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第一任寧古塔將軍是誰?流放寧古塔是否跟此人有關?

第二層皮


寧古塔,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清朝著名的流放之地,滿清始祖的發祥地,更是當時居中扼要的北國重鎮。愛新覺羅的先輩們就曾世居於此,努爾哈赤建立金國之前就打下這裡,鎮守寧古塔是昂邦章京,為駐防八旗最高長官,清軍入關後,寧古塔成了清朝重要的流放地,康熙以後正式改名為寧古塔將軍,正一品將軍。

額亦都的後人至今生活在這裡,並有額亦都的傳說,圖為英額門鎮幸福村的雙榆樹,當年額亦都殺死仇人後逃跑,在此拴馬休息,樹根部有馬踢咬痕跡。

滿清第一任寧古塔將軍,據《清太祖實錄》記載,名叫額亦都,鑲黃旗,鈕祜祿氏,小時候父母雙亡,由姑母養大,19歲時和努爾哈赤相識,努爾哈赤13副鎧甲起兵時,額亦都是其中之一,這夥人在建州霍霍時,額亦都首當其衝,巴爾達之戰、古勒山大戰等,額亦都都奮勇殺敵,立下大功,獲巴圖魯稱號。

陳嘉猷,有記載的第一位寧古塔流人,也是第一位漢人,他本是吏部給事中,因陷入地方大員之爭,成了炮灰,流放寧古塔後,被寧古塔將軍巴海聘為家庭教師,生活不算差。

公元1607年,也就是萬曆35年,努爾哈赤令額亦都率軍東征,一路披襟斬棘,征服黑龍江下游、烏蘇里江各部,1610年額亦都征服寧古塔,以此為基地,當時還沒建起寧古塔城,額亦都以龍頭山為戍守要地,築起城池,也就是第一代寧古塔城,之後開始招撫周邊女真各部,額亦都官至後金佐理五大臣之一,授子爵,1621年病逝,清廷追封為宏毅公,配祀太廟,順治親寫碑文,他有個兒子遏必隆,當年康熙登基的輔政大臣。

巴海,父親為沙爾虎達,父子二人鎮守寧古塔30年。

這裡有個問題需要講清楚,《寧古塔新志》等書將第一任寧古塔將軍認為是巴海,個人覺得有些不妥,寧古塔將軍是個正一品武職,以前叫昂邦章京,額亦都是第一代昂邦章京,巴海是第四代昂邦章京,康熙元年把昂邦章京改為了寧古塔將軍,所以巴海成了改名後第一任,巴海在任時修了第二代寧古塔城,並開發邊疆,當時人煙稀少,為了戍邊守土的需要,從順治開始,逐漸有關內漢人流放於此墾荒落戶,漸漸成了流放之地。


圖文繪歷史


“榮耀歷史”用心為你解答歷史


看過清宮劇的人對“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終生不得入關”肯定非常熟悉,那麼寧古塔到底是在哪兒?是不是一座塔?披甲人又是誰?是當時的野人嗎?

1、寧古塔非塔

先來看看寧古塔的具體位置:

可以看出,寧古塔位於現在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附近。這塊區域就是曾經女真活躍區域,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龍興之地。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曾經在此駐兵,寧古塔成為後金北側重鎮,清朝入主中原後,也一直在寧古塔設有駐軍,駐軍首領就是寧古塔將軍,正一品,是清朝關外三大將軍之一!

寧古塔是滿語音譯過來的,在滿語裡面意思是“六個”,傳說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的六個兒子曾經在這裡生活,“六”在滿語中發音為“寧古”,“個”的發音為“臺”後來延伸為“塔”,所以寧古塔和塔沒有任何關係。

為什麼寧古塔會成為清朝流放之地呢?很簡單,因為它離北京遠,又處於極寒之地,與中原大地的花花世界相比,簡直就是地獄般的存在,那時候可沒有暖氣供應。

2、披甲人是什麼人

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實現“以旗統軍,以旗統民”,每一個女真人都歸屬於一旗,平時耕地,戰時提刀上馬,類似於唐朝的府兵制。

在每一旗都有三種身份,分為旗人、披甲人和阿哈。旗人就是女真人,地位最高,阿哈則是奴隸,在後金時期多為漢人、朝鮮人,而披甲人則是降卒,他們的作用就是在打仗的時候負責衝鋒陷陣,地位高於阿哈。

但是好多流人並不是真正去做奴隸,比如說有些官員被流放,有知識的人在寧古塔地區都是稀缺資源,這些人會被寧古塔將軍請回去做“家庭教師”之類,有的甚至做幕僚,反正天高皇帝遠,誰知道流人到底是怎麼處理的。

