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在日常教育孩子中,父母最大的痛苦就是孩子不配合。

作为家长,我们通常都有日程安排,我们通常都会提前看看下一步该做什么,而孩子们通常是活在当下,要好好玩。所以,当我们冷不丁的给他们下一道命令,而他们没有准备好时,孩子们就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很快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比如孩子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电视,你让他去写作业,他当然不愿意立刻去做。于是我们不得不在旁边一遍遍的提醒,直到最后我们不耐烦,大喊大叫时,孩子才不情不愿的去做作业。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让孩子积极配合的方法应该是先发制人而不是后发制人。

过去我们习惯采用的是后发制人方法,就是等着,直到问题再次出现,然后再用我们过去的、明知道无法让孩子配合的老方法去处理-----重复、讲道理,谈判、行贿、威胁,最终再以冲突结束。

而先发制人就是为成功做准备。想一想过去什么地方错了,预测下将来什么地方可能还会出错,然后考虑采用什么不同的方法,避免同样的问题下次再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全方位提问法。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什么是全方位提问法

全方位提问法是问题发生前,就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孩子进行全面的讨论分析,寻找问题正确处理的方法,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举个例子,父母不喜欢每天一遍遍的催孩子吃饭。父母可以选个时间,孩子心情也不错的时候,跟孩子坐一起,然后问孩子:吃饭时应该做什么?你是怎么做的呢?你觉得怎么做才合适呢?引导孩子反思,直到他们说出正确的方式。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全方位提问与我们过去后发制人的提醒法有两点不同,

1、全方位提问在不良行为产生前就发生了;

2、在全方位提问中,是你的孩子在说,而不是你,更能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为什么全方位提问法有效

1、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我们过去的后发制人模式,是一种单方面的语言输出:我们说孩子听。由于孩子们的脑袋并没有被我们吸引,所以往往是一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孩子听进多少,我们没法控制。

而我们采用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后,我们是一种互动模式,我们提问,孩子思考回答,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观积极性。孩子们需要回顾问题场景,进行问题演练,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才合适,相当于他们在演练正确的方式方法。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2、尊重孩子,更利于孩子接受

过去的后发制人方法--唠叨、催促威胁等,很很容易让孩子陷入情绪问题中。而一旦孩子陷入了情绪中时,孩子便会受情绪所控制,失去理智,即使我们说的再对,孩子也不听。

曾经一个青春期的说道:即使我知道我妈妈说的对,我也不去做,因为如果我做了,就是承认她是对的,而我是错的,就是在向她屈服,而我绝度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而当的全方位提问法时,我们是在和平、愉悦的环境下,孩子没有处于情绪问题的情况下使用的,孩子心情愉悦,乐于分享他们的想法,乐于倾听我们的建议,也就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指导。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3、帮助孩子,而不是指责孩子

我们的全方位提问法是在帮助孩子,是跟孩子占在同一条战线上的,而不是像之前后发制人那样批评指责孩子,跟孩子站在对立面。

所以,全方位提问法,更利于孩子接受。

全方位提问怎么操作

全方位提问方法很简单,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一个合适时间进行全方位提问。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全方位提问成功的前提。

这一点包括两方面意思,

一是绝不要在孩子或者父母心态不平和,有情绪的时间进行全方位的提问

二是不要再父母或者孩子忙的时间进行。因为在孩子玩耍正高兴的时候,既是你强制进行全方位提问他也没功夫搭理你。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2、不要你告诉他怎么做,而是提问引导他回答

在提问上,要谨守两个原则:

一是多提问,而是父母告知怎么做。向你的孩子提几个导入性的问题,问问他,他的哪些行为不妥。记住,你的孩子已经知道规矩,所以不需要你进行重复。注意你提问的方式,用开放性的提问,而不能让孩子只是回答“是”或“不是”。你得调动孩子的联想,让他想想怎么做、怎么回答。

二是详细,孩子回答的越细越好。孩子回答的越详细,就越能在他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多问点问题,直到你确认孩子已经彻底明白了这些规矩。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提问,可以参考我们以前学的故事写作手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

举例:

孩子在浴缸里玩耍,把水弄的到处都是

1、什么时间可以去浴缸里玩耍

2、当你在浴缸里,水应该在哪里

3、如果你把水弄到地板上,谁应该去打扫

4、你在浴缸里洗澡做里什么

5、地板为什么会被泡了

6、地板上的水你要怎么处理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3、总结陈述,感谢孩子的配合

当我们跟孩子进行完全方位提问后,让孩子总结陈述下应该怎么做,加深下孩子的印象。然后不要忘了感谢孩子的配合,描述性表扬下对话过程中孩子表现好的地方。比如孩子积极思考、认真回答、及时回应等等。只有当全方位提问的给孩子带来的是快感而不是痛苦时,下一次的全方位才能获得孩子的积极配合。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4、后继问题场景中的肯定、赞赏

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次全方位提问并不能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当再处于同样的场景中,孩子表现出了因为上次全方位提问做出的进步改变时,我们要及时的肯定赞赏,让孩子获得归属认同的愉悦感。那么我们下一次再进行全方位提问时,孩子就会更加积极的配合。

家长要学会先发制人的“全方位提问法”,别等孩子问题出现再解决

注意事项

1、每次全方位提问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是否可以清楚表达意识、是否愿意回答问题,你可以在120秒的时间内问3-8个问题。只有时间合适,才能让孩子保持积极参与性。

2、当孩子回答完了全方位提问的问题后,要描述性的赞扬他们,感谢他们的配合。这样才能激励孩子积极参予。

3、不要指望通过一次全方位提问就能解决问题,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很倔强时,你需要每周都要进行几次。

”神通奶爸“多次获得头条青云计划,既不出售焦虑,也不贩卖鸡汤,只讲纯粹的育儿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