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印度有可能解体变成小邦国吗?

嚼着炫迈papapa


印度的统一和分裂,是中国人很关心的问题。

直言不讳的说,印度地处亚热带和热带,三千多年无法实现不了统一,目前的内部依旧矛盾重重。

印度古代史上的大一统国家,主要是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和莫卧儿王朝。听我给你一一介绍:


1,孔雀王朝,存在于前324年-前188年,创建者旃陀罗笈多。这时期相当于秦国称王(公元前325年)到吕后专权(汉惠帝公元前188年去世),这个持续150年的王朝,面积大约有420万平方公里,已经比现在的印度大了(印度现在280万平方公里)。

2,笈多帝国,存在于320—500年,这个时间相当于中国的东晋建立(517年)到南齐(502年)灭亡。这时期中国陷入大分裂,印度却在大一统,笈多王朝佛教十分盛行,对中国进行文化输出。

3,莫卧儿帝国,存在于1526年-1857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英属印度,莫卧儿王朝灭亡。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

印度这三个大一统王朝的总时间加起来,实际上不超过700年,相对于不足2000年历史的三分之一。说白了一句话,印度不具备大一统的条件。

印度历史上很难实现大一统,主要原因在于:

1,南亚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恒河平原和印度和平原分割成两大块,难以形成最大的向心力。北部的青藏高原环境特殊交流先对少,东北部的阿富汗高原正好处在亚欧心脏的十字路口。这样的地理环境,让印度长期处在受到外界威胁的状态下。

2,南亚的纬度太低,气候过于炎热,大大抑制了生产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提升。世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高纬度征服低纬度容易,而低纬度因为长期的高温和食物丰盛,不论是战斗力还是生产力,始终保持在很低的状态。

3,地形支离破碎,造成民族众多,民族众多有都不如外来民族勤劳勇敢,印度的土著居民地位不断降低。在种姓制度的框架下,婆罗门教不断吸收大量外来军事贵族作为统治者,进而试图建立政教合一体制。于是大多数的印度原住民,从吠舍,降低到首陀罗,甚至降低到不可接触者。

不过,到现在,促使印度不能统一容易分裂的三大因素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尤其是现在低纬度地区越来越成为发达地区,因为人类生产力提高了,低纬度提供大量农作物的好处大大提高。

不仅如此,印度在被英国殖民统治的100年中间,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不仅实现了真正统一,还大大扩张了领土。

英属印度到底有多大?来看几个数据就行了。

  • 人口1.6亿,仅次于中国。
  • 土地面积43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据整个南亚次大陆。
  • 不仅占据了南亚次大陆,还把触角伸向了缅甸和中国。


几乎可以断言,在英国的改造下,印度开始真正成为一个国家,成为一个有向心力的国家。唯一特殊的一点,英国人临走前摆了印度一道,让印度一下分裂成三个国家——印度(280万平方公里)、巴基斯坦(88万平方公里)、孟加拉国(14万平方公里)。

英国人把印度一分为三的决策也许出于恶意,但真的有很好效果。分裂后,新印度继承了英属印度大部分土地,还有了自己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72%为印度-雅利安人。有了主体民族,这个国家就不那么容易分裂了。

不仅如此,印度在英国人的驯服下建立了民主制度,也强化了等级制度。民主制度让大部分的人群有政治参与,这使得印度从中央到地方不容易实施过于伤害某个民族某个地区的政策,而等级制度的强化,让大多数印度人保持“沉默的大多数”,即使受到奴役,也愿意委曲求全。

印度的联邦制给各个地方很大的自主权,这使得印度很多邦实现了高度自治。既然已经高度自治,独立出去建立一个新国家,很明显成本太高不划算。所以,印度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民族,压根没想过独立,他们打的主意是,我们拼命生孩子,然后移民到其他邦,扩大地盘。

独立后的70多年中,印度人已经习惯用大量生孩子实现强国梦,强邦梦。因为印度的土地产权制度很奇怪,公共土地被私人占据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私人领地。所以印度很多大工程建成后,周边原先的工棚就成了贫民窟,穷人只要在这里多生孩子,将来就能多拿拆迁费。这也是印度搞不起来高铁等大工程的制度和文化因素。

试想一下,如果独立出去,印度的穷苦百姓如何实现“孟买梦”和“加尔各答梦”?