3、寧古塔將軍的變遷

從努爾哈赤以來,整個清朝一直在寧古塔地區有駐軍,駐軍的最高統帥名稱不同時期也有變化。

在順治十年之前,無具體名稱,統稱為駐守將軍;

順治十年,設立昂邦章京,滿語意思為總管,開始有明確的官職;

康熙繼位之後,將寧古塔昂邦章京改稱為寧古塔將軍,與奉天將軍、黑龍江將軍並稱關外三大將軍,位高權重;

乾隆年間,將寧古塔將軍改為吉林將軍,職等由正一品將為從一品,鎮守區域如下圖:

第一任寧古塔駐守將軍,應該是努爾哈赤的親密戰友鈕鈷祿·額亦都,他跟隨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奉命鎮撫那木都魯、綏分、寧古塔、尼瑪察等地。

第一任寧古塔昂邦章京是瓜爾佳·沙爾虎達,也是世代跟隨努爾哈赤打天下,在任期間曾擊退俄羅斯人對東北的侵犯,病死在任上。

第一任寧古塔將軍是瓜爾佳·巴海,他是沙爾虎達的兒子,子承父志,抵禦俄羅斯人的侵犯,在與俄羅斯交戰時,雖然獲得了最終勝利,但是也損失了5艘戰船,而巴海只報戰功,對損失隱瞞,不久被查出革職。

第一任吉林將軍是完顏博第,是蒙古人,一開始在雍正年間任寧古塔將軍,後調任奉天將軍、黑龍江將軍,不久回調為吉林將軍。


榮耀歷史


寧古塔在何方?

寧古塔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與駐地,同時也是盛京(今瀋陽)以北的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為清代的三邊之首,其餘的為三姓和琿春。



有新舊兩個城池,清太祖努爾哈赤於公元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時,曾在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屯兵是為舊城。康熙五年築新城於黑龍江省寧安市。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設置昂邦章京(總管)長期鎮守,每年六月去庫頁島收牧民的貂皮進貢皇室。後來由於沙俄的大舉東擴,與大清摩擦不斷互有勝負。康熙十五年讓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烏拉,副都統繼續留守寧古塔,這種局面持續到光緒33年才被裁撤!

寧古塔為古地名,在滿語數字六發音寧古,個發音為塔。所以滿族人說6個則發音為寧古塔。有古籍為證《寧古塔紀略》“相傳昔有兄弟六個各佔一方,滿洲稱六為寧古,個為塔,其言寧古塔,猶言六個也。”

第一任為何人?

都曉得虎毒不食子,可寧古塔的首任官員,將此話揉碎了丟在地上。額亦都的次子名為達啟,從小喜歡武術被太祖養育在宮中,稍大後娶了太祖的女兒。由此脾性大變而驕橫無禮,連太祖的兒子他都頤指氣使,將尊卑觀念拋在了九霄雲外,額亦都聽說後睡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一日在家庭宴會上,酒過三巡之後命衛士捉拿達啟,其他人都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目瞪口呆,額亦都拔出隨身佩劍:“古有虎毒不食子的至理名言,可如今達啟欺上瞞下,為家族長遠考慮,必須將他除掉,這樣才能躲避災禍。”隨後將達啟引入臥室,用棉被捂住口鼻而亡。第二日額亦都前往宮中向太祖請罪,詳細聽說事情後悵然許久才,才說額亦都真國士也,吾輩皆不如!



不僅如此,額亦都很早就跟隨了太祖,那時候太祖還很人微言輕,因為額亦都的存在才避免受人欺負。為此額亦都的姑姑要他另謀出路,可額亦都與太祖形影不離,與太祖一步一步打下了江山!為鈕枯祿氏光耀了明媚,為長白山留下了佳話,更為遏必隆樹立了榜樣!最後成為後金的開國五大臣!

流放之地何來?

雖然寧古塔為苦寒之地,卻也是清朝的龍興之地。必須要有人去戍守和開墾,而一般的漢人與滿人都不願意去。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地廣人稀的局面。就會給沙俄以可趁之機,為了解決上面的問題,頗讓統治者大費苦心!



反觀朝中那些獲罪的官員,一刀殺了豈不便宜了他們,把他們送到寧古塔去效力,既保全了統治者的好生之德,也讓獲罪官員有了念想,更讓龍興之地有了騰飛的希望,何樂而不為?


