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鄉都有什麼著名美食?


我的家鄉是在貴州,在我們當地縣城非常著名的美食就是“麻辣脆”。這個食品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美食,而是路邊攤,隨處可見,都是挑著竹籮賣的。

記得我第一次吃“麻辣脆”的時候是在我上小學3年級,那時候我們家剛從農村搬家到鄉鎮上,我家樓下鄰居就做“麻辣脆”賣,就在門口放一個竹籮筐,每次放學回來,我都會到她家買5毛錢的麻辣脆,但是每次阿姨都不收錢,真的是又香又麻又脆又開心。

“麻辣脆”是用我們大頭菜醃製而成,具體制作我不是很清楚,但是知道要把大頭菜切成條,放很多辣椒和花椒。阿姨家的麻辣脆是我吃著最好吃的,基本都不吃別家的,但是在我6年級是時候,就再也沒有吃到了,因為那時候阿姨家裡的叔叔因為風溼病去世了,所以他們家就沒有再做“麻辣脆”了。

現在我已經離開家鄉到外地工作成家,更是十幾年沒有吃過,那是我兒時的記憶,現在回想起來總是讓我流連忘返。


阿彬說美食


你好,我是川妹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從小在四川長大,大學畢業後一直生活在北方,遠離家鄉,卻對家長的美食念念不忘。我的家鄉有很多美食,下面我介紹幾種很出名的美食。

一:酸辣粉

酸辣粉是四川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小吃,酸辣粉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主粉由四川本地盛產的紅薯,豌豆按調和,然後由農家用傳統手工漏制而成,四川的紅薯粉很出名,我家小時候就是做紅薯粉的,這些年生活在北方,特別懷念小時候的味道。

二:涼麵

涼麵又稱冷麵,也稱“過水麵”,源於唐朝 ,是指涼吃的麵條,主要食材有面條、蔬菜,配料有辣椒油、鹽、味精,醋,醬油等。四川的夏天特別熱,小時候媽媽經常做涼麵,麵條煮熟馬上撈出來,用電風扇吹涼,拌入各種調料,吃起來特產解暑。

三:涼粉

涼粉也是夏天經常吃的食物,有紅薯做的,也有豌豆做的,以醬油、醋、辣椒油拌食,清涼爽滑,為夏季風味食品。

四:紅油抄手

抄手是四川對餛飩的稱呼,是一道四川街頭隨處可見的小吃。以麵皮包肉餡,煮熟後加清湯、紅油和其它調料即可食用。此種小吃柔嫩鮮美,湯汁微辣濃香。

五:毛血旺

冒血旺其原料以鴨血、牛百葉、豆芽,午餐肉等為主,以鱔魚、魷魚等輔料來提鮮,其味道應是麻、辣、鮮、香四味俱全。

六:酸菜魚

酸菜魚以草魚為主料,配以四川本地自制泡菜等食材煮制而成,口味酸辣可口,魚含豐富優質蛋白,能提供人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小時家常酸菜魚用媽媽泡的酸蘿蔔、泡姜和泡椒製作,味道酸爽可口,回味無窮。

七:擔擔麵

四川吃麵條特別多,大街小巷各種麵店,擔擔麵面色澤紅亮,冬菜、麻醬濃香,麻辣酸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堪稱川味麵食中的佼佼者。其麵條細滑,主要佐料有紅辣椒油、肉末、芽菜、花椒麵、醬油、蒜末、豌豆尖和蔥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較適口。


川妹子在東北


今天說說我家鄉河南的幾種比較有名的民見小吃。1、胡辣湯,很多地方都有賣胡辣湯,也各有差異。聽說最早的胡辣湯是我們河南逍遙鎮的。河南的胡辣湯的大概做法是用熬製三四個小時的牛羊骨湯做原湯,再把牛肉粒,麵筋,豆皮,海帶,黃花菜,花生,木耳,細粉條等食材按順序放進去燉煮,然後加一些胡椒粉之類的調料,最後在勾一些芡就可以出鍋了(嗯,小編不太會做)。吃的時候可以放辣椒油,香油,香菜等,胡辣湯本身的味道不是那種香辣的,而是喝到胃裡暖暖的,燒燒的,很開胃。再配些油條,油餅,小籠包就更美了, 這基本是河南人的早餐必備。

