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军队拥有50多万兵力,为何打不过清朝?

新龙祥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很多,但是成功的案例只有两个:秦末的刘邦、元末的朱元璋。他们能成功,有很多共同点。

比如他们都有一支业务水平很高的团队;都有自己稳固的根据地;都有正确的大战略思路;都与地主阶级相互妥协、相互利用,尽可能的团结一切可以笼络的力量

当然了,刘邦和朱元璋能成功,原因肯定不止这几点。不过上面提到的四点,李自成一样都没有


崇祯元年,大明积压了两百年的所有矛盾来了一个总爆发。首先是后金的威胁,搅的崇祯很是头疼。紧接着由于政策失误,导致西北时局大乱。从陕北二王起义开始,整个大明的西北全乱了。不过当时造反的规模虽然很大,但起义军并没有一个造反的核心指导思想。老百姓参加造反,更多的只是为了吃饱饭,不存在推倒大明的想法。因此当官军对起义军进行征剿后,义军内部立马就出现了分裂。

比如有些义军的领袖就被招安了,有些则被官军打死。没被剿灭,也不愿意招安的义军认为不能坐以待毙,应该联合起来。结果义军还没有完成整合,朝廷就行动了。崇祯四年,洪承畴接任三边总督,西北的义军被官军杀的鸡飞狗跳。逼得陕西的义军不得不东渡黄河,在山西寻求发展机会。结果到了山西之后,又被总兵曹文诏率千人关宁铁骑杀的惨败。于是起义军只得逃到河南,然而到了河南也没安心。曹文诏、左良玉等多路明军将义军包围,意图彻底剿灭之。正当明军准备发动总攻时,后金军第二次杀入关内,曹文诏被调到大同抗金,被围的义军从官军的缺口杀出,捡了一条生路。

自此之后,义军改变了作战方法。不再与官军硬拼,而是躲到官府控制比较薄弱的地区,也就是比较偏远的山区寻求发展。



崇祯七年,新任五省总督陈奇瑜继续对义军进行围剿。他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义军。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和李自成等部见明军云集,赶紧开溜,结果误走兴安车箱峡,被官军团团围住。危机时刻,李自成采用顾君恩之计,贿赂陈奇瑜左右人士,向官兵诈降。头脑发昏的陈奇瑜表示同意,便释放了李自成等人,还派了几百名安抚官将农民军遣送回籍。结果等义军走出车厢峡后,立刻杀死身边的安抚官,重新反叛,又是天下大乱。

崇祯九年,陕西巡抚孙传庭在黑水峪大破起义军,生擒高迎祥,对义军的信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崇祯十年,兵部尚书杨嗣昌会兵士万,增饷三百万,以『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方针对义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最后歼灭。此举在二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所部人马被击溃。李自成带着刘宗敏等残部十几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在陕西潼关南原再次遭到洪承畴、孙传庭的袭击,刚刚招募的数万义军被击溃,李自成与其妻女失散,仅率领十八骑突围。

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崇祯十二年之前,李自成的造反毫无亮点。他之所以能叱咤江湖,靠的只是时势,也就是官府腐败,老百姓民不聊生。只要他振臂一呼,大把大把的的老百姓会投身到他的门下。但是能鼓动人心不代表他有管理才能,更不代表他能行军打仗。事实上很多次,李自成都是靠诈降、贿赂才取胜。根本就没有打过硬仗。



崇祯十三年风云突变,由于张献忠复叛,明军的主力被调往四川围剿张献忠,李自成趁机杀入河南。当时河南正逢大旱,而且河南由于有八个藩王,老百姓负担很重。李自成采取抢土豪、分粮食的办法,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口号(迎闯王,不纳粮),收留了数十万的饥民,因此再次咸鱼翻身,拥兵十多万。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克洛阳,杀死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后又攻开封,虽然遭到了明军的顽强抵抗,没有破开封城。但是大败了此前一直打不赢的左良玉部,杀的明军不敢与之正面对抗,因而自信心大涨。

崇祯十五年,势力巨大的李自成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并在一年后击败陕西巡抚孙传庭。自此西北再无明朝官军的势力,李自成成为事实上的西北王。

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封功臣以五等爵。同时更定政权机构,誓师东征北京。

从崇祯十三年到李自成称帝这四年,可以看出李自成还是没有什么亮点

。虽然他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但这并不现实。老百姓如果不纳粮,统治者靠什么维持统治?所以李自成的翻身完全就是时势造英雄,利用了明末社会贫富不均,老百姓生存困哪、一呼百应的现状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文章开头提到的四点:一支忠业务水平很高的团队;稳固的根据地;正确的大战略思路;与地主阶级相互妥协、相互利用的措施。此时的李自成依然是一个都没有

试想一下,一个建立政权的造反者,如果他在建立政权后仍然是一个草台班子政权,那么这个政权能有什么根基可言?




