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中國“珠海”概述

珠海市,廣東省下轄地級市,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位於廣東省 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江門市新會區、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地處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

[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為1732.33平方公里[3],設有3個行政區,下轄15個鎮、9個街道,並設立5個經濟功能區;常住人口176.54萬人(2017年末)。

漢初為南越國轄地。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屬番禺縣轄地,直至東漢。建國後,隸屬珠江專區,1952年,隸屬粵中行政區。1959年,撤併入中山縣。1961年4月,恢復珠海縣建制,縣政府駐香洲。1979年3月,改為珠海市;11月定為省轄市。

2019年1月,珠海入選“2018年WFBA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榜單。

歷史沿革

中國“珠海”概述

珠海城市風貌(4)

珠海市大部分地區自南宋起至民國時期屬中山縣(原名香山縣)轄地。據考古發現的磨光石和彩陶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距今四五千年前便有原始部落人群在這裡生活。在鳳凰山脈周圍和珠江口一些海島的沙丘、山崗、臺地上,都留下了先民們的遺蹟。[6]

戰國時期,為百越之地。[6]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南海郡,屬南海郡轄地。

漢初為南越國轄地。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屬番禺縣轄地,直至東漢。

三國時期,屬吳國轄地。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之東為東官郡,屬東官郡轄地。直至南北朝,於劉宋元熙二年(420年)又改東官郡為東莞郡,屬東莞郡轄地。[6]

隋開皇十年(590年),屬寶安縣轄地。

唐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屬東莞縣轄地,並開始設置香山鎮(今珠海市山場)。香山鎮的名稱,是由於境內諸山之祖五桂山奇花異草繁茂,神仙茶叢生,色香俱絕而得名。

唐代之後,經五代和宋代,香山鎮仍屬東莞縣。[6]

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設立香山寨,仍屬東莞縣。至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將原屬東莞縣的香山寨劃出,並把南海、新會、番禺、東莞4縣的部分海濱之地,置香山縣,隸屬廣州府。

元至正十九年(1282年),香山縣隸屬廣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山縣隸屬廣州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香山縣仍隸屬廣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香山縣直屬省轄。2至9年,隸屬粵海道。10年以後,隸屬中區綏靖公署所轄,14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香山縣改名為中山縣,屬廣州行政區管轄。19年5月至23年10月,中山縣政府設置唐家。(25年廣州行政區改稱為第一行政督察區,抗戰期間曾改稱第四行政督察區,35年後複稱第一行政督察區),36年屬省府直接督察區所轄。[6]

建國後,中山縣隸屬珠江專區,1952年隸屬粵中行政區。1952年12月31日,建立漁民縣,寶安、東莞、中山3縣所屬海島為漁民縣的行政區域,由粵中行政區領導。

1953年4月7日漁民縣正式定名為珠海縣,將中山縣屬的中山港鄉、東莞縣屬的萬頃沙及珠江口外附近的三灶、大橫琴、小橫琴、南水、北水、高欄、荷包、淇澳、龍穴、內伶仃、外伶仃、三門列島、萬山群島、擔杆列島、佳蓬列島等全部100多個海島劃歸珠海縣,縣政府設於唐家,隸屬粵中行政區管轄。[6]

1953年5月1日,珠海縣正式成立。是年5月25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珠海縣的區、鄉名稱,數量及範圍,共有4個區、44個鄉。一區即唐家區,下轄唐家、雞山、淇澳、桂山、內外伶仃、萬山、東澳、擔杆、廟灣;二區即前山區,下轄前山、山場、小將軍、香洲、白石、蘭埔、北嶺、吉大、南屏、北山、灣仔、橫琴、洪灣、廣昌;三區即三灶區,下轄魚月、中心、海澄、魚林、大林、小林、南水、北水、高欄等,四區即萬頃沙區。珠海縣所轄範圍,大致與今天珠海市(不含斗門區)相似,但多一個萬頃沙區(今屬廣州市番禺區)。[7]

