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国时期,司马懿临终留下一计,千年后竟被老农破解,为何时人笑司马懿输给了诸葛亮?

忠肝义胆岳老三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智谋在后世看来司马懿要略输于诸葛亮,在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决中,司马懿以防守为主,以耗粮食为主,现在人们说到司马懿,除了他的阴狠之外,还会说到他的寿命,因为司马懿耗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也耗死了蜀汉丞相诸葛亮,最终三国统归司马懿,司马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司马懿在临终留了什么计在千年后被老农破解了?



司马懿和诸葛亮活着时在斗,死了之后还在斗。

司马懿在曹真病死之后被调到西线应对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为蜀国殚精竭虑,进行了数次北伐,为此耗尽了心血。

在司马懿第一次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就采取了坚守的策略,被部下讥笑“畏蜀如畏虎”,一开始司马懿还镇的住,但由于诸葛亮使用了高科技木牛流马,持续作战能力超过了预期,司马懿的威信开始下降,军中风言风语也多了起来,司马懿看看再不出击这威望就要扫地了,于是牙一咬,当了一回纯爷们,结果就是被诸葛武侯教育了一下怎么做人,怎么打仗。

司马懿虽然打了败仗,不过却证明他的龟缩战略是正确的,而蜀军粮尽不得不撤回的时候,张郃去追赶结果丢了性命。


234年二月,诸葛亮又举大军北伐,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五丈原,期间诸葛亮送巾帼给司马懿以羞辱他,司马懿就是不上当,死活不跟诸葛亮开战,诸葛亮就派蜀军帮助魏国农民种田,意思就是我要长期驻扎跟你玩啦。

不过司马懿在向蜀汉使者询问诸葛亮作息和饮食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事必躬亲的诸葛亮最终因操劳过渡病逝于两军对峙的五丈原,享年54岁。蜀军依诸葛亮临终安排徐徐撤退,司马懿立马带兵追击,老远望见熟悉的身影还坐在车上,吓了一身冷汗,留下了“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故事。

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临终各留了一计,不过在千年之后司马懿再次输给了诸葛亮。

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在魏国的威望更是水涨船高,魏明帝曹睿临终的时候,又让司马懿当了一次辅政大臣,而和司马懿同为辅政大臣的就是猪对手曹爽,249年正月,司马懿父子三人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夺了曹魏政权,251年9月,司马懿也走到了人生尽头,此时曹魏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司马懿父子手上,曹魏已经名存实亡。


位高权重的司马懿在临死前却吩咐司马师兄弟,在他死后要薄葬,不要起坟头,不要栽树立碑,比他死的晚的就不要和他合葬了。

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

司马师兄弟相当不解,司马懿说道:“你看看魏王是干什么的,他就是盗墓的祖师爷,被他盗的墓有多少,那些生前威风无比的人物,死后不知道被他糟践成什么样,所以魏王死的时候才不封不树,还留下七十二疑冢,就是怕被人盗了他的墓,我现在这些安排就是不想让人在以后找到我的墓,死后不得安宁。”还特别交代“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司马师兄弟遵照司马懿的遗嘱,并把那些到抬棺到墓地的人全部毒杀,司马懿的墓址只有司马师兄弟两人知道。



司马懿的临终安排,确实让他的墓地躲过了千年,不过在2010年的夏天,司马懿的墓地还是被人找到了,河南偃师市南蔡庄的一个农民在首阳山劳作时,一锄头挖到了一个石碑,这无意中就破解了司马懿的计策,后经过专家挖掘考证,此处就是司马懿埋身之处。

据说诸葛亮临终前作了安排,让后主刘禅派四个壮汉抬着他的棺材往南走,绳子断的地方就是安葬之处。

这四个壮汉抬着诸葛亮的棺材走了几天,却发现绳子都没有要断的迹象,于是商量了一下,将绳子弄断,然后安葬了诸葛亮回去复命,刘禅虽然傻却也觉得绳子不应该这么快就断了啊,于是审问这几个人,在四个人招认自己为了偷懒所以把绳子弄断之后,刘禅一气之下也没问诸葛武侯的墓在哪就将他们杀了,这下子诸葛亮的墓地就没人知道了。



司马懿的墓被找到了,而诸葛亮的墓地到现在还没被发现,所以大家都笑说司马懿又输给了诸葛亮!


历史红尘


司马懿和诸葛亮活着时斗,死了依然在斗,有人问了,死了还咋斗呢?

原来二人死前都留了一计,结果司马懿的计谋被一个老农无意中破解,而诸葛亮的遗计至今无人能破,所以当时人们笑称司马懿又输给诸葛亮了。

司马懿和诸葛亮死前各留了怎样的计策?为何司马懿的计策被一个老农破解了?

话说2010年6月某一天,河南偃师市南蔡庄杨老伯(化名)正在首阳山上开荒,一撅头下去他刨出了五六枚钱币,老伯知道首阳山上埋葬着许多名人,比如西晋的五位皇帝都葬在这里,陆陆续续也发掘了一些陵墓,但晋宣帝司马懿的陵墓一直没有发现,千百年来始终是个谜。




杨老伯心想,难不成我挖到了司马懿的墓了?随后他笑了,笑自己痴人说梦,司马懿的墓专家、盗墓贼都找不到,我一个老农哪有这福气啊!