可能有人会说,李自成灭了明朝,这还不能说明李自成很厉害?那就再看一下李自成是怎么进北京,灭掉大明的全过程。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大顺军攻占了山西的宁武关。在攻克宁武之前,大顺军所到之处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明朝山西省的地方官员望风而降。直到打到宁武才碰上了像模像样的抵抗。拿下宁武后,李自成非常郁闷,他对手下道:宁武虽破,受创已深。自此达京,尚有大同兵十万,宣府兵十万,居庸兵二十万,阳和等镇兵合二十万。尽如宁武,讵有孑遗哉!不若回陕休息,另走他途

在拿下宁武前,大顺军一路顺风顺水。但是仅仅是一次小抵抗,就挫败了大顺军的锐气,让李自成很头疼。他不知道之后的宣大精兵还要造成多大的麻烦。进退之间,李自成打起了退堂鼓。不过就在李自成决定撤军的时候,明朝大同总兵姜瓖差人送降表至,愿意投降。李自成都快喜疯了,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于是李自成决定继续前进,打到北京城下。

继续出发后不久,李自成又想退兵了。因为没钱啊!前面说了,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政策,允许老百姓三年不纳粮。而他又没有一支业务水平很高的团队,不能合理的经营自己的根据地。这就导致他的部队为了生存只能靠抢劫度日。当然了,大顺军不抢老百姓,而是抢手握巨大财富的宗藩官员。然而

建立政权之后的李自成开销巨大,不仅要养手下的兵将,还要用真金白银招降各地的明朝守军。光靠抢劫大户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李自成决定东征北京,其实也是为了在山西抢大户找出兵的借口罢了。比如大顺军在占领省府太原后,休整了八天,期间把官库和晋王府的金银财宝搬运一空,极大的缓解了李自成缺钱的压力。

只不过李自成缺钱,崇祯比他更缺钱。李自成后来招降左良玉和吴三桂,开价都是四万两银子。这笔银子李自成可以从官员和藩王的身上抢,拿刀架在脖子上抢;崇祯则只能苦苦哀求官员捐银子,官员们还都故意不捐。手上没有银子,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崇祯皇帝,都没有办法指挥明朝末年的那群近乎于土匪的官军。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大顺军的前锋部队抵达北京西直门。面对这座在大明历史上数度被人进攻、却从来没被攻下的坚城,李自成再次引发了退却之心。他没有信心拿下北京,但又不能空手而回,于是他派人进城与崇祯皇帝谈判。表示只要崇祯答应让他割据西北,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他愿为朝廷内遏群贼,外制辽沈,但不奉召入觐。简而言之就是,给我一个独立藩王的地位,再给我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我就走人。这其实间接也说明了,李自成对自己的武装力量没信心。毕竟之前他打开封,一打就是一年,把黄河扒了也没打下开封城。现在面对的北京可比开封坚固多了,如果到时候顿兵城下,四周明军勤王之师云集,岂不是进退两难?

但是,特等奖又再次砸到了李自成头上。崇祯因为缺钱,导致左良玉、吴三桂等人对勤王之事拖拖拉拉,北京城内的投降派坐不住了,主动打开了城门放大顺军进城。李自成再次不战而得北京……

此后的事情很多人都清楚,李自成进驻北京之后,首先派人去招降吴三桂,因为他也知道满洲兵的厉害,绝不能放满洲人入关。但是后来跟吴三桂的谈判搞崩了,双方爆发了著名的一片石大战。吴三桂军五万,李自成军大约六万多。双方大战一天,突然传出吴三桂降清,满洲兵入关的消息。李自成不得不退兵,回到北京下令杀吴三桂全家三十余口。又在牛金星等的策划下,在紫禁城武英殿即皇帝位。

从李自成继位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打死了一千多明朝官员,搜刮了七千万两白银。这些都是当年崇祯求着官员捐,可是官员就是死活不捐的银子。然后李自成就退出了北京城,转到山西进行防御。他这一走,河南和山东的大顺文官算是倒了大霉。被投降的明朝官员纷纷杀掉泄愤,造成了山东、河南长达三个月的权力真空期。(南明当时也没有北上收复失地)

备注:李自成进北京后烧杀劫掠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他确实是烧了紫禁城和一些建筑,但是大顺军并没有对老百姓进行劫掠,抄家对象仅限于官员宗室和富户。毕竟普通老百姓穷的叮当响,哪有可抢的?