印度的各个地方中,最有独立倾向的是东北部七个邦。这里被称为世界民族博物馆,但这里同时也是全印度乃至全世界最贫穷的地方。这里有着200个民族,曾有过500个自制土邦。上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在这里驻军,并且收回了绝大部分自治权。现在,这些穷人们有的寻求独立,寻求高度自治,但力量弱小,难以成事。

退一万步说,印度放任东北部独立,也许不是坏事。因为这里本来从来没有和印度成为过同一个国家,这是英国殖民者免费赠送的。也许丢了土地没面子,可是天天在那捣乱,也是在是闹心啊!


历史知事


说实话,印度还真有分家的可能,为啥这样说?请看看印度的三大怪。

印度一大怪,国旗当做被子盖

印度国内的政治教育薄弱。不仅教科书很少对学生进行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在考试的时候,品德和政治是不计入考试成绩的。以至于学生不能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重技能重数理化,轻历史,轻思想品德在印度是多年存在的普遍现象。

比如要是电视直播体育赛事中,有本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很少有人坐下来看,印度人从来不会因为赛场上升国旗而欢声雷动。 至于印度在奥运会上的成绩,说出了你可能不信。参加奥运会60年了,人家没有得过金牌,只拿过一枚银牌。


不是印度人不行,而是国家在竞技体育上不想花钱,参赛的都是俱乐部和个人。没有骄人的体育成绩,不重视德育教育,让印度这个人口大国一盘散沙,没有民族凝聚力。 印度好多地方没有升旗仪式,以至于有人竟然不知道印度有国旗。

有个段子说,有记者随机采访一个印度老叟,你最爱哪个国家?回答说中国。为什么?回答:有国旗。 有一次印度总理到农村去,看到路边瓜棚下有个老农在睡觉,身上有一面国旗,非常感动:看看老农睡了都离不开国旗。话没说完,老农的小孙孙在路边喊爷爷说拉屎了,老农把国旗撕下一角给孙子递了过去。

说这个国家有多少凝聚力,你信吗?

印度二大怪 ,贫民窟里说丰年

印度原来是英国殖民地,印度独立已经有60多年了,印度顽强斗争,为之追求的建国宗旨就是共同富裕。

可现实是印度国内等级森严,几大家族垄断国内政治资源和自然资源。因为土地高度的私有化,财富垄断在少数人手里,国内经济增长跟老百姓没有一点关系。


印度每一次大选,参选人都信誓旦旦说要改善百姓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可是你到印度,印象最多的竟然是贫民窟。在乡下,在城市,甚至在铁路旁,贫民窟到处可见,这和印度电影里新德里和孟买的灯红酒绿形成鲜明对比。


印度是软件生产大国,是军事大国,是核大国,近几年的GDP增速超过了中国。但我们目睹的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却感觉有点穿越到了中世纪。国富民强国家才有希望,国富民弱,祸之将至。

印度三大怪,不见宗教只见派

去印度你会看到,教派比路灯都多。除了美国,没有哪个国家像印度这样那么多门类的宗教,像武林那样派别林立。


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折叠耆那教,还有个袄教。印度国内教派的最大特点不是和平共处,而是相互歧视相互争斗,每天都在影响着教徒的工作和生活,也孕育着仇恨和分离的种子。

每个教派没有正常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拉帮结派。很多派别有自己的地盘甚至有私人武装,教派的流血冲突成了永恒的主旋律。