杨老伯想的没错,千百年来司马懿的墓让人魂牵梦绕,尤其是盗贼对它情有独钟。

盗贼想:司马懿是西晋的开创者,他的陵墓里陪葬品一定很多,能找到就发财了……。

然而现实是,司马懿的陵墓和盗贼玩起了捉迷藏。

司马懿陵墓千年找不到,是司马懿临终留下的计谋起了作用。




司马懿早就料到自己死后会被盗贼惦记,临死前把大儿子、二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叫到床前:“儿啊,我死后千万别起坟头,不要立碑,不要烧纸祭祀,埋了后不要让人看出和周围环境有何区别”。

遗命简葬,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引自《晋宣帝.司马懿传》

司马师和司马昭很诧异,心想老爸为何要这样做呢?

司马懿看出了他们的疑惑,随后说:“魏王曹操死前布下了七十二疑冢,就是防止盗墓贼盗墓。”

“魏王可是盗墓高手,他曾盗掘汉梁王墓,据说得金百万,一下子解决了军队缺资金的燃眉之急”。司马懿说罢看了看两个儿子,见他俩垂首跪在床前。

司马懿没有底气,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曹操有鉴于此,为了防止别人打他墓中的宝贝主意,也为了自己身后安定,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了四门出殡,八方分散开来埋了72个假坟计谋。这就是曹操的“72”疑冢之计。



两个儿子听的仔细,不由而同的说道:“计策虽好,但有个弊端,假如尽掘72疑冢,不是同样能找到曹操埋的地方吗?”

司马懿听后露出了一丝微笑,一阵喘息过后,司马懿说:“看来我儿没有曹操奸诈,你俩怎么会被曹操的障眼法骗过?”

司马懿临死前为两个儿子上了一堂谋略课。

司马懿断断续续说道:“曹操布置的72疑冢里根本没有他的真身,实际在出殡的同时,早就遗计儿子埋到了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了”。

司马师和司马昭恍然大悟。

“儿啊,蜀国丞相诸葛亮和我斗了一辈子,可是他短命,54岁就死在了五丈原,听说他临死前遗计刘禅,布下了疑阵,到目前没人知道他埋在什么地方。



司马懿愤然说道:“显然诸葛亮和我叫板,他有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之能,肯定预测到将来咱司马家要得天下,为了防止咱们清算他的过去,和咱们玩起了躲猫猫。”

讲真司马懿果然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没逃出他的研判。

司马懿于嘉平三年(251年)病逝,享年73岁。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二人,遵照遗嘱“不树不坟”埋葬了老爸,然后按照老爸留下的锦囊妙计,用毒酒毒死了所有下葬的士兵,除了兄弟二人知道墓址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时光如白驹过隙,千百年悠乎过去了。时间来到了杨老伯开荒的这一天,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杨老伯刨到的恰恰是司马懿的陵墓,他刨出的五六枚钱币经专家鉴定,是魏国钱币,这时还不能断定是司马懿的墓,经过考古人员进一步的挖掘,发现墓中有宣帝、仲达等刻文。

这些出土文物无疑证明这就是司马懿埋葬的地方,千百年司马懿墓葬之谜被杨老伯无意破解。

消息很快传开,当时人们笑称,司马懿又输给了诸葛亮。因为到发现司马懿墓时,诸葛亮的真身埋葬的地方依然是个谜。(定军山上武侯祠是衣冠冢,其他诸葛亮的墓都是为纪念他而修建的)。

司马懿始终没斗过诸葛亮,他永远想不到诸葛亮的计策更高一筹。

原来在魏、蜀交战的前沿阵地五丈原,司马懿和诸葛亮死磕,由于诸葛丞相事必躬亲,长期超负荷工作让他身心交瘁,最终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当时司马懿56岁。



司马懿得到消息后,总算长出了一口气,假如诸葛亮不死魏国兴许就灭了。

据说诸葛亮临死前为刘禅留下了一条锦囊妙计:“他让刘禅派四个壮汉抬着装着自己尸体的棺材一直往南走,绳断处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诸葛亮死后,刘禅不敢有违丞相遗命,于是依计而行。

却说四个壮汉抬着棺材走了两天后,看绳子完好无损,四人为了偷懒就把诸葛亮的尸体下葬了。打算回去骗刘禅说绳子断了。

埋葬了诸葛亮,四个人打道回府领赏,等四个人说两天后绳子断了就地埋葬了丞相,刘禅觉得不可能,绳子怎么会这么快就断了,经过审问,四个壮汉如实招供了,刘禅大怒杀了四人。



等刘禅平静后,一想坏了,忘记问四个人把丞相到底埋在哪里了。后悔也来不及了,从此后诸葛亮到底埋在哪里无人知道,到现在都找不到真身的埋葬地。

结语:诸葛亮的真身埋在哪里无从知道,四个壮汉把信息带到了阴间地府,司马懿没料到诸葛亮能想出如此妙计,司马懿最终没斗过诸葛亮。


秉烛读春秋


2010年的一个夏天,河南偃师县南蔡庄有个老农在首阳山上劳作,结果用锄头刨出了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一名手拿战斧的武士。经专家研究、挖掘、考证此处正是司马懿墓。


