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本次机构改革中,医保中心怎么改革?

gf59352074


党政机构改革中,各省市县已经明确组建成立医疗保障局。省级医疗保障局是多为政府直属机构,副厅级,市县为政府组成部门。承担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职责。将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原发展和改革局(县物价局)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原民政局的医疗救助职责划入医疗保障局,统一行使医疗保障监督管理职能。

医疗保障局成立以后,原合管办、医保中心、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机构将其承担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等行政职能划入新组建的医疗保障局。其他职能保留在原机构,保保留事业单位属性,隶属医疗保障局管理,继续承担医疗保险资金结算、医药费报销等公益服务职能,待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统一整合。原参公人员整体划转到新组建成立的医疗保障局,使用行政编制,直接过渡为公务员。事业人员保留在原事业机构,部分人员可随职能划转到机关,也有随改革,经培训、考试后,登记为公务员的机会。

真宁腔调,贴心提示:评论刷得太快,来不及全部回复,若有问询,请私信。

文章看点:1、以医保中心、合管办、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等单位的行政职能为主,整合成立医疗保障局,为政府组成部门;

2、医保中心、合管办、城乡健康保障中心等事业机构,将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进一步整合成立综合服务中心。


职言管语


医保中心原隶属于人社部门,机构改革后,将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医疗保障职能整合,组建新的医疗保障局

2018年3月,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各省市开始机构改革。目前,省级改革已经完成,市县两级部分已公布改革方案,部分尚在酝酿审批当中,要求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其中,涉及到医疗领域的就有医保部门。

目前,各地都将人社部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卫计委的新农合医疗职责,发改委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职责整合,组建医疗保障局,作为政府直属工作机构。

本轮机构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均被取消,因此新成立的医疗保障局作为政府直属部门,毫无疑问不会是事业单位,只能作为行政机构存在。其级别,中央为副部,省市县三级比照设置,一般比部委办局低半格,依次是副厅、副处、副科。但部分省市也有超规格设置,比如福建、广东、江西、重庆、吉林、海南、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市,就将省医保局设置为正厅,而像广西、宁夏、湖南、陕西、河北、甘肃等省(自治区),则为副厅。市县两级参照设置,省级正厅,市县两级一般为正处、正科,否则就是常规的低半格设置。

本轮改革,实行的是机构和编制限额管理。改革前,医保中心大多为参公,部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职能划转后,其人员“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整体转隶,但不改变身份,整体置换行政编制。也就是说,机构改革,医保中心不会有大变动,只是职能划转而已。

我是小公,专注体制问题解答,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可以关注我,私信交流


80后小公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改已进入深水区,未来改革的重点将是医疗行业的盈利模式重构,如何形成医护收入合法化的发展路径才是破冰关键,随着国家医改DRG(按病种付费)政策的推出,通过信息化手段落地医改相关政策,推动医改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医疗信息化经过的30多年的发展已日臻完善,但医疗信息化永远在路上,伴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医疗信息化将走上大数据管理的征程,如何构建医疗大数据的管理和互联互通将是医改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将区块链技术+大数据赋能到医疗改革将会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区块链病案


你最关心的是个人编制问题吗?如果是,基本就是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事业单位参公好像是很难了,事业过渡行政大多是考虑执法部门。


秘书部的灯


不出意外改成医保局,但个人身份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运河儿女175


我觉得医保局会成为税务部门一个新的部门,会使我们更加称为纳税人的一份子


大龄青年小陈


现在有的省份隶属于社保部门的医保局已经正式成立,所有与新农合、医疗保险、治疗有关的职能基本上都并入这个部门。


微言公


必须精简机构!


索非59631326


首先要降低点,门凯费,门特和门凯俩个就要2000元,如果在住院又要一千多,我们老百姓真的有点叫天天不应的感觉,希望国家多为我们这些企业退休的人想想,


大英718


不管怎么改革,相信党、相信组织。

改革的目的是老百姓看得起病买得起药,会杜绝绝大多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