印度教按照官方说法,教徒超过十个亿。可是印度教并没有被列入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远远没有它多的佛教反而是世界级宗教。原因就是印度教内部教义不清,教派过于众多,教派之间矛盾很深,让印度教很难被看做一个整体的宗教。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印度的凝聚力。

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说了印度有分家的可能,并不是说印度的前途一片暗淡。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潜在的危机,但也都有利好的一面。印度民族的随和,隐忍和悠闲,对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也许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国家向心力和稳定因素吧


小约翰


根据联合国安全署的一项调查,印度国内出现不乐观分裂现象。估计在2023年,印度有可能分裂成三个以上的独立邦国。

(一)印度布防空虚的西部地区。

在印度西部,居住着大约2.1亿印度本土原生态居民,也是印度种姓歧视的最大受害者。他们成立了人民自卫军,从2002年开始,在西部联盟首领犹利瓦的带领下,与印度军队公开发生六次武装冲突,而西部联盟也有5.7万人死在印军枪下,这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西部联盟为独立在所不惜,通过秘密渠道,购买了阿拉伯国家的部分武器设施。

(二)民主党控制的北部地区

民主党实际控制的印北地区,也就是纳萨尔派,他们有2.8亿拥护者,60多万武装力量,31座印北城市。与尼泊尔有着深厚的交往,背里得到大力支持。在与印度军队的九次战斗中,印北领导人萨特默尔带领印北武装力量,七次获得大胜,特别2016年,萨特默尔在严厉打击来犯印军之后,第一次打出独立的旗帜,现在印北的41个大中城市已经掌握在印北民主党手中,独立近在咫尺。

(三)印度东北地区的独立趋势

印度东北地区的1.7亿居民,在孟加拉国和不丹的力挺下,与北部的民主党同时打出独立旗帜。

面前印度出现的三个独力团队加起来已经达到七亿人,三股势力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准备在2020年同时发起独立宣言,并准备好了一切可能发生的武装行为。有三个团队的同时进攻,印度政府无力操控乱局,首先是印军会失去战斗力。

印度的分裂已成事实,据专家分析,印度将分裂成四个邦国。


用户3892928207086


印度地处南亚,戏称三哥,它海有航母,陆有核武,它人口暴增,经济强劲,科技发达。它得锡金、望不丹、想尼泊尔;它西胁巴基斯坦,东眈孟加拉国。三哥一项宣称他要称雄印度洋,自号南亚霸王。印度这么牛,那么它有没有可能变成小邦国呢?有,可能性非常的大,而实现则需要其内部的合力以及外力。我们来看看印度存在解体危险的那一年的地图吧。

这张地图是不是很触目惊心啊,只是地图解释很笼统,那么福垊先谈谈印度解体的精神因素吧。

第一、历史形成的文化不同、信仰不同。

印度的历史上长期分裂,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才完成了“统一”,看起来是因祸得福,但融合时间太短。尤其其境内还有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几大宗教,有的宗教甚至相互仇视,从而造成一定的离心力和族群撕裂。

第二、历史形成的种姓压迫、贫富撕裂。

印度的种姓制度(五等人,最低的贱民)根深蒂固,远古的殖民者婆罗门的地位高高在上而本土土著却卑微可怜。他们被歧视被侮辱被伤害,物质上受苦,精神上受辱。尽管印度一直在法律上强调废除种姓制度,但千年糟粕根深蒂固,于是就形成了福垊发的上面那个地图的局面。

这个地图分为五种颜色,福垊就按颜色来讲。

【深红色】纳萨尔派控制区。纳萨尔派,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这里不便谈论太多。

【橘红色】纳萨尔派普通影响区。

【橘黄色】纳萨尔派边缘区。

【浅橘黄色】纳萨尔派目标区。

纳萨尔派有自己的军队,武装组织有两万人,成员五万人,实行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不时发动袭击。其影响力达到18个邦,1.8亿人口,是一支不能小觑的力量。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取而代之。受到了印度的不断围剿,其势力范围也就变得比较狭小了。下图是2013年其势力范围情况。