而诸葛亮的墓葬至今仍未找到,司马懿千算万算却没有躲过老农的锄头。以此来看诸葛亮之计更高明。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主要谋士,他是曹魏的四朝元老,司马懿长期执掌曹魏大权,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一生将隐忍发挥到极致计谋无数。他活的年纪挺长,熬死曹操祖孙三代和诸葛亮。他一辈子都在算计,有人称他是老狐狸。五丈原和诸葛亮斗智斗勇,胜出。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带兵35万在祁山,司马懿带兵40万在渭水,两方摆开阵势,一决死战。诸葛亮利用上方谷特别地形定计。 上方谷地处两山之间,地势低洼,入口处狭窄,仅容一人一马通过,而谷内宽敞,能容千人。于是,诸葛亮令人把火 药、干柴等易燃物藏于谷中,准备火烧司马懿,他在山上安排埋伏数千名精兵。



诸葛亮让魏延诱敌深入,瓮中捉鳖。果然 司马懿上当入谷,谷口被堵。诸葛亮命人将火投入谷内,引燃一切易燃物,一时间火光冲天,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眼看就要化身火海,忽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浇灭了烈火。


天助司马懿父子,他们突破重围死里逃生。诸葛亮此计失败,从此在五丈原一病不起,54岁终于五丈原,人算不如天算,司马懿熬死诸葛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73岁,被葬于河阴首阳山。他临死时还有个“临终之计”,此计的目的就是保障自己的坟墓不被人挖掘。据《晋书》记载,司马懿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这样的安排:



“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不起坟头,不在葬身处种树,不立墓碑,不要陪葬器物,不做任何标记。另外也不和遗孀合葬。另外司马懿还安置后人下属:“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不许扫墓祭拜。司马懿下葬的当天多副棺材同时出城,葬毕让抬棺之人服下毒药,司马懿的墓葬处成为千年秘密。期间也有好多人寻找司马懿的墓穴,清朝年间有个洛阳的知县叫龚松林是司马懿的崇拜者,为司马懿墓痴狂,潜心研究司马懿的墓葬。经过多方面搜集材料他认定洛阳老城北的青菜冢是司马懿的墓葬,并且经常去祭拜,崇拜司马懿的人包括文人、学者、市民百姓也纷纷效仿。青菜冢一时名声大噪,引起摸金校尉们的注意,1948被盗挖。1965年专家进行抢救性挖掘,确认这是北魏清河王的墓葬,那么多人才知拜错了墓主。谁也没想到司马懿的密葬处竟被一老农发现。


司马懿的“临终计”其实来自于曹操和诸葛亮。据史书记载,曹操设立摸金校尉等军衔,专业盗墓取财,贴补军饷,对前朝墓穴大盗特盗。以至于考古界无奈感叹“汉墓十室九空”,“汉墓考古靠运气”。曹操当然不想让自己死后落个被盗的下场,临终安排薄葬,用障眼法安排72个墓穴,真身密葬。根据史书的记载,曹操一共有72个墓穴,被称为“72个疑冢”。直到2009年12月27日,经考古队才发现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就是曹操。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死后,也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一番安排,据《三国志》记载: “死后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据说当年诸葛亮遗言让刘禅叫四个大汉抬着自己的棺材往南行走,一直到绳子磨断为止,断绳之处就是埋葬之处。但是当时四个大汉抬了很久绳子都没断,累的受不了就商议不再往前抬了,干脆直接掩埋。回去后领赏时遭到刘禅怀疑,刘禅断定那么粗的绳子不会很快磨断,于是就审讯四人,他们招供后被赐死。诸葛亮的葬身处成了千年之谜,直到今天未解。司马懿和诸葛亮斗智斗勇,千年后还是甘拜下风。


小姐姐讲史





答:正式作答之前,先说一个离奇的故事。

话说,东汉灵帝时代,益州有一个名叫司马貌的愤青,恨世愤俗,经常写诗文骂世道。

诗文写好了,就焚化祭天。

司马貌的文采很好,玉帝看到他的诗里写“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就决定罚他代替阎罗王上半日班,看他能力如何。

判官故意刁难,呈上一宗反复缠绕了三百五十多年的疑难大案交由他判。

该案是以忠臣自居的韩信、彭越、英布状告刘邦夫妇冤杀自己的冤杀案。

司马貌细审前来后去事,非常同情韩信、彭越、英布三人的遭遇,痛恨刘邦夫妇的薄情寡义,当场拍板说:“你们三人的确是死得可怜!寡人做主,就把汉家天下三分与你三人,各掌一国,报你生前汗马功劳!”

司马貌对韩信说:“韩信,你尽忠报国,替汉家夺下大半江山,可惜衔冤而死。寡人发你在樵乡曹蒿家托生,姓曹,名操,表字孟德。先为汉相,后为魏王,坐镇许都,享有一半汉家山河。你那时威权盖世,任你谋报前世之仇。当然了,你终生不得称帝,以证明你没有背叛室汉的心思;你的儿子受禅代汉,追尊你为武帝,偿还你前生的十大功劳。”

然后对英布说:“发你在江东孙坚家投胎,姓孙,名权,表字仲谋。先为吴王,后为吴帝,坐镇江东,享一国之富贵。”

又唤上彭越,说:“发你出生在涿郡楼桑村刘弘家,姓刘,名备,字玄德。千人称仁,万人称义。做蜀帝,抚有蜀中之地,与曹操、孙权三分鼎足。曹氏灭汉,你续汉家国祚,可以表明你的忠心。”

彭越跺脚说:“三分天下,正是大乱之时,西蜀一隅之地,怎么可能和吴、魏分庭抗礼?”

