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让卢纶这首擒虎歌震憾到了

卢纶,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虽仕途不顺,诗文却豪迈不失细到,慷慨颇带真切,甚得文士墨客推崇。而一篇《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虎歌》,更是写得摧心振脉,虎虎劲力。实是不输塞下六曲之佳作。且与诸君共飱!

让卢纶这首擒虎歌震憾到了

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

此两句写的是众军趁着旭日东升出猎的情形,很有朝气。

让卢纶这首擒虎歌震憾到了

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

笔锋一转,已换到野兽出没的场景,并将主将胆大心细,沉稳无畏的形象刻画出来。

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

着力渲染猛兽即将现身前的气氛,由一开始热闹出猎的动态拉到屏息静气的静态,最妙又以“鸦鸣”之动,反衬猛兽之静。

阴方质子才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

回头写主角,原是来自北方部族的一名三十岁的质子,而这位胡族勇士,很乐意成为唐军中一员。通过翻译,明白主帅浑瑊让他独斗猛兽后,毅然作揖接受将令。

舍鞍解甲疾如风,人忽虎蹲兽人立。

描写勇士义无反顾地脱去甲衣,迅捷地奔向猛虎。可人虎对弈的瞬间竟然出现人似虎蹲,兽似人立的一幅角色互换的画面。很意外,很生动,勃勃有生气!

欻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

人虎互博一开始就异常惊心动魄,而勇士先发制虎,迅速占据上风,按住虎头不断击打其脸部,使其爪牙之利无从发挥,涎液也因被打而潺潺流出。

让卢纶这首擒虎歌震憾到了

既苏复吼拗仍怒,果协英谋生致之。

猛虎虽被揍得很惨,可稍一松手就不断挣扎怒吼。而主帅很有识人之明,这名部下终究不辱他的将令,果敢有力地制服了这头野兽,一举擒获。

拖自深丛目如电,万夫失容千马战。

当这头猛虎被勇士从深丛中拖出,仍旧虎目如电,让在场众军一片惊竦,马匹更是战栗不止。侧面表现出打虎勇士的过人勇力及英雄本色!

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

书写诸军欢呼、叹服、称贺的场面,进而展现整支军队因狩猎斩获,士气饱满,杀气昂扬。

始知缚虎如缚鼠,败虏降羌生眼前。

看到勇士擒虎象捉老鼠一样轻易,联想到日后打仗杀敌也必将“败虏降羌”。一下将打猎的意义深化,文章至此释放出浓烈的卫国情怀。

祝尔嘉词尔无苦,献尔将随犀象舞。

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

此四句又衍生出另一番奇思妙想,劝即将入献宫禁的猛虎,要懂得搏取人主的欢心。

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

结尾以周文王出猎而得吕尚之典故,肯定皇上重用自己的府主浑瑊,并愿为之扬威百蛮而记,点明此诗深意。

让卢纶这首擒虎歌震憾到了

史书是绝不会记叙此等军营狩猎的,而卢纶的这篇叙事诗,既含丝丝秦腔朔调,亦带屡屡汉胡风华,以丰富精彩的文笔勾勒出当时唐军真实的狩猎场景,认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军旅生活,更真切地感受一下大唐的尚武之风和雄浑气息。

顺道提一把:个人认为古代是真有打虎英雄存在过的,不能因为今人不可为,而妄断古人亦不能为。至于这位打虎将娑勒,委实让人神往,到底是名为娑勒,还是此人出身娑勒城,故以娑勒代之。则请诸位名抒己见了。

让卢纶这首擒虎歌震憾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