明朝是腐朽之极,大顺是草台班子,当时清朝在干什么呢?当听说李自成东征后,清朝立刻做出了整军备战的装备。据朝鲜国使臣郑太和的记载,多尔衮下令,关外所有七十以下,十岁以上的男丁全部进入备战状态。多尔衮甚至认为,这是大清入关的唯一机会,成不成功就在此一举!

顷日九王闻中国本坐空虚,数日之内,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成败之判,在此一举。

之后在范文程等人的建议下,清朝以『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为口号,对关内汉人进行政治攻心战。把大明的覆灭怪在李自成头上,表明清朝是替明报仇。因此招揽了大量与大顺有仇的前明官员和士绅富户降清,比如吴三桂。

等到清兵正式入关后,大顺军面对的就不单独是清兵了,而是清兵加明朝降兵。李自成本来就没有打过什么硬仗,与他作战的都是二流明军。并且他还一直打败仗,是靠着流窜、贿赂和诈降等手段游走在明朝官军之间才多次死里逃生。现在与他作战的不接受贿赂的满洲八旗兵,不接受投降的吴三桂、与他有死仇的明朝士绅阶层。而且

满洲人也不是崇祯皇帝,前明的那一套权贵特权在清朝身上不管用。清军手里捏着大把的银子,根本不愁没有卖命者。如此一来,李自成要是不被清朝打成屎渣子,就是见了鬼了。



总的来说,李自成属于典型的来的快,死的也快的风云人物。

首先,他的硬实力不够强。在崇祯十三年咸鱼翻身之前,他根本就没有亮点。翻身之后也是借大势所趋,飞速发展。唯二值得称道的胜仗只有河南四战四捷、潼关大败孙传庭。但这几场战役也都有运气成分,而且与他交战的明军早已经是离心离德,不想为明朝卖命。这种实战训练出来的大顺军,哪里是如同天顶星人一般的八旗兵的对手?

第二,文武大臣水平不行。当年的刘邦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朱元璋文有李善长、刘伯温,武有徐达、常遇春等。这都是中国历史上顶了天的文武之才,即使是当时的清朝也是文武人才一抓一大把。反观李自成手下都是什么人?谋臣是牛金星、宋献策之流,跟同代的清军智囊范文程相比就是渣渣。在大顺军在进京之前,大战略和政策都是差强人意,只是碰到了腐朽的明朝,靠着比烂才胜出一筹。进京之后的决策,堪称是遭难级的。失误频现,其中的文官谋臣,难辞其咎。至于武将,都是渣渣,不提也罢。

第三,战略规划水平不行。清军入关后,战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统一中原,成为中国的统治者。李自成呢?早期流窜成性,养成了流窜作战的习惯。一片石战败后选择放弃北京,这可以理解,毕竟大顺军的兵力不足,没必须在北京死磕。然而后来清兵南下之后,西安、襄荆居然也是战略放弃,而不是决意死守,这就让人吐血了!估计在李自成的思维里,他已经流窜作战十几年了,养成了不在一座城上吊死的习惯。攻不下就走,守不住就走,百试不爽的办法。但是这种流动作战的思维适对付明朝有效,对付清朝无效。因为八旗兵也是抢劫成性,杀起人来比所有人都狠!想跑?根据地都没有了还能往哪跑?

