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吉利的领克03为什么不采用at变速箱,是因为供应商供给不足还是为了节省成本?

tstdhyjvkbkb


领克03不采用AT变速箱并不是供应商的问题,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成本不会低于AT变速箱。


要知道爱信中低功率变速箱万台采购价格仅在8k左右,所以国内很多十万级别的紧凑型车都采用爱信变速箱。但是爱信只卖给你变速箱,匹配是你自己的事。只有一个公版的TCU提供给你,如何匹配就看自己的实力了!大众低端车采用的爱信6AT匹配就曾出现过问题,其他厂商匹配程度可想而知了!如果想要爱信匹配,对不起!500w起步,上不封顶!还要看人家脸色。8k买变速箱也是有条件的,要签订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就是放弃AT变速箱研发!否则这个价位是拿不到变速箱的。


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变速箱供应问题。

大众吃过爱信的亏,某车型上市后被爱信掐脖子,变速箱供应上出了问题,消费者拿钱买不到车。广汽的传祺GS8上市初也因为变速箱供应问题错过了先机。这些都是采用爱信变速箱吃过的亏,这都是明亏,暗亏还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大众拼老命也要研发双离合,只有低端入门级车型采用小功率的6AT变速箱。目的就是摆脱爱信的钳制。

领克也是如此,领克01两驱车型就采用了AT变速箱,而四驱车型则采用双离合变速箱。

其实也是在试水,看消费者对双离合变速箱的态度。今天的消费者经历过DSG事件洗礼后,对双离合已经不那么排斥了!而这几年国产车型也大范围采用双离合变速箱,人们对双离合变速箱已经习以为常了,毕竟大家都在用。而湿式双离合则提高了变速箱使用寿命,在匹配上可操作空间也特别大,所以整体表现还是可以的。

领克03是基于沃尔沃CMA平台而来的。

吉利把XC40上面的那台Drive-E三缸涡轮发动机拿来后,装在了领克上面。关于变速箱,是吉利与沃尔沃研发四年的成果(基于6DC改进而来)。其实沃尔沃之前的双离合变速箱表现很一般,XC60关于双离合变速箱的投诉也不少。但是沃尔沃这次吸收了之前的失败经验,如同大众双离合变速箱研发过程一样,再次推出双离合变速箱后肯定要完善许多,毕竟双离合变速箱门槛不高。

采用知名供应商的配件后,人家甚至会手把手教你做变速箱。

所以吉利与沃尔沃研发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不会差到哪里去。领克是吉利的战略品牌,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必须采用自己的变速箱。而吉利领克03动力总成终身质保的口号也是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沃尔沃也有意在领克上试水双离合变速箱,就这样领克自02开始全面更换双离合变速箱。


水墨丹青一世情


非不想也,实不能也。

爱信的6AT在国内供不应求,却不大肆扩产,吉利也知道爱信的机子平稳可靠性高,不然你去看看领克01、领克02用的什么变速器。

现在吉利就是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和爱信搞合资,共40万6AT生产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20年投产,这样子爱信的变速器紧缺应该会有所缓解。

领克03,个人猜测,主要是因为爱信的6AT产能不足,难以满足03的销量要求,可能吉利最开始对领克03的销量预估也比较乐观。

可能还有一个小原因,爱信的6AT和吉利的1.5T三缸机匹配度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由于首次匹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1.5T+6AT可能无法满足领克03的生产要求。

至于成本,肯定会有差异,爱信可能会略贵一点,但是差异相差不大。

综上,可能是爱信的6AT供应不足为主,1.5T+6AT生产周期不满足为辅,成本应该是最次要因素,毕竟搭载爱信的变速箱能够大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吉利怎么会不知道呢?


