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2年的士官,轉業回地方選什麼單位好?

做一個無wei的人


幹了多年安置工作,簡單說幾句:

1、12年士官退役到地方,身份全部為工人,這有明確的政策規定。

2、可以去的單位,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都是工勤崗位;也可以去國有企業。目前政策要求前三類佔80%。總的來說: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行政、事業單位都有編制;企業也一般有編制,即正式工。其他的,別再多想了。

3、目前,正在推行服役表現量化評分安置政策。請各位提前做好相關資料的準備,提交給安置部門,爭取一個好一點的評分,才有可能在政府決定的接收單位中,選一個滿意一點的崗位。

4、到了地方安置部門,安置部門實際上是與地方機構編制部門、人社部門提前協調好,確定那些單位接收人後,由地方政府常務會議做出最終決定,並按此決定直接印發安置文件。個人基本上無自主選擇權,也必須接受政府安排的崗位。否則,不會再予以安置。

目前情況就是如此。要有大的改變,除非由退役軍人事務部牽頭,從頂層設計開始,通過官方渠道,修改相關法律、法規、條例、政策,才有可能。請關注此事的軍人們多關注退役軍人事務部官方網站和相關消息,估計會有一系列政策在今年下半年陸續出臺。


水波不興3291


戰友你好,我也是去年剛轉業,目前是待安置。說實話,直到現在我心裡還是挺沒底的,私下裡也打聽了不少,但都沒多大用處,心裡想的再多,也得聽政府的安排。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說出來,希望能幫到你吧!

隨著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成立和國家一系列利好退役軍人政策的落地執行,轉業士官安置工作也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不僅中央領導層重視,各地政府也重視了起來。這為我們轉業士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相比較前幾年的安置,現在不僅陽光透明,而且崗位都還不錯。


轉業士官不同於軍官轉業,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所以行政編我們就不要想了,也不要抱怨不公平什麼的,想一想別人在努力讀書時,我們在幹嘛心裡也就平衡了。現在士官轉業安置,我認為首選政府機關事業編,優勢很明顯,不僅工資待遇有保障,還能多積累一些人脈關係,劣勢是由於是工勤編,沒有上升的可能。其次就是央企國企,這一類的工作估計也就是在後勤類的安排個崗位,因為咱們一沒學歷,二沒技術,但是福利待遇比較好。再次就是市企,比如地方銀行之類的,優勢是工資稍微高點,能力強的甚至能拿年薪,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


仔細想想,無論進入什麼單位,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比較好的了,現在的就業壓力大,很多大學生都難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政府能拿出那麼多崗位來安置我們,知足吧!

注:文中圖片均採集於網絡。


路漫漫吾求兮


這個要看你們當地的政策,有哪些單位可選。

我老公2014年退的,七年兵,有安置卡,自己打證明申請退的,在退之前軍校畢業回原單位半年,退伍回來等了一年多,2016年年底政府統一考試,工作崗位有市級單位和鄉鎮單位,分為全額,差額,自營。按考試分數高低優先選擇工作崗位,選鎮政府單位的必須先在鎮派出所工作3年,才能調到鎮政府工作。其他崗位沒有要求,有市林業局,民政局,信息技術管理中心,鄉鎮學校,市醫院等。

當時他們這一批有50幾人考試需要安排,我老公考了30幾名,當時屬於全額的單位比較少,醫院都是差額的,鄉鎮還有一些自營的,學校全額的只有四個崗位,他選的學校,一個鎮上的中心小學,在編,編制問題解決了,學校是全額的,相對差額和自營的好些。不過離家遠,工資不高,一個月除了五險一金到手2000多點,他在學校後勤工作,每學期有點加班費,每年發一次鄉鎮補助,靠他一個人只能勉強餬口。只是相對這個工作穩定些,平時上班沒多少繁雜的事。假期多些,放假他也是出去兼職打工,不然只靠這個工作不行。