第四,李自成的仇敌太多。顾诚先生在他的著作《南明史》中有一种观点。他认为李自成大顺政权之所以溃败的太快,是因为李自成的政策有问题,他在获得执政权后,继续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引起士绅的强烈不满。加之军事部署严重失误,导致满洲贵族与汉族官绅勾结在一起,构成了对大顺军的压倒优势。这说明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的目光浅短,骄傲轻敌。不败才有鬼了!并且同为起义军出身的张献忠跟李自成也合不来。清军攻关中时,张献忠不仅不帮忙,反而还趁火打劫,搅的李自成两面作战,压力巨大。

总结:李自成就是典型的来的快,死的也快的人。他在一片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夺取江山,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对于随着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而必然出现的满洲贵族的武装干涉,缺乏清醒的估计。而满清对李自成则是早有消灭其的预谋,当以吴三桂为首在汉族官绅与满清勾结后,李自成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说说李自成的兵力。史料中一般说李自成东征兵力为五十万人,但号称一般都是吹牛的说法。实际上从西安出来的大顺军很可能只有不到十万。《明季北略》中说,李自成派刘宗敏作为先锋过河兵力是两万。刘宗敏在东征檄文中说:特遣本首于本月二十日,自长安领大兵五十万,分路进征为前锋;我主亲提兵百万于后。照此二比一的比例,李自成的主力也就四五万人。如果加上南线刘芳亮的偏师,不到十万人是合理的估计。因为后来李自成亲征山海关时,所率之军也就是六万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进入京城的嫡系农民军也就是这个数而已。五十万有点过于扯蛋,就像说左良玉有五十万人一样,其实真正能打的也就几万人,其余都是军人家属。


Mer86


简而言之,几方面李自成都没做好,失败是必然的。

  1. 首先当然是军队

李自成的军队组成非常复杂,他的核心力量主要是他的西征军老西营,然后是陆续收编的各种农民军部队如袁时中小袁营的部队等,而最主要的部分其实是陆续收编的投降的明军。

其中投降李自成的明军大都是明的二三流部队,而且基本上都是饿晕了的军队。当时的明朝廷受困于财政危机,明宗室消耗了大量的财政资源,而关外又在和八旗恶战,崇祯这时候是真正的捉襟见肘,拖欠军饷更成了家常便饭。

当时候的明军已经完全没有斗志,导致李自成的军队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越滚越大,据说最高达到百万之多。

但其实就是乌合之众。而且由于李自成的进展太快,他完全没有时间去完成整合。

这就牵扯除了第二个问题:

2.财政

财政这是第二个要了李自成命的问题。

“闯王来了不纳粮”,李自成还是基本上遵守了这个承诺的。

早期李自成军队规模还不大的时候,可以依靠抢劫官府和明的王爷过日子,比如李自成攻破洛阳之后,从福王朱常询那里抢到的白银据说达到百万之多。这些银子足够维持早期规模还不大的李自成军队的花销。

但等到大批流民和投降的明军加入李自成的军队以后,这么多张口嗷嗷待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李自成开始品尝到崇祯帝的苦恼,到哪弄钱。

“不纳粮”的口号暂时不能破,那就只能盯住地主老财。除了抢劫杀戮明宗室,李自成加大了抢劫官府、乡绅的力度。

偶一为之也未尝不可,但要命的是,李自成把这种抢劫维持军队开销的办法当成了常态。

这造成了第三个危机:

3.乡绅士人

其实也就是官僚和读书人以及乡间贤达。

这个也是非常要命的。

因为靠抢始终不是长久之计。朱元璋的“广积粮”,需要与民休息,恢复地方秩序,这需要一批官僚。

而李自成的抢劫完全破坏了他与乡绅士人的关系。没有这些人的支持,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

而没有这些人的支持,也就无法完成第四项任务:

4.基地

一直以来,都说李自成是流寇状态,这话没错。

刘邦能够上位,是因为有萧何为他维持关中和巴蜀这个后勤基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粮饷;朱元璋能够高筑墙、广积粮,是因为有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为他经营江浙这篇富庶的地方。但李自成已经得罪了整个官僚和读书人系统

,他根本不可能建起一套有效的官僚系统。

你不可能靠一帮丘八建起这套系统来维持地方政权的。

军队、财政、官僚系统和坚固的基地都没有,李自成要能长久维持才叫奇怪呢。

而且李自成的军队内部也是一团乱麻,他对付内部的竞争对手如“曹操”罗汝才、袁时中等人,都是靠“杀”解决问题的。这使得罗汝才袁时中等人的部队根本就与李自成离心离德,顺的时候还好,一旦遇到问题,立刻就会崩溃。

至于后来李自成在北京城搞得那次“名垂史册”的“助饷”,将京城的无数达官显贵抓起来的“助饷”行动,则是李自成财政危机的高潮。并不完全是李自成的军队军纪散乱,也不完全是因为“贪”,因为李自成欠饷的程度可能也就比崇祯好一点而已。

5.低估了八旗和关宁铁骑的威力

打惯了战斗力低下、为欠饷所苦的关内二三流明军的李自成,遇到明军精锐关宁铁骑、正在战斗力巅峰的八旗军队,显然是慌了手脚。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哪是关内那些弱鸡能比的?