【黄色一】锡金。锡金国王一直有复国梦,虽然力量超级弱 。

【黄色二】东北。印度东北诸邦都有武装势力,甚至还有一定的合作,他们不时袭击,谋求自立。

【黄色三】克什米尔。土邦谋求自立,巴基斯坦跟印度有很大争议,并不时交火。

只要这些力量能形成合力,并受到外力的助力下,那么印度的解体就容易多了。

第一、东北方向。东北诸邦一向团结,如果孟加拉国、不丹给力的话,那么事成之后不丹就能摆脱印度的控制,锡金能获得自立,东北诸邦也能实现自。对孟加拉国来说解体,它就是最大的成功,作为巴基斯坦的小老弟孟加拉国这个外力是非常乐意给力的。

第二、印度北部。这里是纳萨尔派影响区甚至是控制区,基于共同主张以及共同敌人的情况下,尼泊尔这个外力会给力的。

第三、印度西部。巴基斯坦可绕过克什米尔寻找其西部布防空虚处。

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里应外合,群起而攻,那三哥首尾难顾,顾此失彼,更加上其联邦制还有信仰不同等因素。从而激发族群彻底撕裂,印度也就开始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了。


福垊


印度是与我国相邻的国家中发展最快的,也是未来可能给中国带来麻烦的最大国家。印度目前人口是13.39亿,将在很快的时间内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国际中自我定位等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位后起之秀极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一、印度制度存在的可能。

印度与中国是不一样的,假如有人问中国有可能解体变成小邦国?回答是不可能的,中国不可能解体,也不会解体。但是印度确实有这个可能。印度全称是:印度共和国。印度宪法在1950年1月26日生效,宪法中规定了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也就是说和美国是一样的。各个省有自己很大的权力,只是把一部分权力让给了联邦共同体。省与中央之间不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分别分管不同的方向,各有各的权力。

历史上分裂过的最大的联邦制国家是苏联。现在的印度成立并不是自己历史由来已久或者没有中断的传承以前的国土,而是在英国的操作下实现的“独立”。独立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印度有很多地方在历史上并不是同一个国家,有些地方是同一个国家但是在“独立”的过程中丢失了。

二、印度的历史存在着可能。

在英国统治印度期间,印度国内有英国划定的13个省,还有700多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国。这些土邦国之间关系并不是很融洽,经常发生战争。其实早在没有有殖民统治之前,印度国内还是一片混乱,经常发生各个地区之间的战争。

印度不同地区的信仰是不一样的,虽然主要是信仰印度教,但是有些地方比如靠近巴基斯坦的地区信仰伊斯兰教,有些靠近缅甸的地方信仰佛教。宗教问题是引发一个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不同信仰的地区之间极有可能爆发冲突,从而使这些地区脱离联邦加入其他国家或独立出去。

印度历史上基本上没出现过长久的大一统时期,也没有像中国一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一点上和中国是完全不同的。自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以来,我国一直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虽然改朝换代经常发生,但是无论是哪个朝代制度和治国思路都是一样的,类似于“换汤不换药”。

三、文化的差异存在着可能。

印度虽然是文明古国,但是文明并没有延续下来。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化传承从来没有断过,但是印度不一样,印度基本上换一次朝代就换一种文化,甚至连人都换了。也就是说现在在印度生存的很多人并不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后代。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印度斯坦族占人口总数的50%都不到,各个民族之间甚至是世仇,也就是说印度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甚至价值观方面都达不到统一。

不要小看文化的力量,中国与世界上所有国家最大的区别就是文化。现代以西方为主的很多国家都是“契约型国家”,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是“文化型国家”。把中国人维系在一起的不是宗教或者契约等,而是文化认同感,英国一个学者在这方面有很深刻的见解。