2、燴麵,到了河南,早上吃過了胡辣湯油條,到中午了那就來一碗燴麵。河南燴麵的做發是把牛骨湯燒開,再把燴麵下進去,然後加一些鹽,雞精等調味,煮熟出鍋以後在上面放幾片牛羊肉,蔥花香菜即可。再配上兩個涼菜,一瓶啤酒,那小日子會過。

3、小車牛肉,小車牛肉一般秋冬和初春才有賣。早上將加工好的牛肉捆綁在獨輪小車上,推到市場,不用吆喝,自會有人圍上買上一兩斤,回家配上倆小菜,與朋友家人小聚分享


小車牛肉的製作方法首先切成一兩公斤的肉塊,在清水中浸泡四五小時,去淨血汙。然後鍋中加入清水下入牛肉,水燒開時撇去血沫,加適量食鹽,花椒、茴香、草果等大料,小火燜煮出鍋。然後將晾涼的肉塊,放入大沙鍋的老湯內,放肉時,底層先放前肘、後肘、後臀,中間放腱子,最後放肚廂皮、肋條、牛蹄筋、牛頭肉等雜肉,填滿冷湯,加香料包、燜煮至筋軟肉爛。然後放涼過夜凝固成一塊就大功告成了。

4、開封灌湯包,灌湯包皮很薄,(不像一般包子咬一口都是面)裡邊有餡料,還有湯。吃灌湯包子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
灌湯包好吃,但做起來是個技術活!大概做法是將麵粉加水和勻揉透,放置片刻。把豬肉茸、炒制過的蟹肉蟹油、皮凍、醬油、料酒等調拌成餡。然後將麵糰搓成長條,揪成大小一樣的面坯,擀成圓皮,加餡捏成提褶包,上蒸籠用大火蒸十分鐘即可(說起來好說,做起來難)。


我是九歌


我是河北邯鄲的,這個問題我喜歡,說到美食,那每個地方都會有當地的特色美食,而我們這個地方肯定也是少不了滴,下面我跟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我們當地的特色美食。


1.大鍋菜,官名魏縣大鍋菜,挺出名的,但是別家的大鍋菜也都挺好吃,個人感覺紅白喜事的大鍋菜吃著更香,更爽,也不知道咋回事!

2.水餃?這個不知道算不算,好像每個地方都有吃水餃的習慣吧,我們這的人好像更喜歡吃麵食吧!

3.突然間感覺我們當地也沒什麼好吃的了,覺得都能吃,市裡比較能叫比較能叫出名的就是勸君上當啊,雞公煲吧,之類的!都大同小異吧!


紫涵與家樂


大家都愛美食美味,說到美食口水都流出來了。記得小時候常常趕集去都要吃一碗才叫趕集,兒時每逢趕集都要爭先著去趕集,想吃一碗涼粉減減饞。我們老家就出紅薯,雖然這些很樸實的食材,但也有一定的食材作用,可以做紅薯涼粉,可以做紅薯粉,紅薯粉加雞蛋煎餅可好吃呢,我就吃紅薯長大的,可能不相信吧,是真的,也是五穀雜糧,吃粗糧好啊!小時候沒有啥吃的,頓頓吃, 一吃就好幾個,最愛吃涼粉 ,集市上擺擺攤攤的張涼粉大家都吃,他家的涼粉可好吃了,涼粉做得很是勁道,涼粉醬(調料),味道吃了到現在都沒有忘,吃了入口香溢,吃兩碗都不夠,記得小時吃才5毛一碗,本來就沒有錢,吃兩碗,肉都不能吃了。




