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一個人只要還沒被逼的走投無路,就不要去從事重複性質的勞動

職業的發展方向是在從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轉變,體力勞動會變的越來越不值錢,而腦力勞動在變的越來越值錢,這是社會發展的方向。

在國企裡有這麼一種現象。工人每天都在辛苦工作,而國企裡有一類人,每天在領導面前溜鬚拍馬、搞關係。最後往往這類人混的都不差,而工人還是那樣辛苦。工人從事的工作是重複性的工作,辛苦但是不動腦子;而溜鬚拍馬搞關係的人,讓人看不起,但是乾的是動腦子的活,不動腦子能討好領導嗎!所以,這群人混的好是有道理的。

我不是肯定這種行為,如果一家企業是這種環境,你可以不在那裡工作嗎。而是說我們在工作中,要去做能讓我們思考的事,而不是重複勞動。同樣的原材料,中國工人生產出來,只賺幾塊錢;而德國、日本工人生產出來,利潤能達到中國工人的幾十倍。因為中國工人是在體力勞動者,而德國、日本的工人是腦力勞動者。

一個人只要還沒被逼的走投無路,就不要去從事重複性質的勞動

香港電視臺曾做過一檔真人秀節目,叫做《窮富翁大作戰》的,邀請那些香港的富豪去體驗幾天底層的生活。一開始這些富豪們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他們有那些窮人們不曾有過的學歷、經歷和“管理能力”。但在幾天的體驗之後,幾乎所有的富翁都感到了絕望。他們每天需要一早就出門,往往到了深夜才能回家,疲憊不堪地匆匆入睡,然後繼續第二天日復一日的生活。因為活著本身成了生活中的一切。一位富翁在節目中說道:“忙得我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不要說坐著休息一會,連喝水的時間也沒有。”

底層的人不僅僅是生活的艱辛,最要命的是每天不停的從事體力活,平時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讓他們怎麼翻身!現在有些小白領也是這樣,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雖然從事的不是體力勞動,但是思考的時間,將來的發展很有限。所以,一個人要想實現逆襲,應該從思考入手,應該通過腦力勞動去實現。現在想通過體力勞動去當老闆、去創業,已經不現實了。大陸現在還沒有那麼遭,現在還是有機會的。

一個人只要還沒被逼的走投無路,就不要去從事重複性質的勞動

有些人可能會說,現在就業壓力這麼大,去哪兒找好工作?我個人的建議是這樣的,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多去找工作,多跳槽,多去從事不同類型的工作。找到一個工作先幹三個月,不行就換。說不定那一天,你就能找到一份對你創業特別有幫助的工作呢!多換工作,對很多大學畢業生來說可能無法接受。但是我要告訴你,大學畢業生與那些30歲以上的人比起來,實際上壓力很小。趁著年輕,多去增加自己的閱歷。大學生畢業生應該趁著自己現在還年輕,工作一段時間,再學一段時間;學一段時間,再幹一段時間。總之,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的同時,必須要留出時間來思考。

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成本最低的事情是思考。一個人只要還沒被逼的走投無路,就不要去從事重複性質的勞動。一個創業者所創業的項目,也要少去做重複性質的工作。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以後我還會與大家分享更多的創業內容、以及烘焙創業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