一刀看车


我认为吉利领克03采用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而没有采用AT变速箱主要是因为一下两个方面。

1、自身定位

领克03主打的还是运动,不管是气动布局、外观、发动机、变速箱等都向运动性能靠拢。

2、AT变速箱与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区别

AT变速箱的缺陷也不容回避,一是换挡反应慢,动力响应不够直接,驾驶乐趣方面稍显不足;二是液力传动时使动力损失较大,所以油耗略高。

DCT就是两套离合器同时工作,它们分别与二根输入轴相连,换挡和离合操作都是通过集成电子和液压元件的机械电子模块来实现。离合器1与1、3、5挡位相连,离合器2与2、4、6挡位和倒挡相连,在使用1档的时候,2档就已经准备好了,其他挡位同理,换档时间大大缩短,几乎没有延时。所以DCT的给人的直观体验就是“提速快”、“操控感好”和“省油”,但是换挡逻辑偏向于升档,对于需要频繁加减档的拥堵路段体验没有AT好。

双离合变速箱的优点更符合领克03 的定位,俗话说得好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樱雪海


AT变速箱是所有变速箱当中,研发难度最大的!也是最耐用、成本最高的!

不论是研发制造成本、采购价格,还是扭矩承受能力远超垃圾的双离合变速箱和鸡肋的CVT变速箱!AT变速箱的研发难度远超发动机

居然有无知者说AT变速箱承受扭矩能力不如双离合变速箱,这叫无知者无畏!敢问那些激烈拔河的越野车,有用双离合变速箱吗?谁敢用双离合变速箱的车拔河?谁敢?

AT变速箱不仅仅硬件难,软件更是难上加难!!6AT的换挡逻辑有1400条左右!8AT至少有2000条换挡逻辑!为了得到这些换档逻辑,就要反复测试七八千、甚至一万多条换挡逻辑

等于是把成千上万个老司机几十年的经验浓缩成一个软件,成本,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垃圾的大众自己造不了AT变速箱,只能知难而退去买丰田爱信的6AT,丰田还动不动就给大众断供,已经好多次了,还有传祺GS8月销量过万的时候,爱信立刻减半供应!核心技术太重要了

大众自己调教的换挡逻辑相当迟钝,开过大众6AT的深有体会!现在大众只能用美国伯格华纳和德国舍弗勒旗下的鲁克公司双离合变速箱,但是在美国,大众是不敢用垃圾的双离合变速箱的!依然采购高成本、耐用的爱信的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装车

因为美国人往上数四代那会儿汽车都普及了!对汽车的了解很精,就比猴子少个尾巴,没法蒙!全世界能把手自一体变速箱造得好开、平顺、可靠耐用、换挡聪明的厂商不超过三家!(爱信、马自达、采埃孚)比会造原子弹的国家数量还少得多!

AMT和双离合变速箱就是个垃圾!最耐用、最可靠、成本最高、技术难度最大、专利限制最多的自动变速箱就是手自一体变速箱,没有之一!特殊赛车的无缝变速箱除外,而双离合变速箱成本低、技术难度最低、专利限制少,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双离合变速箱大行其道的原因!看看大众在美国用的都是高成本平顺的手自一体变速箱,在中国恨不能全部用垃圾、顿挫、不可靠的双离合变速箱,十二万公里左右大部分要换离合器总成,费用三万左右

而手自一体变速箱就是你把车开到报废,也极少会坏!双离合变速箱就是把两个手动档合在一起!有两个很小的离合器,一个控制奇数档,一个控制偶数档,特点就是顿挫!最多十二万公里基本都要大修!换离合器总成,大众的费用三万左右

CVT就是个鸡肋,你说他不行吧,也能用,就像正常男人都是两个蛋,你非得阉掉一个蛋,问行不行?你还不能说他不行,反正没有两个蛋那么行,不能承受瞬间大扭矩,就是两个锥轮套一条钢带,猛踩油门不是打滑就是电脑限制喷油,双离合变速箱和CVT的车就不要想拔河的事了,分分钟报废变速箱,也不要去大力拖救别人的车,DCT双离合变速箱就是把两个手动变速箱合在一起,顿挫是无法避免的

马自达的手自一体变速箱是自己设计研发、爱信代工的,但是换档逻辑是自己写的,马自达的变速箱换挡响应速度是100万以内所有AT变速箱中最快的!一般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锁止范围在百分之63到67左右,而马自达的变速箱锁止范围是惊人的百分之94!已经接近手动变速箱和双离合变速箱的传动效率!


大匠皮具厂


致力于高端,一直都是国产车企的梦想,不管是哪家车企,都想冲击高端领域,而吉利冲击高端的希望就是领克。但是既然定位高端,那领克的很多车型为什么采用双离合变速箱,而不是采用国人认知度更高的AT变速箱呢?