退了要不要工作一定要想清楚,小城市工資普遍不高,如果自己有能力出去闖不一定是壞事,安於現狀的話可以要工作,但是也得能養家餬口才行,我老公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在湖南已經算很好的了。他等工作的那一年在外面工程公司工作,一個月工資也有1萬左右,後來家裡的這個工作催著他回來上班,就把那採購工作辭了,他也後悔過,在小地方能掙錢的機會少,工資普遍不高。好處就是自己有房有車日子也過的下去,家人都在身邊,孩子不用當留守兒童。


再生草c


士官轉業安置,目前主要有三種安置去向:

1.機關單位。部分黨政、群團、公檢法機關單位有工勤編,可以接收安置轉業士官。但隨著改革推進,這些單位的工勤編基本上已經只出不進,因此,安置到這些單位的機會越來越少。

2.事業單位。主要是學校、醫院、報社等事業單位和一些行政單位下屬的二級事業單位,如鄉鎮、街道所屬的站、所和一些局下面的執法、培訓機構等。一般安置為事業工勤崗。

3.國有企業。包括央企,如電力、菸草、郵政、鐵路,省屬國有企業,如一些較大型的集團公司等,和當地的煤氣、水務、市政等國有企業。

具體,各類單位各佔多少比例,有哪些單位,則由當地安置部門制定的當年安置方案確定。

至於這些單位,選什麼更好一些,比較理想的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工勤崗和央企、省屬國企的正式職工。

這裡面,在選擇單位的時候,一定要把單位的性質和安置的身份搞清楚。

比如,事業單位分行政執法類、公益類和生產經營類等多種類型,最好選行政執法類和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在比如,安置身份,有在編職工,有合同工,還有人事代理和勞務派遣性質的。最好選有正式編制的。



熙熙天下


首先需要看當地的政策,分配到什麼單位不是由個人選擇。很多地區分配到當地的企業,還有些地區分配到當地的事業單位。也有一些地區,將退伍軍人組織在一起,進行考試,以考試的排名,按順序選擇工作單位。

其次,退役士兵進入事業單位,編制是事業工勤編制,工作和收入相對穩定,其他待遇均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實施。進入事業單位後,由由於編制的限制,想晉升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只是相對生活的壓力小一些。

如果進入企業單位,身份也是正式員工,如果工作能力強,業績突出,在企業內部得到相應的晉升並非一件難事。企業相對事業單位,會稍微累一些,相關待遇按照企業相關規定實施。

最後,奉勸各位戰友,什麼樣的單位,都有好的崗位,只是你能不能被分配到好的崗位上。這就要說到關係了。哪裡有人去哪裡,相信這個比較好理解,不用說的那麼明白。

總結以上,退役士兵進事業單位是工勤編制,工作輕鬆,發不了大財,一生衣食無憂。進入企業單位,工作相對辛苦,不過有足夠的上升空間。

溫馨提示,由於事業單位改革,一些經營性單位已經轉制改企,選擇事業單位的戰友,一定要選擇財政全額撥款,公益一類或者行政類事業單位。



好奇害死貓123496784


先要看你自身的條件了,如果你的學歷是大專以上,還有的挑選,當然崗位也基本上屬於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不要指望能夠有太多好崗位。

簡單談談,有興趣可以私聊:

1.三期結束之後返回地方,有很多崗位其實就屬於“發不了大財但還算穩定”的崗位。比如住建、民政、水利、城管等下屬的事業單位。但說實話,這些地方聽著還行,但要說你安置後的工作?不要想太多,踏踏實實幹就是了。

2.有些崗位可能聽著不好聽,但說實話,工資還真的可以。比如縣市的運動學校、技校裡面的崗位,聽著好像不好聽,但說實話還是很不錯的。當然,如果不嫌棄名聲問題,殯儀館是這幾年英武瞭解到的12兵返回來安置裡面工資最高的。

3.說句不該說的話:如果你家裡有點兒關係,進央企國企、事業單位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想要讓自己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英武還是希望你能夠好好思考一下: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不論你安置在什麼樣的單位,受人管制是一定的。在部隊已經被管制了好多年了,難道返回地方你還要被別人管著?不是說我們追求自由,而是說需要一種自己能夠有奮鬥的勁頭的工作,那就將自己的復員金保存好,考察選準目標後,堅決創業。

加油吧!