雪豔菲華


我的家鄉是江西省遂川縣。一個羅霄山下的小縣城,往山裡走,就是著名的革命聖地井岡山了。

家鄉的美食其實挺多的,因為小地方,沒有什麼名氣,我們遂川有三寶―板鴨,金桔,狗牯腦。排第一的就是遂川板鴨,這就是特別好吃的美食,最好吃的做飯就是清蒸,做的時候先用熱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下蒸鍋蒸了,有一個訣竅,蒸的時候,在板鴨皮上抹一點白糖,這樣蒸出來的板鴨,顏色好看,皮不會蒸縮水,而且更加香。現在是春季,家鄉還有一個應節的美食,那就是艾米果,到農村郊外到處都是艾草,洗乾淨之後,用開水煮熟,和麵揉好,可以素包,也可以包葷餡,最好吃的就是包臘肉筍尖餡,炒香的臘肉,一定要6分肥,4分精,筍尖一定要新鮮的嫩筍,一起剁碎,就可以包了,標準的包法和餃子差不多,上蒸籠蒸就OK了,這也是遂川特別好吃的美食。

月是故鄉明,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什麼東西都是家鄉的好吃。


羅克世界


我老家是四川的說到名菜那就太多了,可以說是數不甚數。但是在我住的地方我覺得我當地人才會做的一到菜,才讓我們這些在外漂泊的感覺到老家的味道。給大家說一下這道菜怎麼做的,主要材料就是臘肉,地瓜粉,蒜苗兩根,雞蛋一個。調料就是鹽 味精 花椒 豆瓣 生薑 大蒜。烹飪方面:先把臘肉煮一下等水開後在煮過十分鐘左右,地瓜粉拿一個大碗,敲入一個雞蛋,家裡有礦的同學也可以放多放一個兩個都沒有問題。加入水放一點鹽,水就是要放得這地瓜粉調出來很稀就像做腸粉的那種糊,就可以了。然後切好配料和臘肉,最好臘肉要選肥膘厚一點不要全是瘦肉那樣就完全不吃了。切好過後那就起鍋燒熱放油,這個油一定要讓整個鍋都吃到油。有平底鍋最好用平底鍋,等油熱瞭然後小火倒入我們調好的地瓜粉糊,記得少到一點在鍋裡攤平,然後翻面。千萬記住不要火太大給攤糊了。攤好的餅就放在菜板上,給它切成跟肉片差不多大小。接下來就是開始炒了,鍋裡放一點油,倒入切好的老肉炒到吐油然後放入豆瓣大蒜生薑花椒,在倒入切好的地瓜粉皮,翻炒均勻起鍋前放入蒜苗,調味我們少放一點鹽和白糖,少量的雞精就好了。這可能算不上什麼著名的美食但是在我們老家只有吃到這個才會讓我們想起家的味道。


wilian3


我是四川的。說到四川特色,廣為人知的酸辣粉,傷心涼粉,火鍋,冷吃兔……等等數不勝數。

所以我就不給大家介紹了,我介紹下我們達州縣城的特色吧!

雞蛋豆乾,黑雞蛋,豆筍,七星椒,燈影牛肉,冰粉……這些都是大街上小鋪面隨處可見的,尤其是燈影牛肉,簡直就是送禮佳品。


花哥的企鵝


我老家是河南周口的

說到老子號,那我可得叨叨幾句了

1、道口燒雞,前些年經常坐經過河南境內的火車的朋友應該都曉得吧

2、周口德榮牛肉,現在老家出門送禮基本都是整箱的袋裝牛肉,武林風主持人和多連冠軍王洪祥做代言人。

3、超雲皮鞋廠,想當年是相當的火啊,農用四輪壓大頭鞋,是最經典的畫面,不過如今已經沒落的悄無聲息了。

在我的記憶中,我就知道這些,應該還有別的很多吧,有老鄉知道的,歡迎給我科普一下


芳芳美食記


我的老家就住在這個屯,我是這個屯裡土生土長的人。說到特色菜,先是殺豬菜,雪白的五花肉,肥腸,酸菜,一起燉了別提有多美。其次小雞燉蘑菇,自己去山上撿的白蘑,自家養的溜達雞,再就是經典鍋包肉,酸甜口的,期待看到文章的人可以到家鄉遼寧阜新,年底的時候趕在殺豬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