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津甘医疗卫生协作结硕果——天津市医疗卫生援甘纪实

从2010年起,天津市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援甘工作,8年来,一大批天津市优秀医疗技术人才来到甘肃服务,一大批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骨干赴天津进修培训,一大批新业务新项目在甘肃落地生根,甘肃省各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永靖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土地贫瘠,山区面积广大,医疗资源缺乏,孕产妇医疗卫生常识比较缺乏,产前检查意识淡薄,大多数患者临产后或发生危急情况后才来医院检查,子痫、大出血及胎儿窘迫的抢救时有发生,医疗技术相对薄弱让医院倍感压力。2018年3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主治医师李剑来到永靖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为县医院妇产科注入了活力。

初来乍到,李剑遇到了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等诸多困难。持续一个月的腹泻使她精疲力竭,但她还是克服困难,每天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一方面她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周进行2次教学查房,定期组织专项技能培训,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等,使县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知识理念不断更新。另一方面不断规范诊疗,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在产房实施连续胎心监护,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议在产房配备了B超机,减少头位难产、脐带隐性脱垂及胎盘早剥等的发生,为重症病人的抢救赢得先机;规范了产科剖宫产的指征及催引产方法和流程,提高产科医师对正确选择分娩方式的理解,有效降低了产科的剖宫产率。此外成功地开展无痛分娩技术,填补技术空白,参与指导无痛分娩30余例,为永靖县广大育龄妇女带来了福音,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极大好评。

李剑每天为永靖县医院妇产科的业务发展殚精竭力,即便是她的公公突发肺部感染引发呼吸衰竭昏迷了一周多时间,在家庭最需要她的时候,也因为援甘工作紧张无法顾及,年幼的女儿也只能交给她年过七旬的父母照顾。在甘肃工作的短短几个月里,她主持和参加各类手术近百例,会诊产科疑难病人40余例,抢救急危重病人10余例。

李剑是数百名援甘医疗卫生人才的缩影。从2010年起,天津市甘肃省启动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医院工作以来,近800名天津市三级医院医生克服气候、海拔、饮食等诸多不适应,深入甘肃省20多个贫困县开展对口帮扶,每批队员工作半年以上,与当地的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力以赴投身到支援甘肃的医疗卫生事业中。累计完成诊疗60万余人次,手术示教3万余次,组织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4万余次,教学查房2万余次,学术讲座8千余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10万余人次。帮助受援医院新建特色专科80余个,开展了无痛分娩、无痛胃镜、气管镜诊疗等新技术800余项,许多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都填补了当地学科诊疗技术的空白,受援医院诊疗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大病不出县”打下坚实基础。

“天津张主任来了没有,我给他有话说”,看到武山县医院的医疗队到村上义诊,一位村民老远的喊上了。村民所说的张主任,就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支援武山县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张持。张持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津门名老中医马连珍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医术精湛。

看到张持医生在,这位村民紧握着张持医师的手说“你就是党给我带来的救星,我这个头晕病得了好多年了,可把我郁闷坏了,让您上次来开的7副汤药给治好了,无论如何,您要在我家吃饭”,看着他闪烁着泪花感激的眼神,张主任握着他手说,‘饭就不吃了,只要把您治好,我们就没白来,您多保重身体’,这位患者亲切的说,‘感谢你们、感谢党’。

8年来,800多天津医疗专家的支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也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贫困地区,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华池县是革命老区,县人民医院新安装了西门子1.5T高场强MRI和128层螺旋CT,放射科人才缺乏,对核磁及增强CT“两眼一抹黑”。天津市南开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李琼博士的到来,打开了华池县核磁及增强CT诊断的大门。

李琼加班加点带领放射科医生,成功地进行了华池县首例头颅、垂体、肝脏多期动态对比MRI增强检查,首例心脏冠状动脉CTA检查,填补了十余项技术空白,为全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开辟了新局面。

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是对口帮扶的关键所在。在开展帮扶工作的过程中,李琼积极培养的4名县医院放射科医生,已经掌握了MRI操作及常见病多发病的MRI诊断,达到了独立操作及诊断的能力。为了夯实业务水平,李琼经常组织业务培训,并指导放射科医生进行课题设计和撰写学术论文,帮助他们提高科研水平。

刘冉录是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助临夏市人民医院的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援助期间,他不仅协助医院开展了前列腺肿瘤标记物检测项目、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等新项目新业务,更是多次举办院内学术讲座,系统地讲解了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使医院外科医生更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泌尿外科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在此期间,他鼓励指导医院外科医生撰写学术论文,并带领他们参加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举办的全国泌尿外科年会,让医院外科医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水平。

“请进来”,也要“送出去”,自2010年起,甘肃省每年选派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到天津市三级医院接受为期一年的规范化培训。截至目前,甘肃省累计有700余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在天津市接受培训。这些选派人员都是由各县级医院根据发展需求挑选出的,接收培训的天津市三级医院免费安排住宿,指派临床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医德医风好的专家采取“一对一、导师制”的形式开展带教培训,为甘肃省培训了一大批临床技术骨干。

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天津市对甘南藏区的人才给予了大力倾斜。甘南州利用天津对口帮扶甘肃6000万元专项资金,委托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为甘南州定向培养500名医学本科生,从2013年到2017年,三所高校共录取15个专业356名甘南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目前60多名毕业生已经回甘南州工作;从2017年开始,天津市每年为甘南州培训20名卫生监督骨干人员,计划分三年共培训60人;天津市东丽区卫生计生委成立疾控业务骨干培训基地,计划到2020年,为甘南州疾控机构培训100名业务骨干人员;从2014年开始,天津外国语大学和南开大学分别举办了4期卫生计生系统管理干部培训班,甘南州先后有200余名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干部接受了培训。

