,没被分裂,就和半岛分裂是出于同样的逻辑,完全是美苏双方为了争夺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主导权而在东北亚跑马圈地。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苏联没有进攻日本本土,只是占领了三八线以南。虽然日本没有分裂,但是半岛却分裂了,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萧武


因为除了美国以外,再没有国家派出占领军。

首先要注意的是,德国的分裂是由于战后德国落入了美苏对抗的铁幕之下,两大国经过博弈之后成为东德西德。

在雅尔塔会议上,制定了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占领方案,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别占领。德国分裂后,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三为一,变成了联邦德国。而苏联占领区则成了民主德国,变成了红色阵营的一员。德国的分裂一直伴随冷战的对抗,直到东欧剧变之后,两德才最终统一。

同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则因为美国一家独占,没有分成两半。原本按照协定,是由美、苏、中、英四大国分别占领的方案,最后没有执行。首先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对此事虽然积极,还专门抽调了一支部队进行特训,每一名官兵都相貌堂堂,高大威猛,连以上军官均要学习各类外交礼仪,但后来由于老蒋执意要“安内”,错失了占领日本之机。而英国则是因为经历二战后,实力大减,采取收缩战略而放弃了对日占领。

苏联则是因为美国极力阻挠,使得斯大林没有派兵进入北海道进驻,只是占领了千岛群岛。

正因为中、英、苏各自各的打算,给了美国可乘之机。再加上老蒋在大陆的失败,对美国来说,中国失去了牵制苏联的作用,美国将日本作为亚洲的桥头堡,驻日美军趁机将日本全境占领。之后,美国积极扶持日本重建,给钱、送物资、送订单,扶持日本崛起,还与其签订《美日安保条约》,将日本强行绑入其战车之上。

随着冷战时代的到来,美苏交恶,使得原本雅尔塔会议里通过军事占领肢解日本的计划,彻底落空。这样一来,也就不存在日本南北分治的可能了。


兵说


如果没有原子弹的出现,那么这种可能绝对会成为现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人曾给美国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最开始在1941年的时候,他们趁美国人不防备袭击了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让美国承受到了巨大的损伤。

在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中,虽然他们的武器装备、弹药储量不如美国人,但是凭借着他们那不怕死的冲锋以及防守,他们也仍旧给美国人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而在美国进攻日本本土前夕的一系列战役中,美国人的损伤也特别严重。

比如在冲绳岛战役中美国人的损伤就特别惨重。

那时候,美国人为了登陆冲绳,出动了很多强悍的军舰以及飞机辅助陆军士兵,但也就在那强悍的辅助中,美国士兵的伤亡量竟然仅比日本人少一点,可见日本人在抵抗方面的顽强。

还有硫磺岛战役,在明显有着火力优势的情况下,美国士兵的伤亡量同样非常高,高得让美国人心疼。

瓜分计划

这种种的损伤让美国人清楚认知到了日本的战斗力、认知到了要拿下整个日本所要付出的代价。

连拿下这冲绳岛和硫磺岛都那么费劲,就算不是专业人士也知道美国人用常规手段拿下日本有多么困难。

因此,感觉到棘手的美国人为了减弱风险和降低自身伤亡量,就找上了苏联、法国、英国、民国等国家,计划一起对付那硬骨头一般的日本。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有作出过一个联手出兵、然后瓜分日本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如果他们能联手拿下日本的话,那么日本的北海道和北方的一部分土地就会交由苏联自己占领,而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则由美国人和英国、法国、民国一起占领。

一切,就如同德国战败后对德国的瓜分占领一样。

改变状况的原子弹

不过,德国的境遇并没有在日本身上重新上演,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后来状况改变了,这改变状况的东西就是那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武器:原子弹。

在美国人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后,他们最初想降低风险的想法改变了,他们很清楚原子弹在近现代战争中有着多么恐怖的杀伤力以及威慑力,因此在有着绝对自信的情况下,他们就不再考虑什么伤亡问题,脑海中想着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独自占领日本。

为了能独占日本,他们接下来改变了自己的计划,没等和苏联等国家联手,直接把自己手头上的两颗原子弹给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把这两座城市炸成了两片废墟。

美国人的恐吓

而因为那时候他们手头上没有多余的原子弹了,所以为了防止苏联在自己制造第三、第四颗原子弹的时候出兵到日本本土,他们就对日本打起了心理战,加急印刷近千万张传单洒向日本各处恐吓日本人。

在传单中,他们唬日本人说自己手头上还有着很多原子弹,如果日本不投降,就让日本一座城市、一座城市的人慢慢品尝到原子弹的美好滋味。

正是在他们的一番恐吓下,日本天皇最终才有些惶恐地选择了投降。

而也因为如此,让日本避免了被瓜分成两部分或者五部分的状况。

不得不说,原子弹虽然给他们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害,但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他们。


孤客生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分别在德国、朝鲜和越南扶持了自己的势力进行博弈,导致德国分裂成东德和西德、朝鲜分裂成北朝鲜和南朝鲜、越南分解成为南越和北越。


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没有像德国一样分裂,而是保持为统一国家,麦克阿瑟在这个问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苏联不是不希望将日本分裂成南北两国,美国往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被迫投降,斯大林希望能在日本身上分一杯羹,于派兵夺取日本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


斯大林的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他想和美国共分日本,麦克阿瑟听到苏联占领北方四岛的消息,直接放出了狠话,苏联军队若敢登上日本本土,上一个干一个。

苏联军队在远东部署的兵力不足,且经过二战之后元气大伤,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拥有强大的兵力,美苏若开战,苏联一定会处于下风。斯大林知道麦克阿瑟的表态后,再三权衡,决定放弃分裂日本。

麦克阿瑟进驻日本后,为了避免苏联对日本再节外生枝,他开始对日本国内进行整合,帮助日本改革宪法和其他法律,在日本当起了太上皇,麦克阿瑟不允许其他国家干涉日本。

日本没有分裂成南北两个国家的根本原因是公元5世纪形成了统一国家后,在经历上千年风风雨雨形成了强大的民族认同感。

更多精彩历史内容请点击头像上方关注我!


南国人文历史


德国和日本战后的结果不同,苏联红军首先占领整个柏林,而后盟军瓜分西柏林。

苏联和盟军都占领了柏林,把德国一分为二,都获得了对柏林的统治权。

德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柏林,和自由世界柏林,两下对立起来。

而日本战后结果不一样,日本是美国单独占领,而苏联只占领了北方四岛。美国对日本全权占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中国政府的要求,让苏联出兵解决中国日军,苏联出兵占领东北满洲国地区,进而占领朝鲜,解决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和日军。这时的美国已经牢牢把握住对日本的控制权。进而美国在南朝鲜接受了日军的投降,朝鲜出现苏联和美国南北分立的局面。苏联没有占领日本全境。

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朝鲜半岛出现分裂,而日本没有出现两个政权,朝鲜出现了战后和德国一样一分为二。朝鲜半岛的命运多舛,从日本殖民地变成了德国一样的归属。

美国所有了日本,而世界新的格局又迫使美国不能吞并日本成为美国的一个州,而只能用美国的政治制度来管理日本。把日本作为第三方来抗衡社会主义的扩展,日本成为了美国的前沿战壕。

朝鲜战争,美国就是利用日本的人力物力,把日本作为美军的军事后方,大量的军火,军用物资从日本运输,运输到朝鲜前线,打击社会主义的军事力量。

日本今天的作用更加体现了美国的战后思维。作为挡住社会主义浪潮的防波堤。而成为一条岛链,围堵社会主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