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离家20年,能再次吃到婆婆做的糍粑,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老家重庆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就离开家,在外面学习工作,加上父母也都在外面。基本上就没有回过老家。离开老家差不多20年了,今年终于回到了久违的故乡,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家乡感慨万千,看着爷爷奶奶年迈的身体,感觉亏欠他们太多太多!

离家20年,能再次吃到婆婆做的糍粑,我做了一个决定!

远看奶奶

奶奶今年76了,知道我要回来,几天都没有睡好觉。小时候爸妈由于工作,我基本上都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长大的。所以爷爷奶奶都特别疼我!奶奶知道我从小就喜欢吃糍粑,提前泡好了糯米等我回来.糯米浸泡差不多一天以上,先滤干水,放入木甑里蒸熟。大概蒸40分钟左右。奶奶坐小板凳上面用柴火一把一把的烧,我一直陪奶奶说话。奶奶问了我很多很多,这些年在外面吃得好吃不好,过得好不好,聊着聊着就哭了,发现这些年奶奶苍老了许多。真心疼又心酸!

离家20年,能再次吃到婆婆做的糍粑,我做了一个决定!

奶奶在烧火

然后把蒸好的米饭倒入石臼舂烂至粑粑状态,在干净的器皿上洒些糯米粉,将舂烂的糯米置其上揉搓,捏成小团或饼状,还可以用特制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置通风干燥处阴干。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期保存。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离家20年,能再次吃到婆婆做的糍粑,我做了一个决定!

奶奶看好了没有

糍粑最关键的技术不是蒸,而是打!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应该知道应该东西叫:“兌窝”,就是用一个整体石头,石匠从中间雕琢出来的一个器具。不晓得你们看明白没有,可能你们那里叫法不一样。言归正传,把蒸好的糯米饭倒入这个器具里面,抓紧时间打。一般两个人一人一根小木棒,你一下我一下,使劲揉打。我和叔叔一起打,说实话是真累人,但是真的好开心的。大概半小时后就成了粑粑状,这个时候小孩都会拿起棒子直接啃。

半成品是用手抓出来一个一个的摊在簸箕上面,就成了图中这样的半成品了,我们一般叫这个为月饼,理解不了吧。我们重庆人都这样叫。本来这个是中秋节吃的东西,中秋月圆之夜要用来供月亮的,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有一个好年景。所以这么叫法!本人文笔有限无法形容太多了,直接看图吧!

离家20年,能再次吃到婆婆做的糍粑,我做了一个决定!

打糍粑

离家20年,能再次吃到婆婆做的糍粑,我做了一个决定!

糍粑半成品

这种其实只能算半成品,做糍粑的方法有很多种。我只说我喜欢的一种方式,奶奶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油锅里面炸,然后拿出来蘸红糖或者豆粉都可以。我喜欢用红糖的,那种感觉就是传说中的外焦里嫩,入口即化!

奶奶还是像我小时候的一样,看着我吃他很开心,她自己不怎么吃,牙不好。我却吃着吃着就哭了!奶奶年纪越来越大了,腿脚也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我暗自决定在奶奶有生之年,绝不远行!在家好好陪陪老人家度过幸福的晚年!记住:父母在不远游!与君共勉!

离家20年,能再次吃到婆婆做的糍粑,我做了一个决定!

老家的房子

感谢你的关注:欢迎评论区留下你不同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