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笑傲江湖到底是哪個朝代?

用戶58907629261


薩沙考證《笑傲江湖》的年代

薩沙經常瞎琢磨,比如《笑傲江湖》到底是什麼年代?

金庸所有的書都有年代,只有《笑傲江湖》和《俠客行》沒有。不過,我們根據書中的蛛絲馬跡還是很容易推出它的年代的。我們慢慢來推。

1.令狐沖學習的是獨孤九劍,為獨孤求敗的武功。

而獨孤求敗第一次出現在《神鵰俠侶》內,發現人是楊過。

此時孤獨求敗已經死了,但神鵰沒有死。鳥類最多活幾十年,也就是說孤獨求敗最多死了幾十年。楊過發現獨孤求敗墳墓的時候是南宋末年,也就說獨孤求敗是南宋時候死的。那麼,《笑傲江湖》最早不可能早於南宋。

2.《碧血劍》中,華山派已經是武林第一流門派。

袁承志拜師的時候,穆人清讓他拜的是風清揚祖師。而眾所周知,令狐沖的孤獨九劍學自於風清揚。換句話說,《笑傲江湖》肯定發生在《碧血劍》之前。而《碧血劍》是明末清初的事情,那麼《笑傲江湖》肯定早於明末。

3.《笑傲江湖》最後,任盈盈做了日月神教教主以後,將之前奪走的兩樣張三丰的遺物還給武當派。

其中之一是張三丰青年時候配劍,還有一個是張三丰手寫的太極拳經。而張三丰出現的《倚天屠龍記》是元代末年明朝初年的事情,當時張三丰還沒有去世。那麼《笑傲江湖》最早就應該是元朝末年以後。

4.《笑傲江湖》中,林平之和嶽靈珊在大車上有過一段對話。

林平之告訴妻子自己的祖先林遠圖,曾經做過和尚。嶽靈珊知道丈夫氣量狹小,拍馬屁說:明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時候便曾在皇覺寺出家為僧。顯然,既然知道朱元璋,那麼《笑傲江湖》肯定是明朝初年以後的事情。

5.這樣推來推去,可以斷定《笑傲江湖》發生在明朝,那麼具體是什麼時期呢?

《笑傲江湖》中林平之的爸爸林震南說,峨眉派已經立派數百年。顯然,一百多年不叫做數百年,至少要二百年以上才叫數百年。而峨眉派祖師為郭襄,她在40歲時大徹大悟建立了這個門派。郭襄建立峨眉派的時候,應該是元朝初年的事情。

而元朝不足一百年,只有九十七年。那麼扣掉元朝的九十七年,還有一百年以上的時間。明朝有接近三百年,扣除上面說到的至少一百年,那麼就應該是明朝中期晚期的事情。

那麼會不會是明朝晚期呢?不會。因為上文說道明末的時候,華山派掌門已經把風清揚稱為祖師爺。而穆人清自己已經是個老頭子,祖師爺自然至少二到三輩以上。也就是說,風清揚至少早於穆人清近百年時間。

由此,我們就可以推斷出,《笑傲江湖》準確時間為明朝中期。明朝中期有一些昏庸的皇帝,而《笑傲江湖》中政府幾乎不存在,一些出現的官員多是無能貪婪之輩,也符合歷史背景。政府管理力鬆弛,日月神教在一些地方几乎成為第二政府,甚至敢於出現數萬人圍攻華山。

薩沙個人認為,嘉靖時期最符合這一推論。嘉靖帝將全國搞的一塌塗糊。他統治中國長達40多年,是明朝中期。


薩沙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沒有算在其中的《越女劍》,金庸先生一共15部作品,其中的14部都有明確的朝代背景,唯獨《笑傲江都》沒有說明時代。但我認為這部和其他的14部作品是一脈相承的,只是作者沒有明確某個年代而已。

本人先前也在研究笑傲的故事朝代,翻閱金庸先生的書,研究後確定《笑傲江湖》的故事發生在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

原文,舉例如下:

