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水退鱼退,水涨鱼进,涨落之间如何选钓点

水退鱼退,水涨鱼进,涨落之间如何选钓点

钓鱼找水,但凡有水的区域基本上都要考虑到涨水落水的问题,有经验的钓友都知道宁选涨水半夜钓,不选落水午间钓,这话说的就是涨水后鱼会游向近岸,而落潮后,鱼的位置就不太好选择了。

水退鱼退,水涨鱼进,涨落之间如何选钓点

其何谓落潮呢?只要是自然水域,必有水涨水落,这是自然现象,但是落水后会对水域中的鱼群造成比较的影响,第一个,因为水位下降之后,很多近岸富氧的浮游生物及微生物必然会随着水位向水域重心靠近,这种迁移会导致鱼群也跟着一起走,但是会靠近中心区域多远,这个具体是不怎么好测定的。其次,因为这种生态圈整体迁移,肯定不会像人类搬家一样有序自然,从浅水区到深水区的迁移过程中,各种鱼种在习惯的水层都会发生变化,加之水底地形、水温等等都会发生一定的错乱,所以会导致鱼口非常杂乱,这属于落潮期间水中生态圈子的自然现象。

水退鱼退,水涨鱼进,涨落之间如何选钓点

那么涨水期间,对鱼而言又有哪些影响呢?但凡水域涨水,肯定不会和我们用洗手盆接水一样,短期内就能接一大盆,而是跟着水位缓慢上升水位,在这上升水位的期间,水域面积会慢慢的增大,因为涨水来带来的水流方向必然会不停的冲刷近岸,直到淹没近岸,这是其一;其二则是近岸大多会长草,因为水位的上升,也必然会淹没部分草丛甚至淹没整个草丛,在这期间有两割变化很明显,一是水色会变得比较浑浊,因为水流冲刷,导致近岸区的泥涌,二是和落水期相反,大量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被冲到近岸,会依附在水草附近,这样鱼群出于觅食的本能也会游向近岸。

水退鱼退,水涨鱼进,涨落之间如何选钓点

那么在涨水期间,如果选择钓点和钓位呢,上文已经解释了为什么涨水期鱼群会比较活跃的愿意,那么就要根据鱼的生活习性来说呢,第一个,几乎所有的鱼种,都是逆流而上的生理习性,所以一般遇到张水器,都会增强觅食渔网,而且极计划结伙成群的逆流;第二个,涨水期间水位的上涨不是我们理解的从上而下,而是从下而上的,这种从水底开始的冲刷,会带动大量的泥浆,从而让水中的含氧量大增,从而增加鱼口,同时因为水中含氧量增加,也会极大的增加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鱼群的鱼口打开;第三个则是涨水后,很多近岸区的水草、乱石、进出水口等会因水位上升被淹没,这些都给鱼群提高了很好的掩护;第四则是近岸涨水后,必然会有大量的小体型鱼被水流冲击到近岸区域,所谓的大鱼吃小鱼,就是这个道理了。

综上,那么在涨水期间,比较合理的钓点有如下几个:

一、浅滩近岸,涨水后浅滩近岸的水域会有大量的小鱼,加之可能会淹没大部分的水草,食物丰富,既有天生诱鱼的效果,本身这片水域的鱼群鱼口也很好,所以这个区域基本上都是好钓点,而且运气好的话都能有大鱼;一般来说每年春夏相交,晚秋到初冬,都会大规模涨水;

二、回水弯处,这这种地形主要是因为在涨水前,有一些低洼地(可以想象月球的环形山脉的地形),一旦等到水位上升后,因为地形导致水流会被明显阻隔,从而能停滞大量的微生物、残渣等,类似天然的诱鱼窝点,所以此处作为钓点几乎都不用打窝了。

三、桥梁、树桩、大型水底障碍物附近,这些地方在涨水前本身就是很好的钓位,但是在涨水后,这里会比平时想过更好,原因无法,因为地形导致水流被大量阻碍,此处的含氧量、微生物数量都会比平时多很多,而且涨水后地形更复杂,更能掩护鱼群的体型,所以这些位置也非常不错。

四、涨水前是农作物的田地,有些区域,因为涨水落水期间的间隔周期非常长,所以农民们会在落水期间改为水田,等到涨水后就被淹没了,这种地形不管南北方都有,为什么这些地方也是非常好的钓点呢?因为一旦种过农作物之后,植物的草籽、草根等农作物残渣是必然会留在这片区域,加之尿素等化肥也能极大的增加诱鱼的效果,再有就是一旦有了农作物,必然会有一些昆虫在这种区域生活,而这些都是鱼群的比较爱吃的。

那么说完涨水,落水期是不是就不能钓了呢?当然也不是,只是说,落水期找鱼层、找鱼窝都会比较麻烦一些,而不是说不能钓了,一般来说,落水期间,最好是等水位下降的比较稳定后,在通过从新找深水、找回水弯等方式,重新找钓点,总体来说,涨水肯定比落水好钓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