全面深化东西部医疗扶贫协作

2017年底,榆中县中医院来了一名副院长,不过这个副院长是来自天津宁河区中医院麻醉主治医师李欣,他要在榆中县中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已经累计完成各类麻醉984例。他根据麻醉方式,实行麻醉前器械、药品准备统一、规范化;加强围术期患者评估,随访,特别是麻醉前评估,提高访视质量;强化麻醉医师与临床、护理沟通意识,注重提高医患沟通效果和质量。通过他的带教帮扶,县中医院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开展,危急重症和麻醉处理困难病人的救治能力显著提高。

天津市所辖区一级医疗机构派出医疗人才援甘,这是自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之后,天津市对口帮扶甘肃医疗卫生工作的新举措。从2016年开始,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市、白银市、武威市、平凉市、庆阳市、甘南州等7个市州的34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陆续与天津市的16个区结成帮扶对子,各县(市、区)卫计局与天津市对口区卫计委都签订了帮扶协议,以人才交流、巡回义诊为重点实施医疗卫生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人才交流将东部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带到甘肃省。从2017年开始天津市各区选派优秀的医疗人才向甘肃省协作的县医院派驻,甘肃省贫困县选派县、乡骨干赴天津市相应的协作区进行学习。仅2018年上半年天津市各区共派出医生68人在甘肃省34个县医疗机构服务,甘肃省派出112名县、乡医疗骨干赴天津进修培训。

在紧紧围绕人才交流这一主线开展东西扶贫协作的同时,各地也积极协调推动卫生各领域的协作。天津市东丽区卫生计生委投资210万为甘谷县援建的1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部完工;天津市河西区卫生计生委出资100万元,为庄浪县1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紧缺的心电工作站、便携式B超机等62台(件)医疗设备;天津市武清区医院捐赠静宁县人民医院价值14万元远程会诊设备一台,目前调试完工逐步开展远程会诊工作;天津市眼科医院在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的同时,赠送会宁县人民医院、甘南州人民医院、卓尼县人民医院价值85万元的眼科设备。天津市肿瘤医院和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为卓尼县人民医院捐赠了价值80万元的医疗设备。甘南州利用天津对口帮扶甘肃省的95万元专项资金,为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卓尼县人民医院和迭部县人民医院购置了呼吸机、监护仪、床旁X光机等重症监护设备。天津各支援单位还向甘肃省受援医院捐赠专业书籍上千册,价值10多万元。

此外,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天津市市、区两级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巡回义诊,仅天津市眼科医院就先后到会宁县、舟曲县和卓尼县等地开展“光明行”活动,累计完成近600例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

升级加力“组团式”帮扶甘南州人民医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求“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要求对口支援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对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扎实的行动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出实招、求实效。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属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省内唯一无三级医院的市州。甘南州人民医院作为州直和州府合作市唯一的一家综合性医院,承担甘南州城乡居民及干部职工的医疗服务工作。但长期以来,该医院人才流失严重,服务能力薄弱,无法满足州域内疑难重症患者救治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等健康扶贫工作需要,甘南州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州乃至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与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积极沟通,并报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务院扶贫办同意,由天津市组织10家三级医院“组团式”对口帮扶甘南州人民医院,通过“院包科”的形式,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为甘南州人民医院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用三年时间将甘南州人民医院打造成满足甘南各族群众健康需求,具备三级医院水平的区域综合性现代医院。

2018年6月10日至17日,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先行组织全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9名医院管理和临床专家组成医疗团队,到甘南州人民医院进行深入调研和义诊查房工作。医疗队分为临床工作组和医院管理组,在为患者“诊脉”同的时为医院“诊脉”。临床工作组医疗专家为当地患者进行了义诊,为医生进行了教学查房,同时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建议;医院管理组对医院管理等情况进行了梳理,提出系统化的整改意见,共指出存在问题175个,提出整改建议156条,并反馈州人民医院,为下一步长期帮扶奠定基础,提高帮扶效率。

2018年8月12日,在前期调研把脉的基础上,天津市选派1名三级医院副院长作为领队,带领天津市10家三级医院的19名副高职称以上医疗专家,以“组团式”模式正式进驻甘南州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8月30日上午,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与甘南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甘南州人民医院帮扶协议;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0家三级医院的院领导分别与甘南州人民医院负责人签订“院包科”帮扶协议。

8月31日,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清视察甘南州人民医院,提出要升级加力,进一步加大帮扶甘南州人民医院力度。9月1日,天津市甘肃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宁卧庄宾馆举行。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建国、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郭玉芬签订了推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助甘南工作协议书,天津医疗卫生援甘工作拉开了新的帷幕。

后 记

8年来,在天津市卫生计生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下,先后有800多名天津市医疗卫生人才不远千里来到甘肃,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深入甘肃省最贫困的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帮助受援医院新建一大批特色专科,开展一系列新技术和新项目,填补了当地学科诊疗技术的空白。8年来,天津市三级医院累计接纳800余名甘肃省贫困县县医院骨干医师进修培训,为甘肃省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8年来,在天津市卫生计生系统的无私奉献、大力支持下,在甘肃省各受援县医院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下,甘肃省各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地提升。

随着津甘两省市交流不断加深,两地人民群众的友谊也不断地加深,津甘两省市也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激励新作为新担当,继续深化协作、携手共进,落实好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一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做好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为津甘两省市人民,为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