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古人在客棧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不問多少錢,店小二也從不數銀子的多少呢?

lotea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場景,幾個食客,點一桌飯菜,幾兩小酒。大快朵頤之後,從身上拿出幾塊散碎銀子,然後朝店小二大喊:小二,結賬!於是小二笑嘻嘻地跑來拿起銀兩,還不忘說一句:客官慢走!

這樣的場景固然是經過加工之後的文學藝術作品,雖然有點誇張和簡略,但卻並非杜撰和虛構,是有它的歷史背景的,這基本上是可以實現的。至於詳細的原因,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白銀流入,成為主要通貨。

用散碎銀兩結賬,前提就是白銀成為主要的貨幣。我國古代白銀成為主要通貨主要是在元明清時期,可見題中所描述的場景應該主要發生在元明清年間。

首先,由於宋朝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就已經十分發達,從泉州港和廣州港一直到東南亞、印度的貿易來往十分發達。元朝結束了宋朝南北分裂的狀態,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王朝,海上貿易規模更大,距離更遠。

從元朝一直到晚清的1865年,中國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處於貿易順差狀態的。中國的瓷器、綢緞和茶葉換來了大量的白銀。因此,這一時期白銀逐漸取代以往的銅幣,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

另外,明代中期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也大大促進了白銀的貨幣化。“一條鞭法”令人民用白銀交稅,徵銀入官,促進了白銀在市面上的流通,從此散碎白銀的使用逐漸普遍化。

二、白銀支付,切割稱重。

在元明清時期,官方發行的銀兩重量是很足的,一般是以兩作為最小的單位。當時的白銀儘管很多,但是購買力是很強的。

明代嘉慶、萬曆年間,一兩白銀的購買力大概相當於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幣;清中期,一兩銀子可以兌換約2000枚銅幣,即使在白銀大量外流的晚清,也可兌換3000枚左右的銅板。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紅樓夢》中,劉姥姥曾說:20兩銀子足夠莊稼人用一年了!儘管可能有誇大的成分,但基本上可以看出當時白銀的購買力之強。

由於官方發行的銀錠最小的也是五兩起步,因此,普通的老百姓買賣結賬自然用不到大銀錠,這時就需要切割和稱重。元明清時期,基本上所有的小商小販都有兩樣切割白銀的工具:一是小剪刀,一是戥子(deng三聲)。

由於白銀較軟,易於切割,因此,普通的小剪刀就可以擔當切割的重任。所謂戥子就是小型桿秤,我們小時候在藥鋪抓中藥時經常見到,它所用的秤砣也是極小的,稱幾兩銀子完全夠用。有了這兩樣神器,白銀支付的便利程度就大大提升。

三、百姓有絕活、一掂知輕重。

那麼,為什麼在影視劇裡,食客和小販常常不仔細清點銀子的多少呢?俗話說:高手在民間。從元朝到清末,白銀成為主要通貨已經有了500-600年的歷史,那些經常與散碎銀兩打交道的市井小民,自然很熟悉銀兩真偽的判斷與重量的估計。

銀子質地柔軟,因此,判別真偽與成色並不難,觀察顏色,再用指甲摁一下或者用牙咬一下就可判定。而由於經常和散碎銀子打交道,市井小民和小商小販們往往輕輕一掂量就知道銀兩的輕重,輕輕一切就可以切出想要的重量。

而對於那些使用銀錠支付的達官貴人們來說,根本不差錢,多幾錢少幾兩都不在乎;若是往銀錠裡摻假,那反而丟面子,有錢人丟不起這人啊!因此,白銀支付就逐漸簡化到了這一拿一放之間!

由此可見,影視劇的場景並不完全是虛構的,沒有現實作為支撐的影視作品定然是沒有血肉的。而在欣賞影視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或許它們背後的歷史真相也是有趣而精彩的!


無筆


首先,電視裡東西不要將他當做一個歷史事實來看待。

其次,中國歷史幾千年,古人指哪個時期的古人呢?

所以,這個問題語焉不詳,隱含前設有問題。但是,不等於沒有討論價值。

因為就我看到的歷史資料顯示,明清時代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對銀子的重量、成色的估算,確實特別在行。

這應該這是長時間使用銀子訓練出來的。

就跟今天一個雜貨店老闆,辨認人民幣的真假,絕對不遜色於銀行工作人員。

超市收銀員女孩,收錢、找零、辨認真假的速度,應該又快又準吧?