惜緣小歷史


寧古塔將軍職務的前身是寧古塔昂邦章京(總兵),與盛京昂邦章京同為鎮守清朝龍興之地的最高官員之一。


“寧古塔昂邦章京”之職初設於清順治十年,寧古塔的範圍大概包括今天的吉林和黑龍江兩省。

康熙元年改稱“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簡稱“寧古塔將軍”。到了乾隆二十三年,又下詔改“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一職為“鎮守吉林等處地方將軍”,簡稱“吉林將軍”。

初任寧古塔將軍為滿族人巴海,滿洲鑲藍旗人。巴海文武雙全,不僅是鎮守一方的大將軍,他還是順治九年科考滿洲榜的殿試探花。 巴海的父親是清朝寧古塔昂邦章京沙爾虎達,他們父子二人在鎮守寧古塔期間對清初反擊沙俄對黑龍江地區的侵略、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了抗擊沙俄侵略,巴海一方面加強對寧古塔地區少數民族的管理,加強民族團增強東北的防衛力量,另一方面又積極操練軍隊,整軍備戰,抗擊沙俄侵略。康熙十五年,寧古塔將軍調防吉林後,他就上奏朝廷調派漢人工匠入關建造戰艦,興建水師,在一年內就建造了戰艦40餘艘,為雅克薩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清朝將犯人流放寧古塔跟巴海沒有關係。將犯人流放寧古塔貫穿清朝始終,自清朝入關始就開始將犯人流放至此。

關外作為清王朝的龍興之地,在清廷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在滿清入關後,關外滿族大量遷入關內,造成關外龍興之地人口告急。東北地區人口本來就少,一下子都遷過去了誰來守衛祖宗的龍興之地?東北地區除了滿族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一旦沒有人來守衛,這些少數民族突然造反怎麼辦? 此外,寧古塔雖然是龍興之地,但終究屬於苦寒之地,讓不習慣這種氣候的人去寧古塔也是一種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青悠論史


寧古塔將軍其實就是東北三大將軍之一吉林將軍的前身。

寧古塔將軍職務設立於康熙年間,這個職務在剛開始時轄制的範圍非常廣大,除了現如今的大部分吉林地區之外,其職權範圍還包括了黑龍江地區的一部分以及現如今俄羅斯外興安嶺到鄂霍次克海附近的一大塊範圍。


他所統轄的那諾大範圍,都可以被稱之為寧古塔。

當然,寧古塔還有一個更為確切的範圍,那就是曾經寧古塔地區的治所寧古塔城,在很多時候,人們說的寧古塔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而這座城雖然現在已經消散在了歷史之中,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座城大概位於現如今的黑龍江海寧市附近。

第一任寧古塔將軍

而要了解第一任寧古塔將軍,我們還得說到康熙時期的巴海。

巴海是清朝滿洲鑲藍旗人,他的出身很不一般,父親是清朝曾經的寧古塔地區首領沙爾虎達(相當於寧古塔將軍、只是名稱不同),他父親的身份給他帶來了很多的好處,他後來之所以能成為第一任寧古塔將軍,跟他的父親有著莫大的關係。


因為他父親在寧古塔地區極有威望,所以在他父親死後,順治皇帝就讓他世襲了他父親的位置、成為了寧古塔地區的首領。

從那個時候起,其實他就已經擁有了寧古塔將軍的職權,只不過由於當時他的職務還沒改為寧古塔將軍,因此他一直等到了康熙皇帝把他的職務改為寧古塔將軍,才成為了第一任寧古塔將軍。






清朝發配犯人到寧古塔的原因

至於要說流放寧古塔的狀況是否跟巴海有關,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這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寧古塔流放是清朝歷史中除了死刑之外最嚴峻的一種懲罰,在相關人員犯下錯誤之後,如果皇帝不想奪取其性命、但又想讓其承受足夠的懲罰,那麼皇帝就會把那些人發配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

給披甲人為奴,其實才是清朝把犯人流放到寧古塔的重點。

而所謂披甲人就是投靠了清朝的明朝降兵降將,他們在投靠了清朝之後,分別被安排到了清朝的邊疆各地、幫助清朝安穩起了邊疆的局勢。

因為古代的邊疆荒無人煙、遠不如內地繁華,所以為了安撫那些披甲人們的心理情緒,朝廷就特意把一些犯下大錯的人給安排到邊疆做起了這些披甲人的奴隸。

寧古塔作為有著不少披甲人駐紮的邊疆重地,自然也被髮配來了不少流放犯人。

寧古塔的可怕之處

而對於那個時期的人們來說,寧古塔是所有被髮配地區中最可怕的一個地方。

除了成為奴隸的屈辱之外,還有幾個方面讓人們對寧古塔保持著深沉的恐懼。

比如路途的遙遠、氣候的寒冷、野獸的縱橫,都是人們恐懼寧古塔的原因。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路途、氣候方面的問題,在那個沒有現代交通工具、沒有暖氣的時代,人們想要前往極寒的寧古塔並在當地定居下來,其中所會遭遇到的痛苦我們很難以想象。