以前的时候外国人总是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思想情结为什么那么严重,为什么中国能在多次改朝换代中依旧保持民族向心力。因为“契约型国家”是一种利益共同体,当一旦利益消失不见或者对自己不利时就会反对契约甚至破坏契约本身,如“英国脱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存在着一定的可能,因为联邦制靠的是“契约精神”,但是印度国内情况错综复杂,各地区之间,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问题繁多。正如狂人言: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契约也是用来撕毁的。一切皆有可能。


无笔


一、民族结构复杂

从分布上来看,印度分为27个邦、6个联邦属地及1个首都辖区,现在的印度人口一度有超过我国的苗头,已经超过了13亿。

但是在这13亿人中,印度斯坦民族的人口仅仅占了4成,其他民族的人口已远超过了印度斯坦人,所以说印度的民族组成非常复杂。

他们的这种复杂和我国不同,我国大体上已汉族人为主,其他少数民族虽然有55个,但是人口分布并不多,而印度的其他民族分布就已经突破了7.8亿。

除了民族之外,印度存在五大种族,分别是尼格罗,地中海,迪娜拉,土著和原始澳洲五大人类种族。

从人口的组成中,我们可以推断:现在的印度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印度整个国家的凝聚力,所以未来的印度是存在分列成很多个小国的可能性的,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大。

二、融合程度不够

历史上的印度虽然出现过古文明,但是,印度除了孔雀王朝前后的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因为其他时期的印度一直都是处在分裂状态的。

如果不是英国人的到来,很可能印度这个国家一直都不会存在,反而是因为英国人的到来,在他们的殖民统治之下促成了印度的统一。

但是,自从印度摆脱了英国人的控制之后,直到现在,他们处在统一状态的时间并不长,融合度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他们未来有可能分裂的一个隐患。

三、宗教、制度差异导致矛盾尖锐

从宗教组成上来讲,印度境内存在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几大宗教,而且信仰这些宗教的人口也不在少数,在整个印度规模非常庞大。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宗教问题在印度展现的非常激烈,宗教同宗教之间存在众多矛盾,甚至有的宗教把其他的宗教当成是“死敌”,这种现象对印度的国内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接着,种姓制度是印度现存的一种极具封建落后思想的制度,远古的殖民者婆罗门的地位高高在上,而本土土著却卑微可怜。

最卑微的土著们一直都受到排在他们之上等级人民的欺压,这种欺压是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

虽然在印度独立之后印度政府一直都在淡化种姓制度带来的影响,但取得的成效并不大。

所以,越是排在社会最下层的种姓百姓越希望赶紧脱离苦海,从印度政府的所作所为中看,似乎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而他们唯一的出路也可能只有脱离印度政府实现独立。

总结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印度的这27个邦,首先是锡金,自从被印度吞并之后,锡金时刻都没有停止过寻求复国的机会,所以,印度的分裂锡金这个邦肯定会第一个跳出来支持。

其次就是处在印度东北部的很多个邦,他们这些邦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他们之间联系密切的原因就是出于对印度政府的抗拒,本来他们之前就是独立的,所以,他们也非常希望脱离印度政府谋求独立。


夏目历史君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与印度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我国有共同的文化与血缘基础,分裂都是暂时的,最后总能重新统一。印度则不同,并没有共同的文化与血缘基础,在英国人殖民之前,现代印度版图从来没有统一。即使是印度历史上版图最大的莫卧儿王朝,也仅仅是统一了北部印度而已。印度能够成为统一的现代国家,要感谢英国殖民者。没有英国人的殖民,现在的南亚次大陆一定还是小国林立。印度统一的基础非常薄弱,非常有可能解体变成小邦国。

首先,印度内部宗教矛盾严重。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都属于古印度地区的一部分,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在1947年印巴分治的时候,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地区建立了巴基斯坦,以信奉印度教为主的地区成立了印度。不过,在印度国内存在大量非印度教徒,印度堪称是“宗教博物馆”。印度人82%信奉印度教,12%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徒1000万以上的宗教还有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等。自从印度独立以来,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从未停止。随着伊斯兰教人口比例不断增长,印度的宗教矛盾很可能会有一次大爆发。