說明一般人經過訓練,可以達到收銀員的水平。


所以,我對題主的問題中的「古人」,設定為明清時代。先假設問題的隱含前提成立。


----------------------------------------------------------

第一,我國古代以白銀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是從元代開始的,而且標準單位是「兩」。


那種像船一樣的「元寶」,就是所謂「元代的寶貨」。元朝的元寶銀錠以兩為單位,有「50」、「20」、「12、5」三種規格。

元蒙沒有入主中原以前,受西亞國家的影響,曾經鑄造過銀幣。

也受漢文化影響,也鑄造過外圓內方的「大朝通寶」。

入主中原以後,主要貨幣就是「元寶」。

從元、明、清開始,白銀成為主要貨幣,銅錢退居次要位置,即便是鈔票等信用貨幣,其【標的物】也是白銀,而不是銅錢。



引自:注1


所以,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時期銀子都是以「兩」做主要單位計算的。

到清末民國才有「銀元」這種標準統一貨幣,「元」就成了貨幣單位,直到今天。


第二,在元明清三代,一兩銀子購買力是非常強的,一般的普通消費,一兩銀子絕對是要割開使用的。


我們知道,白銀本身就是貴金屬,是非常保值的貨幣。


(中國在古代就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國,當時的絲綢、瓷器、茶葉貿易,使得西方在美洲殖民掠奪來的白銀,大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國。明代隆化以後,白銀開始貶值,但即便是這樣,白銀的購買力依然很強。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在此不討論。)


我看了一些學者估算的材料,如:明代嘉靖、萬曆時期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米兩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幣。


詳見換算過程就不討論了,見【注:2、3、4】


在元、明、清三代,國家髮型的銀錠,最小的單位是「十兩」。

「十兩銀子」在明清也能過幾個月的日子。在唐宋時代是一筆鉅款。

平時生活購物,銀錠就要分割開來用,以「兩」、「錢」做單位,或者再以銅錢作為輔助。

就跟今天「元」以下有「角、分」單位,作為輔助一樣。


第三,明清時代的大媽、店小二。。。等市井小民,都是分割銀子和識別成色、估算重量的高手。


銀子跟金子一樣很軟,牙齒都可以咬出印記,所以,用鐵器很輕鬆的就可以割開。

因此,久而久之,市場上購物流行的銀子,都是「碎銀子」。

十兩、五十兩一個的元寶銀錠,用於大額支付、官方、銀行結算等場合。

碎銀子的形狀是不規則,也很容易參假,那麼做生意的小商人,飯店老闆,平時買菜買米的大媽,經過生活經驗的「千錘百煉」,就擁有了跟今天超市收銀員一樣的技能。

我看到過一些明清時代西方傳教士著作史料,他們發現中國當時的老百姓使用白銀的特色:


1、使用的不是標準單位的銀幣,而是形狀隨意的銀條、金條。

2、婦孺老少對準確估算銀子重量和成色的技能可謂「穩準狠」,讓「老外」十分吃驚。

法國人杜赫德編寫的《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有很詳細的描述【註解5】:

傳教士利國安神父的信中,對中國不鑄造標準金幣和銀幣,而是使用不規則的金塊、銀塊十分驚奇。

信中描述中國人善於辨別金銀的成色,銀子經常被分割小塊(頁118):

如果是大額支付,也就是以【兩】為單位的銀子,中國古人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秤。而且戶部官員隨時要校驗:

法國學者布羅代爾的《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冊1,頁538)引用西方傳教士的著作,描述了明清時代的中國人,如何使用白銀【注6】:

  • 隨身攜帶剪刀和一種叫戥(děng)子的東西

  • 估算白銀的成色、分量的技巧令人驚訝,中國小孩子都會。

  • 隨身帶著蠟塊和盒子,收集白銀的銀屑。

這就是傳教士口中的【戥子】

-----------------------------------------

綜上所述:

因為古代中國沒有標準化的白銀貨幣,吃飯、購物這種小額支付,當時的古人必須將以「兩」為單位的白銀,分割為「錢」這樣更小的單位。

久而久之,人人熟能生巧。

那麼,收銀的店小二看一眼客人付的銀子,就大概知道分量,以及銀子成色,跟今天超市收銀員一樣,並不值得稀奇。

那麼結論是:

這就是經常使用「非標準單位」的白銀貨幣訓練出來的。

-------------------------------------

  1. 溫才榮. (2006). 中國貨幣發展史. 廣東教育:頁225-226

  2. 舞起. (2007). 古代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幣. 產權導刊(2), 70-70.

  3. 鍾正和. (2007). 古代銀兩價幾何. 知識窗(3), 18-18.

  4. 林泉. (2016). 我國古代的物價. 社區(2), 39-39.

  5. 杜赫德, & 鄭德弟. (2005). 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 大象出版社.頁118

  6. 布, 羅, 代, & 爾. (1992). 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結構: 可能和不可能. 三聯書店.頁53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