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涨声内参」“破”股数量大幅缩水 投资者仍可“捡漏”

涨声按:破净股是投资者淘金的一个重要方向。据涨声统计,截至11月16日,两市的破净股数量达到263只,较前期巅峰值有明显收缩,但数量仍然较多。

「涨声内参」“破”股数量大幅缩水 投资者仍可“捡漏”

在这些破净股中,哪些可能存在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呢?

破净股缩水近50%

据涨声统计,10月18日沪指触及2449点时,两市破净股数量达到513只,占A股总数量的14.4%。本次破净股的数量和占比刷新了2000年以来的纪录。

2005年上证指数见底998点时,破净股数量为220只,占全部A股比例为13.42%。而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触及1849点之时,两市破净股数量为160只,占A股总数量的6.5%。

「涨声内参」“破”股数量大幅缩水 投资者仍可“捡漏”

10月底以来,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出,市场迎来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市场行情的回暖令破净股数量缩水明显。

截至11月16日,两市破净股数量为263只,占A股总数量的7.4%,破净股数量较10月18日的巅峰值下降了49%。近一半的个股在一个月内迅速摘掉“破净股”的帽子,源自于这些个股在本轮反弹中的良好表现。

据统计,10月18日的513只破净股中,在最近这一个月内,股价实现上涨的达到498只,占比高达97%。涨幅超过30%的共有69只,而涨幅超过50%的也有21只。

这些个股中,表现最好的当数市北高新和弘业股份。

10月18日时,市北高新报收3.1元/股,市净率为0.98;弘业股份报收4.82元/股,市净率为0.89。

「涨声内参」“破”股数量大幅缩水 投资者仍可“捡漏”

而近期,受上交所设立科创板的消息影响,创投概念股被爆炒,作为科创概念龙头股,市北高新最近十个交易日连拉十个涨停板,截至11月16日,报收9.16元/股,较10月18日收盘价累计上涨188.96%。

弘业股份也走出八连板的好成绩,10月18日至今股价累计上涨164.8%。

银行业破净比例最高

尽管缩水近一半,但截至11月16日,两市破净股仍有263只,占A股总数量的7.4%,这一数量仍然较多。

涨声对这263只破净股分析后发现,从行业角度来看,拥有破净股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依次是房地产、公共事业和交通运输,分别拥有28只、25只和19只破净股。

由于每个行业拥有的成分个股数量不一样,从每个行业内部破净股数量所占比率来看,占比最高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银行、钢铁和采掘,分别占比64%、31%和25%。

「涨声内参」“破”股数量大幅缩水 投资者仍可“捡漏”

具体来看,银行股占比最高。截至11月16日,A股28只银行股中破净股达到18只。其中,华夏银行市净率最低,仅为0.63倍。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兴业银行共9家银行的市净率均小于0.8倍。

部分破净股或存机会

对投资者而言,破净意味着能买到股价比每股净资产更便宜的股票,但“破净”并不意味着一定安全,是否真正具有投资价值还要根据公司所在的行业、公司成长性、流动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涨声内参」“破”股数量大幅缩水 投资者仍可“捡漏”

涨声统计发现,目前破净的263只个股中,去年年报、今年一季度报、半年报、三季度报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的个股共有92只,业绩稳定性和成长性较佳。

除了成长性问题,公司的现金流和个股在市场的流动情况也需要考虑。在这92只破净股中,总市值超过60亿、近半年来日均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超过10%的个股共有32只。

此外,在投资破净股时,上市公司的商誉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涨声内参」“破”股数量大幅缩水 投资者仍可“捡漏”

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的存在却可能为上市公司的资产添加“水分”,导致上市公司的资产虚增。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破净股标的时,还需警惕商誉对上市公司净资产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