防止被厂商掐脖子

看起来市面上能够生产AT变速箱的厂商很多,但是本田奔驰都是自给自足都顾不过来,肯定不会给领克供应。盛瑞、万里扬和捷特科这三家虽然能够生产双离合变速箱,但是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不能匹配领克的车型定位。因此领克的选择说白了就两家,爱信和ZF。

领克确实也用了爱信的AT,比如在领克01、领克03高性能版本上,都有AT变速箱。但是还记得GS8被爱信卡脖子的惨剧吗?领克通过AT和双离合混用,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双离合研发难度较低、成本较低

吉利将领克定位于高端,并且在吉利的预期之中,领克是能够热销的。所以为了区分高配和低配,领克在低端车型上采用爱信的6AT,高端车型就得用上爱信的8AT或者ZF的8AT,这样一来一是成本太高,这两款变速箱的采购成本都不低,二来就是怕被掐脖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研变速箱是一个一次投入,永久回报的办法。

但是和大众一样,AT变速箱研发难度极高、研发成本也非常高、专利基本握在爱信和ZF身上,所以领克选择从双离合方向进行突破。相对来说,双离合的研发成本、研发难度都要更低。单从成本来看,同挡位数的双离合比AT变速箱成本低90美元左右,而且就算研发成本高,后期也会随着销量被摊薄。

虽然说的是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的双离合,但实际上这款双离合的技术还是来自于格特拉克,顶多是沃尔沃帮忙调教的。这款双离合实际表现比大众还是要差一点,但也还算不错了,日常使用除了低速有些顿挫和闯动,没啥大问题。如果要选购领克的车,喜欢AT就选购AT版本,不介意双离合就买双离合的,多种选择不是更好吗?


老司机侃侃车儿


领克03有2.0T的AT变速箱版本,所以这个问题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对于变速箱就是这样喜欢哪种就买哪种,没必要去把双离合给妖魔化;总得给自主车企一个研发自动变速箱的机会吧?研发AT变速箱对精密加工要求太高,所以短时间内想把基础工业水平拉高一个层次是不现实的;但双离合变速箱就给了我们研发出自动变速箱希望,因为对精密加工要求不极端;所以这是最适合咱们自主车企去发挥的路线,有个双离合总比一无所有要好。。。



成本高低论

工业产品的成本是由研发成本(匹配)➕生产成本所组成,研发成本可以在大批量规模生产后被摊薄,无限接近于零;这就是一些刚研发出的产品贵的原因,因为研发成本还没有被及时分摊掉,所以才贵;所以就目前而言,双离合的生产成本的确比同级别、同挡位的AT变速箱低,但结合居高不下的研发成本、匹配成本等相关花费却反拉高了双离合的成本,所以现如今再用的双离合成本都比同挡位的AT变速箱要贵,AT粉别着急反驳,双离合大规模使用之后,成本就会降下来。。。


单从成本来看,同挡位数的双离合比AT变速箱成本低90美元左右(详见EPA报告,这不是鄙人说的,嘴硬没用要看数据),湿式双离合的成本还要更高一些;所以挡位数相同的双离合的制造成本仅比AT低上几百元人民币而已,所以那些整天抱怨双离合成本低的朋友不知看到此处该作何感想(仍会自欺欺人的认为鄙人在为双离合洗白?),这是单算制造成本上双离合的差异,再结合双离合目前尚未摊平的研发成本、高昂的匹配费用后,双离合的综合成本已经超过了同级别、同挡位数的AT变速箱;厂家用双离合是不得已而为之,和降低成本没有主要原因,即便用AT,将车价提高6、700元就可以了,消费者不会在意这种价格上浮,所以厂家需要用双离合来降成本么?把AT卖的贵几百元、几千元就行了,多简单?世间哪有那么多阴谋?被阴谋论包裹的人生累不累?