孤客生


寧古塔有多可怕?古代犯人寧願死,也不願去的鬼地方。

有去無回,出了名的“魔鬼之地”。作為一個骨灰級歷史控,峰子哥來聊聊清朝史上最魔性的地方——寧古塔。

寧古塔的玄妙之處,在於寧古塔雖叫塔,卻不是塔,也沒有塔,沒有像雷峰塔鎮壓白蛇那樣的悽美傳說,只有令無數犯人談之色變的恐懼感!

寧古塔,最早見於《清太祖實錄》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上命巴圖魯額亦都率兵千人,往東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魯、綏芬、寧古塔……”

明朝最後一任兵部尚書張縉彥,於1661年被流放寧古塔。

寧古塔,這個魔性十足的地方,其恐懼之名,在滿清時期步入巔峰。

在清宮劇中,經常會看到一個類似情節:大臣犯法,或惹怒皇帝,皇帝下旨將罪臣及家眷發配流放,給披甲人為奴。而這個流放的地點,正是“死亡之地”寧古塔。

罪臣們一旦聽說將被流放到這裡,無不魂飛魄散,頭皮發麻,光“寧古塔”這三個字,都足以令很多人膽裂。

很多罪員寧願去死,有的寧願自盡於獄中,也不願去那個鬼地方。

寧古塔不是塔,連個塔影兒都沒有,它是一個地名。

寧古塔(滿語:ᠨᡳᠩᡤᡠᡨᠠ,轉寫:ningguta),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範圍,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滿清設在盛京(瀋陽)以北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為清代吉林三邊之首(寧古塔、三姓、琿春)。(後來其轄域縮小,有舊城遺址。)

寧古塔,源自寧古臺,意思是“六個”,本來並無異議,但後來竟與清太祖的“六祖”聯繫起來。相傳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曾祖父福滿所生的六個兒子曾居此地,故稱其地為寧古塔貝勒,簡稱寧古塔。

清人稱其:“南瞻長白,北繞龍江,允邊城之雄區,壯金湯之帝裡。”

《寧古塔記略》載:相傳兄弟六人,佔據此地,滿語稱“六”為“寧古”,稱“個”為“塔”,故名“寧古塔”。它是東北邊塞的一個重鎮,它是滿清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後來移駐吉林烏拉,它是滿清專門流放罪犯的場所。

寧古塔,與今天不同的是,清朝的時候,這裡尚屬“苦寒之地”,地廣人稀,大多為駐軍,生存條件非常惡劣。

當時中原地區的很多犯人,被髮配到這裡時,水土不服,吃不飽,穿不暖,日日飽受折磨,不堪其苦,加之肉體摧殘,精神絕望,很快死翹翹了。

清軍入關後,寧古塔作為管轄三省的軍事重鎮,設立“寧古塔將軍”一職(相當於現代的大軍區),主要任務是防衛邊境。

寧古塔將軍駐地雖移走,但寧古塔位置仍至關重要,它是滿清控制黑龍江流域的重要戰略要地,不但管轄和保衛著整個黑龍江流域,還負責向流域內的居民收取貢賦。

那裡地廣人少,但有大量的滿清駐軍,即披甲人。滿清將那些犯官及其家屬流放到寧古塔,分配給披甲人為奴,服苦役。

寧古塔,地處中國東北地區的北邊,天氣極為寒冷,最典型的“撒水成冰”,在今天這裡零下二十幾度很常見。

然而,清朝時期的東北,比今天更寒冷。因為當時正處小冰川期,不像今天全球在變暖。發配路途遙遠,沒有禦寒衣物,很多犯人,走不到寧古塔,小命就丟半道上了。

被髮配到寧古塔的犯人,每天都幹很多重苦力活,時常還有皮鞭加身,而且除了冬天,基本全年無休。

然而最難熬的就是冬天了,天氣嚴寒,缺衣少食,住宿簡陋,生病得不到醫治,那些養尊處優慣了的犯罪官員及家眷們,哪裡能受得了這份苦。

勞累、飢餓、寒冷、住草棚.....這些都成為他們的催命符,沒有幾個能熬得住的。

有權有勢、生活優渥的大臣,昨天還在翻雲覆雨,不料一夜之間,滿門鉅變,從天上掉到地上,官員及如花美眷,統統被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冰寒之地。

男人給披甲人為奴,沒有尊嚴沒有地位,像牲口一樣,女人則充作官妓供披甲人淫樂。(關注“峰子奇觀”,以後有趣歷史隨時推送!)