1959年3月22日,珠海縣撤併入中山縣。

1961年4月17日,恢復珠海縣建制,縣政府駐香洲。

1979年3月5日,珠海縣改為珠海市。同年11月定為省轄市。[6]

1980年8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批准在珠海設置經濟特區,面積為6.81平方公里。

1983年5月,斗門縣劃歸珠海市管轄。6月29日,國務院批准調整珠海經濟特區範圍面積為15.16平方公里。

1984年8月,珠海市設立市轄區——香洲區。

1988年4月5日,珠海經濟特區面積調整為121平方公里。[6]

2009年,橫琴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珠海經濟特區總面積擴大為227.46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珠海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五門”(金星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崖門)之水匯流入海處,地處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珠海市區東與深圳、中國香港隔海相望,距中國香港36海里,南與中國澳門陸地相連,西鄰江門新會區、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距廣州市140千米。

[19]

地質地貌

  • 地質

珠海市露出地層較簡單,除廣泛發育第四系外,在東北部和中西部零星出露有古生代的寒武系、泥盆系和中生代的侏羅系,面積共759.09平方公里,佔全市陸地面積的57.95%。其主要特徵如下:

下寒武統八村群(clb)為一套淺海類復理石碎屑岩建造,主要由變質的砂岩、粉砂岩、頁岩和少量炭質頁岩組成,含腕足類、頭足類等化石。

中泥盆統桂頭群(D2G)為一套濱海或淺海相碎屑岩建造,由石英礫岩、含礫砂岩和砂岩組成,含植、動物化石。其與下伏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下侏羅統蘭塘群(Jlin)為一套淺海相砂泥質碎屑岩建造,主要由礫岩、砂岩和頁岩組成,與下伏地巖為不整合接觸。

中侏羅統百足山群(J1HN)為一套內陸山間湖泊相碎屑岩建造,主要由石英礫岩、砂岩和頁岩組成,由下而上沉積物變細,與下伏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第四系(Q)分佈面積為704.62平方公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殘積層、衝洪積層、沖積海積層、海積層及人工填土。

中生代時期珠海地區岩漿活動極為劇烈,燕山期酸性岩漿岩分佈很廣,出露面積達550.78平方公里,佔陸地面積42.05%。其可分出二、三、四、五期侵入岩。[20]

  • 地貌

地貌形態明顯受北東、北西向構造線控制珠海地區被北東、北西向斷裂切割成斷塊式隆升與沉降的地貌單元,形成了斷塊隆升山地與沉降平原。各斷塊山體、斷塊山體內的低平地和凹陷平原的展布方向呈北東向,珠江口外島嶼也受北東向構造線的控制,三列島嶼呈北東向排列。珠江口外沉積盆地展布也是北東向。而珠江的人海水道,則受北西向構造控制,如磨刀門水道、泥灣門水道均呈北西走向。

島嶼眾多,海域廣闊珠海市共有大小島嶼146個,它們星羅棋佈地分佈於珠江口外。以青洲——三角山島——小蒲臺島為界分成兩部分。

海岸地貌類型多樣、海岸線長全市大陸海岸線長達166.32公里,海岸地貌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的三個類型的;家、前山水道以西兩段為平原海岸;唐家至前山水道以東為山地港灣海岸個岸段。從珠海市北界至唐

平原海岸堆積作用強烈,發育有廣闊的沖積海積平原。沿岸泥灘向外推移較快,如磨刀門,平均每年向外伸展120—160米,淤積速度1—3釐米/年。

山地港灣海岸的灣口有岬角,灣內有沙堤和瀉湖平原。岬角和海灣從北到南依次有銅鼓角、唐家灣、銀坑、香洲灣、菱角咀、洲仔灣、炮臺山。沙堤主要分佈在唐家灣頂。岬角處多衝刷,岸邊發育亂石堆,而港灣內則以沙灘堆積為主。