  1. 林震南笑道:“你知道什麼?四川省的青城、峨眉兩派,立派數百年,門下英才濟濟,著實了不起,雖趕不上少林、武當,可是跟是跟嵩山、泰山、衡山、華山、恆山這五嶽劍派,已算得上並駕齊驅。”
  2. 記得去年臘月,師父見大學飛舞,興致甚高,聚集了一眾弟子講論劍法
  3. 任我行道:“在下拼鬥了兩位高手之餘,再與道長動手,未免小覷了武當派享譽數百年的神妙劍法,在下雖然狂妄,卻還不至於如此。”

《鹿鼎記》有段對話:

4.“古人說到,武功到與絕指,那便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尤為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

以上截取原文的篇落,來自《笑傲江湖》和《鹿鼎記》,由此推測笑傲的故事是發生在鹿鼎記之前。

那麼結合已知線索,倚天劍之後才有的峨眉和武當兩派;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康熙八年1669年,鰲拜被殺;中間還有《碧血劍》的故事。

因此,《笑傲江湖》的朝代只能是明末清初的《碧血劍》之前和元末明初《倚天屠龍記》之後。

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定“大明”,這時距離倚天結束還不到10年。因此我得出結論,笑傲的故事背景應該是明朝。


下面再進一步分析笑傲故事的準備年份

  • 按郭襄1283年創建的峨眉開始算,數百年取值最小數200年,即笑傲開始的時間最早為1483年。

  • 參考王夫人三十九歲屬虎的細節推敲,笑傲開始於“蛇年”,那麼時間節點往後兩年,即1485年。

  • 綜合碧血劍的細節推算,1633年往前近20年,穆人清已經難逢敵手,減去他習武和行走江湖成名的時間,笑傲的背景不可能發生在1593年(因1600年最後一個蛇年)之後,不然笑傲和碧血劍的故事就會重疊。

  • 在推算令狐沖面壁思過崖的天氣和嶽靈珊探望的時間和事件線索可知,(華山開始下雪的時間至少是霜降,即十月二十三);按最小數值計算,霜降後至少六十九天,直到令狐沖發現思過崖的秘密仍然沒有進入第二年。

因此,笑傲開篇的第一年必定是閏月的年份,還必須是在閏九月到閏十二月之間,才能滿足霜降後出現閏月的設定。

1485-1593年這個時間段,同時滿足即是蛇年,優勢閏九月往後閏月的年份,只有1509和閏1593年,分別是閏九月和閏十一月。


而笑傲的結束在令狐沖和任盈盈大婚前後約六年。

  • 假設以最大數1593年為笑傲開始,1599年五仙教教主藍鳳凰正值盛年,但1625年何鐵手就因父親去世接過教主之位,中間就隔了26年,就換了兩任教主。再不出現意外的情況下,這是不合常理的。


  • 與此同時,笑傲結束時令狐沖不過30歲,就算重出江湖整頓華山,從他到穆人清大徒弟黃真也就三代,中間不過34年。

  • 但在1633年時的穆人清已是老人了,還收了兩個徒弟,大徒弟黃真已有五十多歲,他也收了徒弟;也就是說,令狐沖要專門出山收一個比自己年紀還大的土地,而且這個徒弟必須要在短短的十年內學藝有成、名震江湖、收徒授業等做這麼多事。

  • 而在同一個時間點,還要滿足短短二、三十年間,華山重振雄風和日月教銷聲匿跡等江湖格局條件,這本身就不合理。

  • 再說,《俠客行》是發生在笑傲和碧血劍之前的故事。

所以綜合以上線索得知,笑傲開始的年份不可能是1593年。


在三戰中有武當派和少林派齊名幾百年,武當建立在1316年,所以笑傲開始時間也要設定在1521年(因1516年是第一個蛇年)。但是,1521年並沒有閏月,因此不符合。

如果按張三丰成名的時間來算,1509年完全可以滿足齊名數百年的設定。而且,《碧血劍》和《笑傲江湖》兩個故事相隔時間越長,可以更好解釋門派、各種勢力的更迭,減少劇情相互重疊,產生邏輯矛盾,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空出《俠客行》的故事發生的時間。

