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人類最初是怎麼進入美洲的?

電影版《X檔案》開頭有這樣一個場景:二十萬年前,美洲某處地下洞穴中,幾個遠古人類正舉著火把探險。然而,在考古學家眼裡,這一幕實在是匪夷所思。

何出此言?因為美洲不僅文明史短暫,有人類居住的歷史也很短,最長也不過2萬年左右。在此之前,美洲人還在他們的亞洲老家住著呢!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人類最初是怎麼進入美洲的?

美劇《X檔案》自1993年連載至今,恐怖的外星人故事和片頭音樂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小朋友的睡前恐怖故事。圖片來源: nothingbutgeek

美洲大陸在數萬年前本是座四海環繞的“無人孤島”。要想進入美洲,唯一的途徑就是跨過寬闊的白令海峽。可是,遠古時期的人類並沒有航海技術,就算一身是膽想游泳過去,估計也得累死在半路上。除非能讓滄海變陸地,不然在人類學會航海之前,都別想通過這灣“淺淺的海峽”,進入美洲大門。

可偏偏,這種“滄海變大陸”的奇蹟還真就發生了!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人類最初是怎麼進入美洲的?

冰河時期,白令海峽水位下降、海水結冰,為人類東進美洲鋪平了道路(圖片來源:wikimedia)

在距今7.5~1 萬年前,地球進入了“冰河世紀”,致使海水大量結冰,海平面驟降。結果,許多地方海水褪去,海床直接暴露在了空氣中,曾經的“白令海峽”變成了“白令陸橋”。對居住在亞洲最東端的史前人類而言,不再需要航海技能,僅憑一雙腳就能實現洲際旅行。

不過,如果要搬家到美洲紮根常駐,還必須解決另一個重大問題——“吃飯”。冰河時期的北美洲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最冷的時候北美有一半的土地都被壓在了冰蓋之下。別說大魚大肉了,想吃草都困難。因此,早期的人類需要找到一條能“管飽”的遷徙路線,否則搬家計劃就會失敗。而就是這條遷徙路線,讓考古學家們爭吵了好幾十年,甚至分裂成了兩大理論派別:沿海派、內陸派。

過去十多年裡,學術界佔據上風的一度是沿海派。這一觀點認為,早期人類是從白令海峽亞洲一側出發,沿著阿拉斯加南部和加拿大西海岸一路東遷,進入美洲腹地。這條路線的特點,就是“環太平洋”。

冰河時期,內陸會因為惡劣的氣候缺衣少食,太平洋沿岸卻很可能是另一番情景。陸地上的植物受冰川影響難以生長,但是海水降溫幅度有限,仍然有大量的海藻生存。有了海藻就會有各類浮游生物、小魚小蝦,甚至可能有豐富的魚群出沒(比如我們喜愛的三文魚)。再加上當時的人類應當已經學會了捕魚,所以靠吃魚維持生活沒有太大問題。

想象一下:當時的人類出了亞洲,一路吃著海鮮唱著歌,忽忽悠悠就到了美洲,豈不美哉?

因此,不少考古學家與海洋生態學家聯合提出了一種“海藻高速公路”的假說。從阿拉斯加到美國西海岸,野蠻生長的海藻貫穿南北,不僅為海洋生物提供了庇護,同時也為人類的遷徙提供了可靠的食物來源。換句話說,連綿的海藻森林,就是人類遷徙的高速公路[1]。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人類最初是怎麼進入美洲的?

直至今日,海藻森林依舊是美國西海岸奇觀,並被繪製在了郵票上。圖片來源: grapeandwinest

然而,這種沿海遷徙觀點並沒有說服所有人,許多內陸派學者挑出了不少問題——首先,冰期的海藻生長可能不穩定,不一定能給當時的人類帶來穩定的補給;其次,沿岸考古工作也沒有找到最早一批移民吃魚的證據;另外,這一假說當前面對的最致命挑戰,是年代學數據不符。

按照沿海派的說法,人類是先到了美洲的海邊,再逐步進入內陸。那麼沿海地區考古遺址的歷史年代理應更老,而內陸的年代應當更年輕才對。於是乎,有學者對北美地區以及白令海峽西側諸多考古遺址的年代進行了彙總,結果發現了剛好相反的現象[2]。

在內陸地區(比如塔納諾河流域),最早的人類遺址可以追溯到14000年前。在靠近太平洋一點的流域,最早的人類遺址卻比內陸遺址晚,大約追溯到12000年前。而真到了最關鍵的阿拉斯加沿海地區,大部分遺址的年代是距今多少年呢?答案是8000年前

這就很尷尬了,明明說是人類先到了海邊再到內陸,怎麼內陸遺址的年齡反而更古老?並且人類DNA分析結果也說明,美洲原住民更可能是在距今16000年後從亞洲人群中分離出來的。沿岸考古遺址的年代離這個年代差得有點大,反而是內陸遺址的年代更符合。所以從年代數據來看,內陸派的說法目前似乎更有道理。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人類最初是怎麼進入美洲的?