因寧古塔遠離中原,當時地廣人少,生存條件惡劣,集市貿易不發達,妓院更是鮮有。

清朝為安撫軍心,振作邊關士氣,特地開設了官妓和軍妓,專供邊塞將官們解決生理需求。

當時由於沒有人願意去那個地方,甚至連妓院都願意去,清王朝只好將犯官的家眷妻女,收入官妓籍,發配寧古塔。

其實發配到這裡的女人,比男人更慘。

很多如花似玉的官眷夫人、官家千金、丫環,發配到這裡時,面對如狼似虎、粗魯野蠻的大兵,可想而知,簡直生不如死,很多女人不堪其辱,很快香消玉殞。

有些正值花樣芳齡的官家小姐,剛到含苞待放的年紀,還不諳世事,遇到鬍子拉碴的老兵痞,嚇得花容失色,卻又無法掙脫命運。

古代女人把“貞操、貞潔”看得重如性命,女人失貞不僅被家族唾棄,死後也不能葬入祖墳,成為孤魂野鬼,孩子也會因這樣的母親而一生蒙羞,甚至對後人官聲和仕途都有影響。

因此,這就導致大部分女人,寧可死也不願意受辱,或者受辱之後,選擇自盡。

其實,當時犯人一旦來到寧古塔這個鬼地方,已經不能算是個“人”了,尊嚴喪盡,生不如死,一直耗到你油盡燈枯,精神和肉體上持久飽受雙重摺磨。

想翻身幾無可能,那種心理上的落差,那種尊嚴感被唾棄造成的威懾,才是無數犯人畏懼被髮配到寧古塔的重要原因。

總結一下,古時寧古塔的可怕之處,一是氣候和生存條件惡劣;二是飽受肉體、精神雙重摺磨;三是一眼望到頭的未來,翻身無望,心死絕望。

最後,峰子哥想說一句話:最大的恐懼,不是來自肉體的摧殘,而是來自精神深處的膽顫。

就像砍頭,恐懼的不是刀,也不是頭,更不是砍,而是未砍又將要砍下的那一刻。而到了變態的寧古塔,犯人每天隨時都可能面臨著死亡。豈能不怕啊!


神奇寶寶


“流放寧古塔”是電視劇,清宮廷劇,使用的人間地獄。但是也沒什麼特殊的,水滸傳發配林沖到滄州,河北省滄州,再北的燕雲十六州已經被遼國佔領,這就是宋朝最北的地域。雖然叫寧古塔將軍,寧古塔不是人,是順治、康熙前期最北省會所在地,管轄東北吉林、黑龍江,以及現在被俄羅斯廣大地區。流放寧古塔就是發配到最北地域,罪人首先要到達寧古塔省會所在地,再安置在不同的居民點。寧古塔將軍分別是沙爾虎達和巴海父子,巴海是順治九年科考滿洲榜的殿試探花,先是駐京大學士,後因其父去世,他去繼承其職務。康熙中期因為俄羅斯入侵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建立堡壘,薩布素將軍,巴海的副手,率軍拔除雅克薩,最終與俄羅斯簽訂尼布楚條約,為了更有效統治這廣大地域,把原寧古塔將軍府,一分為二,巴海任吉林將軍,遷都到松花江上游原烏拉街的吉林,今吉林市,統管松花江、黑龍江下游直至入海口以東,包括薩哈林島等地域。這江界以西至外興安嶺地域,新設黑龍江將軍,薩布素首任大員,在嫩江築城建立將軍府。從那以後,流放黑龍江代替了流放寧古塔,因為這兒是最北面的省會。這時寧古塔已經不再是省會了,被降為寧古塔副都統府,地區級單位與現在的牡丹江市類似,受吉林將軍管轄。

另注:寧古塔不是人,也不是塔,來自滿語:ningguta,與ninggu 六,ninggute 各六個,有關係。尾音不同是因滿語單詞尾綴的變化來表達不同的意思,詞根與數字六有關係。松花江與牡丹江交匯處,依蘭縣,滿語:ilan 三,也叫三姓,是愛新覺羅家族的發祥地。滿洲源流考,仙女在長白山天池洗澡,鳥兒叼來一枚紅果放在她衣服上,她吞食紅果懷孕不能返回天上,生下一名男孩,命名為庫布里雍順,不能帶回天宮就用柳條編了一筐把孩子放入,放流松花江,漂流到達三姓地界被人撿起,並繁衍後代愛新覺羅氏族。在滿語裡用數字起名子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