地面坡度和緩除島嶼的地面坡度較陡外,大陸地面坡度較和緩。佔總面積52,88%的沖積海積平原、海積平原的坡度均在3°以下;坡度在25°以下的能機耕與墾殖的面積為1103.52公里,佔總面積的84.24%。

山丘臺地主要由花崗岩組成全市廣泛出露燕山期花崗岩,面積達550.78平方公里,佔山丘臺地面積的91%侏羅系的變質岩、砂頁岩的總面積為54平方公里,僅佔9%。[20]

氣候條件

珠海市地處珠江口西岸,瀕臨廣闊的南海,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終年氣溫較高,1979~2000年年平均氣溫22.5℃;氣候溼潤,年平均相對溼度8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達到2061.9毫米。[21]

珠海常受南亞熱帶季候風侵襲,多雷雨。4月至9月盛行東南季風,為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珠海大氣的年平均相對溼度是79%。每年初春時節,細雨連綿,空氣相對溼度較大,有時可達到100%。 珠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是颱風和暴雨,個別年份冬季受寒潮低溫影響。颱風出現的時間多在6月至10月,年平均4次左右。嚴重影響珠海市的颱風平均每年1次,暴雨有5次左右。[22]

  • 四季特徵

珠海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

春季,是天氣多變的季節,前期冷空氣入侵勢力開始削弱,但影響仍頻密,後期海洋暖溼氣流日趨活躍。這期間的氣候特點是日照少,溼度大,陰雨雲霧多,風向多變,以偏東風為主,氣溫變幅大,但逐步回暖。春季是由乾季到溼季的過渡階段,前期降雨量較少,加上冬季降雨量稀少,故珠海經常出現氣候意義上的冬春乾旱,個別年份還出現秋冬春連旱。

夏季,西南暖溼氣流活躍,盛行西南風和東南風,轉入以熱帶天氣系統降水為主的後汛期,受熱帶氣旋影響,會造成風災水害,是一年中相對酷熱期;常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多晴朗天氣,溫度高、日照多、蒸發大,年內最炎熱的日子都出現在這段時間。

秋季,處於由高溫向低溫,由多雨向少雨,由乾燥的冬季風逐漸取代暖溼的夏季風轉折的時期,是一年之中冷暖宜人、秋高氣爽的季節。

冬季,盛行東北季風。日短夜長,所獲得的太陽能越來越少,常被單一的大陸冷氣團所籠罩,氣層穩定,天氣寒冷乾燥,降雨量很少。歷年1月是最冷月份,降雨稀少,個別年份12月和1月滴雨未下。前冬及隆冬期間,冷空氣入侵呈冷鋒形式,出現乾冷天氣多,可有霜凍、冰凍發生,冬末冷空氣前鋒過境後常在沿海靜止,多出現溼冷或低溫陰雨天氣。冷空氣來時海面常伴有6級以上的大風。

[21]

  • 溫度

1979~2000年,珠海市年平均氣溫為22.5℃,氣溫的年際變化一般在21.6℃~23.3℃之間,年平均氣溫最高是1998年,為23.3℃;最低是1984年,為21.6℃。日極端最高氣溫38.5℃,出現在1980年7月10日;日極端最低氣溫2.8℃,出現在1991年12月29日。每年12月到次年2月為最冷時段,其中,1月為最冷月份,月平均氣溫為15.0℃;3月後氣溫開始回升,到6月進入炎熱時段,7月為最熱月份,月平均氣溫為28.5℃;10月天氣逐漸轉涼。[21]

  • 降雨

珠海市雨量充沛,1979~2000年,年平均降雨量為2061.9毫米,降雨量最多的1994年為2715.0毫米,最少的1991年為1312.6毫米。全年有兩個明顯的雨季:4~6月為前汛期雨季,平均總降雨量845.8毫米,佔年降雨量的41%;7~9月為後汛期雨季,平均總降雨量953.0毫米,佔年降雨量的46%。乾季11月到次年的3月平均總降雨量為263.1毫米,佔年降雨量的13%。[21]