而且在撤退时也缺乏策略,直接跑回陕西,从北京到陕西中间的陕西、河北等地全交给了投降的明军和罗汝才等人的部队。

这些军队尤其是原来的明军,本来在李自成军中就受到歧视,李自成一败,干脆就直接降了老上司老伙计,比如吴三桂、洪承畴等人。他们一降,等于李自成唯一可能能依靠一下的陕西,就彻底城门洞开。这下李自成真的是输了个稀里哗啦,一江春水向东流,落花流水春去也,只剩个梦一场。


江上一峰青


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王朝灭亡。

进北京之后,李自成犯了一个错误。他派将士满城强行查抄明朝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家产,有的直接杀头。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家也被查抄,父亲吴襄和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了起来。这直接逼反了吴三桂。他自知不是义军对手,便写信给关外的清军,请求他们援助。清朝辅政的多尔衮答应了吴三桂,带了十几万清军来到山海关。

李自成得之吴三桂反,亲率二十万大军,赶赴山海关。初战时,清军先埋伏起来。只是吴三桂军与李自成军交战。交战正激烈时,海边刮来狂风,尘土飞扬,天昏地暗。多尔衮指挥清军趁势冲杀出来。义军遭此劲旅冲杀,一下子乱了阵脚。李自成只好下令撤退。退出北京,退向西安。

第二年,清军进攻,义军败走湖北,遭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战死。

李自成虽骁勇善见,但缺乏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又斩杀了文武双全的大将李岩,入北平未及时设备安民,这些是他失败的原因。

欢迎点评。


WM晓奇


第一,军心方面,李自成威望不高,他以种种不耻的手段杀掉其他起义军首领,吞并别人的队伍,军心不稳。

第二,民心方面,李自成欺骗手段说闯王来了不纳粮,然后说大军过处三年不纳,拷掠地主富户不算还杀害他们,地主阶级往往是最有话语权的读书人,李自成杀人越货名声败坏。

第三,战斗力方面,李自成军队成分复杂,裹挟百姓,建立所谓健妇营童子军,战斗力可想而知。

第四,军粮供给,我们都知道明朝末年普遍大饥荒,军粮供给一直都是大问题,李自成解决方法简单粗暴吃大户,所谓的打粮队血腥无比,根本没有屯军建立根据地。他打江山这么做没问题,坐江山还拷掠富户就很成问题了


咆哮万里扑龙门


50万兵己不是曾经的那50万为生而战的农民军了,因为他们进京后几十天变成了一支贪婪,自私,与强盗完全一样的乌合之众,当时的李岩绝对是和元未的刘伯温一样的雄才,可是跟到的是李自成这种小人,以及李自成领导下的50万乌合之众怎么可以对抗一支组织严明的清军,冷兵器年代军队的战斗力完全来自于严格的组织,组织让军队的力量无比强大,而乌合之众人数再多也只是散沙一盘,不堪一击。


悲伤雄鹰


李自成的军队。来自农民起义,聚集在一起的军队。随打随招收兵员,也无时间训练,军事素质比不上训练有素的清军。而清军是个战争民族,能入侵中原,必定有强硬军事力量。所以李自成仓促建立起来的军队,是打过清朝的原因。


奇俠7688


五十万?四十万拿着锄头的农民吧,经历过几次大战?剩下十万拿着二手兵器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生锈的,就这战斗力吴三桂只要有五万骑兵来几次冲锋,打得他们找不着北?


liangzhi良知


一个政权的稳固强大,兵力的多少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政治是否开明,财力是否充裕,后勤保障是否到位,兵器装备,战马是否领先,再就是将领的素质,兵员的素质!综合下来,李自成除了人多,其他哪方面能与满清比!


封弦


你说少了,是500万兵力


神峰无敌


问这个问题还不如问共产党和李自成都是农民军,为什么共产党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