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17291家被查!如今終於整改規範了

針對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多、規模小、分佈散、管理亂等特點,

江蘇省教育廳建設了統一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截至3月22日,共有18270家培訓機構、26089名培訓機構教師、51771門課程信息上線入庫。

17291家被查!如今終於整改規範了

通過3個多月的強力集中整治,我省共摸排中小學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7291家。截至2018年12月31日,原合規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892家。整改規範後,合規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增加1273家,現共計3165家;

5892家學科類培訓機構經規範轉變為非學科類培訓,全省從事音體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由16865家增加到22757家。

同時,對消防不合格、教師無資格、無證無照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依法取締5405家。各地陸續發佈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江蘇校外培訓治理成效初顯。

全面推廣“課後服務”,力促教育生態轉型

春季新學期,在全省推廣中小學校課後延時服務的“彈性離校”政策,並且積極聯合社會各界,共同建立課後服務優質資源供給長效機制,會同省體育局、省科協研製科技類、體育類、實踐類課程推薦菜單,在南京市試點推送462門免費體育和科技類課程,邀請科學家、院士、體育教練員和專業人士進校園,豐富孩子們的課後服務內容,促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經初步統計,目前全省城區小學和初中開展課後服務比例分別達到53%和24%,吸引53.7萬城區中小學生參與,小學和初中參與課後服務的學生數分別佔比18.7%和23.2%。

泰州市教育系統打造的“泰微課”,更是把名師“送”到千家萬戶。

目前,微視頻已達12.5萬條,配套微測試題35.6萬條,導學案6809例,註冊用戶90萬,涉及江蘇、廣東、浙江、黑龍江、陝西、貴州、新疆等7個省、自治區,是當前全國最大的中小學微視頻資源庫和在線自主學習平臺。

校園內外聯動,學生的事就是最大的事

對孩子們多一分關心,就能讓家長們多一分安心。對於如何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服務的期盼,我省正在方方面面不斷探索“江蘇樣本”。

去年底,江蘇啟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治理,再次明確不得以社會培訓機構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或以各類競賽證書、考級證明等作為入學依據。3個多月來,江蘇已組織督查各類違規辦學行為4913次,發現問題200多個,約談校長、老師194人次,查處學校70所,通報批評31次,違規辦學行為得到初步遏制。

“江蘇組織全省82.19萬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統一簽署《拒絕有償補課公開承諾書》,所有承諾書均在學校醒目位置進行公示,並上傳至專門研製的師德師風監管平臺,確保監督不走過場。”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午餐時間,記者來到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南校區的學生食堂。在這裡就餐的學生大概有1000多人,在老師的照料下,就餐井然有序,學生吃得很香,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光盤”。校長沈桂榮介紹,95%的學生都喜歡在校就餐,連家住附近的學生也不願回家吃午飯。

目前,我省首批“陽光食堂”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試點已在南京市建鄴區、張家港市、東臺市、泰州市姜堰區和高港區啟動,已有276所學校進駐省級統一平臺,管好錢、供好餐,斬斷伸向孩子餐盤的“黑手”,讓孩子們的餐桌更透明、吃得更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