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以前形容一个人爱学习、爱读书,看书时候全神贯注,达到无我的境界,常常说,这人看书跟「吃书」一样!小学读课文《吃墨水》,文中谈到陈毅小时候看书写字聚精会神,误把馒头蘸了墨水,吃了一肚子的墨水却全然不知,学习的劲头可见一斑。

其实,「吃书」也很常见——这里的「吃书」,是书中的吃。有趣的作家们一言不合就写美食,也算是文学创作的一部分吧!

书中的吃,能够从春天吃到冬天,从早吃到晚。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先看琦君的《春酒》。琦君原名潘希真,是浙江温州瓯海人,曾任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橘子红了》曾经被大陆翻拍。琦君的老家过年有饮八宝酒的习俗,八宝酒是八样东西泡的酒,分别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八宝酒在冬至那天泡就,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母亲不让琦君喝酒,说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因为太补了。琦君没等母亲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夏天燥热,除了西瓜、冰汽水、凉粉等等,还有一样奇异且少见的美食,看了让人食欲大增。阿城的《棋王》里写王一生来场队找「我」,大家一起吃清蒸蛇肉的场景:

「蛇肉到了时间,端进屋里,掀开锅,一大团蒸气冒出来,大家并不缩头,慢慢

看清了,都叫一声好。两大条蛇肉亮晶晶地盘在碗里,粉粉地冒蒸气。我将酱油膏和草酸冲好水,把葱末、姜末和蒜末投进去,叫声:“吃起来!”大家就乒乒乓乓地盛饭,伸筷撕那蛇肉蘸料,刚入嘴嚼,纷纷嚷鲜。」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诗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古人有伤春悲秋的情绪,我觉得,秋风乍起时,人人都去尝一尝螃蟹,愁绪也就消失殆尽了。

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螃蟹: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冬天,自然让人怀恋那些冒着热气、汤汤水水的东西。朱自清先生曾经在夏夜带着我们神游清华园的荷塘,殊不知他写美食也是一个高手,冬天的豆腐便是最好的印证: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仰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若是觉得豆腐太寡淡,老舍先生笔下的羊肉汤足以解馋:

「自火锅以至葱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的。老李向来没吃过这么多这么舒服的饭。舒服,他这才佩服了张大哥生命观,肚子里有油水,生命才有意义。上帝造人把肚子放在中间,生命的中心。他的口腔已被羊肉汤——漂着一层油星和绿香菜叶,好象是一碗想象的,有诗意的,什么动植物合起来的天地精华——给冲得滑腻,言语就象要由滑车往下滚似的。」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说完了春夏秋冬,再聊聊早中晚。

萧红在我眼里有些冷峻,看小说《呼兰河传》,又觉得充满温情,她的零零碎碎的散文有很多有趣的文章,譬如《度日》,写早上煎土豆,清晨早起,第一件事先把火炉点着,而后擦地板,铺床,等到铁板烧热,就可以煎土豆了:

「炉火在炉腔里起着小的爆炸,饭锅腾着气,葱花炸到油里,发出很香的烹调的气味。我细看葱花在油边滚着,渐渐变黄起来。……小洋刀好像剥着梨皮一样,把土豆刮得很白,很好看,去了皮的土豆呈乳黄色,柔和而有弹力。炉台上铺好一张纸,把土豆再切成薄片。饭已熟,土豆煎好。打开小窗望了望,院心几条小狗在戏耍。」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红楼梦》里的茄鲞是道佳肴,适合作为午餐的主餐。鲞晾晒后的鱼干,延伸开来,还有牛肉鲞、笋鲞等,皆指腌腊成干的片状物。茄鲞,则是切成片状腌制的茄子干。有人会问,茄子干有什么好吃的?不急,慢慢看:

「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象是茄子。 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十来只鸡作为辅料制成的茄鲞,味道自然不俗。

吃完大餐,来点小吃解解油腻。新凤霞写过一篇《万年牢》,记述了自己父亲制作糖葫芦售卖的故事:

「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红果、海棠、山药、红小豆等,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煮糖用铜锅,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何为万年牢?

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最后,跟着《金瓶梅》里的李瓶儿来点甜品吧。李瓶儿擅长做酥油泡螺,类似现在的牛角奶酥,里面放了奶酪和黄油。李瓶儿死去,西门庆再见到酥油泡螺的时候,不禁睹物伤人。美好的食物吃的时候是一个味,想的时候又是一个味。

那些文学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