司马貌安慰他道:“先别急,我早帮你物色好扶助你的文臣武将了,韩信的谋士蒯通足智多谋,可发往南阳托生,复姓诸葛,名亮,表字孔明,号为卧龙。为刘备军师,共立江山。再发霸王项羽到蒲州解良关家投胎,只改姓不改名,姓关,名羽,字云长,仍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刘备桃园结义,共立基业。”

安排好韩、彭、英三人,司马貌扭头对刘邦说:“罚你来生继续做皇帝,好吗?”

刘邦面露喜色,说:“好,我前生做皇帝还没做过瘾呢,您这么判,太好了。”

司马貌看着刘邦的流氓相,气不打一处来,咬牙切齿地说:“你来生就做汉献帝,一生都要给曹操玩,胆战魂惊,坐卧不安,度日如年。这叫做:前世君负其臣,来生臣欺其君以相报。”安排完刘邦,该安排吕后了。

司马貌对吕后说:“你呢,就投胎到伏家,将来做汉献帝的伏皇后,一起接受曹操的折磨凌辱,最后被红罗长绢勒死在宫中,偿还长乐宫的仇恨。”

司马貌的判定结果有条有理,玉帝称赞说:“三百多年的陈案积案,你一下子就断明了,真是天下之奇才啊。看来,你的确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今生怀才不遇,来生宜坐王侯之位。这样吧,你改名不改姓,仍托生司马之家,名懿,表字仲达。一生出将入相,传位子孙,并吞三国,国号曰晋。曹操虽说是韩信报冤,但他欺君弑后的恶行,不可为训。怕就怕后人不知前因后果,有样学样,坏了世道。就让司马懿像曹操欺凌献帝一样欺凌曹氏子孙,以警后人。”

司马貌大喜,手舞足蹈,连声叫好……

那么,按照这个故事的设定,东汉末年的乱世大厮杀,原来是西汉初年的大冤案埋下的祸根,万物皆有因果,世事全有前缘。

南阳诸葛亮,前生不过是韩信手下区区一谋士蒯通,如何能跟玉帝钦定的“王侯”人选司马貌斗?

所以,就有了秋风五丈原、司马懿耗死诸葛亮的结局。

那么,所谓司马懿和诸葛亮“死前都留了一计,结果司马懿的计谋被一个老农无意中破解,而诸葛亮的遗计至今无人能破”,到底是从何说起呢?

说的无非是诸葛亮的墓地尚无人知晓,而司马懿的墓地已被发掘。

诸葛亮留下的“计”是:让四个壮汉抬着棺材一直往南走,绳一断,马上就地掩埋。

由于墓地是随机定的,所以至今成谜。

司马懿留下的“计”是:简葬了事,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

按说,司马懿的墓地也很隐秘,但这之前,他的后代——西晋的五位皇帝也都和他葬在一起了,司马懿根本没法低调。

那么,2010年夏天,河南偃师市南蔡庄的一位杨姓老农在首阳山上开荒时,无意中挖出了司马懿的陵墓。

那么,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用隐秘的方法下葬,但司马懿的墓地被发掘,而诸葛亮的墓地仍无人知晓,可不就是“司马懿输给了诸葛亮”?

不过,说老农“破解”司马懿的计谋,有些欠妥,啥“破解”?不就撞了狗屎运,无意中掘出一座墓吗?

所以,提问者提这个问题确实很无聊,为了让这个无聊的问题带上点趣味,我多讲了一段荒诞不经的小故事。

谢谢阅读。


覃仕勇说史


诸葛亮让军士抬棺行至绳短之地葬之,由于绳子太过结实那么容易断,军士就随意找地方安葬了,回去复命刘禅发现有假,将军士处死。从此无人知道墓地所在地。诸葛亮算天算地连人心也算进去了。棋高一着啊。可以假设四个壮汉,一直往南走,两天。将四个壮汉的脚力,初步换算一个速度,再去掉休息,吃喝拉撒睡的大概时间,加上人在走路时,虽然是在直行,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偏移了角度,以此来可以算出诸葛亮墓地大概范围。再来将范围逐依筛查,想来是能够找到的。

诸葛亮人品比司马懿好的多,没有篡位自立为帝,两袖清风,权力再大死后还不是一培黄土,名声臭了是遗臭万年,加入诸葛亮当初也自立为帝还有今天的万世敬仰吗?才智出众一时回事、对人品敬仰和崇拜是另外一回事!诸葛亮是个首相,他的坟墓里面并不会有那么多的金银宝物。下葬他的那些人都并不杀,那些给诸葛亮修坟墓的奖金也许比他的陪葬金钱多。贪财的墓才被人惦记,他的墓应该多陪葬品是文物而不是金银珠宝。

实际上的诸葛亮屁本事都没有,如果真像《三国演义》吹的那么厉害,怎么连五丈原都没出,听了魏延的,早就拿下长安了,他也只能在刘备的三人小集团里混混,他要真有才干,应该辅佐曹操,而不是刘备。诸葛亮找不到我觉得是因为他棺材里没放能够证明他身份的东西,所以你就是挖到了你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而司马懿棺材里放了能够识别他身份的东西所以才知道是他,要是啥都不放,就挖出来一具枯骨你知道是他?