白令海峽西岸考古遺址的分佈:紅圈年代最老,黃圈年代次之,紫色遺址年代最年輕,NPC代表沿海遷移路線,IFC是內陸遷徙路線

不僅如此,史前人群的文化面貌也站給內陸遷徙派投了一票。怎樣從文化面貌推斷呢?比方說,沒有人會覺得住蒙古包的民族會生活在海邊,也沒有人會覺得擅長出帆弄潮的潮汕人會生活在內陸。同樣的道理,考古學家們在分析了出土文物後認為,美洲各個早期遺址的文化面貌都是內陸型,當時的人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而不是天天打魚。

可如果想狩獵,那也得有野物可打呀。冰河時期的北美內陸荒涼得寸草不生,上哪兒找獵物去?

內陸派學者提出,你別看整個北美凍成了大冰磚,裡面有不少小地方自成氣候,連成了沒有被冰封的通道。古代美洲人可以從這些水草尚佳的通道上一路繁衍,一路東遷。

為此,古環境學者們找了植物化石、同位素等古環境指標證據,證明在冰河時期確實有地方比較溫暖,有樹有動物生存(比如楊樹、野牛等等)。

在此基礎上,他們甚至描繪出了兩條可能的遷徙路線:一條沿著麥肯齊山脈向東南進入今天的加拿大和平河流域;另一條則途徑育空高原、佩裡河、利亞德河,再進入和平河流域。在此之後,這些史前居民才遷徙到海邊,以及南遷到今天的美國本土、中美、南美,並發展成印第安人、瑪雅人、印加人等等聞名遐邇的族群。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人類最初是怎麼進入美洲的?

美洲原住民各族群眾生相。圖片來源:wikimedia

看上去,內陸遷徙的說法似乎佔了上風,但其實現在的局面依舊是“陸說陸有理,海說海有理”。因為考古工作不充分,一些關鍵性遺址的測年結果還沒出來,所以沿海地區仍然可能出現更為古老的遺址,或是發掘出一些早期漁獵生活的證據。

更重要的是, 沿海線或內陸線對於當時的人類來說也可能並不是一道“單選題”,沒準兒他們也可以“海路通吃”呢!有些學者就堅信,史前居民的遷徙路線可能是複雜而多元的,兩種路線很可能同時存在。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人類最初是怎麼進入美洲的?

沿線一處考古發掘工作現場

史前的美洲人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搬家路線能讓後世的人們困惑好幾十年。而他們的後代,也最終成功征服了美洲,成為了“美洲原住民”。而今,隨著近代文明的入侵,美洲原住民創造的輝煌文明已經衰落。在遭受了歐洲的刀槍屠殺與新型病毒的感染之後,他們的人口已所剩無幾。曾幾何時,美國各地都是他們的家園,而20世紀以來,整個族群也只佔美國總人口的1.5%。

這些勇敢的“探路者”們昔日縱橫大陸,現在卻偏居一隅。美洲現代文明的崛起與科技進步,建立在犧牲美洲原住民家園的基礎之上。如今,眾多學者用現代科技手段去解讀這段“人類遷移進入美洲的光輝史詩”,大概也可算作是對他們應有的補償和追憶了吧!


作者名片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人類最初是怎麼進入美洲的?

排版:小爽

參考文獻:

[1] J. M. Erlandson, M. H. Graham, B. J. Bourque, et al.The kelp highway hypothesis: Marine ecology, the coastal migration theory, and the peopling of the Americas. J. Isl. Coastal Archaeol. 2, 161–174 (2007).

[2] B. A. Potter, J. F. Baichtal, A. B. Beaudoin, et al. Current evidence allows multiple models for the peopling of the Americas. Sci. Adv. 4, eaat5473 2018(2018).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人類最初是怎麼進入美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