吉利长久以来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自动变速箱。。。

对于自动变速箱很多车企都头疼过,比如销量巨大的大众、部分法系车企,就都被自动变速箱所困扰过,要不然大众也不会被逼无奈的搞双离合。。。咱们自主车企也同样面临这种尴尬的处境,过去规模小的时候,无论从谁家采购AT变速箱都没问题,因为规模小成本高些也能承受,但现如今自主车企对比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规模、销量都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依赖对外采购自动变速箱就真吃不消了,自主车企的利润本身就低,如果不能自主三大件,那么几乎无利润可赚,那么也就没有存在意义了,自主AT难度大,那就找个难度低些的双离合做突破口(匹配难,自动变速箱的技术壁垒远比发动机高),这是规模上来后必须要做的事。。。


吉利这么多年使用的变速箱五花八门,很多年前收购澳大利亚DSI后,使用过DSI的6AT变速箱,后因为油耗控制不理想而弃用;在这期间采购过邦奇的CVT、现代HPT的6AT、格特拉克的6速双离合、2018年又与爱信签约联合进行6AT的生产;所以没有打造自动变速箱的能力,就必须要受制于别人!再后来就是吉利和沃尔沃共同研发的7速湿式双离合,也就是现在领克03上所使用的这台,可以承受最大扭矩在300N·M左右,设计寿命在35万公里,而欧美标准下的24万公里设计寿命高出了45%,所以吉利必然会给旗下产品首选这个自主研发的双离合。。。

其实这个问题思路有问题,现如今自主各大主机厂为什么豪赌双离合?不就是想自主研发出自动变速箱、不需要在对外采购么?而吉利现如今已经研发出双离合变速箱了,为什么还不能用?还非得去采购别人的?自主研发就是为了取代外采!吉利没有纯正意义下的自主AT变速箱,所以只能用自主的双离合,这不存在为什么,就是天经地义的过程;如果不是因为这款双离合扭矩上限偏低,要不然甚至2.0T的机器都会用这款双离合,只不过因为2.0T的机器扭矩快达到这款双离合的上限了,2.0T版本才会用AT变速箱!还是那句话,自主变速箱是为了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吉利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双离合,为什么要去采购AT呢?那就没有自主的意义了。。。


非专业车评


个人觉得还是为了节约成本!一个这么大的车企不知道“三缸+双离合”和“沃尔沃的2.0T”那个更好吗?不会调查市场吗?显然不是!厂家也知道2.0T和AT更受欢迎,就是为了利润而已。

双离合的变速箱不是说不好,也是有自己优势的,换挡速度快,结构简单,重量更低,更有利于节约油耗,而且这几年随着大众DSG的广泛应用,市场对双离合的认可程度逐步增加,但是和爱信,采埃孚的AT想必,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吉利这两年的成长,都是有目共睹的,作为AT的供应商,肯定也是想进行合作的,毕竟有市场就有利润,谁不想这个市场,所以说不存在供应商不足的情况,主要还是吉利考虑成本的原因!


吉利树大好乘凉,依靠沃尔沃这个品牌做背书,想大力发展自己,而且领克03有美其名曰的CMA平台等等,个人觉得没有过硬的技术,如果三缸和双离合调校匹配不好,再好的概念也会被透支,买这种车的也只是小白鼠罢了。


66号车坊


供应不足的只是小众品牌,如果像采埃孚、爱信那样的大厂,你如果签了长期合同,给的价格也合适,供货没问题,哪有卖东西的怕你买的多的?万一量大的不得了,在你家旁边开个厂建条生产线就是了。它们现在也正逐步在这么做!

所谓卡脖子只不过是蒙傻逼的营销套路,为自己低成本的垃圾变速箱找一个美丽的借口。

信你个鬼!


风大叔0916


1.at和dct的成本不是从变速形式区分的。但是国内很多“自主研发”的变速箱多为dct,原因是结构较at简单,且逆向研发成本低于同类at产品。

2.领克系列主打运动,运动类轿车就需要“干脆,直接,精准”,恰巧相对cvt和at,dct在这方面更合适。特别是在提速方面,更硬更干脆。

3.at虽然体积小,但是结构复杂,按我国的汽车工业制造水平估计不足以保持较高的良品率和耐用度,无法保证国内车平均里程较高的强度。

4.其实同级别自动变速箱cvt才是最便宜的。

综上,选用dct应该是最适合厂家情况和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具体at、dct、cvt的工作原理和变速性能百度一抓一大把,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参视频站


我是车主:03用了一年了,7速变速箱没有顿挫,基本感觉不到换挡!关键是低速不顿挫,换挡基本感觉不到,最重要的是终身质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