民间传说:诸葛亮死时,算着司马懿肯定会扒他的墓,便使一计,治死司马懿,于是吩咐手下如何如何,手下依计而行。诸葛亮死后,司马懿高兴万分,就盗掘了诸葛亮的墓,并得到了朝思暮想的诸葛亮的兵书,司马懿正要翻看,突然疑虑:诸葛亮能掐会算,诡计多端,他一定会算出我会掘他的墓,看他的兵书,看书都是从头到尾正看,可能会把兵书的正面前几页涂毒,把我毒死,哼哼,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呐!今天我倒着看,从后向前,于是就迫不及待的看了一遍,并且边看边用指头湿湿舌头,翻翻书。待把书看完,书的第一页赫然写着:“司马懿看兵书死在眼前”。

司马懿立马惊恐毙命。诸葛亮生前根据司马懿聪明又爱疑虑的性格设了一计,料定司马懿得到兵书不敢从头看,要倒看兵书,所以就把毒涂在了后边,司马懿果然中计而死。四个壮汉埋的诸葛亮,既然是半路就埋掉的,是已经很累很烦躁了,肯定是找个偏僻的无人的地方,挖了个不是很深的坑埋了,诸葛亮本身就没什么饰品随身,有估计也被四人偷走!埋在哪里的就是一具无名尸体,埋这么浅尸体要么被动物挖出或者变成骨头,时间久了,就算后来发现的是他也没人知道是他,这是最不保险的下葬方式,但是只有一点,估计是诸葛亮算到四人肯定不会等绳子断了才埋他等等一系列都猜到,但是他的尸体基本是保不住的基本是已经没了!找不到尸体就是找不到他了!大概就是要这样或者他根本没想过!所以别乱揣摩一个圣人的想法!你揣摩不来的!

诸葛亮死之前,墓地早已经修好,入口自己设计的一种锁,进去后永远出不来。在死之前,早已经物色所谓心腹,告知他死后怎么葬,有一点他绝不会告诉那些心腹。就是进去后永远出不来。诸葛亮即将归西之时,让心腹将他抬入墓地,就这样,那些办事的人就陪葬陵墓。而死后的尸体根本不是诸葛亮……诸葛亮死后,按道理副帅作主,一个丞相的生死谁敢说了算,谁让四个人抬走的,木牛,流马拿来做什么,所以回总部是必然的,如果刘禅杀了付统帅,这故事才有可能是真的,那时蜀国军事强胜,不可能惧怕哪个来挖坟,所以诸葛亮必须运四成都并建武侯祠。

在我的印象中。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每一轮交锋。结果都是司马懿胜,诸葛亮败。书上都能找出很多理由来为诸葛亮开脱。什么空城计,马谡失街亭。自己用人不当,还把责任推给下属。五丈原充分体现了司马懿的智慧和诸葛亮的心胸狭窄最后被气死,还有赤壁之战和诸葛亮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诸葛亮竟成为了主角。诸葛亮就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

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往南走了两天,能走多远,一天走打走五十里,两天最多也就一百十里路,这就可以计算了,方圆百里以内必有诸葛亮坟墓,由于四人简单把诸葛亮下藏,也没留下墓志,所以跟普通人的墓没什么区别,也难免让人找不到,也有可能被人早就挖掘出来了,或是被我们现在搞房地产,修房子的,早就把它挖出来了,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我是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人,离勉县定军山很近,经常路过勉县诸葛亮的武侯祠!我们汉中流传着很多三国时期的典故,在离定勉县定军山不远的汉江边,现在归汉台区管的龙江镇孤山村,平平的地方有个巨大的土堆,因此土堆,所以此村叫孤山村。我舅舅家就是孤山村的,我亲眼见过这个平地而起的大土堆,很雄伟,我高度怀疑这是诸葛亮的坟!在网上看见过秦始皇的坟,也很巨大,如果孤山村的大土堆不是诸葛亮的,又会是谁的呢?


历史深度揭秘


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马懿梦到了俩人,惊醒后一病不起,很快死了,终年73岁。

那么司马懿梦见谁了呢?是诸葛亮吗?还真不是。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魏国的很多老臣向曹爽保证,司马懿只是要军权,不会要曹爽的命,这些大臣有尹大目,陈泰,蒋济等人,他们给曹爽写信,说司马懿已经指灯发誓了,绝不会伤害曹爽一家老小,绝不会少了曹爽的荣华富贵,曹爽信了。

即使不信司马懿,这些魏国老臣曹爽还是相信的。

尹大目,殿中校尉,那是天子的近人。

陈泰,陈群之子,陈群历侍曹家三代,是股肱之臣,他的儿子陈泰此时已经官至尚书,说出的话自然字字千钧,不由曹爽不信。

蒋济,四朝老臣,他从曹操时就入朝当官,资历比司马懿还老,他应该不会和司马懿沆瀣一气,替他说谎。

正是因为信了魏国老臣们的担保,曹爽才认为司马懿不会杀我:

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曹爽才投降的。

但是没想到,司马懿干脆利落的将曹爽一伙人斩杀干净,历史书上有了俩个字:诛之,这俩字其实隐含了很多血腥。

由于司马懿的出尔反尔,令很多魏国大臣不服,甚至当年为司马懿担保的蒋济直接气死了。

蒋济一死,代替他太尉一职的是司空王凌。

这一年王凌七十七岁,当上太尉后,他开始密谋一件事情,那就是推翻司马懿。

为此他联络了自己的外甥,兖州太守令狐愚,密谋拥立曹操的儿子曹彪为皇帝。

都城都设计好了,就在曹操起家的许昌。

万事俱备,王凌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

但是也许老天真的不再保佑曹家了,王凌这位外甥令狐愚没有像舅舅一样精神矍铄的活到七十多,中途就挂了。

令狐愚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这时候一位令狐愚的幕僚正在京城汇报工作,听说令狐愚死了,这位幕僚吓坏了,他既然作为令狐愚的幕僚智囊,肯定参与了令狐愚谋反的大事。

令狐愚活着这事儿有条不紊的进行,万一成了自己还能官升数级。

但是令狐愚一死,一切就都不一样了,一旦朝廷派新的官员去接替兖州太守,那么他们谋划的大事肯定会暴露。

与其等着雷爆,不如先自己点着这个雷。

于是这位幕僚决定向司马懿说出令狐愚计划谋反的事情。

这位幕僚因为这次出首,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他的名字一般爱读武侠小说的人会很熟悉,这哥们叫杨康。

令狐愚手下有两大谋士,一个叫单固,一个就是杨康。

令狐愚谋反这事儿这两大谋士都深入参与了,《三国志》上说:

愚与王凌通谋,康、固皆知其计。

虽然杨康这次举报了王凌令狐愚谋反的事,但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却没有立即行动,因为王凌身为太尉,三公之一,不能听到一个举报就贸然动手,这样也不能服众,司马懿在等待一个机会。

其实,蒙在鼓里的王凌也在等一个机会。

后来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萤惑守南斗。

萤惑就是火星,南斗,二十八宿之一的斗宿,属于人马座的六颗星。

古人相信,斗宿入南斗,太子殿下走,王凌认为自己机会来啦,现任天子曹芳大约要下台了。

于是他加紧了活动。

第二年,机会来啦,七十岁的吴大帝孙权派兵封锁涂水,理由是怕自己死后,魏军进攻吴国。

王凌在寿春防守吴军,他觉得机会来了,他上书朝廷希望朝廷给自己虎符,自己将率领大军进讨吴国。

但是他的请战书如泥牛入海。

王凌此时已经等不及了,他毕竟七十九了,也真的等不起了。

王凌派自己手下的将军杨式去联系兖州刺史黄华,但是这俩人直接联手把王凌造反的消息捅到了司马懿哪里。

这下实锤了,一个严州刺史,一个王凌手下的大将,这分量完全和一年前出首令狐愚的幕僚不是一个层级。

于是司马宣王亲自带大军来到寿春,讨伐王凌。

司马懿对付王凌和对付曹爽使了同一个招数,大军刚刚启动,就发诏书赦免王凌的所有罪责,这是软硬兼施啊。

王凌自知自己城里几千人肯定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于是自己乘坐一艘小船出城请罪。

司马懿亲自接待,豪言安慰,然后派一队兵马护送王凌回京城。

走到半路上,王凌试探司马懿是否真的想要饶恕自己,向司马懿要了一样东西,钉棺材的钉子。

司马懿很豪爽的给了他很多。

王凌知道自己必死无疑。

船正好走到项城,这里有魏国曹家三朝老臣贾逵的祠堂,王凌对着祠堂大喊:

贾梁道,王凌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

然后饮毒酒自杀。

回到京城后司马懿果然又食言了,命人杀了王凌令狐愚的三族,对死去的王凌令狐愚也不放过,从坟里挖出他们的棺材,暴尸三日。

司马懿在这年四五月间杀了王凌全家,到了六月他每天晚上做梦都会梦到贾逵和王凌来找他玩,八月司马懿也挂了。

这大约就是司马宣王的最后一计了。

=======================



薛白袍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懿晚年的时候,为自己找好了埋骨之所:首阳山。这首阳山在哪儿呢?在河南洛阳市偃师市邙岭乡,为邙山在偃师境内的最高处。司马懿选择这里是有原因的。

有句话叫做“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北邙就是邙山,这地方不但风景好,风水更好,阴阳先生们认为这里是墓葬的风水宝地,到“下面”后能住得安乐,还有利于子孙,所以东汉、魏、晋的王侯公卿们不约而同的把死后的宅子安在这里。

唐朝王建写过这样的诗句:“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描述的就是这种状况。

司马懿也不能免俗,选择埋骨于此。但是,为了避免坟墓被盗,他临终前遗命简葬,还说“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意思是给他穿戴起来埋入墓穴就行,不起坟头,坟前不栽树,不设什么明显的标志。

原则就一个:不要让人看出这里埋了个人。

按司马懿所想,他已经这么低调了,墓穴绝对不会被发现。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千年后的某一天,有个老农在首阳山种地,不经意间挖出些钱币,再挖,挖到块石碑,他赶紧报告有关部门,专家们来了一研究,好嘛,正好是久寻不到的司马懿之墓。

司马懿费尽心机,还是没保住自己的坟墓。因为他的老对头诸葛亮的墓葬还没被发现,大家就笑说司马懿又输给了诸葛亮。

其实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司马懿不是一直输给诸葛亮吗?

