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青海長城與村堡名

村堡名

青海長城主要是在青海省境內存在的明長城遺址,是明代為了防禦西海蒙古襲擾而修建的長城。長城主線東起樂都縣,西經互助土族自治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南經湟中縣、西寧市城中區、湟源縣,向東經平安縣,止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還有數條各自獨立的長城牆體或壕塹,分佈在西寧市城北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樂都縣、互助土族自治縣、貴德縣、門源回族自治縣、湟中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本期《青海視野》為您講述一段青海長城的歷史。

1青海的邊牆就是明長城的一部分

紫雲先生在《弔古邊牆》一詩中曾說:“烽火關山話當年,勢如龍蛇鎖亂山;狼煙已隨風塵去,夕陽寒鴉吊殘垣。”上小學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我國有兩個值得驕傲的東西,一個叫“大運河”,一個叫“萬里長城”,說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長大後去過新疆,車過嘉峪關,從玉門到安西的一路上,仍能看到斷斷續續的古代土牆,斑駁陸離地矗立在進疆道旁,當時就對“萬里長城西至嘉峪關”的說法產生了懷疑。河湟谷地也有一些類似的土牆,家鄉父老一直把它叫作“邊牆”,邊牆經過交通要道的地方如果有村落,村名就叫“闇門”,有的甚至叫作“邊牆村”;邊牆經過的地方如果是山谷,就叫“闇門峽”;如果是灘,就叫“闇門灘”;如果是塹溝,就叫“邊牆壕”。後來,因為“闇”字難寫難認,人們就刪繁就簡,寫作“南門”了。凡是邊牆經過的地方,像民和、互助、大通、湟中等地,都有含“南門”、“邊牆”的村名和地名,如大通橋頭鎮就有“南門灘”,民和川口鎮就有“邊牆村”,湟中魯沙爾鎮、攔隆口鄉就有“南門村”,但人們從來沒有追尋過它們和邊牆的關係。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河湟谷地的邊牆話題,筆者曾寫過一篇《西寧“土長城”》的短文,發表在《西寧晚報》上,後有人曾提出質疑,說西寧的邊牆不能稱為“長城”,說它與長城相比,規模小、長度短、作用小,只能算個“邊牆”而已。去年,經國家權威部門勘察、審定、公佈,青海境內的邊牆就是明長城的一部分,全長148公里,它是明代西北軍事防禦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至此,寂靜數百年的河湟谷地邊牆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分,是名副其實的明長城。名分雖然有了,但對它的宣傳和保護、利用的狀況卻令人擔憂。互助境內除了有名的南門峽外,幾乎找不到長城的痕跡;湟中甘河灘鎮境內尚留有一座珍貴的“闇門”遺蹟,但在人為的破壞下,幾乎面目全非;上新莊鎮有一段數公里長的長城殘跡,也在人為的破壞下,一年年地消失。惟獨大通境內的長城遺蹟,雖然許多地方的也消失殆盡,但“永安關”西的長城仍狀若游龍,盤繞在金蛾山巔,波瀾壯闊,氣勢恢弘,令人感慨萬千。

2河湟谷地的明長城

青海東部為啥還有長城?要說河湟谷地的明長城,還得從明代的西海蒙古說起。

元王朝被推翻後,蒙古貴族退向朔漠。明成化年間,蒙古達延汗(小王子)統一了韃靼,失勢的亦不剌部只得擁眾西奔,經過六年的打拼,終於於正德十年前後佔據了青海湖地區。原住牧於這裡的“番人多遠徙,其留者反為所屬役”。之後,蒙古卜兒孩、整克、大同、俺答等部也相繼進入青海湖地區,到萬曆初年,進入青海湖地區的東蒙部落多達29支,史稱“環海盡虜矣”。他們除了互相攻伐之外,多次攻入西寧衛屬地,燒殺搶掠,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所以史稱其為“海寇”。從1512年進攻西寧北川起,到1541年進攻碾伯,在長達30年的歲月裡,西寧西、南、北川戰火紛飛,明王朝駐西寧衛的指揮、總兵等武官相繼戰死,一時間西北防務成了明王朝心腹之患。為了加強西北邊疆防務,明穆宗朱載垕聽從總制延綏、寧夏、甘肅三鎮軍務的楊一清建議,下令修築邊牆,“以備夷騎”,其制小於長城,以便守禦。其中一條從今民和上川口邊牆村起,經下川口與甘肅洮河邊牆相接;另一條經甘肅永登,延伸進入我省互助北山,經東闇門(今互助南門峽),出東峽,越大通娘娘山沙爾嶺,入湟中,再延伸通往貴德。