由此,通過各種線索推測,我得出個結論,《笑傲江湖》的開篇時間為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也就是說《笑傲江湖》的背景朝代為明朝。


上面寫的跨度有點大,也有點複雜、繁瑣,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的懂。不過沒關係,答案我已經確定了,沒看明白也沒事,金庸先生壓根就沒準備說明這個故事的背景,一切都是我們自己臆測。

反正我最喜歡“呂頌賢”演的令狐沖,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的想法。


大國布衣


給你一個參考的虛擬時間架構表吧(注:僅限該書,並未含同年代其他歷史事件):
1412年,林遠圖出生;
1422年,風清揚出生;
1440年,華山派精英嶽肅、蔡子峰訪問泉州少林寺遊學,偷看了武學秘籍;
1442年,紅葉禪師把《葵花寶典》燒燬,指派弟子渡元上華山勸誡;
1443年,渡元還俗,更名為林遠圖;
1444年,林伯奮出生,任我行出生。
1445年,魔教十長老突襲華山,嶽肅、蔡子峰戰死,《葵花寶典》殘本於此役也給魔教奪走。
1447年,遠圖次子林仲雄出生。林遠圖一戰成名開創了此後30餘年的無敵時代。
1450年,魔教十長老認定拿到手的《葵花寶典》不全,於是二打華山,擊潰五嶽劍派各路高手,後被名門正派騙引至思過崖全體困死而覆沒。魔教此後20年一蹶不振。
1451年,嶽不群出生;
1455年,東方勝(暫名)出世;
1465年,甯中則出生;
1466年,仲雄子林震南生;同年,11歲東方勝父母故世後,在義兄童百熊引薦下入日月教。
1471年,謙虛文雅,正氣穩重的華山弟子嶽不群,成為同期青年弟子中的佼佼者,成為華山派管理層的重點培養對象。
1473年,任我行接掌日月神教教主之位;
1476年,令狐沖出生;
1477年,魔教風雷堂副香主東方勝文武兼備,作戰有功,獲教主任我行賞識,升任光明左使,任我行給其更名為“東方不敗”;
1479年,華山派劍氣之爭互相殘殺,好手盡歿,氣宗慘勝,風清揚寒心出走避世,華山派盛極而衰;
1480年,任我行研究《葵花寶典》多年,認為內容很無稽,他懷疑真的《葵花寶典》還在華山。
1481年,任我行趁華山派內鬥衰弱,率教眾從黃甫峪攀上北峰,東方不敗童百熊也一舉攻陷南峰,血洗長空棧道蒼龍嶺金鎖關,後受阻於千尺幢和華山弟子五嶽劍士們的拼死抵抗。
1482年,林遠圖七十歲大壽,辦成了武林盛會,剛從劫難中挺過來的華山派也按慣例出席。遠圖孫16歲林震南當眾上演單掌滅燭,銀箭射穴,技驚四座;曾讓嶽不群頗為瞧不起的猥瑣同齡人左冷禪,此時卻已是嵩山派的新任掌門。華山俠女甯中則顯巾幗本色,穩定、自信,用自創劍法擊敗天才小快刀田伯光,為已外強中乾的華山派挽回了顏面。
1483年,林遠圖歿;任我行多次組織圍追堵截,當場擊潰或羞辱華山成名劍客以印證自己的判斷,最終他認定華山上已無《葵花寶典》。
1484年,林平之出生。
1486年,人才濟濟的嵩山派,首次憑實力碾壓和替代人才凋敝的華山派,成為五嶽劍派的新盟主。同年,任盈盈出生;
1487年,林仲雄四十歲中風而死,鏢局由兒子林震南執掌;同年嶽靈珊出生;
1489年,劍宗殘餘勢力,為了給10年前死難的同門師伯兄弟正名和報仇雪恨,秘密糾集精心佈局、裡應外合再次作亂。西嶽再次迎來空氣浩劫,落雁峰上劍氣兩宗互殘多日,雙方傷亡殆盡。老掌門臨死前,華山門下僅剩嶽不群夫婦。
1490年,父母雙亡流落街頭的令狐沖,被帶上華山,成為嶽不群的第一個弟子。
1491年,任教主經過多次頭腦風暴後,愛惜羽毛的他最終果斷指定心腹愛將東方不敗“嚴格按寶典要求”代他修煉神功,東方不敗為完成教主夙願,被迫自宮,不知不覺走進了巔峰武學的殿堂。
1493年,東方不敗篡權,任我行被囚;
1494年,華山西峰翠雲宮住著一家四口平淡無奇,卻是江湖上最顯赫的一個名門正派---華山派,此時的華山掌門嶽不群醉心武學潛心修煉,不問世事。
1497年,盟主左冷禪暗試已成為華山掌門的嶽不群武功,被紫霞功震退,十分震驚。遂指派得力弟子勞德諾,伺機接近並混入華山派,打探虛實。
1503年,餘滄海血洗福威鏢局;
1504年,令狐沖學成獨孤九劍,擊潰萬里獨行田伯光;
1505年,泉州參將護送恆山弟子,嶽不群獲得《辟邪劍譜》;
1506年,令狐沖助任我行重奪教主之位;
1507年,並派大會,嶽不群完勝宿敵左冷禪,碾壓群雄一雪前恥,這是他有生以來最開心暢快的一天。
1508年,嶽不群全家殞命,林平之被令狐沖囚禁於西湖之底。任我行體衰暈眩而逝;
1509年,令狐沖任盈盈喜結良緣。
(注:以上所有時間為本人杜撰,均按故事情節推定,誤差在30年範圍之內,歡迎質疑!)