英武


士官轉業只要是事業編,哪兒工作都可以,當然越是大機關,比如政府四大部門最好,公檢法其次,其它委辦局也都可以。

前提必須是全額事業編,不過現在士官安置存在一些問題,有的是事業編,但是有工勤崗,有自收自支的單位,總之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目前,國家對轉業軍人加大了安置力度,要跟實行領導責任制,追究一些不作為,亂作為和胡作為的人,這必將更好保障轉業士官的權益。

還得提醒一下轉業士官,轉業安置雖然形勢與政策越來越好,但還沒有到可以隨便選的地步,必須接受現實。

本人當兵十六年,熟悉部隊情況,如果有新老兵問題,可以關注並私信我,一定回覆。





兵天兵地


士官就是原來的志願兵,當兵12年滿三期退役,地方必須安排工作,這是政策規定。但安排到什麼單位,沒有太多空間和選擇。

1、身份。軍官轉業地方,一律是幹部,士官只能明確為工人,這是士官目前意見最大的一點。

2、崗位。由於身份問題,士官只能安排到工勤崗位,目前最好的安排是進事業單位工勤崗,部分進國企。前幾年,有的還能進行政工勤,現在行政機關的工勤崗原則上只出不進,士官想進行政單位已經不可能。

3、選擇。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官轉業,現在都採取量化打分的方式,按分數從高到低,依次序從當年政府拿出的崗位中選擇,選一個拿出一個,分數越低,選擇的空間越小,最後一名只能去人家選剩下的最後一個崗位,不是你想去哪個單位就能去哪個單位的。

今年,全國各地都成立了軍人事務管理局,主要職責是處理軍人轉地及之後的事項,未來士官轉業是否有改變,可以保持關注。




80後小公


我是一名有著二十多年軍齡的專業幹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類型的問題,我已經回答了好幾個。

其實士官轉業安置工作,和軍官安置一樣,都是近乎關乎下半生最重要的一次選擇。

因此,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官,都非常重視選擇對象這個事情。

關於選擇對象,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沒有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

下面我詳細分析一下。

第一、符合政府安排工作士兵可以去哪些部門呢?

《辦法》中規定各類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都是接收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的主體。其中,安置到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比例不低於80%。

第二、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都意味著什麼?

機關即機關單位,指國家機關,指從事國家管理和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國有企業,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央企也屬於國企。

第三、這三條路該怎麼走呢?

機關,及公務員單位。退役士兵安置進去後,大多為工人身份的工勤崗,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但從2018年,《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實施後,國家行政機構都在進行改革,工勤人員只出不進,工勤編制只減不增,這條路基本上就堵死了。

事業單位,同行政機關一樣,自2018年起,事業單位也開始進行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秉承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兩個原則;提供政府、社團、事業、企業四個歸宿;之前事業單位分為參公、全額、差額、自收自支的四類。改革後事業單位的人員身份和薪酬待遇將會有改變。現在走這條路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國有企業,應該是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最佳選擇。

第四、為什麼說國有企業是最佳選擇?

國有企業包括央企和地方國企。

先說央企,中央企業的工資福利待遇都在各地區社會平均工資線以上,隨著崗位晉升到一定職位,部分企業實行年薪制。尤其在2018年,退役軍人事務部更是首次將123家中央企業納入年度安置計劃。

123家央企包括96家實業類中央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也就是一般意義上大家所指的中央企業)、27家金融類中央企業(主要為由財政部或委託匯金公司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金融、保險、證券類企業)、5戶其他部委管理的中央企業(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

央企中的能源、金融、通信、電力、菸草、黃金、鐵路行業更是待遇靠前。

地方國企就要複雜一些,不同地方、不同行業的國企,在待遇上有較大差別。

但是,最終選擇什麼樣的路,還要看當年當地的安置政策、當地的經濟狀況、國企的經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

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

因此,不管選擇了什麼樣的路,最終能走的有多遠,還要看你自己的毅力和能力。

加油吧戰友!


古道鎧甲


部隊正團職的幹部,回地方還撈不到一個正科級,12年的士官能進什麼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