據史料記載,當年西寧衛邊牆修建時,按計劃從兩頭施工,向中間推進。當時西寧衛只有7479戶,12260人,由於工期緊,駐防明軍也參與了工程修建。在當時的條件下,人們用簡陋的工具,“闢山斬崖,循牆挑壕,築砌石臺。”其艱辛狀況,是難以想象的。雖未留下“孟姜女哭長城”之類的傳說,“雖有健婦把鋤犁,禾生壠畝無東西”的境況是到處可見的。

邊牆是由主牆和垛牆組成的,主牆底寬5米(1.5丈),頂寬2.3米(0.7丈),加垛牆高達6.3米(1.9丈),這是多麼大的工程量啊!就是在今天的技術條件下,這也是一項不得了的工程。其中,互助至大通娘娘山段於隆慶六年(1572)竣工,西寧南川至西川乾溝段於次年完工。至此,綿延148公里(44507丈)的西寧衛邊牆,終於在參修軍民的汗水和淚水中,像一條巨龍從互助北山大通河邊升起,翻山越嶺,“墩臺相望”,過拉脊山,順暖泉溝,朝黃河奔去。

邊牆修成後,雖發揮了一定的防禦功能,但仍未能阻止強悍的瓦剌他卜囊、火落赤部鐵騎的進襲。直到幾十年後,明軍在都御史田樂等的率領下,在取得被譽為“蓋二百年無前的奇捷”的“湟中三捷”後,西寧近邊才進入了較為安定的時期。據清乾隆時西寧道僉事楊應琚說:“(邊牆修成後)百餘年間,村落相連,牛羊滿野,邊牆之外,多有良田。”由於防禦功能的逐漸減退,絕大多數地段的邊牆已經傾圮。

3墩臺相望的古邊牆遺蹟

今天,當我們站在風景如畫的大通老爺山南望,北川河如練,逶迤南去;娘娘山疊翠壘綠,遠連天際。史書上說“新城(北川營)之北有闇門焉,名永安關,關下水灘,三川匯流而南行,永安橋即在是。南至西寧城,北至北大坂,惟此扼其衝。”雖然永安關、蘇木蓮水洞榨今已無存,“關下水灘”今已改稱“南門灘”,老爺山下,早已高樓林立,街衢如畫;橋頭鎮外,“田分萬井村高下,煙點三川樹縱橫”,千年風煙今已逝,但那娘娘山上的古邊牆遺蹟仍墩臺相望,牆壕分明,它像一幅望不到頭的歷史長卷,翻越南門灘後的蒼山翠嶺,蜿蜒曲折,伸向蒼茫的大山深處,消失在人們視野盡處。讓人頓時感到一股莫名的蒼涼,凝上心頭。山風瑟瑟,綠色連天,耳邊似乎還傳來建牆軍民力已竭、淚已干時絕望的呼喊……