江湖子弟753


《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唯一一部沒有明確朝代的書籍,“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書中的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從本書推斷出的朝代和金庸其他書中推斷出來的朝代在明朝,下面就來一一分析。

1、泉州府參將吳天德

《笑傲江湖》中和朝廷相關的只有劉正風金盆洗手和令狐沖冒充泉州參將吳天德兩個細節。拋卻劉正風金盆洗手不說,我們今天來看泉州府參將吳天德。

書中寫到他在懷中一搜,掏了一隻大信封出來,上面蓋有“兵部尚書大堂正印”的硃紅大印,寫著“告身”兩個大字。打開信封,抽了一張厚紙出來,卻是兵部尚書的一張委任令,寫明委任河北滄州遊擊吳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參將,剋日上任。令狐沖笑道:“原來是位參將大人,你便是吳天德麼?”那軍官給他踏住了動彈不得,一張臉皮脹得發紫,喝道:“快放我起來,你……你……膽大妄為,侮辱朝廷命官,不……不怕王法嗎?”

泉州府參將吳天德這裡有兩個線索。 其一泉州府。泉州府是明清時期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府。明洪武初年,泉州路改為泉州府,到清代,泉州府隸屬於福建省布政使司,轄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五縣。 其二參將。參將是明朝首設的官名,清朝沿用。為明代鎮守邊區的統兵官,無定員,位次於總兵、副總兵,分守各路,清朝綠營沿襲明朝,亦有參將,秩正三品,直隸(河北),四川各八人,山東,陝西各九人,山西,福建各十四人,河南五人,江南十一人,江西,廣西各六人,浙江,貴州各七人,湖廣十三人,甘肅,雲南各十二人,廣東十六人。位次副將,掌理本營軍務,分省建置,其主要任務是鎮戍地方。

所以從泉州府+參將的設置來看,故事發生在明清兩朝。

2、嶽靈珊所述“明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

“林平之道:“不是。我曾祖不是老了才出家,他是先做和尚,後來再還俗的。”嶽靈珊道:“英雄豪傑,少年時做過和尚,也不是沒有。明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時候便曾在皇覺寺出家為僧。”

按照禮制及日常稱呼習慣,如果故事發生在明朝,嶽靈珊應該說“我朝開國皇帝”或者“本朝開國皇帝”,不應該直接說“明朝開國皇帝”,從這一方面推斷,故事發生在清朝。但是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嶽靈珊作為江湖人士,而非政治人物,沒有那麼多的禮制和講究,直接稱之為“明朝開國皇帝”。