1979~2000年,年平均降雨數為143天,最多的1997年為168天,最少的1980年為122天。1979~2000年22年間,12月滴雨未下的有3年 (1980年1987年1996年。歷年最長連續降雨日數為21天,總降雨量162.6毫米,發生於1985年2月4~24日。

年平均暴雨(日降雨量≥50毫米)為11次,歷年中,日最大降雨量為620.3毫米,出現在2000年4月14日。[21]

1979~2000年,年平均風速為3.0米/秒,陣風大於40米/秒只有2天(1983年9月9日、1993年9月17日,颱風影響期間)。全市年平均大風日數(風速≥17.2米/秒)為8.5天。[21]

  • 日照/蒸發

日照1979~2000年,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75.2小時,日照時數最多是1986年,為2071.5小時,最少是1997年,為1673.0小時。1979~2000年平均各月日照時數,以7月最多,3月最少。1979~2000年,日照最多的月份為1984年7月,日照時數達320.2小時;最少的月份為1985年2月,日照時數只15.7小時。

蒸發1979~2000年,年平均蒸發量為1639.4毫米,年平均降雨量與年平均蒸發量之差為422.5毫米,降雨多於蒸發。蒸發量的年際變動在1350.8~1820.4毫米之間。年內的分佈以7月最大,達191.8毫米,2月最少,僅73.3毫米。

[21]

水文特徵

中國“珠海”概述

廣東省河流眾多,主要有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流為珠江。珠江水系有八大出海口,從北至南依次為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崖門。珠海市地處西江下游濱海地帶,境內河流眾多,西江諸分流水道與當地河衝縱橫交織,屬典型的三角洲河網區。

在珠海市斗門區北部,西江分為磨刀門水道、螺洲溪、荷麻溪、澇澇溪、澇澇西溪等5支分流入境,進而分匯為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等3支幹流,由北向南縱貫全境,分口注入南海。幹流沿程與眾多側向分流、匯流河道銜接,既有自然分流匯水,亦有閘引閘排。西江諸分流水道沿岸均已築堤聯圍,水流受到有效制導,河道基本形成穩定的平面形態。[23]

4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珠海市土地總面積為1711平方千米,其中農用地972平方千米(含現狀耕地保有量338平方千米),建設用地433平方千米,未利用地306平方千米。[24]

珠海市灘塗面積203.08平方千米,其中超高灘3.51平方千米,高灘3.36平方千米,中灘16.07平方千米,低灘12.6平方千米,淺灘167.53平方千米。按灘塗底質分為泥灘(佔88.15%)和沙石灘(11.85%)。在197.01平方千米泥灘中,生有鹹水草的(草灘)2.05平方千米,有紅樹林的(林灘)3.79平方千米,曾養牡蠣的(老牡蠣灘)7.28平方千米,沒有草木生長的(光灘)165.89平方千米。[25]

水資源

  • 地表水
中國“珠海”概述

珠海境內水系——磨刀門水道(3)

珠海市河流主要為西江的出海水道:磨刀門水道、雞啼門水道、虎跳門水道和前山水道。在丘陵山地和島嶼上,尚有一些山溪河流:斗門河溪、大赤坎河、飛沙河、南溪河、雞山河及神前河。

全市年平均降雨量2061.9毫米,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5.0654億立方米,平均每人擁有水量3660立方米,每畝耕地平均水量2662立方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西江流徑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三大口門經珠海市出海,年總徑流量達1018.3億立方米,徑流量穩定。

  • 地下水

地下水類型為鬆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全市鬆散巖類孔隙水淡水分佈區的滲入量為54596噸/日,總滲入量1992.8萬噸/年。全市基岩裂隙水天然資源年總量為15077萬噸,年平均資源為413068.5噸/日,枯季資源為258597.9噸/日。