《秦邊紀略》一書的作者梁份是明末清初人,他曾說:“凡書可閉戶而著,惟地輿(之書)必身至其地。躬親力行,不辭艱辛,親歷西北,實地考察而撰次成書者能有幾人?”可見其治學之嚴謹。他為了寫成《秦邊紀略》一書,足跡遍及西北各邊塞,因此書中所記可信度較高。據《秦邊紀略》記載,當年“鎮海(指鎮海堡,即今湟中縣通海村)之西七十里,稱為東、西拘爾灣,夾湟水之涯涘也,舊為內地,安插黑番,盡為要荒。(今)皆屬達賴黃臺吉、麥力幹黃臺吉矣。”看來,當時的湟源地區名叫“東、西拘爾灣,皆黑番堡寨”,是屬於西海蒙古的天下。為了阻擋“海寇”的侵擾,明王朝不惜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沿與西海蒙古交界的山峽平川,大築邊牆、烽墩、峽榨等軍事防禦設施。當年所築邊牆(今已被國家確認為是明長城的一部分)從互助北山起,過東闇門(今互助南門峽)、大通橋頭(西闇門),翻娘娘山(小山峽闇門),越西納川(喇課闇門),經剌沙闇門、西石峽東口(西石峽闇門),一直延伸向東南方向的湟中共和(第四溝闇門、小康纏闇門)、漢東(大康纏闇門)、大班沙爾闇門、小班沙爾闇門(今魯沙爾鎮南門村,俗稱“土南門”),從塔爾寺後山越紅崖溝、加牙陽坡,經上新莊鎮黑城村西,然後進馬雞溝峽,上拉脊山,奔向貴德。“乾河(今甘河)等山口,舊皆有邊,循牆挑壕,斬斷山崖,築砌石臺,以備夷騎”,其中尤其以剌沙、西林(納)最為要害。西石峽是防範“海寇”的前哨要隘,怪不得《秦邊紀略》中說:“鎮海營西至石峽,天險與夷(指西海蒙古)共之。”因為“與夷共之”的緣故,據明代萬曆年間劉敏寬修成的《西寧衛志》記載,因“海寇”的原因,西石峽、剌沙兒峽“遂為要害”,除邊牆外,這一帶還修有大磨石溝峽榨、白崖子峽榨、白石頭下盤道峽榨、洛欄峽榨、鎖思黨峽榨、剌沙爾峽榨、剌爾寧峽榨、大小寺溝峽榨等軍事防禦設施。由此可見,明正德、嘉靖、隆慶直至萬曆年間,西石峽是雙方軍事對峙的前線,農牧產品的交易,多在今通海和多巴進行。“鎮海營,茶馬互市之通衢,為西寧門戶焉,款於斯,戰於斯,所有來矣”、“多巴,居然大市,高堂大廈,且有倉廒,土屋比連,其廛居逐末,則黑番也。馱載往來,居貨為賈。”(《秦邊紀略》)

4曾經作為軍事要塞的南門峽

明萬曆十七年(1589),通過有名的“湟中三捷”之一的“西川大捷”,西石峽一線的軍事對峙形勢大為緩和,“鎮海營西至石峽,天險與夷(指西海蒙古)共之”的狀況已不復存在,隨著明王朝的滅亡,炎夏六月,從互助縣城威遠鎮西北行,一川麥豆迎面,花香沁人。路西,是“五峰如掌列雲端”的五峰山,路東遠方,是橫亙天際的互助北山。幾十裡過去,遙望前方,隱約處,東西山在路盡處幾乎相合,狀如虎踞,兀立如門,色如黛染,那便是有名的南門峽。

南門峽地形險要,“兩山壁立,中有通衢”,它內護富庶的沙塘川,扼赴寧要道;外拱燕麥川,歷史上這裡曾是西寧縣與大通衛的分界線。明代“海寇”之患中,燕麥川多次遭到焚掠,明守備鄭曉和兵備僉事萬世德都曾率明軍在這裡與“海寇”作戰。由於工期緊,邊牆從甘肅永登起,跨大通河,進入互助北山,經今南門峽,到大通元朔山,再越蘇木蓮河,翻金娥山直撲湟中。在當時條件艱苦、人力有限的條件下,其中從互助北山到金娥山段於隆慶六年(1572)竣工。遙想當年,這裡邊牆高築,墩臺相望,旌旗招展,刀矛如林,作為阻擋外敵的軍事要塞,充滿著一片肅殺氣氛。因邊牆在跨越交通要道之處均設有出入門戶,時稱“闇門”,這裡的闇門因處蘇木蓮河之東,所以當時稱為“東闇門”(今大通橋頭闇門稱為“西闇門”)。據史料記載,明朝時這裡“邊牆之外,皆屬龍荒”,“一堵土牆分作界,千屯毳帳合為鄰”,金人望的詩形象地描繪了當時這裡的景況。峽因闇門而得名,時稱“東闇門峽”,久而久之,略稱闇門峽,大概是“闇”字難認之故,後就易從簡,稱為南門峽了。

過南門峽,便是有名的燕麥川。當年燕麥川因“只產燕麥飼馬,故名。”但到清代乾隆年間時,已“生齒日繁,漸犁鋤矣。”西寧道僉事楊應琚說:“邊牆之外,多有良田,百年之間,村落相連,牛羊遍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