(印度教建筑)

其次,印度内部民族众多,主体民族是拼凑而成。现代国家多数是民族国家,一旦国内民族关系复杂化,非常容易引发内乱。以南斯拉夫为例,陆续解体为7个民族国家。即使如此,塞尔维亚内部的阿尔巴尼亚族还是要求独立,以极大的代价成立了科索沃。在印度,民族关系更加复杂。印度的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的46.3%。不过,印度斯坦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在莫卧儿王朝征服印度以后,将首都德里周边的土语整理成通用语言,取名为印度斯坦语。此后,讲印度斯坦语的人就是印度斯坦族。事实上,印度斯坦族也是由无数个小民族组成。除了印度斯坦族以外,印度还拥有其他200多个民族。以印度复杂的民族构成,一旦出现经济等方面的危机,极其容易引发民族分裂。

最后,印度政治制度难以长时间维持统一。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的是议会制共和制。在印度,各个邦的自治权利非常大。印度人经常以其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而自豪。但是,在印度的现行制度下,内部问题重重。例如,已经是21世纪的今天,印度作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每年花费好几百亿美元的军事大国,内部却活跃着数量巨大的反政府武装!印度最大的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影响力已经遍布40%的国土!

(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分子)

欢迎大家讨论,您认为印度会解体吗?


美国观察室


印度三大怪,怪得神奇,离谱,还很有意思。印度人重技能,重数理化,是可以肯定的,赞美的。但印度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没有爱国主义思想。这是值得批评教育加以否定的。很多印度人,不知道印度国旗什么样,有什么重要意义,作用,价值。国旗代表国家,让民族有信心和凝聚力。正如民族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印度人文化不高,素质不高,践踏自已国旗,是在自取其辱,作贱并作死自已。印度人太随和,随便了。践踏国旗,会被判重刑,甚至被枪毙的呀!印度人愚昧无知,蠢得要死。不知者不为怪。印度人太随和,践踏自已的国旗,不知道在践踏自己的国家,人民,自己了呀!l印度等级制度十分严格,森严,密不透风。财富高度集中在大地主,大资本家手里。贫民窟里说丰收,印度GDP在近几年超过中国,印度是软件生产大国,军事大国,核大国。印度人隐忍才成为大国。印度教,教汳多,窝里斗,斗得太厉害了。印度人太悠闲,吃饱饭没事做,加入印度教,打打杀杀,真过瘾,真没王法,真逍遥,真的干了坏事,还可以逍遥法外?印度教,教规不严,祸害了印度的国家和人民,让法律成了一纸空文。印度人太悠闲,太自由,目无法纪,可以违法犯罪?印度人三大怪,优点中有缺点,缺点中有优点。印度不会因这三大怪而解体,说不定还因三大怪而强大。印度有三大怪,才有印度软件生产大国,军事大国,核大国。


中国美6220


从回复数量来看,这个话题很火热,这至少说明了人们心目中的美好愿景。

但愿景往往就是愿景,虽然画风很美,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是否有可能解体为小邦国?

乍一看,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一定根据的,印度半岛在英国人管控之前,可不就是一盘散沙嘛!


印度曾经面临过解体的高风险。

其一,从印度的发展史来看,印度曾多次悲惨丧国,被其他民族瓜分,最早是雅利安人,后又有马其顿、大夏希腊、阿拉伯人、突厥人等轮番蹂躏,近代又被葡萄牙人、法国人、英国人殖民,这样一个一直被瓜分、解体才是常态化的国家,国家分裂是固有传承。

其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过大。一个国家若是想聚民心、集民意,首先要保证人民物质基础。从印度的发展开看,虽然发展速度非常快,甚至名列前茅,尤其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力非常雄厚,但是印度的经济基础是英国人一手栽培的,印度的工业化设备、产业基础有许多是被殖民时继承下来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北部、南部、内地的区域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区域贫富差距悬殊越来越大而导致了区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经济发展失去了平衡,部分人心就会涣散,穷困的东北部人民就会闹独立,国内局势一旦发生战乱,印度维持统一就难了。