诸葛亮临终前也对身后事做了一番安排。

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是:“死后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

咱们会发现个小秘密,“殓以时服”这事儿是诸葛亮先提出来的,司马懿很可能是学习他的。

而在传说中,诸葛亮去世前曾令四位强壮的士兵抬着他的棺椁在定军山一路南行,绳断便葬,这四人后来被刘禅杀了灭口,他的坟墓具体位置此后无人可知,至今也没被发现。

总之,诸葛亮和司马懿为了死后的安宁都是煞费苦心,我觉得这和曹操是很有关系的,要不是他手下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盗墓部队太厉害,大家何至于这么小心?

虽然曹操死得更早,盗墓部队可还活着呢。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首先声明一点,逻辑文史姨接下来讲的,就是个野史故事,大家千万别当真,看完一乐就行了…

由于《三国演义》的渲染,大家很愿意把司马懿当作反派来分析对待,自然有关他的野史故事也是黑料百出。就拿今天这个故事来看,所谓的最后一计,无非就是针对自己死了到底埋哪的。当然这个故事也是有铺垫的,那就是司马懿在选择墓冢时纯粹是在模仿诸葛亮。

相传当诸葛亮临死前,特意“恳求”刘禅不要给自己搞什么国葬,就让四个士兵拎绳抬着自己的棺材一直往南走,啥时候绳子断了就地下葬就行。所以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诸葛亮的尸首究竟埋在了哪。

而小说和野史中的司马懿本就是奸诈多疑之人,他深知自己不遗余力的伐蜀已然成为幸存蜀人的眼中钉,并且曹操都有七十二疑冢,他不能比他差吧。因此他在去世之前叮嘱司马师和司马昭,把自己偷偷埋了,事后再杀死所有知道他真墓的参与者,这样一来他就能在地下安然的长眠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不知道司马懿的真墓在哪。

再后来就是肥皂剧剧情,说有一老汉在种地时不小心把人司马懿的墓给挖出来了,然后一分析就知道了司马懿当年的想法。因为诸葛亮的墓没被发现而司马懿的墓被偶然找到了,所以就说司马懿百年之后还是输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扯?

其实整个故事就是为了黑司马懿而存在的,至少我们知道,曹操从来没弄什么疑冢,司马懿也是安然的长眠于高陵。

所以大家当故事听听就得了…



逻辑文史游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他们生前就智勇双全,想出出过无数令人拍案叫绝的计谋,到了临终之前两人还不忘留下一计以保自己死后安宁。不过,司马懿的计策在千年后竟被一位老农无意中破解了,于是很多人都笑司马懿死后又输给了诸葛亮一次,不过也有人表示司马懿并没有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吧。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曾辅佐魏国四代皇帝,是魏国的肱骨之臣,不过后期他的权势壮大之后便成了实质掌控朝政的权臣。司马懿一生隐忍狡诈,他野心勃勃却在前期耐心蛰伏,最后熬死了三位主君和劲敌诸葛亮,成了三国时期的大赢家之一。而诸葛亮则是蜀国的顶梁柱,智谋权数皆为三国顶尖。这两人生前曾有多次交手,可以说各有胜负,高下难分,于是世人极喜欢拿他们来作对比。

那两人临终前到底是留下了什么计策呢?

两人中先去世的是诸葛亮。诸葛亮知道自己一生中得罪过无数人,死后必会引来别人的报复。于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墓穴被别人发现,他死后让人将自己简单下葬:只穿常服,不予随葬,墓穴足以容棺即可。

千年来,后人只知诸葛亮葬在定军山,却从没有发现过丝毫诸葛亮墓穴具体所在处的消息。而司马懿和诸葛亮有着一样的担忧,他也害怕死后造人掘墓,再加上他可能也有想要和诸葛亮再争高下的心理,他便安排自己下葬当天让人同时抬多个棺材出城,事后再杀了那些知情人,同时自己再处以薄葬,防止盗墓贼扰他清净。

下面再来谈谈司马懿墓穴被发现的具体情况吧。

时间来到2010年的某一天,一杨姓老农在首阳山上开荒之时发现了几枚钱币,因为此山上曾发现过多个西晋皇帝的墓穴,于是他便立刻找到了相关部门。后来经过专家鉴定,这几枚钱币属于三国时期。

经过持续挖掘调查,在该土地下,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三国时期所建的墓穴,并在墓穴中找到了一些关于司马懿的刻文,于是就有许多人坚信此处就是司马懿的墓穴所在。但是与此同时,诸葛亮的墓穴所在依旧是个未解之谜,从而便有了司马懿又输给了诸葛亮这一说法。

不过还有人认为,司马懿的下葬之迷并没有被真的破解,且不说这墓穴可能有假,就算是真,那也只是因为巧合,墓穴之处才会被公之于众的。若是没有那位开垦老农,就算再过一千年司马懿的墓穴也未必会被发现。所以就计策而言,司马懿并没有输给诸葛亮。

其实像司马懿和诸葛亮一样对自己安葬之处下功夫的还有曹操,他那玄妙的七十二迷冢也是非常有名的,不过在几年前他的真实墓穴还是被找到了,可见司马懿和诸葛亮二人的计谋之高超。