3、《鹿鼎記》中所寫“前朝令狐沖大俠”

《鹿鼎記》中,澄觀道:“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還有位令狐沖大俠”

毫無疑問,《鹿鼎記》發生的年代為清初康熙年間,那從此句判斷,笑傲江湖發生的年代在明朝。

雖然從嶽靈珊的表述中,有可能不發生在明朝,但是也有可能江湖人士沒有那麼多的禮制講究,所以從以上較多的細節分析,笑傲江湖故事發生在明朝無疑。



大事小理


  沒有時代背景的,僅僅是一個江湖;

  首先官場在笑傲江湖中出現了2次,第一次是劉正風金盆洗手,退隱江湖,想謀個低微的官職,

  第二是令狐沖冒充吳天德;

  然而這2個地方也沒有說明是哪個時代的官,笑傲整個環境也沒有交代時代背景。


天海無境0927


《笑傲江湖》裡面的朝代設定是模糊的,當然這種模糊也只能是明清兩朝之一,雖然基本上可以確定是明朝,但是作者似乎有意無意又透露出它不是明朝發生的事。也就是說,作者直接架空了一個歷史時期,它與朝廷歷史已經沒有關係,只是自己武俠體系的延續,完全脫離歷史的禁錮。

在《笑傲江湖》裡面,與歷史朝廷相關的事件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劉正風為了金盆洗手,捐了一個小官,結果最後被嵩山派殺死。另一個是令狐沖假扮泉州府參將吳天徳,解救恆山派尼姑。這兩次事件朝廷命官都出了大事,但是都輕描淡寫的帶過,似乎殺個朝廷命官根本就是一個無所謂的小事情,這在歷史中是絕對不允許的。我想金庸先生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為了徹底拋開歷史的因素,就是告訴大家這部作品不要去關注朝代了,什麼時間不重要,只要看懂這個故事,看明白裡面的道理就好了。


其實《笑傲江湖》成書比較晚,在它之前,射鵰三部曲全部完成,而且十分明確的在裡面確立了武當派,峨眉派,在倚天裡面,張三丰是武當祖師爺,後面傳到俞蓮舟,俞蓮舟下面一輩就是虛字輩,比如說在裡面有個知客道人靈虛,而《笑傲江湖》裡武當掌門人是沖虛,顯然就是俞蓮舟的下一輩。沖虛道長接任掌門時年紀已經很大了,無外乎兩種可能,一個是俞蓮舟活得特別久,沖虛是接俞蓮舟的班,還有一種就是俞蓮舟以後還有一個什麼虛做掌門,再到後來才傳給了沖虛道長。這個時間一推算肯定就是明朝了。如果說清朝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張三丰正式讓俞蓮舟掌管武當的時候才是明朝剛剛開始,那時候虛字輩徒弟已經年紀不小了,他們不可能活過整個明朝。

然而儘管不少證據說明它是明朝的,偏偏嶽靈珊裡面有句話又讓人迷惑了。她直接說“明朝皇帝”朱元璋,這句話就比較尷尬了,如果是明朝,一般這樣直接對話裡應該說本朝,而不是說“明朝”,這樣的語氣就跟我們現在說明朝類似,應該是明朝之後的朝代,那就只有清朝了。當然了,也可能是嶽靈珊江湖兒女,文化水平不高,隨口一說。或者是作者也沒有注意這些細節。

其實關於《笑傲江湖》朝代的問題,金庸先生自己也有話說,他的本意是不設定朝代的:

而實際上,金庸先生構造的《笑傲江湖》裡面的武俠世界,只有在朝廷力量薄弱,時局動盪的時候才可能發生。當然了,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去除傳統政治歷史的一個獨立武俠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武林是主體,其他世俗朝廷的東西都是為這個武林服務的,屬於從屬地位。金庸先生是想講一個普世的道理,講一群歷朝歷代都會出現的人物形象,因此如果把它作為一部完全獨立的作品來看,它可以是明朝的,也可以是任何一個朝代的。可以說《笑傲江湖》跟《鹿鼎記》拉高了金庸作品的整體層次和境界,不管什麼時候讀起來都不會過時,