其三,没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基础,教派林立,种族矛盾尖锐。印度是世界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一个国家,我国虽是56个民族,但我们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我们不排斥少数民族文化,但是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从而开枝散叶,各自发展。但印度不一样,印度有200多个民族,并且他们语言不同,文化发展史不同,他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各自发展,文化若是解体,民心就涣散。印度宗教信仰更是大相径庭,而这种宗教信仰若是不能有效解决,最容易引起动乱,国内局势难以控制。

其四,大国干涉内政。经济发展多元化,政治格局一超多强,但美国依旧是经济大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强大,而且又想谋权霸权主义,实行强权政治,对各个国家打压,干涉内政的事例数不胜数,印度又何曾不受美国的恐吓与威胁?美国若是一旦将手真正伸入印度内部,印度内部矛盾将会越陷越深。

但一个现代大国,往往又是很难轻易解体的,那么,印度不可能解体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其一,印度曾被那么多的国家瓜分与殖民,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统一,反过来正说明很多印度人民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建立一个完整的政权,生活在共同一片蓝天之下的。



外来民族曾多次将他们打趴,但却不能使他们屈服,一旦被入侵,民族凝聚力就会强大,这会成长为印度地区人民的共同特点。

其二,印度政府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之中维持国家统一并且发展自己的国家,这说明印度政府的政治组织架构没有问题,具备一定能力和稳定性。况且,政府肯定也看出了这些问题,自然通过了一些措施来解决问题,根不根治暂且不说,但政府能使大宗教派之间不产生分裂现象,能使大一些的民族不走向独立趋势,也不得不说,印度政府具备这种实力。

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红利,印度通过一些改革,与国外加强合作,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印度的种种社会矛盾将稳步走向被解决。


其三,印度近几年国内GDP增长迅猛,国内经济总值也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超越了我国,已经有经济机构预言印度经济很快可能超越日本,成为三大经济体之一。如此看来,印度经济内在潜力巨大,一旦爆发,可谓是势不可挡,若是经济发展又能做好财富分配协调,印度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其四,分裂主义势力逐渐式微。这与民心思变有关,老是闹分裂,闹多了也就力疲了,倒不如搞好经济,品尝经济发展红利。

印度官方对分离主义者的政策也在多年对抗后逐步摸索成型,剿抚结合,恩威并施,有效的分化了分离主义者的势力。

最关键的一点,印度境内分离主义者缺少国际方面的支持,当今世界已经不是冷战的年代,大家谁也没有心思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去班弄南亚次大陆的是非,这块大陆一隅,毕竟不是全球战略的核心位置。


任何一个能够使自己民族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依旧向前发展的国家都应该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印度现在经济还是有很多不足,国内矛盾也非常深,但没有哪个民族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哪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说解体就解体。

当然,总是会有万一,万事皆有可能,但“万一”这个词从字面意思来讲,终究是几率只有万分之一,说印度面临解体,还是为时尚早。


历来现实


目前看印度解体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印度东北部七邦有独立的可能。


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印度人口密集,种族成分和宗教信仰复杂,许多地区长时间以来都存在深刻的矛盾和冲突。

印度东北部共有七个邦:阿鲁纳恰尔邦、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和特里普拉邦。 这七个邦与印度连接的地方叫,西里故里走廊。由于这条走廊非常狭窄,宽大约约20到40公里,所以俗称鸡脖子。
这七个邦在印度政治地位不高,而且经常受到歧视。在这一地区有两个邦的独立运动声势最大一个是阿萨姆邦另一个是曼尼普尔邦。如果印度东北部七邦独立运动进一步高涨,,将会严重影响该地区乃至整个印度局势的稳定。喜欢我的观点请关注点赞,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