虽然至今我们还未见诸葛亮安葬之处的蛛丝马迹,但是相信总有一天,诸葛亮的墓穴之谜也会像司马懿、曹操等人的墓穴之谜一样被解开。


旧时楼台月


不得不说,历史有时候就是会有惊人的巧合,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有三家分晋,于是晋国一分为三,而到了同为乱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则出现了三家归晋,即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最终被司马家族打破而建立了晋朝。当然,此晋朝非彼晋国,而三家归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以老谋深算和心狠手辣著称,当时魏、蜀、吴三国打来打去,谁也解决不了谁,没想到最后司马家成了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将魏蜀吴三国灭掉然后建立了晋朝,说到司马懿,就不能不提诸葛亮,这两个人是三国中后期战场上的对手。

喜欢三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句话,即“既生瑜何生亮”,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而当时的三国还有这样一句话,即,“死诸葛走生仲达”,这说的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兴兵北伐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和司马懿对战,两人互有胜负,可谓旗鼓相当,但是司马懿胜在长寿,而诸葛亮则没有活过司马懿。

说起来,诸葛亮比司马懿还好小两岁,却比司马懿早死了17年,但即便如此,诸葛亮临死之前也不忘和司马懿对战,这就是著名的五丈原之战,当时诸葛亮已经在军中去世,但为了避开司马懿顺利撤退,诸葛亮临死之前将军中的大小事宜安排妥当,然后下令在他死后秘不发丧。

所以等蜀军有条不紊的撤退的时候,司马懿先是认为诸葛亮死了,自然应该趁机追击蜀军,但又看到蜀军中似乎有诸葛亮的身影(其实是姜维等命人雕刻的诸葛亮模样的木雕),司马懿又怀疑真是诸葛亮设下的计,其实还没有死,所以魏军不敢贸然去追。

就这样,司马懿错过了最佳的追击时间,等到知道诸葛亮确实已经去世的时候,已经不能再去追了。而司马懿也只能感叹“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也因此,才有了民间传说中的“死诸葛走生仲达”。

这似乎是两人最后的一战,毕竟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已经去世了,但其实两人的对比从没有停止,当然这种对比是后世之人强加到两人身上的,说的就是两人的身后事,身世后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坟墓。坟墓是一个人死后的安息之地,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坟墓历来被帝王将相所重视,坟墓的选址、规格、建造、陪葬品以及安全都是慎之又慎的事情。

而这其中最难做到的就是坟墓的安全性,安全性的要求是什么呢?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要被盗墓贼盗掘,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所以帝王将相们都要绞尽脑汁想着将自己的坟墓建造在一个隐秘的地方,而且异常坚固,只有这样才能躲开后世的盗墓贼们,毕竟谁也不想去世后的安息之地被破坏。

那么司马懿和诸葛亮又是怎么做的呢?先来看诸葛亮,诸葛亮在临终前留下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就葬在定军山,因山为坟,坟墓中只容下棺材即可,陪葬品什么的都不需要,死后穿的衣服就平常衣服即可,可谓简单至极,这还不是最简单的。

诸葛亮甚至都没有为自己选择具体的墓穴地址,他嘱托刘禅找四个壮汉,抬着他的棺材一直向南走,等到杠断绳烂了的时候,就地挖一个墓穴,然后将他的棺材放进去即可。这可以说是相当的随性,而刘禅也随了诸葛亮的心愿,真的找了四个壮汉抬棺。

只是四人走啊走,走了一天一夜了,杠绳还是没有要断的迹象,等四个人终于累虚脱的时候,实在不想继续抬了,然后就地挖了一个墓穴,将诸葛亮葬了进去。等到他们回去的时候,在刘禅面前说露了嘴而被刘禅处死,结果就再也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究竟埋在哪里了。

当然这个故事也只是传说,真实性值得商酌。不过定军山下现在确实有一座武侯墓,其内机关重重,或许就是真正的诸葛亮墓。如果是真的的话,那么诸葛亮的墓必然是违背了诸葛亮的遗命。

接下来再来看看司马懿的坟墓。司马懿临终前,也定下了墓葬制度,即“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简而言之就是在首阳山薄葬,不坟、不树、不谒。不坟的意思就是只有地下的墓室而没有地上面的封土堆。这个薄葬制度基本贯穿了整个两晋时期,大部分的两晋皇帝的陵墓都是不坟、不树、不谒。

所以这就给后世探查两晋陵墓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过早在东晋时期,西晋帝陵就被盗墓贼盗挖过,司马昭、司马炎和司马衷的陵墓都被挖了,其内风水被破坏,陪葬品被洗劫。当然后来的东晋皇帝们的陵墓也被盗墓贼光顾过。

盗墓贼光顾之后,陵墓被洗劫一空,能证明其身份的物件都没有了,这也是现在无法确认两晋陵墓真正归属的一个重要原因,考古界只能对以发现的两晋陵墓进行推测,但却无法得知陵墓主人到底是谁,这就是著名的两晋皇帝陵墓集体失踪案。

至于司马懿的高原陵有没有被盗挖,具体葬在什么位置,迄今还是一个谜。至于网络上传言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老农在首阳山种地干活的时候一锄头锄出了司马懿的陵墓,这基本就是一个不靠谱的言论。

所以据此有人认为司马懿的陵墓比诸葛亮的坟墓早被发现,从而得出去世千年后的两人,司马懿还是输给了诸葛亮的结论,也是后人的臆造。在三国时期,司马懿笑到了最后,而在他们死后,再将两人进行对比的都是后人,并不是两人的本意,倘若两人听到后世之人对他们的身后事也进行了对比,那肯定是笑而不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