一覽眾河小


《笑傲江湖》是一部帶有政治意味的武俠小說,它沒有明確的朝代,這是金庸的自己說的。但是,它卻又能適用於任何朝代,套用在任何一個王朝甚至是任何一個社會組織形態中。它的江湖是真正的江湖,也就是那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當年《笑傲江湖》出來的時候在東南亞引領了一股風潮,甚至在東南亞某些國家政壇還能引用《笑傲江湖》中的人物來攻擊對手。比如嶽不群就是偽君子的代稱,左冷禪就是野心家的代稱。所以,不必去過於關心這部小說的年代,它既沒有朝代,卻又適用於任何朝代。

之所以會有《笑傲江湖》朝代的爭議,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小說有著很強的歷史背景。

他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就是取材於乾隆身世的傳說,而大名鼎鼎的《神鵰》三部曲都是依託於真實的宋朝末年的歷史背景,而那些短片小說比如《越女劍》更是取材於西施范蠡的故事。正是因為這些半真半假的歷史背景,讓人有了很強的代入感。這也是金庸小說好看,可讀性強的原因之一。

也是因為如此,當《笑傲江湖》出來的時候,人們也想為他尋找一個歷史背景,為自己的閱讀尋找一個代入感的切入點。

其實大可不必,《笑傲江湖》的歷史背景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周圍,這也是金庸先生高超的寫作水平。江湖就是江湖。

即使是令狐沖抱得美人歸,但是心中還是有著極大的遺憾。最愛的得不到。這就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歷史麻辣鍋


金庸先生的小說反映的朝代大多集中在宋元明清時期。因為這一時期,漢文化兩遭劫難,而中華民族也兩次被北方遊牧民族入侵,個人感情、民族大義、江湖恩怨,兒女情長交織在一起,衝突性更加明顯。所謂俠者,民族大義也。而英雄也往往就是在這亂世中,救國救民,才可以稱之為大俠。

《天龍八部》描述的是北宋與遼的紛爭,而喬峰為了兩國和平相處,犧牲自我成全大義;《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描述南宋末期,金、南宋、蒙古三個民族的戰爭,而郭靖則為大俠的代表人物。《碧血劍》描述的是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和清軍入關,袁承志則為大俠代表;《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鹿鼎記》等都是描述清朝前期。唯獨《笑傲江湖》的歷史時期有些模糊,但隱隱約約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笑傲江湖》提到的重要武功就是“葵花寶典”,而所著者為前朝太監。而宋朝期間,太監幾乎沒有任何的影響,漢唐的太監有名,但都專注於奪權主政。而元明清的太監掌握實權,可呼風喚雨,但卻聽命於皇上,所以金庸先生借用這一武功諷刺現實,故大致的朝代因集中在元明清時期。但從服飾來看,清朝服飾裝束很明顯,而小說中沒有這一表現,大致朝代應該是元明時期。

第二,《笑傲江湖》五嶽劍派中的劉正風金盆洗手,被朝廷冊封為一個小小的參將,遭到恆山派幾個老尼和泰山派天門道長的嘲笑,說明應該是是屬於明朝時期。另外,令狐沖為了暗中保護恆山派一幫小尼姑,也是扮成一個將軍,從服飾描述,應該是明朝時期。



第三,任我行的日月神教勢力龐大,並且教眾甚多。到了東方不敗手裡,竟然喊出了“文成武德,澤被蒼生,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口號,說明只要擁有絕世武功,就可以擁有天下。回顧明朝初期,天下群雄爭霸,《倚天屠龍記》中描述朱元璋利用明教江湖人物,打敗元軍,成就霸業。所以,從這一點也是影射利用武力也可取得天下。此外,“明”字拆開就是日月二字,而似乎也有所指,加上書中描述日月神教的人為爭權奪利,互相暗殺,而東方不敗奪權後就血洗任我行的派系,任我行打敗東方不敗,又將其手下係數殲滅。而翻看明史,整個就是爭權奪利史,為了權力而大肆殺戮,這也是一種影射。



