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秦始皇给吕不韦写了一封短信,吕不韦阅后自杀,双方却皆大欢喜

吕不韦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通过投资秦国质子异人获得了权倾天下的政治势力,而年少的秦始皇在他的辅佐下成长了一代雄杰之君后,他逐渐被秦始皇排斥出了权力中心,但吕不韦纵横政坛多年形成的势力、人望不可能短期消除,这些仍然对秦始皇的君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秦始皇给吕不韦写下了“君何功于秦”这封信,

吕不韦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自杀,这样他以最小的代价保全了整个家族。

秦始皇给吕不韦写了一封短信,吕不韦阅后自杀,双方却皆大欢喜

专制君权特点决定了吕不韦的尴尬地位

秦始皇之父秦庄襄王英年早逝,当时秦始皇才十二岁,因此秦国王权由太后赵姬、仲父吕不韦等代为执掌。不过古代专制君权的权力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独”和“一”,最高权力必须掌握在一人手中。这种制度就造成了,每当最高权力进行交接的时候,往往政局也是最为凶险的时候,因为权力的转换往往伴随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兴衰,而曾经染指过最高权力的人一旦退下来,很难自保或者得到妥善安置。

秦始皇亲政就是一次最高权力的交接。按照制度,太后赵姬、吕不韦等人应该交出自己代行的那部分权势,这就引起了政治震荡。依附太后的男宠嫪毐发动造反试图先发制人杀了秦始皇,被秦始皇反杀。秦始皇消灭嫪毐集团后,开始着手处理另一个根基庞大的吕不韦集团。

秦始皇给吕不韦写了一封短信,吕不韦阅后自杀,双方却皆大欢喜

一山不能容二虎,吕不韦必须退出权力中心

吕不韦先后辅佐了秦国两代君王,秦始皇的父亲是吕不韦捧上的王位,秦始皇的母亲原来是吕不韦姬妾,甚至还有传言秦始皇就是吕不韦的儿子。吕不韦后来身居相国之位,并代行最高权力十余年,在天下拥有很高的声望。他拥有十万封邑,三千门客和数量庞大的家奴,而且还继续广泛地招罗人才,可以说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秦始皇亲政后就必然要调整他和吕不韦之间的关系,影响吕不韦的既得利益,因此,这难免会引起矛盾和冲突,导致政局动荡,所以秦始皇必须把吕不韦清除出最高权力结构。

但吕不韦对秦庄襄王和秦始皇父子两代君主恩义深重,再加上他声望很高,为他说情的人源源不绝,因此秦始皇不能像铲除嫪毐那样对待吕不韦。由于嫪毐本身就是吕不韦引荐给太后的,所以秦始皇以吕不韦与嫪毐有牵连的罪名将吕不韦革除相位,让他在河南的封地居住。

秦始皇给吕不韦写了一封短信,吕不韦阅后自杀,双方却皆大欢喜

饮鸩自杀,吕不韦用最小的代价保全了家族

谁知吕不韦到了封地后,各国的诸侯和使节络绎不绝地去问候吕不韦,使者“相望于道”,秦始皇担心吕不韦会内外勾结发动叛乱,又下令将他迁徙到蜀地,试图隔绝吕不韦与各国政治势力和宾客们的关系。

秦始皇亲自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于蜀。”在这封信中,秦始皇全盘否定了吕不韦对自己父子两人的功勋,可以说态度非常严厉冷酷。狡猾精明的老油条吕不韦感到强烈的不安,担心会遭到身死族灭的下场,于是为了保全家族,向来擅长算计的吕不韦权衡之后,决定采用最小的代价——自杀,来取得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即保全整个家族。

秦始皇给吕不韦写了一封短信,吕不韦阅后自杀,双方却皆大欢喜

吕不韦死后,秦始皇确实没有对他的家族下手。不过吕不韦的门客们感念和他的“君臣之义”,偷偷集合起来把他葬于洛阳北邙山。这种举动显然有向秦始皇抗议的政治含义,秦始皇下令处罚了吕不韦的门客和故吏。

秦始皇解决了嫪毐和吕不韦两大政治势力后,牢牢将国家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中,秦国国家权力基础更为稳固,也为他统一六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