礦產資源

珠海市礦產資源種類較少,金屬礦產均為小型規模或為礦點、礦化點,優勢礦產為濱海石英砂礦、建築用花崗岩和地下熱水、礦泉水。已發現礦種25種,礦產地150處。其中金屬礦產15種,礦產地34處;非金屬礦產7種,礦產地77處;能源礦產(地下熱水)1種,礦產地5處;地下水(常溫飲用地下水和礦泉水)2種,礦產地34處。

  • 金屬礦產

主要礦種有鐵、鎢、鉍、鉬,少量銅、鉛、鋅和金、銀礦。

鐵礦:礦點、礦化點共11處,主要分佈在斗門井岸、三灶、南水、小林和南屏、灣仔等地,以產於花崗岩中的脈狀磁鐵礦為主,成脈組或單脈產出,全區鐵礦遠景儲量約83萬噸,其中以灣仔南山鐵礦規模相對較大,含鐵品位較高,其餘規模小,品位低,雜質多,工業意義不大。

鎢、鉍、鉬礦:礦點、礦化點共9處,分佈較為零星,遠景儲量6萬噸,以產於花崗岩中裂隙充填黑鎢礦石英脈型為主,其中南水鎮的鎢儲量規模較大,其餘在幾百噸到幾千噸之間。

金、銀礦:產地3處,分佈在珠海市北部唐家和淇澳一帶,屬產於花崗岩中的破碎帶蝕變巖型金銀礦床,遠景儲量估計超過500千克,其中大澳山金礦儲量規模相對較大,其餘兩處均為金礦化點,只具找礦意義,工業意義不大。

稀有金屬、稀土礦:稀有金屬礦產地3處,稀土金屬礦產地4處,分佈於香洲檸溪、南屏、唐家和南水等地,稀有金屬主要是產於花崗岩中的綠柱石偉晶岩脈,稀土礦主要是花崗岩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和第四系衝洪積獨居石砂礦。單個礦床儲量在幾百噸到幾千噸之間,品位不高。

  • 非金屬礦產

主要有鉀長石、石英砂礦、建築用花崗岩、磚瓦用黏土和泥炭土等。

鉀長石:礦產地4處,位於香洲區東坑、板樟山、檸溪及灣仔等地,礦床類型為花崗岩中的鉀長石偉晶岩脈,其中蘭埔鉀長石礦床規模較大,礦石質量較好。

石英砂礦:石英砂有玻璃用石英砂和建築用砂。玻璃砂礦有礦產地12處(其中1處經地質工作評價),主要分佈在珠海市北面的金鼎、唐家灣和東面沿海一帶,屬濱海石英砂礦床,其中下柵、蓮塘灣、泮砂、下沙、唐家灣等地玻璃用砂礦床規模較大,單個礦床遠景儲量在200萬噸到800萬噸之間。建築用砂礦產地7處,屬濱海沉積砂礦,河流沖積砂礦和花崗岩風化礦床,分佈在現代海灣古海灣及河流兩岸,除花崗岩風化殼砂礦床外,一般規模不大,質量一般,遠景儲量達355萬噸,但部分礦點已被壓覆。

建築用花崗岩:珠海市經地質調查評價的礦產地6處,主要分佈在洪灣、平沙、黃楊山及海島區,估計遠景儲量接近70億立方米,岩石物理性能較好,抗壓強度一般達到80~150Mpa,耐酸耐鹼性較高。

  • 能源礦產

能源礦產僅地下熱水一種。

地下熱水:礦產地5處,主要分佈在斗門下洲、燈籠沙、銀村和金灣平沙以及南屏等地,其中平沙和斗門下洲礦點水溫較高,達70℃以上,其餘為低溫地下熱水。至2000年,珠海市已開發珠海御溫泉、珠海平沙溫泉2處,水溫在69~81℃不等,其中御溫泉的開發上規模,並與旅遊景點的開發結合,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處溫泉僅作洗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