第四,就是武功上的傳承。吸星大法和《天龍八路》的逍遙派武功相似,而華山派的獨孤九劍與《神鵰俠侶》楊過的武功又有淵源。而《葵花寶典》、《辟邪劍法》等武功需要自宮後才能練成。而明朝太監眾多,危害國家安危,殘害忠良,而修煉這種武功就要自殘身體,也會導致心理變態,自然不會心理正常,做事也就異於常人,故福威鏢局林遠圖不讓後人修煉。金庸老先生以此武功來影射,要練此神功就要當太監,就要心理不正常,而且殘暴無人性,所以以此推測,所反映的年代為明朝時期。

另外,小說中描述了很多人不是偽君子就是真小人,比如嶽不群、左冷禪、餘滄海、東方不敗等等,而顯得令狐沖這種率真男子成為一股清流,難得可貴。這也是諷刺當時明朝社會時期,人人自危,為了乞求自保,都是表面和內心不一致。

以上都是個人看法,歡迎交流,噴子繞行。


長安那片月


《笑傲江湖》的故事發生在明代的1544年,或者是1556年,1568年。



《鹿鼎記》中少林和尚曾對韋小寶說“前朝有位令狐沖大俠”這表明故事發生在清朝以前。

祖千秋介紹酒杯時,提到了宋朝和元朝的瓷器,而且張三丰死於1458年,張三丰手書《太極拳經》被日月神教奪走。毫無疑問《笑傲江湖》的故事發生在明代。

劉正風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做了朝廷的參將中,出現了“湖南省巡撫”。

明代設立三司,都指揮使負責軍事,承宣佈政使負責民政,提刑按察使負責刑獄和監察。三司互不統屬,明代中後期向各省派遣巡撫。—《中國歷史十五講》張豈之著。

明朝設立巡撫開始於宣德年間,在嘉靖時成為定製,所以說《笑傲江湖》發生於宣德年後,也就是1426年後。

林平之落難時,兩名農婦施捨過玉米,玉米在1531年才引進中國。

張三丰死於1458年(張三丰生卒年雖然有爭論,但是大多數認可)。

“八十餘年前,幾名日月教幾名高手長老夜襲武當山,將寶劍同張三豐手書的一部《太極拳經》一併盜了去”—《笑傲江湖》。



可以推斷出,《笑傲江湖》故事發生在張三丰死後的1538以後。

在《碧血劍》中,神劍仙猿出場時是崇禎六年,大約1633年,“鬚髮皆白,應有七八十歲年紀”,穆人清應該出生在1553到1563年之間,闖蕩江湖至少在1568到1578年之間(至少15歲以後)。

所以,從以上推測可以得知,《笑傲江湖》的故事大約發生在1538年—1578年間。

林震南為了對付敵人,準備以給夫人過生日的名義發邀請函。

林震南忽道:“娘子,你今年三十九歲罷?”王夫人啐道:“呸!這當兒還來問我的年紀?我是屬虎,你不知道我幾歲嗎?”—《笑傲江湖》第一回。



可以看出,《笑傲江湖》中開篇的時間,林平之的母親39歲,屬虎,那麼當年就是龍年,在1538年到1568年間,只有1544年,1556,1568年是龍年。所以說《笑傲江湖》的故事發生在明代的1544年,或者是1556年,1568年。

《笑傲江湖》本是小說,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我是一個小書蟲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其中《笑傲江湖》更是如此,但是小說與歷史往往又是脫節的,在武俠的世界裡,官府的作用總是不大,於是小說中的歷史朝代總是不確定的,那麼問題來了,笑傲江湖到底是哪個朝代呢?

《笑傲江湖》書中嶽靈珊在說到林遠圖身為和尚卻在後來娶妻生子時,說道:“英雄豪傑,少年時做過和尚,也不是沒有。明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時候便曾在皇覺寺落髮為僧。”由此可知,《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應該在明朝之後。而且元朝末年張三丰還健在,而《笑傲江湖》中的沖虛道長是張三丰的弟子。可見,《笑傲江湖》必定發生在元代之後,即明朝。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